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7611-2016代替 GB/T 7611—2001
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ical interface at hierarchical bit rate for digital network
2016-12-01实施
2016-04-25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7611—2001《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本标准修订时所有技术内容根据国际标准的最新变化进行了更新,并删除本标准适用范围以外的内容。本标准与GB/T 7611—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附录L关于44 736 kbit/s接口的相关要求修改为5.5(见5.5,2001年版的附录L);
——将附录 N关于 STM-0接口的相关要求修改为5.7(见 5.7,2001年版的附录 N);
——基于 G.703 规定的接口类型,增加了 STM-N 的帧结构要求(见 6.6);
——删除附录C中与已废止的 ITU-T建议K.41(电信局内部接口对浪涌过压的防护)有关的内容,在第5章~第 11章的接口通用要求中的相关引用修改为参考 ITU-T建议K.20(见第5章~第 11 章,2001 年版的附录 C);
——删除第5章~第 12 章及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 H中与测试方法有关的内容(见 2001年版的第 5~第 11 章和附录 E、附录F、附录 G、附录 H); —删除6.4.2中与384 kbit/s接口、320 kbit/s接口、V4接口有关的内容(见 2001年版的6.4.2);
——基于G.703的规定,修改 11.1.1中2048kHz输出口频偏的要求(见5.9.1,.2001年版的11.1);
——删除附录 A,在第5章各接口基本要求中已规定了比特容差的要求(见 2001年版的附录 A);
——删除附录K.本标准不规定 LOS/AIS/RDI的检出清除门限(见 2001年版的附录 K);
——删除附录 M,在第5章各接口基本要求中,已规定了阻抗特性的要求(见 2001年版的附录 M);
本标准主要参照 ITU-T G.703《数字系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G.704《1544,6 312,2 048, 8 448,44736 kbit/s系列的帧结构》、G.707《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节点接口》、G.823《以2 048 kb/s系列为基础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的控制》、G.825《以 SDH为基础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的控制》进行修订。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 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