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B 2393-1998 食品添加剂 乙酰磺胺酸钾(AK糖
前 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美国食品化学药典第四版(1996)乙酞磺胺酸钾(FCC N , 1996 AcesulfamePotassium)标准并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1983年乙酞磺胺酸钾(FAO/WHO,1983 ,Acesulfame Potassium)标准。
FCC. N是 1996年出版的,这是 目前国际上关于乙酞磺胺酸钾的最新标准。与FAO/WHO(1983)相比,FCC N中增加了铅、pH及钾含量指标。乙酞磺胺酸钾是一种酸碱中和而产生的有机酸碱金属盐,pH是其重要特性之一,是合格产品的重要标志,如果超出其应有的 pH范围则产品不合格;在乙酞磺胺酸钾中,乙酞磺胺酸根与钾离子是其固定组成部分 ,乙酸磺胺酸根已由定性、定量方法加以测定。与增加铅指标一样,增加 pH和钾含量指标后使标准更加科学、完善。但是,作为有害元素在 FAO/WHO(1983)中加以限量的砷。则在 FCC N中没有制定指标,在这一点 七,应该采纳 FAO/WHO(1983)的限量标准。至于硒指标.大量检测结果显示本产品中硒含量一般都在方法的检测限以下,而且现代研究表明,微量的硒不仅对人体无害,反而对健康有益,FCC 1V中没有制定硒限量指标,亦是合理的
另外,FAO/WHO (1983)和FCC N (1996、中都没有硫酸盐(以SO:一计)限量指标,本标准认为在生产过程中有硫酸盐形成且有可能传递到最终产品中,照常规规定限量是必要的。这是本标准根据实际情况新增加的项目。至于乙酞磺胺酸钾含量、干燥失重、重金属限量以及氟的限量指标则是FAO/WHO与FCC所共有的,本标准都加以保留。
本标准由国家轻 r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醉标准化中心、卫生部食品检验研究所技术归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