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Y/T 3685-2020
水稻稻瘟病抗性田间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onitoring resistance of rice cultivars to the blast fungus in the field
2021-01-01实施
2020-08-26发布
3.3
抗病性 disease resistance
寄主植物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抵抗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的性状。
4 供试水稻品种及种植要求
4.1 水稻品种
包括普遍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蒙古稻或地方普遍感病品种)和待测水稻品种(系)。
4.2 观测圃的选取
以稻癌病常发的水稻主产县(市或农场)为单位,在每个单位选取1个~2个稻瘟病常年发病较重(或者环境条件有利于发病)的区域和田块(称为"病窝点")建立观测同。选取2个"病窝点"时,一个作为核心监测,另一个作为重复验证。
4.3 观测圃的建立与小区设计
观测画宜建立在"病窝点"较为中间的整块田块,有独立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依据水稻品种数量布局小区.在观测圃内种植普遍感病品种和待测品种(系)。依据水稻品种的数量布局小区,每个小区内种植5 行~8行,每行15苑(穴)~20蔸(穴),而积不小于1.5m²。沿试验田四周种植诱发行2行~3行;诱发行种植普遍感病品种。如待测品种较多,每10个小区之间留诱发行或过道。小区设计可参照图1实施;水稻各品种做好标记。
4.4 水稻田间管理
水稻种植全过程进行常规管理。视品种情况,适当增施氮肥和灌水,以创造有利于稻瘟病发病的条件。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除使用井区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外,不使用任何杀菌剂.但可正常防虫、除草。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如水稻有倒伏情况,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倒伏,以免影响病情调查。
5 水稻叶瘟调查5.1 调查时间
在叶瘟发病最严重的时间段内(从分蘖期/拔节初期至孕穗末期)),对种植的所有水稻品种的叶瘟病情进行田间调查1次~2次。
5.2 调查方法
每个水稻品种沿种植小区对角线三等分点处选取3个样方,每个样方调查连续的5范(穴).每蔸(穴)调查所有的有效分蘖。记录每蘖叶瘟发病最严重叶片的病级,结果记入附录 A的表 A.1中。
5.3 水稻叶瘟病情分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