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0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557.18—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棉花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 Gossypium barbadense L.)
2022-12-30发布
2023-07-01实施
染展营真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9557.18—2022
目次
前言 ………………………………………………………………………………………………………………I
引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符号……………………………………………………………………………………………………………1
5 繁殖材料需满足的条件 ……………………………………………………………………………………2
6 测试方法 ………………………………………………………………………………………………………2
7 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3
8 性状表 …………………………………………………………………………………………………………3
9 分组性状 ……………………………………………………………………………………………………4
10 技术问卷………………………………………………………………………………………………………4
附录 A(规范性)棉花性状表 ………………………………………………………………………………5
附录B(规范性)棉花性状表的解释………………………………………………………………………16
附录C(规范性) 棉花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技术问卷 ………………………………23
GB/T 19557.18—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 19557的第18部分。GB/T1955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GB/T 19557.1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GB/T 19557.2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普通小麦;——GB/T 19557.3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硬粒小麦;—GB/T 19557.4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大豆;——GB/T 19557.5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大白菜;——GB/T 19557.6 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苎麻;——GB/T 19557.7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水稻;—GB/T 19557.8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李;—GB/T19557.9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芥菜;—GB/T19557.10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百合属;
——GB/T 19557.11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猕猴桃属;—GB/T 19557.12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大蒜;
——GB/T 19557.13 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番茄;——GB/T 19557.14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甘蓝型油菜;—GB/T 19557.15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高粱;
——GB/T 19557.16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花生;——GB/T 19557.17 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辣椒;—GB/T 19557.18 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棉花;—GB/T 19557.19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菊花;—GB/T 19557.20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茄子;
—GB/T 19557.21 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甜瓜;—GB/T 19557.22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豌豆;——GB/T 19557.23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香石竹;—GB/T 19557.24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玉米;
—GB/T 19557.25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黄瓜;—GB/T 19557.26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苹果;——GB/T 19557.27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西瓜;—GB/T 19557.28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马铃薯;—GB/T 19557.29 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甘蓝;—GB/T 19557.30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梨;——GB/T 19557.31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大麦;—GB/T 19557.32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甘薯;——GB/T 19557.33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花椰菜。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GB/T 19557.18—2022
引 言
1997年,为了保护植物新品种权,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农业、林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9年,我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成为
第39个成员。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是品种的基本属性,DUS测试是授予品种权的重要依据。为规范种子市场秩序,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修订时,将DUS测试作为品种审定和登记的前置条件。
植物新品种DUS测试通常是以植物属或种为单元研制测试指南。由于植物分类广泛,不同植物属种间表型差异较大,难以构建一个适用于所有品种DUS测试的标准。因此,将GB/T 19557《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测试指南》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规范一种植物的测试性状和要点。GB/T 19557拟由33个部分构成。
—GB/T19557.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目的在于确定各类植物测试指南的总体原则,进行测试的总体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以及技术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GB/T 19557.2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普通小麦。目的在于确定进行普通小麦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
—GB/T 19557.3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硬粒小麦。目的在于确定进行硬粒小麦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
—GB/T 19557.4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大豆。目的在于确定进行大豆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
—GB/T 19557.5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大白菜。目的在于确定进行大白菜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
—GB/T 19557.6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苎麻。目的在于确定进行芒麻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
—GB/T 19557.7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水稻。目的在于确定进行水稻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
——GB/T 19557.8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李。目的在于确定进行李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
—GB/T 19557.9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芥菜。目的在于确定进行芥菜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
—GB/T 19557.10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百合属。目的在于确定进行百合属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
—GB/T 19557.11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猕猴桃属。目的在于确定进行猕猴桃属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
—GB/T 19557.12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大蒜。目的在于确定进行大蒜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
——GB/T 19557.13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番茄。目的在于确定进行番茄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
-GB/T 19557.14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甘蓝型油菜。目的在于确定进行甘蓝型油菜测试的技术要求、测试结果的判定方法。
GB/T 19557.18—2022
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棉花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棉花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方法和结果判定一般原则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与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和结果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557.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GB/T 20392 HVI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GB/T 22101.1 棉花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棉铃虫GB/T 22101.4棉花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4部分:枯萎病GB/T 22101.5棉花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5部分:黄萎病
3 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群体测量 group measurement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测量,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3.2
个体测量single measurement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测量,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3.3
群体目测group visual observation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目测,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MG:群体测量。MS:个体测量。
VG:群体目测。
QL:质量性状。
QN:数量性状。
PQ:假质量性状。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用于统一品种描述所需要的重要性状,除非受环境条件限制性状的表达状态无法测试,所有UPOV成员都需使用这些性状。:特别提示测试性状的适用范围。
5 繁殖材料需满足的条件
5.1 繁殖材料以棉花种子形式提供。
5.2提交的种子数量不少于3kg,如果是杂交种,还需提供亲本种子各2 kg。
5.3提交的种子需外观健康、无病虫侵害;种子质量需满足:净度≥97%,发芽率≥70%,含水量≤12%。
5.4提交的种子需为毛籽,一般不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如种子脱绒、种子包衣处理)。如果已处理,需提供处理的详细说明。
5.5提交的种子需符合我国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
6 测试方法
6.1 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通常为2个独立的生长周期。
6.2 测试地点
测试通常在一个地点进行。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充分表达,宜在其他符合条件的地点对其进行观测。
6.3 田间试验
6.3.1 试验设计
待测品种和近似品种相邻种植。穴播或育苗移栽,每个小区不少于60株,采用适宜的株行距,共设2个重复。
6.3.2 田间管理
化控处理采用适时适量的原则,不宜影响测试性状的正常表达。其他管理措施按当地大田生产管理方式进行。
6.4 性状观测
6.4.1 观测时期
性状观测宜按照附录A中表A.1和表A.2列出的生育阶段进行。生育阶段描述宜符合附录B
表B.1。
6.4.2观测方法
性状观测宜按照表A.1和表A.2规定的观测方法(VG、MG、MS)进行。部分性状观测方法宜符合
B.2和B.3,
6.4.3 观测数量
除非另有说明,个体观测性状(MS)每个小区植株取样数量不少于20个,在观测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时,每个植株取样数量为1个。群体观测性状(VG、MG)观测整个小区或规定大小的混合样本。
6.5 附加测试
必要时,宜选用表A.2中的性状或本文件未列出的性状进行附加测试。
7 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
7.1 总体原则
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宜按照GB/T 19557.1确定的原则进行。
7.2 特异性(可区别性)的判定
待测品种需明显区别于所有已知品种。在测试中,当待测品种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最为近似的品种具有明显且可重现的差异时,判定待测品种具备特异性(可区别性)。
7.3 一致性的判定
对于常规品种,一致性判定时,采用3%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的接受概率。观测样本为111株~134株时,异型株的数量不超过7株。
对于杂交种,一致性判定时,采用5%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的接受概率。观测样本为111株~125株时,异型株的数量不超过10株。
7.4 稳定性的判定
如果一个品种具备一致性,则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一般不对稳定性进行测试。
必要时,宜种植常规品种的下一代种子或杂交种新配制的种子,并与以前提供的繁殖材料进行比较。若性状表达无明显变化,则判定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杂交种的稳定性判定,除直接对杂交种本身进行测试外,宜通过对其亲本系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鉴定的方法进行判定。
8 性状表
8.1 概述
根据测试需要,性状分为基本性状和选测性状。基本性状是测试中需使用的性状。选测性状为依据申请者要求而进行附加测试的性状。表A.1给出了棉花基本性状,表A.2给出了棉花选测性状。性状表列出性状名称、表达类型、表达状态及相应的代码和标准品种、观测时期和方法等内容。
8.2 表达类型
根据性状表达方式,将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三种类型。
8.3 表达状态和相应的代码
每个性状划分成一系列表达状态,以便于定义性状和规范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