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C/T 9609-2020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技术规范

SC/T 9609-2020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2-01-18 10:06:24



推荐标签: 保护 长江 技术规范 sc 9609 江豚

内容简介

SC/T 9609-2020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技术规范 SC/T 9609-2020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situ conservation of the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2020-08-26 发布
2021-01-01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asiaeorientalis,Pilleri &.Gihr 1972)迁地保护的基本条件、种群建立与养护、巡护及档案建立。
3.4
奠基者 founder
最初被迁移到某迁地保护水域的长江江豚群体,不超过该水域长江江豚容纳量的50%。
3.5
个体标识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借助长江江工豚体表的自然特征,或通过人工标基技术进行标志,以何较长期有效地订别长江江豚个体。
3.6
目视观察 visual observation
裸眼或借助望远镜等观察设备,在迁地保护水域范围内观察长江江豚游泳、呼吸、集群、摄食、抚幼等
行为的方法。
4 基本条件
4.1 总体要求
迁地保护在长江江豚种群达到"演危"或"极危"的情况下,宜在具备条件的自然水域中实施。
4.2 水域条件
水域条件符合以下规定∶
a) 迁地保护水域宜与长江江豚自然栖息地相似,水质宜符合GB 3838—2002表1中Ⅱ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域周边应有可引入的自然水源。
b) 水域深度宜3 m~15 m,水域及近岸带应分布水生植物,水域范围内宜有洲滩或边滩,底质应以泥、沙为主。
c) 水域范围内应无定期商业航运和水上游乐设施,水域周边应无大型污染源;水运或陆运交通宜直达迁地保护水域。水域及其周边管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宜符合 HJ/T 129中的相关规范要求。
d) 无商业性渔业捕捞和垂钓活动。
4.3 饵料鱼资源条件
 
上一章:SC/T 7241-2020 鲍脓疱病诊断规程 下一章:SC/T 6101-2020 淡水池塘养殖小区建设通用要求

相关文章

DB23/T 3075-2022 刺五加迁地保护技术规程 长江治理开发保护60年 长江水资源保护焦点关注 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格局与保护图集(汉英对照) SC/T 9428-2016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与评审规范 长江三峡工程:技术篇 膨胀土渠道处理技术 长江设计文库 重庆忠县长江大桥工程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