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C/T 7209.1-2007 牡蛎小胞虫病诊断规程第1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

SC/T 7209.1-2007 牡蛎小胞虫病诊断规程第1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2-01-20 16:58:11



相关搜索: 规程 组织 诊断 部分 sc 虫病 细胞学 牡蛎 诊断法 7209

内容简介

SC/T 7209.1-2007 牡蛎小胞虫病诊断规程第1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 SC/T 7209.1-2007
牡蛎小胞虫病诊断规程第1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
Diagnostic Protocols for Mikrocytosis of Oyster—Part 1: Cytological Method with Tissue Imprints
2007-09-01实施
2007-06-14 发布
前 言
SC/T 7209《牡蛎小胞虫病诊断规程》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第3 部分∶透射电镜诊断法。
本部分为 SC/T 7209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1 范围
SC/T 7209 的本部分规定了牡蛎小胞虫病细胞学诊断法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和结果判定。
本部分适用于在现场或基层实验室对患病牡蛎及其他贝类个体进行小胞虫病的初步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C/T 7205.1—2007 牡蛎包纳米虫病诊断规程 第1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
3 原理
3.1 牡蛎小胞虫及其病理学特征
小胞虫病是由两个分类关系尚不明确的小胞虫种(马可尼小胞虫和鲁夫来小胞虫)所引起的。马可尼小胞虫主要感染囊样结缔组织细胞,导致血细胞浸润和组织坏死,因此该病主要引起外套膜产生水疱、脓肿和溃疡,同时在贝壳上留下棕褐色斑痕,但并不一定都存在有肉眼可见的病灶。脓肿由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组成,并包含有1μm~3μm 的小胞虫体。患病严重的个体仅存在于两年以上的牡蛎。感染鲁夫来小胞虫的牡蛎外观健康,无肉眼可见症状,但它可导致全身性的血细胞感染(不感染结缔组织细胞),出现鲲、结缔组织、生殖腺和消化道的脓肿病变。
3.2 技术原理
通过光镜观察经吉姆萨氏染液染色后的组织印片中小胞虫的形态,从而初步诊断被检样品是否感染小胞虫。

 
上一章:SC/T 7231-2019 贝类折光马尔太虫病诊断规程 下一章:SC/T 7209.2-2007 牡蛎小胞虫病诊断规程第2部分∶ 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相关文章

SC/T 7206.1-2007 牡蛎单孢子虫病诊断规程第1部分∶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 SC/T 7207.1-2007 牡蛎马尔太虫病诊断规程第1部分∶ 组织印片的细胞学诊断法 SC/T 7209.2-2007 牡蛎小胞虫病诊断规程第2部分∶ 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SC/T 7209.3-2007 牡蛎小胞虫病诊断规程第3部分∶透射电镜诊断法 GB/T 40253-2021 牡蛎小胞虫病诊断规程显微镜检查组织法 GB/T 40253-2021 牡蛎小胞虫病诊断规程 显微镜检查组织法 SC/T 7206.2-200 牡蛎单孢子虫病诊断规程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SC/T 7207.2-2007 牡蛎马尔太虫病诊断规程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