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G∕T 20570.20-1995 工艺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静态混合器的设置
1 应用范围和类型
1.0.1 应用范围
静态混合器应用于液-液、液-气、液-固、气-气的混合、乳化、中和、吸收、萃取、反应和强化传热等工艺过程,可以在很宽的流体粘度范围(约10°mPa·s)以内,在不同的流型(层流、过渡流、湍流、完全湍流)状态下应用,既可间歇操作,也可连续操作,目容易直接放大。以下分类简述。
1.0.1.1 液-液混合;从层流至湍流或粘度比大到1∶10°mPa·s 的流体都能达到良好混合,分散液滴最小直径可达到 1~2μm,且大小分布均匀。
1.0.1.2 液-气混合∶液-气两相组份可以造成相界面的连续更新和充分接触,从而可以代替鼓泡塔或部分筛板塔。
1.0.1.3 液-固混合;少量固体颗粒或粉末(固体占液体体积的 5%左右)与液体在湍流条件下,强制固体颗粒或粉末充分分散,达到液体的萃取或脱色作用。
1.0.1.4 气-气混合∶冷、热气体掺混,不同组份气体的混合。
1.0.1.5 强化传热;静态混合器的给热系数与空管相比,对于给热系数很小的热气体冷却或冷气体加热,气体的给热系数提高 8 倍;对于粘性流体加热提高 5 倍;对于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下的冷凝提高到 8.5 倍;对于高分子熔融体可以减少管截面上熔融体的温度和粘度梯度。 1.0.2 静态混合器类型和结构
1.0.2.1 本规定以 SV型、SX 型、SL型、SH型和 SK 型(注①)五种类型的静态混合器系列产品为例编制。
1.0.2.2 由于混合单元内件结构各有不同,应用场合和效果亦各有差异,选用时应根据不同应用场合和技术要求进行选择。
1.0.2.3 五种类型静态混合器产品用途和性能比较见表1.0.2-1和表1.0.2— 2,结构示意图见图1.0.2。静态混合器由外壳、混合单元内件和连接法兰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