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5019-2017代替 GB/T15019—2003
快淬金属分类和牌号
Design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rapidly quenched metals
2018-04-01 实施
2017-07-12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T 15019—2003(快淬金属分类和牌号》,本标准与GB/T 15019-200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 章);-增加了材料的表观形态分类(见 4.1);
——在快淬金属的基本特性分类中,增加了快滓传感合金、快淬电热合金、快淬催化合金、快滓纤维增强合金、快淬涂层合金、快淬高强高硬合金、快淬磁致冷合金和快滓生物医用合金等八种类别,并删除了括号中对各合金的简称(见 4.2,2003 年版的 3.1);
——在快淬金属的基体成分分类中,调整了各基体的成分范围,将快淬钛锆基合金拆分为快淬钛基合金和快淬锆基合金,并增加了其他基体类别(见 4.3,2003年版的3.1);
——在快淬金属的牌号表示方法中增加了材料表观形态的标识(见 5.1);
——增加了180个牌号,并列出了其化学成分、性能特征和主要用途(见表1~表13);
——修改了部分牌号的主要用途(见表1~表 13,2003 年版的表 1)。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