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Y/T 0619-2019 代替JY/T 0386-2006
物理部分初中物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
Equipping standard of education equipment for physics in junior middle schooIs
2019-04-08 发布
2019-09-01 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Y/T 0386-2006物理部分。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详见附录A):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清单所列的部分标准(见第2章,2006年版第2章);
——增加了 “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一一增加了标准执行的基本依据和基本遵循(见4.1);
——增加了对器材的“规格、品名、教学性能要求”的解释说明和配置要求(见4.2);
一一修改了配备要求的内容(见4.4, 2006年版的3.1);
——修改了对配备数量的具体要求(见4.3, 2006年版的3. 2);
一一增加了对引用标准的执行要求(见4.6);
——修改了对进入学校的教学装备的要求(见4.9, 2006年版的3. 5);
一一修改了对标准执行监督的要求(见4.12, 2006年版的3. 7);
——修改了教学装备的分类方式,按照装备的功能,分为“实验室基础器材”和“主题学习器材”两类(见表1, 2006年版的表2);
——修改了器材配置的逻辑,以学科所需的知识、能力、素养为主线,以课标学习主题为线索,设计活动、配置学科教学装备(见表1, 2006年版的表2);
——增加了实践活动建议,包括活动目标(见表1):
一一增加了部分器材的执行标准(见表1);
——修改不规范的器材名称,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所规定的器材名称为准(见表A, 2006年版的表2);
——修改了部分器材的配备要求(见表A, 2006年版的表2);
——修改了部分器材的数量要求(见表A, 2006年版的表2);
——修改了部分器材的规格、型号、品名、教学性能要求(见表1, 2006年版的表2);
——增加了适应社会进步与技术发展更新换代的新产品;
——增加了部分小型、便携式测量仪器(见表A);
——增加了新型视听设备(见表A);
——增加了性能及安全性更高的器材(见表A);
——增加了运用新材料、新工艺生产的安全环保的器材(见表A);
——增加了用于主题学习的器材(见表A);
——增加了消耗性材料(见表A);
——增加了自备器材的品名(见表A);
——删除了与课标教学内容关联度不高的器材和试剂(见2006年版的表2);
——删除了使用率较低的器材和试剂(见2006年版的表2);
——删除了巳不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视听设备及配套器材(见2006年版的表2);
——删除了被新型多媒体教学资源取代的传统教学资源(见2006年版的表2);
——删除了可被同类高规格仪器替代的器材(见2006年版的表2);
——删除了部分危险性大且可被替代的试剂(见2006年版的表2)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5)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