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160.10
CCSP01
团
体 标 准
T/CECWA7001—2024
工程建设焊接绿色施工技术规程
Gree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elding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2024-12-15 发布 2025-02-28 实施
中 国 工 程 建 设 焊 接 协 会 发 布
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团体标准
工程建设焊接绿色施工技术规程
Gree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elding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CECWA
7001—2024
主编单位:鼎垣建工科技 (佛山)有限公司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
实施日期:2025年02月28日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4 北 京
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
公 告
第01号
关于发布 团体标准 《工程建设焊接绿色施工技术规程》的 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 《关于征集2023年度第一批团 体标准项目的通知 》[(2023)18号]的要求 ,经评审研究决定, 由鼎垣建工科技 (佛山)有限公司、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同 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工程建设焊接绿色施工技术规程》。经 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 T/CECWA 7001—2024,自2025 年02月 28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
2024年12月15日
3
前
言
本规程依据 《关于征集2023年度第一批团体标准项目的通
知
》 [(2023)18号]要求,经评审研究决定,由鼎垣建工科技
(佛山)有限公司、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
制完成。
在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国内工程建设焊接领域的绿色施工经验,借鉴
了现行国际焊接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
、基本规定、焊接绿色
施工管理体系、设施设备、材料、焊接工艺、焊接质量控制、焊
接施工环境管理、效果评价。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管
理,
由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请各使用单
位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
意见和建议反馈到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 33 号;邮编:100088;电子邮箱:
bzh@cecwa.org.cn)。
本规 程 主 编 单 位、参 编 单 位、主 要 起 草 人 和 主 要 审 查 人
如下:
主 编 单 位:鼎垣建工科技 (佛山)有限公司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参 编 单 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核电建设分公司
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
4
佛山市汇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绿化有限公司
珠海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珠海市横琴新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珠海市制造业协会
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北京金威焊材有限公司
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
珠海聚科源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珠海昕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瑞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兴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禅岳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鑫城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金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楹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鸿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星河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鑫方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万里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旭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旭升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汉容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天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辉图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联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区西岸水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5
广东图强建设有限公司
华普达 (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刚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恒基隆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俞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主 要 起 草 人:
杨奇飞 杨德厚 戴 涛 敖三三 刘晓丽
郑寒辉 陈惠玲 崔凤景 王 灿 田曦晖
谭耀强 江传锐 彭 真 路义军 张宏利
王 康 许小静 丁士星 陈 湧 刘 超
赵鹏志 都文明 王绍贵 李 伟 刘 品
蓝千佩 李柱良 何永添 黄 妹 朱文龙
王 怡 谭力源 冯 敬 付永平 肖国柱
韩德浩 刘 丽 林晓青
主 要 审 查 人:罗 震 谢 琦 严洪丽 甘焕春 吴东球
江文琳 李国彬
6
目 录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4 4 焊接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 5 4.1 组织架构 ………………………………………………… 5 4.2 焊接人员 ………………………………………………… 5 4.3 管理制度 ………………………………………………… 6 4.4 培训 ……………………………………………………… 6 4.5 考核 ……………………………………………………… 7 5 设施设备 ……………………………………………………… 8 5.1 一般规定 ………………………………………………… 8 5.2 性能要求 ………………………………………………… 8 5.3 使用与维护 ……………………………………………… 8 5.4 报废与回收 ……………………………………………… 9 6 材料 …………………………………………………………… 10 6.1 一般规定 ………………………………………………… 10 6.2 焊接材料性能 …………………………………………… 10 6.3 运输与储存 ……………………………………………… 10 6.4 废弃物处理 ……………………………………………… 10 7 焊接工艺 ……………………………………………………… 12 7.1 焊接工艺设计 …………………………………………… 12 7.2 焊接参数优化 …………………………………………… 12 8 焊接质量 ……………………………………………………… 13 8.1 焊接记录 ………………………………………………… 13 7
8.2 焊接过程控制 …………………………………………… 8.3 焊接质量检验 …………………………………………… 9 焊接施工环境管理 …………………………………………… 9.1 人员健康 ………………………………………………… 9.2 作业安全 ………………………………………………… 9.3 环境保护 ………………………………………………… 9.4 碳排放控制 ……………………………………………… 10 效果评价 …………………………………………………… 附录 A:工程建设项目焊接绿色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 附录 B:常见焊接工艺的有害因素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 13 13 14 14 14 14 15 16 17 20 21 22 23
8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 2 3 Basic Requirements ………………………………………… 4 4 Welding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 5 4.1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 5 4.2 Welding Personnel ……………………………………… 5 4.3 Management System …………………………………… 6 4.4 Training ………………………………………………… 6 4.5 Evaluation ……………………………………………… 7 5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 8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 8 5.2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 8 5.3 Usage and Maintenance ………………………………… 8 5.4 Disposal and Recycling ………………………………… 9 6 Materials …………………………………………………… 10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0 6.2 Welding Material Properties ………………………… 10 6.3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 10 6.4 Waste Disposal ………………………………………… 10 7 Welding Processes ………………………………………… 12 7.1 Welding Process Design ……………………………… 12 7.2 Welding Parameter Optimization …………………… 12 8 Welding quality …………………………………………… 13 8.1 Welding records ……………………………………… 13 9
8.2 Welding process control ……………………………… 8.3 Welding quality inspection …………………………… 9 Welding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9.1 Personnel Health …………………………………… 9.2 Construction Safety ………………………………… 9.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9.4 Carbon Emission Control …………………………… 10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 Appendix A: Key Point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Plans for Welding in Engineering Projects ………………………………………… Appendix B: Hazardous Factors of Common Welding Processes ………………………………………… Explanation of Terms Used in This Standard ……………… List of Referenced Standards ………………………………… Explanatory Notes for Clauses ………………………………… 1 0 13 13 14 14 14 14 15 16 17 20 21 22 23
1 总 则
1.0.1 为在工程建设焊接施工中深入贯彻国家绿色环保政策,
确保施工技术先进、经济效益优良、安全保障到位、质量达标、
节能环保,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
涉及到的焊接施工。
1.0.3 焊接施工必须遵循国家现行安全技术和劳动防护、环境
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有关规定。
1.0.4 工程建设焊接绿色施工除应遵循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
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定。
1
2 术 语
2.0.1 焊接绿色施工 green welding construction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因地制 宜,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的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 对环境负面影响的焊接施工活动。 2.0.2 绿色施工方案 green construction plan 为实施绿色施工而制定的详细计划,其中包括绿色施工的目 标、措施、责任分配以及监督和评价方法。 2.0.3 绿色施工负责人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r 全面负责策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绿色施工工作,确保工程 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绿色施工措施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管理 人员。 2.0.4 焊接技术人员 welding technician and engineer 具有焊接作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且在单位从事焊接技术 岗位的人员。 2.0.5 设施 facility 与焊接施工直接相关的。 2.0.6 设备 equipment 焊接施工所需要的装备,包括焊机、焊接工艺装备、焊接辅 助器具。 2.0.7 焊接工艺 welding procedure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与焊件有关的加工方法和实施要求,包 括焊接准备、材料选用、焊接方法选定、焊接参数、操作要求、 焊后处理的全过程。 2.0.8 绿色施工评价 green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对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水平及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2.0.9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green construction indicator system 2
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为量化评价、指导和改进绿色 施工绩效而构建的一套绿色施工评价综合标准,包含了一系列具 有代表性的定量与定性指标,旨在全面反映施工活动中资源节 约、环境保护、能源利用效率、生态影响及社会经济效应等方面 的表现。 2.0.10 废弃物 waste 垃圾分类后,丧失施工现场回收和利用价值的部分。 2.0.11 绿色施工 green construction 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因 地制宜,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的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 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2.0.12 绿色施工措施 green construction measures 为了实现绿色施工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行动和技术手 段。这些措施旨在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和能源 的利用效率,同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0.13 绿色施工能力 green construction capability 施工单位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 科学管理和技术的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 影响的能力。 2.0.14 母材 base materials 被焊接或连接在一起的原始材料,如钢板、铝板、铜管等。 2.0.15 焊材 welding materials 焊材包括焊条、焊丝、焊剂、焊接用气体、栓钉、瓷环等。 2.0.16 其他材料 other materials 其他材 料 包 括 钨 极、 衬 垫、 导 电 嘴、 成 形 水 冷 滑 块 与 挡 板等。
3
3 基本规定
3.0.1 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和绿色施工能力,并在许可范
围内从事焊接施工。
3.0.2 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项目焊接施工前应取得施工许可证。
3.0.3 施工单位的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当包
含焊接绿色施工的相关内容。
3.0.4 焊接施工前,设计图纸等文件应齐全准确。焊接应按设
计文件和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进行,当需要变更时,应履行变更
手续后,方可进行焊接施工。
3.0.5 工程建设焊接施工应形成有效的记录,且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的规定。
4
4 焊接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4.1 组织架构
4.1.1 施工单位应成立绿色焊接施工管理组织机构。组织机构
中应设置项目经理、焊接作业负责人、绿色施工负责人、安全环
保管理员、质量检验等管理岗位。
4.1.2 各管理岗位的人员职责应符合如下规定:
1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绿色施工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
协调和管理绿色施工的实施,确保绿色施工目标和要求在项目全
过程得到有效执行;制定绿色施工策略、组织编写绿色施工专项
方案,协调各部门落实绿色施工措施,并对绿色施工过程和结果
进行监控和评价;
2 焊接作业负责人:负责焊接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专项
管理,确保焊接工艺、材料、设备和作业环境符合绿色施工及工
程设计规范和相关法规要求;
3 绿色施工负责人:具体执行绿色施工的各项措施,包括
绿色的采购与管理、废弃物处理、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等;
4 安全环保管理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监管,确保
焊接施工过程中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安全标准和绿色施
工规范;
5 质量检验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质量检验工作,确保焊
接施工过程中符合工程设计规范和国家法规要求。
4.1.3 施工单位根据承担工程焊接内容不同,应配置4.1.2中
涉及的全部或部分岗位人员。
4.2 焊接人员
4.2.1 焊接人员包括焊接技术人员、焊工、焊接热处理人员和
5
焊接检验人员。承担工程建设焊接的施工单位应对这些人员进行
有效管理。
4.2.2 施工单位根据承担工程的焊接内容不同,应具有4.2.1
中涉及的全部或部分人员。
4.2.3 根据焊接工程不同要求,焊接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职 业
资格。
4.2.4 焊接人员应接受绿色施工理念、环保法规、绿色焊接技
术、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关培训,确保其具有绿色施工所需的基本
知识与技能。
4.3 管理制度
4.3.1 施工单位应建立和完善以下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包括但
不限于:
1 绿色施工方案制定与审批制度见附录 A
,明确绿色施工
方案的编制、审批、实施和动态调整流程;
2 焊接绿色施工相关材料与设备管理制度,包括绿色材料
的采购、入库、领用、回收和处置,以及绿色施工设备的购置、
使用、维护与淘汰制度。
4.3.2 施工单位应建立焊接绿色施工监督机制。
4.4 培 训
4.4.1 所有相关人 员 应 每 年 至 少 接 受 一 次 绿 色 施 工 知 识 更 新
培训。
4.4.2 新入职或新参与绿色施工工作的人员,应在上岗前进行
培训。
4.4.3 培训内容应包括绿色施工理论知识、焊接技术、环保法
规政策、安 全 操 作 规 程、废 弃 物 分 类 处 理 与 资 源 回 收 利 用 知
识等。
4.4.4 施工单位可通过内部培训、外部专家讲座、线上学习平
6
台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对培训效果进
行评价。
4.5 考 核
4.5.1 项目经理、焊接作业负责人和绿色施工负责人应建立绿
色施工考核机制。
4.5.2 管理人员可由承接施工的单位考核,其他人员由项目经
理考核。
4.5.3 考 核 对 象 包 括 但 不 限 于 4.1.1 和 4.2.1 中 涉 及 的 全 部
人员。
4.5.4 考核周期应根据项目特点、人员变动及施工进度等情况
确定,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员考核。
4.5.5 施工单位应将绿色施工人员考核结果纳入项目或企业绿
色施工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评价绿色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
部分。
7
5 设施设备
5.1 一般规定
5.1.1 施工单位的设施应满足焊接施工需要,且符合建设、安
全、环保的法律规定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5.1.2 设施一般包括焊接工艺试验室、无损检测试验室、焊接
材料库房、钢材等原材料库房等建筑物或构筑物。
5.1.3 施工单位的设备应满足焊接施工要求,且符合安全、环
保、计量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5.1.4 设备一般包括焊接设备、热处理设备、无损检测设备、
焊材烘干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等。
5.2 性能要求
5.2.1 焊接设施、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能效标准。
5.2.2 焊接设备宜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产品。
5.2.3 焊接设备宜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产品。
5.2.4 焊接设备应优先选用低噪声、静音设计的产品。
5.2.5 焊接设备应选择振动小、稳定性好的产品。
5.2.6 焊接设备宜安装减震垫、减震台等。
5.3 使用与维护
5.3.1 施工单位应制定并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在
最佳工况下运行。
5.3.2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能效检测和环保性能评价,
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5.3.3 施工单位应使用绿色、环保设备。
8
5.4 报废与回收
5.4.1
施工单位应按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现行 《重点
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的通知,及
时报废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或修理价值的设备。
5.4.2 报废设备应进行拆解、分类、回收。
9
6 材 料
6.1 一般规定
6.1.1 材料包括母材、焊材和其他材料。
6.1.2 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6.1.3 材料必须具有制造厂质量证明书,其质量不得低于工程
采用的现行标准要求。
6.1.4 对设计选用的新材料应由设计单位提供该材料的焊接性资
料或经专家论证、评审和焊接性试验、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6.1.5 焊接材料应具有完整的质量跟踪记录和环保标签,确保
生产、流通、使用等全过程的可追溯性。
6.2 焊接材料性能
6.2.1 施工单位应优先选用符合国家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的焊接
材料。
6.2.2 焊接材料严格限制含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醚
等有害物质。
6.2.3 焊接材料宜选择生产工艺能耗低的产品。
6.3 运输与储存
6.3.1 材料的运输应采取合理的包装和装载方式,减少运输过
程中的损耗和环境污染。
6.3.2 焊接材料储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
规程》JB/T
3223的规定。
6.4 废弃物处理
6.4.1 焊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固体废弃物 (如焊渣、
1
0
金属屑、包装材料、防护用品)、液体废弃物 (溶剂和清洁剂、
冷却液、化学品)和气体废弃物 (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热处
理保温棉、探伤底片等。
6.4.2 应通过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安全填埋等方式进行废
弃物处理,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
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1
1
7 焊接工艺
7.1 焊接工艺设计
7.1.1 施工单位应在了解母材焊接性的基础上,进行焊接工艺
设计。
7.1.2 焊接接头设计时,宜选择有利于减少焊接节点数量和焊
缝填充量的焊接工艺。
7.1.3 焊接宜采用焊接熔敷效率高、热输入低且烟尘少的焊接
工艺。
7.1.4 设计宜采用预制构件和模块化组装的工艺模式,减少现
场焊接工作量。
7.1.5 焊缝坡口设计应减少焊缝数量及坡口角度,保证加工质
量,焊缝外形应连续、光滑,以减少应力集中和焊接缺陷,同时
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以减少焊接变形。
7.1.6 不同的焊接工艺涉及的有害因素存在差异,见附录 B,
宜优先选择有害因素较少的焊接工艺。
7.2 焊接参数优化
7.2.1 施工单位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的结果,精确设定焊接电
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焊接摆动幅度等工艺参数。
7.2.2 施工单位宜采用焊接参数监测控制系统,根据焊接工艺
评定的结果,编制焊接工艺规程,实时监测和控制焊接过程中的
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气体流量等参数。
7.2.3 施工单位应根据焊接效果和参数监控结果,及时调整焊
接参数,优化焊接工艺,降低能耗。
1
2
8 焊接质量
8.1 焊接记录
8.1.1 施工单位应记录焊接作业的关键信息,包括焊接人员、
焊接参数、焊接日期等,以实现质量的可追溯性。
8.2 焊接过程控制
8.2.1 焊接前应对母材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油污、锈蚀等。
8.2.2 焊接施工作业区的风速、湿度和温度等条件应符合工程
适用标准的要求。
8.2.3 焊接完成后,应按工程适用标准要求对焊接接头进行外
观检查和无损检测。
8.2.4 发现焊接缺陷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修复,修复后
的焊缝需重新检验。
8.3 焊接质量检验
8.3.1 施工单位应制定检验试验计划,对焊接质量进行检验,
包括外观检验、无损检测、破坏性检验等。
8.3.2 焊接检验批、抽样方法、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时
机及检验验收标准应符合工程采用标准或合同的规定。
8.3.3 焊接检验使用的装置、装备或工具、仪器等应符合国家
法律的规定,且符合工程相关文件的要求,并实施有效的管理。
1
3
9 焊接施工环境管理
9.1 人员健康
9.1.1 焊接操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 《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和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 范》GB 39800的规定。 9.1.2 施工单位应确保工作场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工作场所 有害因素职 业 接 触 限 值 第 1 部 分:化 学 有 害 因 素》GBZ 2.1、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 229.1和 《工 作 场 所 职 业 病 危 害 作 业 分 级 第 3 部 分: 高 温》 GBZ/T 229.3等标准的规定。
9.2 作业安全
9.2.1 焊接作业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确保作业安全。
9.2.2 焊接过程应采取措施防止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和熔融
金属引燃可燃物。
9.2.3 焊接时应安全使用焊接电源。
9.3 环境保护 9.3.1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通风、排烟、降噪、防尘等安 全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验证。 9.3.2 焊接作业产生的烟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要求。 9.3.3 焊接工位变动范围不大时,应使用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 器;焊接工位变动范围较大或烟尘产生量多时,应采取通风扩散 排放或 “分层送风”措施。 9.3.4 噪声源附近应设置隔音屏障、吸音材料。 1 4
9.3.5 焊接作业时间应合理安排,避免夜间、清晨等敏感时段
产生噪声干扰。
9.4 碳排放控制
9.4.1 施工单位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GB/T
51366规定的计量方法,对焊接绿色施工进行碳排放量的
计算。
9.4.2 施工单位应根据碳排放计算结果,识别焊接施工中的高
排放环节,制定并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如优化焊接工艺、使用低
碳焊接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9.4.3 施工单位应制定焊接施工碳达峰的具体行动计划,包括
技术改造、管理提升、员工培训等多方面内容。
1
5
10 效果评价
10.0.1 焊接绿色施工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 GB/T
50640 《建筑
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10.0.2 施工单位应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具体的焊接绿色施工改
进措施,包括改进目标、改进内容、改进措施、改进责任人、改
进期限等。
10.0.3 施工单位应建立焊接绿色施工激励机制。
1
6
附录 A:工程建设项目焊接绿色
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A.1 目 的
为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绿色施工有序、规范进行,根据本规
程及相 关 国 家、行 业 标 准,编 制 工 程 建 设 项 目 焊 接 绿 色 施 工
方案。
A.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承担的所有涉及焊接施工的工程建设
项目。
A.3 编制内容
A.3.1 焊接绿色施工方案由项目部负责编制,项目部应指定专 人或组建专门小组负责具体工作。 A.3.2 焊接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项目概况:介绍项目基本信息、工程规模、施工内容及 特点等; 2 绿色施工目标:明确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 具体目标; 3 绿色施工组织:明确绿色施工管理机构、人员职责、培 训计划等; 4 绿色施工措施:详述施工过程中选用的焊接设备、焊接 材料、焊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焊接施工环境管理等内容; 5 绿色施工监控:建立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监控体系,规 定监测方法、频次、记录要求,定期检查绿色施工措施的实施情 况,记录绿色施工的指标和数据,以便评价效果; 1 7
6 绿色施工评价:制定绿色施工效果的评价与改进机制,
分析绿色施工措施的效果,评价项目完成后的环境影响,制定后
续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绿色施工水平。
A.3.3 编制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科学性:方案应基于项目实际,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和
先进技术,确保措施的科学合理;
2 可行性:方案应充分考虑施工条件、技术能力、成本控
制等因素,确保措施的可操作性;
3 完整性:方案应覆盖施工全过程,无遗漏关键环节或重
要措施;
4 合规性:方案应符合国家、地方及行业绿色施工相关法
规、标准和指南要求。
A.4 焊接绿色施工方案审批
A.4.1 审批程序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初审:由项目部组织内部评审,对方案进行全面审查,
确保内容完备、措施得当;
2 复审:提交公司绿色施工管理部门或指定专家进行复审;
3 批准:通过复审的方案提交公司管理层审批,决定是否
采纳并发布执行。
A.4.2
各级审批人员应在方案相应位置签署姓名、日期及审批
意见。
A.5 焊接绿色施工方案实施与动态调整
A.5.1 获批的焊接绿色施工方案应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 分,传达至全体施工人员,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A.5.2 动态调整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定期评价:项目部应定期对焊接绿色施工方案执行情况 进行评价,记录实际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 8
2 适时调整:根据评价结果和施工条件变化,适时对方案
进行修订及审批。
A.6 记录与存档
焊接绿色施工方案及其审批过程形成的文件、记录应妥善保
管,按规定期限进行存档。
1
9
附录B:常见焊接工艺的有害因素
焊接工艺 电弧 辐射 高频 电磁场 烟尘 有毒 气体 金属 飞溅 射线 噪声
酸性焊条电弧焊 * ** * *
低氢型焊条电弧焊 * *** * **
高效铁粉焊条电弧焊 * **** * *
碳弧气刨 * *** * *
镀锌铁焊条电弧焊 * **** * *
电渣焊 *
埋弧焊 ** *
实心细丝气体保护焊 * * * *
实心粗丝气体保护焊 ** ** * **
钨极氩弧焊 ** ** * ** * *
熔化极氩弧焊 ** * ** *
备注:“*”的数量越多表示有害程度越高。
2
0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必须”,反面词采用 “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应”,反面词采用 “不应”或 “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用词:
正面词采用 “宜”,反面词采用 “不宜”;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 条文中指明应 按其他有关标准 执 行 的 写 法 为: “应 符
合……的规定”或 “应按……执行”。
2
1
引用标准名录
本规程引用了如下标准,均未注日期,是指引用文件为最新
版本。
1 《焊接与切割安全》GB
9448
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3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GB
39800
4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
50328
5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
50640
6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
51366
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
因素》GBZ
2.1
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
GBZ/T
229.1
9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3部分:高温》GBZ/T
229.3
10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JB/T
3223
2
2
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团体标准
工程建设焊接绿色施工技术规程
T/CECWA
7001—2024
条
文 说 明
编
制 说 明
《工程建设焊接绿色施工技术规程》T/CECWA
7001—2024
经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2024年12月15日以第01号公告批准
发布。
在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国内工程建设焊接领域的施工经验,借鉴了现
行国内外工程建设焊接相关标准,并开展了多个课题研究,为本
次规程的编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经验。
为了方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更好地理解和执
行条文规定,《工程建设焊接绿色施工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照章、
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
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
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
规程的参考。
2
5
目 录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2 7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焊接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 5 设施设备 ……………………………………………………… 6 材料 …………………………………………………………… 7 焊接工艺 ……………………………………………………… 8 焊接质量检测 ………………………………………………… 9 焊接施工环境管理 …………………………………………… 10 效果评价 ……………………………………………………
1 总 则
1.0.2 该条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