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18107-2017 代替GB/T 18107二200
木红
Hongmu
2018-07-01实施
2017-12-29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8107—2000《红木》,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0年版第1章);
——将"引用标准"修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并修改了引导语,增加了LY/T1788—2008《木材性质术语》(见第2章,2000年版第2章);
——将"定义"修改为"术语和定义",并修改了引导语(见第3章,2000年版第3章);
——增加了术语"径切面""弦切面""边材"及其定义(见3.3、3.4、3.13);
——修改了术语"红木""横切面"生长轮""散孔材""轴向薄壁细胞""心材""气干密度"的定义(见3.1、3.2、3.5、3.7、3.8、3.12、3.14,2000年版3.1、3.2、3.3、3.5、3.7、3.11、3.12);
——删除了术语"半环孔材""木材结构"及其定义(见2000年版3.6、3.13);
——增加了"分类"(见第4章);
——将"类别"修改为"要求"(见第5章,2000年版第4章);
——删除了"类别"中的标题"必备条件"(见2000年版4.1.1、4.2.1、4.3.1、4.4.1、4.5.1、4.6.1、4.7.1、4.8.1);
——删除了"类别"中对"平均管孔弦向直径"的要求(见2000年版4.1.1.2、4.2.1.2、4.3.1.2、4.4.1.2、4.5.1.2、4.6.1.2、4.7.1.2、4.8.1.2);
——将"紫檀木类"的"木材的心材,材色红紫,久则转为黑紫色"修改为"木材的心材,材色红紫至黑紫色"(见附录A,2000年版4.1.1.4);
——将"花梨木类"的"木材的心材,材色红褐至紫红,常带深色条纹"修改为"木材的心材,材色浅红褐、红褐至紫红褐色,常带深色条纹"(见附录A,2000年版4.2.1.4);
——将"香枝木类"的"木材的心材,辛辣香气浓郁,材色红褐"修改为"木材的心材,辛辣香气浓郁,材色红褐或黄褐色,常带黑色条纹"(见附录A,2000年版4.3.1.4);
——将"红酸枝木类"的"木材的心材,材色红褐至紫红"修改为"木材的心材,材色红褐至紫红色,常带深色条纹"(见附录A,2000年版4.5.1.4);
——将"条纹乌木类"的"木材的心材,材色黑或栗褐,间有浅色条纹"修改为"木材的心材,材色黑或栗褐色,具深浅相间条纹"(见附录A,2000年版4.7.1.4);
—将"鸡翅木类"的"木材的心材,材色是黑褐或栗褐,弦面上有鸡翅花纹"修改为"木材的心材,材色黑褐或栗褐色,常带浅色条纹,弦面上有鸡翅状花纹"(见附录A,2000年版4.8.1.4);
——删除了"类别"中对各类树种及其木材特征分别表述的要求,及表"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树种及其木材特征"(见 2000年版4.1.2、4.2.2、4.3.2、4.4.2、4.5.2、4.6.2、4.7.2、4.8.2、表1~表8);
——删除了"类别"中对各类树种的木材构造特征分别表述的要求,及附录"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树种的木材构造特征"(见2000年版4.1、4.2、4.3、4.4、4.5、4.6、4.7、4.8、附录A~附录H));
——在要求中,增加了对各类木材的主要特征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及规范性附录"红木各类木材主要特征"(规范性附录A);
——将""测定方法"修改为"试验方法"(见第6章,2000年版第5章);
——删除了"管孔测定"方法(见2000年版5.1);
——增加了"木材构造特证"的试验方法(见6.1);一增加了"气味"的试验方法(见6.3);
——增加了不满足GB/T1933中样品要求时,"气干密度"的试验方法(见6.4.2);
——删除了"红木的宏观和显激构造",及附录"红木树种材料来源表"、"红木实物宏观彩色照片"、"红木显微构造照片"(见2000年版第6章、附录1、附录J.附录K);增加了"判定"(见第 7章);
——修改了"其他"(见第8章,2000年版第7章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红木类别一览表",包括各树种名称、商品名、主要产地及管制或保护信息,其中删障了花梨木类的慈束紫檀(大果紫檀的异名)和鸟足蒙植(大果紫槽的异名)、黑酸枝木类的黑黄幢(刀状黑黄植的异名)、乌木类的蓬塞乌本.将乌木类的毛药乌本测至条这乌本类,将鸡翅木类中铁刀木属(Casia wp.)改为决明属(Soma spp.)(见附录B);
木类和鸡别木类树种及其木材特征",包括各树种所属的科、属、国外商品名、树木及分布、宏观构造特征及其黑片、激观构造特征及其照片、气干密度、标本材料(见附录C~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要员会(SAC/TC 41)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