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05 3715
聊
城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715/T 70—2025
楝树栽培技术规程
2025-1-6 发布
2025-2-6 实施
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聊城市林业发展中心、莘县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东阿县国有张汉吴苗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薛静芳、时海香、尹义庆、常雪、张贵民、张明浩、苗中超、刘琳、高桂喜、
周传明、程云。
1
DB 3715/T 70—2025
楝树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楝树栽培的播种育苗、移植苗培育、苗木出圃、造林、抚育管护、病虫害防治、档案
建立。
本文件适用于楝树露地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DB37/T 341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播种育苗
4.1 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4.1.1 种子采集
选择相同生态区内干形通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成年植株为采种母树。11 月~12 月,当果皮
呈黄白色,略有皱缩时即可采种。
4.1.2 种子调制
采种后放入水中浸泡 2 d~3 d,捞出堆放沤制 5 d~7 d,经揉搓、淘洗制得净种,自然阴干后置于
干燥通风处保存待播。
4.1.3 沙藏催芽
12 月上旬,在背风向阳处挖深 30 cm~40 cm,宽 1 m 的浅坑,坑底铺一层厚约 10 cm 的湿沙。用 50 %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浸种 1 h,清水冲洗干净后,按 1 :3 的比例将种子混沙置于坑内沙藏。播前
10 d~15 d,连沙移入温室,在 25 ℃~28 ℃环境下进行催芽,无温室条件的覆盖薄膜进行催芽,期间 5
d~8 d 翻动 1 次,水分不足时适当补水,待有 20 %露白时及时播种。
4.2 圃地建立
4.2.1 圃地选择
1
DB 3715/T 70—2025
苗圃地应选在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地块。苗圃土壤质地以通透性好的沙质
土壤为宜。
4.2.2 整地
秋末封冻前或早春解冻后,每 667m
2施入腐熟有机肥 2 000 kg、复合肥 100 kg,深耕细粑整平。
4.2.3 作床
播前 10 d,将圃地做成宽 120 cm~150 cm,长度根据需要而定的低床,畦埂宽 30 cm、高 20 cm。
4.3 土壤处理
育苗前,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土壤灭菌、灭虫方法按照 GB/T 6001 执行。
4.4 播种
4.4.1 播种时间
一般以春播为主,3 月上旬至 4 月上旬为宜。
4.4.2 播种量
每 667m
2干种 15 kg~20 kg。
4.4.3 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法,行距 40 cm~50 cm,开宽 10 cm、深 5 cm 的条播沟,顺沟浇水。水渗下后,将沙藏催
芽的种子均匀播入,覆细土 2 cm,然后覆盖 1 cm 厚的锯木屑或麦糠等,及时喷水。
4.5 播后管理
4.5.1 灌溉
出苗期墒情不足时及时喷水;出苗后期可进行小水浅浇;幼苗出齐后根据墒情适时灌溉。
4.5.2 间苗定苗
苗高 10 cm 左右开始间苗。苗高 15 cm~20 cm 时,按株距 20 cm~25 cm 定苗。每 667m
2保留 6 000~
8 000 株。
4.5.3 松土除草
每次浇水或大雨后适时松土除草。
4.5.4 追肥
6 月上旬,每 667m
2追施尿素 20 kg;7 月下旬,每 667m
2追施磷钾复合肥 50 kg。施肥后及时浇水。
5 移植苗培育
5.1 移植
3 月下旬,按株行距 1 m×1.5 m 定植,定植穴规格 0.6 m×0.6 m×0.4 m。栽后浇透水,缺苗及时补
植。
2
DB 3715/T 70—2025
5.2 修剪
5.2.1 第 1 年初春时,截去顶部 1/4,待新枝长 15 cm~20 cm 时,剪口下选留直立健壮枝作为主干延
长枝,抹去竞争枝,其余小枝保留。
5.2.2 翌年及以后,生长期疏除主干竞争枝和下部过大枝;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修枝,修枝高度为树
高的 1/2。枝下高达到要求以后,不再修剪。
5.3 土肥水管理
4 月下旬,每 667m
2穴施复合肥 50 kg;6 月上旬,每 667m
2追施尿素 20 kg;7 月下旬,每 667m
2追
施磷钾复合肥 50 kg。施肥后及时浇水,适时中耕除草。
6 苗木出圃
6.1 苗木分级
按照 DB37/T 3410 的规定执行。
6.2 起苗
落叶后至萌芽前出圃,起苗前 10 d 浇透水。起苗时保证根系完整。
6.3 苗木检疫
按照 GB/T 6001 的规定执行。
6.4 包装运输
苗木运输前,包装物附以填写完整的苗木标签,运输时采用遮阴措施,防止苗木过多失水。
7 造林
7.1 造林地选择
宜选择土壤厚度 60 cm 以上,pH 值 6.0~8.0,地下水位 2.0 m 以下的壤土和沙壤土。
7.2 整地
按照 GB/T 15776 的规定执行。
7.3 造林方式
采用植苗造林。
7.4 造林模式
可营造纯林或混交林。
7.5 造林密度
生态林 41 株/667m
2~55 株/667m
2,用材林 33 株/667m
2~41 株/667m
2,农田防护林单行株距 3 m~4
m,双行或多行株行距 5 m×5 m。
3
DB 3715/T 70—2025
7.6 栽植
7.6.1 栽植时间
以春季为主,一般在 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
7.6.2 苗木选择
选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 1~2 年生苗木,剪去干枯、受伤、病虫根。当天起苗,当天定植。未及
时定植的苗木,应及时假植。
7.6.3 栽植方法
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栽植。即:按种植密度挖种植穴,表土和心土分开,去掉石块和草
根。把苗木放入穴中央,扶正,使根伸展,先填细表土(一埋),当土填到 2/3 处时,用手轻轻提一下
苗(一提),然后踏实(一踩),再填心土入穴(二埋),压实(二踩),再填些疏松土(三埋)。栽
后及时浇水覆土。
8 抚育管护
8.1 幼林管护
按 GB/T 15776 的规定执行。
8.2 修枝
参照上述移植苗培育。园林绿化根据造型要求进行修剪。
8.3 间伐
当林分郁闭度大于 0.8 时,及时进行间伐,间伐时坚持去小留大、去弯留直、去弱留强的原则,保
留郁闭度不小于 0.6。
9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溃疡病、褐斑病、黄化病等。虫害主要有斑衣蜡蝉。防治措施见附录 A。
10 档案建立
育苗地和造林地均应建立基本情况、技术管理等内容的档案,并设专人记载,长期保存。按 GB/T 6001
规定的标准执行。
4
DB 3715/T 70—2025
附 录 A
(资料性)
楝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楝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见表 A.1。
表A.1 楝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防治对象 防治措施
溃疡病 1.及时抚育间伐,促进健壮生长。 2.每年落叶后清除病树病枝,早春用涂白剂对主干进行涂白。 3.刮除病斑,选用10 %多菌灵或50 %菌毒清30~50倍液涂抹在病斑处。
褐斑病 1.幼苗期及时间苗,保持适宜的株行距,保证苗圃地通风透光。 2.秋后清除苗圃地落叶,减少越冬菌源。 3.发病初期喷施1:2:200波尔多液,每隔15天1次,连续2~3次。
黄化病 1.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合理施肥。 2.叶面喷施0.2 %硫酸亚铁水溶液 3~5次,每隔15天1次。 3.根部浇施0.5 %硫酸亚铁水溶液。
斑衣蜡蝉 1.冬季刮除树干上的卵块。 2.保护利用若虫的寄生蜂等天敌。 3.若虫为害期用5 %吡虫啉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48 %毒死蜱乳油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