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YD/T 901-2018 通信用层绞填充式室外光缆

YD/T 901-2018 通信用层绞填充式室外光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8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0-08-03 10:12:51



相关搜索: 光缆 yd 信用 室外 通信用 901 填充

内容简介

YD/T 901-2018 通信用层绞填充式室外光缆 YD/T 901-2018 代替YD/T 901—2009
通信用层绞填充式室外光缆
Stranded gel-filled loose tube optical fibre cables for outdoor application for telecommunication
2019-04-01实施
2018-12-21发布
YD/T 90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D/T901——2009《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本标准与YD/T901—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修改为"通信用层绞填充式室外光缆"
——标准适用范围修改为只适用于填充式和半干式,删除了全干式(见1,2009年版1)
——删除标准中全干式的相关内容(见2009年版3.1、图1(c)、4.1.2.3.6、4.1.2.54、4.1.2.10);
——光缆型号表示方法中增加了非金属杆铠装用"8"表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外被层用"8"表示,半干式用HT表示(见3.1);
——光纤的类别中增加了B6类,B1.2e类(见3.3.1);
——光纤数删除了14、20、84、108和132,增加了216和288。(见3.3.2,2009年版3.3.2);
——修改光纤涂覆层颜色为允许使用光纤本色替代白色(见4.1.2.2.2,2009年版4.1.2.2.2);
——增加了允许采用用户要求的其他松套管标称尺寸(见4.1.2.3.2);
——增加了松套管内超过12芯的识别要求(见4.1.2.3.3);
——增加松套管内12芯以上光纤宜用扎纱成束,也可采用色环识别(见4.1.2.3.3);
——松套管材料增加改性聚丙烯(PP)和改性聚碳酸酯(PC)(见4.1.2.3.5);
——增加当超过12芯时,允许增加其他识别颜色,或按表2颜色循环使用并增加色条或色带(见4.1.2.6.2);
——增加1×7钢绞线中只允许任意200m光缆长度内有1根单股钢丝出现1个接头(见4.1.2.5.2);
——增加 SZ绞时,或采用其他固定绞层的方式(见4.1.2.7.2);
——增加阻水用阻水粉(见4.1.2.10.1);
——修改钢带厚度为最小厚度不小于0.13mm(见4.1.3.3.2,2009年版4.1.3.3.2);
——增加73型和83型外护层的规定(见4.1.4.6、4.1.4.7));
——防蚁外被层颜色增加耐日光老化的黑色、蓝色或其他颜色(见4.1.4.8.1);
——增加撕裂绳应能通过YD/T3022.3—2016规定的试验(见4.1.6);
——删除金属复合带搭接剥离强度的要求(见2009年版4.3.2.2);
——表3中增加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LSZH)的指标,修改阻燃聚烯烃(ZRPE)指标(见4.3.2.3,2009年版4.3.2.3);
——表4中增加脚注,当1km光缆的重量G折合为1500N~3000N时,FsrG=1.0,即FsrG,G大于3000N 时,Fsr力值最小为3000N(见4.3.3.2);
——表5中增加非金属中心加强件无外护层或04 型外护层光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的规定(见4.3.3.3);
——表6中增加高寒和高温条件下光缆温度特性的规定(见4.3.4.2);
——针对半干式光缆渗水性能,增加试验前光缆端头水中浸泡10min的要求(见4.34.52);
——增加当用户要求时,阻燃聚烯烃护套及外护层光缆应通过C类成束燃烧试验(见4.3.4.6a);
——增加烟密度仅适用于LSZH护套和外被层的光缆,仅LSZH外被层也可适用(见4.3.4.6b);
——增加腐蚀性仅适用于LSZH护套或(和)外被层(见4.3.4.6c);
——修改表8中限用物质限量的规定(见4.3.5,2009年版4.3.5);
——删除了成缆后光衰减纤的不均匀性(见2009年版表9、A.4.1.3);
——增加了不连续性(见表9、附录A.5.1.3);
——增加了脚注,明确耐环境试验时,在光缆护套上纵向冲制试样(见表9);
——修改了光缆标志擦拭试验方法,分别规定了压印和喷印的要求(见5.3.1,2009年版5.3.1);
——增加在距离光缆端头15m以外的任意5m长度上测量光缆计米误差(见5.3.2);
——修改计米标志误差的计算方法为测量值减去用计米数字值确定的长度对后者的相对差(见5.3.2,2009年版5.3.2);
——增加机械性能最多只监测12芯光纤的规定(见5.5.1);
——增加光缆拉直后开始计光缆拉伸应变(见5.5.2);
——冲击柱面修改为冲击球面(见5.5.4、5.6.5,2009年版5.5.4、5.6.5);
——冲击次数修改为至少5次,每个点1次,每两点相距不少于500mm(见5.5.4,2009年版5.5.4);
——针对扭转,增加注,铠装光缆是指具有护套及外护层,且外护层下具有金属或非金属铠装层(见5.5.6);
——增加环境性能最多只监测12芯光纤的规定(见5.6.1);
——检验规则中增加先修约后比较的方法进行测量值对标准值的比较(见6.1);
——修改盘装光缆内端预留可移出长度为不少于1.5m(见8.1.2,2009年版8.1.2);
——增加B6类和B1.2e光纤的各性能要求,增加各类光纤宏弯损耗的规定,按照同期修订的GB/T
9771标准修改各类光纤的性能要求(见附录A,2009年版附录A)。
本标准参照了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0793-2-50∶2015《光纤 第2-50部分∶产品规范-B类单模光纤分规范》、IEC60794-3∶2014《光缆 第3部分∶室外光缆-分规范》(第4版)、IEC60794-3-11∶2010《光缆 第3-11部分∶室外光缆一管道和直埋用通信单模光缆详细规范》(第2.0版)和国际电联建议ITU-TG652∶2016《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ITU-TG654∶2016《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ITU-TG655∶2009《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ITU-TG656∶2010《宽波长段光传输用非零色散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和ITU-TG657∶2012《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上一章:YD/T 3436.2-2018 架空通信线路配件第2部分∶带槽夹板类 下一章:YD/T 769-2018 通信用中心管填充式室外光缆

相关文章

YD/T 769-2018 通信用中心管填充式室外光缆 YD/T 3350.1-2018 通信用全干式室外光缆第1部分∶层绞式 YD/T 3350.1-2018 通信用全干式室外光缆第1部分∶层绞式 YD/T 3350. 1-2018 通信用全干式室外光缆 第1部分:层绞式 ZJM-006-4639-2019 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T/ZZB 0949-2019 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LD/T 49.8-2016 电工电器 电线电缆制造规格为2芯至144芯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劳动定额 YD/T 769-2010 中心管式通信用室外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