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42/T 2338-2024 地质调查阶段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技术要求

DB42/T 2338-2024 地质调查阶段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技术要求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32.0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09:46:19



相关搜索: 地质 页岩 阶段 选区 海相

内容简介

DB42/T 2338-2024 地质调查阶段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技术要求 ICS 75.020
CCS E 11 DB42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2338—2024
地质调查阶段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技术要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target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for marine
shale gas during geological survey stage
2024 - 12 - 31 发布
2025 - 02 - 28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2338—2024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目的 ........................................................................... 2
任务 ........................................................................... 2
内容 ........................................................................... 2
程序 ........................................................................... 3
5 选区评价方法 ....................................................................... 3
评价思路 ....................................................................... 3
评价方法与标准 ................................................................. 3
6 选区评价指标 ....................................................................... 3
评价指标分类 ................................................................... 3
地质指标 ....................................................................... 3
6.2.1 沉积相 ..................................................................... 3
6.2.2 页岩厚度 ................................................................... 3
6.2.3 有机质丰度 ................................................................. 4
6.2.4 有机质成熟度 ............................................................... 4
6.2.5 埋深 ....................................................................... 4
地表指标 ....................................................................... 4
6.3.1 地表出露地层 ............................................................... 4
6.3.2 土地类型 ................................................................... 4
6.3.3 面积 ....................................................................... 4
辅助指标 ....................................................................... 4
6.4.1 距目的层剥蚀区距离 ......................................................... 4
6.4.2 距区域性断裂距离 ........................................................... 4
6.4.3 褶皱形态 ................................................................... 4
6.4.4 地层产状 ................................................................... 4
6.4.5 顶底板条件 ................................................................. 5
6.4.6 含气量 ..................................................................... 5
6.4.7 总孔隙度 ................................................................... 5
7 主要提交成果 ....................................................................... 5
成果报告 ....................................................................... 5
附图 ........................................................................... 5
附表 ........................................................................... 5
I
DB42/T 2338—2024
8 标准实施及评价 ...................................................................... 6
附录 A(资料性) 地质调查阶段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指标及标准 .............................. 7
附录 B(资料性) 湖北省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及意见反馈表 .................................... 8
参考文献 ............................................................................... 9
II
DB42/T 2338—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万忠、徐笑丰、张焱林、张保民、刘早学、陈孝红、侯宇光、杜学斌、王任、
张晓明、陈威、李培军、王亿、段轲、李海、陈林、徐立涛、覃硕。
本文件由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自然资源厅,联系电话:027-86656248,邮箱:
zrzytysq@hubei.gov.cn;或者联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系电话:027-67883051,邮箱:
zyb@cug.edu.cn。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自然资源厅,联系电话:027-86656248,
邮箱:zrzytysq@hubei.gov.cn;或者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027-88701945,邮箱:
scjgysq@hubei.gov.cn。
III
DB42/T 2338—2024
地质调查阶段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质调查阶段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的目标、内容、指标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的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工作,尤其适用于少井、无井或缺乏地球物理、油气地
质资料的页岩气地质调查阶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958 区域地质图图例
GB/T 31483 页岩气地质评价方法
SY/T 5517 野外石油天然气地质调查规范
SY/T 5615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
SY/T 6940 页岩含气量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416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页岩 shale
主体由粒径小于0.062 5 mm的颗粒构成的、页理发育的细粒沉积岩。
注: 岩石组成主要为黏土、石英、长石、碳酸盐、有机质等,不同沉积条件下的岩石组成及比例存在差异,从而形
成不同的页岩类型。
[来源:GB/T 41611—2022,3.2]
有机质页岩 organic-containing shale
总有机碳含量一般大于0.5%的暗色页岩。
富有机质页岩 organic-rich shale
有机质丰度较高的、总有机碳含量一般大于1.0 %的暗色页岩。
[来源:GB/T 41611—2022,3.3]
含有机质页岩层段 organic-containing shale interval
全部为含有机质页岩,或以含有机质页岩为主,含少量贫有机质页岩或粉砂岩、碳酸盐岩、硅质岩
等夹层的层段。
富有机质页岩层段 organic-rich shale interval
1
DB42/T 2338—2024
全部为富有机质页岩,或以富有机质页岩为主,含少量非富有机质页岩或粉砂岩、碳酸盐岩等夹层
的层段。
[来源:GB/T 41611—2022,3.5]
页岩气 shale gas
以游离态、吸附态为主,少量溶解态,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层段中的天然气。
注: 一般具有自生自储、大面积连续分布、储层低孔低渗、单井无自然产能或低产,需通过增产改造才能获得工业
气流等特点。
[来源:GB/T 41611—2022,3.1]
含气页岩层段 gas-bearing shale interval
含气量大于0.5 m
3/t的富有机质页岩层段,且其他岩性夹层单层厚度不超过2 m。
[来源:DZ/T 0379—2021,3.3]
页岩气远景区 shale gas prospective area
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资料,优选出的具备规模性页岩气形成
地质条件的潜力区域。
[来源:GB/T 41611—2022,4.8.5]
页岩气有利区 shale gas favorable area
在页岩气远景区内,页岩气的地质条件各项指标相对优越,显示较好,经过进一步钻探能够或可能
获得工业页岩气流的区域。
[来源:GB/T 41611—2022,4.8.6]
页岩气目标区 shale gas target area
在页岩气有利区内,页岩气的地质条件、工程条件和经济条件等指标能够满足一定的钻探要求,具
有商业突破潜力的区域。
[来源:GB/T 41611—2022,4.8.7]
4 总则
目的
了解和查明工作区的页岩气基本地质条件及其资源潜力,优选页岩气远景区、有利区与目标区,为
进一步地质调查提供勘查目标,促进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页岩气勘探发现和适应性技术研发。
任务
综合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与钻探等主要调查手段评价不同区带的远景区、有利区及目标区。页
岩气选区过程中远景区主要评价是否沉积有富有机质页岩,有利区主要评价是否发育一定规模的含气
页岩层段,目标区主要评价含气页岩层段是否具有商业开采价值。
内容
2
DB42/T 2338—2024
包含地质评价与地表评价。地质评价用于分析影响页岩气生成、储集、保存的地质因素,地表评价
是圈定出不能勘查与开采的区域(如自然保护区)以及能够开采区域的面积大小。
程序
通常按照远景区调查评价、有利区调查评价和目标区调查评价的顺序递次展开,不同地区可根据已
有工作程度确定具体的调查评价内容。主要调查程序包括:资料收集与设计编制、野外地质调查、地球
化学调查、地球物理调查与钻探调查、资料处理与实验测试、综合研究与成果编制等。
5 选区评价方法
评价思路
页岩气选区评价包括三个递进层次的工作:
a) 将所有地质指标及地表出露地层、土地类型两项地表指标进行叠合,评定页岩气远景区;
b) 在已评定的页岩气远景区内,使用新的指标取值范围叠合所有地质指标与地表指标,同时参考
辅助指标,进一步评定页岩气有利区;
c) 在已评定的页岩气有利区内,使用新的指标取值范围叠合所有地质指标与地表指标,同时参考
辅助指标,最终评定页岩气目标区。
评价方法与标准
在上述三个层次评价中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及其取值范围参照附录 A。
评价方法为等权值叠合法,即参与评价的各个指标的权重一样,再按照各个层次指标的取值范围取
其交集区域,确定叠合评价结果;再根据不同层次的选区需求,结合相应的辅助指标,对叠合法评价结
果进行进一步判定,并获得最终的选区评价结果。
6 选区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分类
评价中使用的参数分为地质指标、地表指标及辅助指标三类:
a) 地质指标与地表指标是应用叠合法评价页岩气远景区、有利区、目标区的过程中直接使用的指
标。地质指标包括沉积相、页岩厚度、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埋深;地表指标包括地表
出露地层、土地类型及面积;
b) 辅助指标是页岩气有利区及目标区评定过程中,由于资料稀少,无法开展区域成图评价,用于
辅助判定地质指标与地表指标评价结果合理性的指标,包括距目的层剥蚀区距离、距区域性断
裂距离、褶皱形态、地层产状、顶底板条件、含气量及总孔隙度。
地质指标
6.2.1 沉积相
沉积相编图应以钻井及野外地质调查实测资料为基础,钻井沉积柱状图的编制工作按照SY/T 5615
的规定执行,野外剖面沉积柱状图的编制工作按照SY/T 5517的规定执行。沉积相图的编制应符合GB/T
958的要求,所成图件应能准确展现目的层沉积相发育面貌,并清晰指示页岩发育区。
6.2.2 页岩厚度
3
DB42/T 2338—2024
分为含有机质页岩层段连续厚度与富有机质页岩层段连续厚度两类。应在沉积相与有机质丰度等
值线图的约束下,基于钻井及野外地质调查实测值编制等值线图,以展现含有机质页岩与富有机质页岩
连续厚度的分布情况。页岩气远景区使用含有机质页岩层段连续厚度进行评价,有利区及目标区使用富
有机质页岩层段连续厚度进行评价。
6.2.3 有机质丰度
使用总有机碳含量(TOC)表征。有机质丰度的样品采集及测试应按照GB/T 31483的规定执行。基
于钻井及野外样品实测值编制等值线图,以展现有机质丰度分布情况。
6.2.4 有机质成熟度
使用镜质体反射率(Ro)或等效 Ro值进行表征。有机质成熟度的样品采集及测试应按照 GB/T 31483
的规定执行。基于钻井及野外样品实测值编制等值线图,以展现有机质成熟度分布情况。
6.2.5 埋深
以区域地质调查揭示的含有机质页岩层段上覆地层厚度为基础,参考钻井实测及地震解释的目的
层上覆地层厚度,综合绘制页岩目的层底板埋深等值线图。
地表指标
6.3.1 地表出露地层
基于 1︰250 000、1︰50 000 或更大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进行提取。
6.3.2 土地类型
页岩气的钻探调查应规避各类自然保护区及其它不允许开发的区域。
6.3.3 面积
评价圈定的单个有利区或目标区面积应满足相应资源评价下限,以避免面积过小限制其勘探开发价值。
辅助指标
6.4.1 距目的层剥蚀区距离
根据实测结果或基于1︰250 000、1︰50 000或更大比例尺区域地质图提取地表出露地层范围,计
算不同位置距目的层剥蚀区的最小水平距离。
6.4.2 距区域性断裂距离
基于 1︰50 万或更小比例尺区域地质图提取区域性断裂的分布特征,计算不同位置距区域性断裂
的最小水平距离。
6.4.3 褶皱形态
基于 1︰250 000 或 1︰50 000 区域地质图计算的褶皱翼间角进行评价。
6.4.4 地层产状
基于钻井揭示的地层倾角或1︰250 000或1︰50 000区域地质图提取的实测地层倾角进行评价。
4
DB42/T 2338—2024
6.4.5 顶底板条件
基于区域地质调查揭示的顶底板地层岩性、厚度、不整合面及滑脱面发育情况进行评价。
6.4.6 含气量
页岩含气量的样品采集及测试按照SY/T 6940的规定执行。
6.4.7 总孔隙度
页岩总孔隙度的样品采集及测试应按照 GB/T 31483 的规定执行。
7 主要提交成果
成果报告
成果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工作区概况;
b) 工作区地质指标、地表指标、辅助指标分析结果;
c) 工作区页岩气远景区、有利区、目标区评价结果。
附图
提交报告时应附以下图件:
a) 工作区 1︰250 000 或 1︰50 000 地形地质图;
b) 目的层沉积相分布图;
c) 目的层含有机质页岩层段连续厚度等值线图;
d) 目的层富有机质页岩层段连续厚度等值线图;
e) 目的层总有机碳含量等值线图;
f) 目的层有机质成熟度等值线图;
g) 目的层顶面埋深分布图;
h) 地表出露地层分布图;
i) 土地利用分类分布图;
j) 页岩气远景区评价结果图;
k) 页岩气有利区评价结果图;
l) 页岩气目标区评价结果图。
附表
提交报告时应附以下表格:
a) 页岩气选区评价结果统计表,包含:评定的页岩气远景区、有利区与目标区的位置与面积;
b) 钻井实测数据综合统计表,包含:目的层岩性组合、含有机质页岩层段连续厚度、富有机质页
岩层段连续厚度、总有机质含量、(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埋深、褶皱形态、地层产状、顶底
板岩性与厚度、含气量、总孔隙度;
c) 野外地质调查实测数据综合统计表,包含:目的层岩性组合、含有机质页岩层段连续厚度、富
有机质页岩层段连续厚度、总有机质含量、(等效)镜质体反射率、褶皱形态、地层产状、顶
底板岩性与厚度。
5
DB42/T 2338—2024
8 标准实施及评价
结合地质调查阶段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的目标、内容、指标和方法等,认真做好标准实施准备,
包括标准实施的方案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手段准备和物质条件准备等。
制定标准实施方案,明确适用对象和场景、提供实施必备条件和保障(组织、制度、资金、人员和
设备仪器等)、推荐方法路径,确定资源要素配置、关键环节和控制点,提出标准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针对相关方和具体对象/岗位进行标准宣贯和培训,结合标准要求,落实责任制,做到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标准实施的检查主要是检查标准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需要逐条检查标准实施内容的落实,并记
录未实施内容的理由或原因。标准实施检查也要检查标准实施的支持手段和物质条件的落实情况。做好
标准实施验证记录,畅通标准实施信息采集的方式方法和反馈渠道,定期整理并处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
对标准实施评价的基本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
在标准实施一定时间后,对照标准实施方案,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分析,总结实施经验成效,
梳理存在的薄弱环节,标准实施的评价主要是评价标准实施的效果,主要从技术进步、质量水平提高、
客户满意度、规范秩序、效率提高、节约费用、节省时间、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有益性评价,同时
还要评价标准实施带来的问题,以便为未来改进提供参考。
适时向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归口管理单位反馈情况,提出标准推广、修改、补充、完善
或者废止等意见建议。
标准实施信息及意见反馈表相关示例见附录 B。
6
DB42/T 2338—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地质调查阶段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指标及标准
地质调查阶段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指标及标准如表A.1所示。
表A.1 地质调查阶段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指标及标准
评价指标及参数 远景区 有利区 目标区
地质 指标 沉积相 下斜坡、深水陆棚、台盆、 上斜坡、浅水陆棚 深水陆棚、下斜坡、台盆
页岩厚度 1)大隆组、孤峰组页岩: 页岩层段连续厚度≥10 m; 2)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 页岩层段连续厚度≥10 m; 3)水井沱组/牛蹄塘组页 岩:页岩层段连续厚度≥20 m; 4)陡山沱组页岩:页岩层 段连续厚度≥20 m; 1)大隆组、孤峰组页岩:页 岩层段连续厚度≥10 m; 2)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 页岩层段连续厚度≥10 m; 3)水井沱组/牛蹄塘组页岩: 页岩层段连续厚度≥20 m; 4)陡山沱组页岩:页岩层段 连续厚度≥20 m; 1)大隆组、孤峰组页岩:页 岩层段连续厚度不小于 10m; 2)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 页岩层段连续厚度≥15 m; 3)水井沱组/牛蹄塘组页岩: 页岩层段连续厚度≥30 m; 4)陡山沱组页岩:页岩层段 连续厚度≥30 m;
有机质丰度 1)大隆组、孤峰组页岩: TOC≥1.0%; 2)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 TOC≥1.0%; 3)水井沱组/牛蹄塘组页 岩:TOC≥1.0%; 4 ) 陡 山 沱 组 页 岩 : TOC≥0.5%; 1)大隆组、孤峰组页岩: TOC≥2.0%; 2)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 TOC≥2.0%; 3)水井沱组/牛蹄塘组页岩: TOC≥2.0%; 4 ) 陡 山 沱 组 页 岩 : TOC≥1.0%; 1)大隆组、孤峰组页岩: TOC≥2.0%; 2)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 TOC≥2.0%; 3)水井沱组/牛蹄塘组页岩: TOC≥2.0%; 4 ) 陡 山 沱 组 页 岩 : TOC≥1.0%;
有机质成熟度 1.3% ≤ Ro ≤ 4.0% 1.3% ≤ Ro ≤ 3.5% 2.0% ≤ Ro ≤ 3.5%
埋深 ≤6000 m ≤4500 m ≤4500 m
地表 指标 地表出露地层 排除火成岩及与围岩烘烤接触区、变质岩出露区
土地类型 排除自然保护区及其它禁止勘查区域
面积 — 单个评价区连续面积 ≥50 km 2 单个评价区连续面积 ≥30 km 2
辅助 指标 距目的层剥蚀区距离 — ≥0.5 km ≥1.0 km
距区域性断裂距离 — ≥1.0 km ≥2.0 km
褶皱形态 — 较宽缓 宽缓
地层产状 — 较平缓 平缓
顶底板条件 — 顶底板非渗透性岩层厚度均 ≥10 m,且不发育区域不整合 面,无破坏性断层改造 顶底板非渗透性岩层厚度均 ≥20 m,且不发育不整合面及滑 脱构造,无破坏性断层改造
含气量 — 区 内 或 邻 区 实 钻 含 气 量 ≥0.5 m 3/t 的页岩层段 区 内 或 邻 区 实 钻 含 气 量 ≥1.0 m 3/t 的页岩层段
总孔隙度 — >2.0%
7
DB42/T 2338—2024
附 录 B
(资料性)
湖北省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及意见反馈表
湖北省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及意见反馈表如表B.1所示。
表B.1 湖北省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及意见反馈表
标准名称及编号
总体评价 适用性 该标准与当前所在地的产业或社会发展水平是否 相匹配? □是 □否
协调性 该标准的特色要求与其他强制性标准的主要技术 指标、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或产业政策是否 协调? □是 □否
执行情况 标准执行单位或人员是否按照标准要求组织开展 相关工作? □是 □否
实施信息 标准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阻力和障碍 □是 □否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修改意见 总体意见 □适用 □修改 □废止
具体修改意见 需修改章节: 具体修改意见
反馈渠道 □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省直行业主管部门 □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 □标准起草组(牵头起草单位)
反馈人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填表说明:为及时掌握标准实施情况,了解地方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标准复审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
《湖北省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及意见反馈表》。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表格中对应方框打勾,有需要文字说明的反馈意见可在
相应位置进行文字描述,也可另附页。
8
DB42/T 2338—2024
参 考 文 献
[1] GB/T 41611 页岩气术语和定义
[2] DZ/T 0379 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要求
9
上一章:DB42/T 2339-2024 医疗机构服务患者满意度测评规范 下一章:DB42/T 2337-2024 农村集体聚餐现场操作食品安全管理规范

相关文章

NB/T 10845-2021 页岩气分阶段地质评价技术规范 DZ/T 0379-2021 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要求 NB/T 10844-2021 海相页岩(气)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SY/T 7617-2021 海相页岩地质力学评价规范 DZ/T 0387-2021 陆地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技术要求 Q/SY 16849-2020 页岩气地质评价技术规范 Q/SY 1849-2015 页岩气地质评价技术规范 NB/T 11049-2022 页岩气 水平井地质跟踪评价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