
SC/T 2092-2019
脊尾白虾亲虾
Ridge tail shrimp—Broodstock
2019-11-01实施
2019-08-01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Holthuis,1950)亲虾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脊尾白虾亲虾的质量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最新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54.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 25878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测 PCR法
GB/T 28630.2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 第2部分∶套式 PCR 检测法
GB/T35896 脊尾白虾
NY/T536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1102 虾类性状测定
3 质量要求
3.1 来源
3.1.1 从自然海区捕获的或从人工养殖池塘中挑选的抱卵雌虾。
3.1.2 发生过疾病的虾池的剩余虾不得用作亲虾。
3.2 种质
符合GB/T35896的要求。
3.3 外观
体型、体色正常,头胸甲、腹节、附肢及尾扇完好无伤,额角完整无折断,活动正常,反应灵敏,体质健壮。
3.4 规格
人工养殖亲虾体长≥5.5 cm,体重≥2.5 g;自然海区捕获的亲虾体长≥6 cm,体重≥3 g。
3.5 抱卵及卵巢的再次发育
亲虾腹部抱有黄色或黄绿色受精卵,抱阳量一般在600粒/尾~1500 粒/尾。卵呈椭圆形,黏在腹部游泳足上,受精卵发育同步,颜色一致,开始为橘黄色,随发育逐渐变为橘红色至红棕色,最后变成灰黑色。抱卵期间亲虾卵巢可再次发育,发育成熟后可再次交尾抱卵,2 次抱卵间隔 20 d~30 d,一般抱卵2次后淘汰。亲虾卵巢发育分期参见附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