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91 5303
曲
靖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3/T 19—2024
丘陵山区马铃薯覆膜集雨抗旱机械化种植
技术规程
2024 - 12 - 23 发布
2025 - 03 - 23 实施
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5303/T 19—2024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前期准备 ........................................................................... 2
基本要求 ....................................................................... 2
品种选择 ....................................................................... 2
种薯处理 ....................................................................... 2
播种机选择 ..................................................................... 3
播种机垄面刮板 ................................................................. 3
施底肥 ......................................................................... 4
选择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 4
5 耕整地 ............................................................................. 4
6 调试机具 ........................................................................... 4
选择动力机械 ................................................................... 4
调试播种密度 ................................................................... 4
调试化肥施肥量 ................................................................. 5
调试刮板 ....................................................................... 5
调试覆膜 ....................................................................... 5
7 机械化种植 ......................................................................... 5
播种深度密度 ................................................................... 5
防治地下害虫 ................................................................... 5
8 膜上覆土 ........................................................................... 5
9 中耕管理 ........................................................................... 5
中耕培土 ....................................................................... 5
药剂除草 ....................................................................... 5
主要病虫害防治 ................................................................. 5
10 收获 .............................................................................. 5
收获时期 ...................................................................... 6
机械杀秧 ...................................................................... 6
机收 .......................................................................... 6
残膜捡拾 ...................................................................... 6
11 安全要求 .......................................................................... 6
附录 A(规范性) 主要病虫害防控 ....................................................... 7
I
DB 5303/T 19—2024
图 1 “W”型垄纵切面示意图 ............................................................ 2
图 2 “U”型垄纵切面示意图 ............................................................ 2
图 3 “W”型刮板平面示意图 ............................................................ 3
图 4 “U”型刮板平面示意图 ............................................................ 4
表 A.1 主要病虫害防控 ................................................................. 7
II
DB 5303/T 1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曲靖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宣威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宣威市马铃薯种薯研
发中心、曲靖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缪应省、王朋军、宁彩虹、代艳琼、代祎、梁淑敏、李燕山、姚春光、王祎玮、
徐尤先、徐文江、杨娇、马朝勇、张正禹、杨亚琼、朱磊、刘志吕、王杏婷、何彩花、孙志、夏显飞、
包菊香、蔡铁琴。
III
DB 5303/T 19—2024
丘陵山区马铃薯覆膜集雨抗旱机械化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丘陵山区马铃薯覆膜集雨抗旱机械化种植技术的使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
定义、前期准备、耕整地、机具调试、机械化种植、膜上覆土、中耕管理、收获、注意事项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丘陵山区冬春干旱地区、雨养地的春作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GB/T 31575 马铃薯商品薯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规程
GB/T 35795 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990 马铃薯种植机械 作业质量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383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 2462 马铃薯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规范
NY/T 3483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覆膜集雨
通过覆膜措施,提高雨水利用效率。
垄面
马铃薯播种后形成的种植垄纵切面。
3.2.1
“W”型垄面
指播种后形成的种植垄纵切面呈现类似字母“W”型,如图1所示。
标引序号说明
1
DB 5303/T 19—2024
1——种植垄纵切面
2——种薯
图1 “W”型垄纵切面示意图
3.2.2
“U”型垄面
指播种后形成的种植垄纵切面呈现类似字母“U”型,如图2所示。
标引序号说明
1——种植垄纵面切面
2——种薯
图2 “U”型垄纵切面示意图
播种机垄面刮板
指马铃薯播种机起垄后刮平墒面的装置。
4 前期准备
基本要求
马铃薯机械化作业应符合NY/T 3483的规定。
品种选择
4.2.1 品种
选择生育期120 d左右的抗晚疫病、丰产稳产、食味品质优的市场主导品种,宜选用云薯108、合作
88、宣薯8号等品种。
4.2.2 种薯
种薯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种薯质量应符合 GB 18133 的规定;
b) 播种前,种薯应通过休眠;
c) 宜选用整薯播种,适宜条件下可切块。
种薯处理
4.3.1 切块
2
DB 5303/T 19—2024
切块应按以下操作进行处理:
a) 小于 50 g 的种薯不需切块,大于 50 g 的种薯需切块;
b) 播种前 5 d~8 d 对种薯切块,每块保留芽眼 1~2 个、重量 30 g~50 g;
c) 切块刀具使用 75 %酒精或者 0.5 %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一刀一蘸,切到带病薯块立即清
洗、消毒、换刀。
4.3.2 拌种
拌种应按照以下操作进行处理:
a) 宜选用广谱杀菌剂喷雾或者与滑石粉混匀拌种;
b) 结合品种和病害情况,可选用每 1000 kg 种薯按照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300 g、3%中生
菌素可湿性粉剂 300 g、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200 g,与 25 kg 滑石粉混匀制成拌种剂,均匀
撒在种薯上,进行拌种。
播种机选择
播种机应符合NY/T 990的规定,携带覆膜装置的单垄双行马铃薯播种机。
播种机垄面刮板
宜选用“W”型(如图3所示)或“U”型垄面刮板(如图4所示)。
标引序号说明:
1——螺杆连接孔;
2——刮板;
3——三角形开沟器;
l1——300 mm;
l2——30 mm~50 mm。
图3 “W”型刮板平面示意图
3
DB 5303/T 19—2024
标引序号说明:
1—螺杆连接孔;
2—刮板;
3—三角形开沟器;
l1—300 mm;
l2—30 mm~50 mm。
图4 “U”型刮板平面示意图
施底肥
4.6.1 有机肥
耕整地前,按照每667 ㎡撒施1000 kg~2000 kg,农家肥应符合NY/T 525规定。
4.6.2 化肥
根据土壤地力情况,按照每667 ㎡撒施80 kg~100 kg,底肥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宜选用测土
配方肥,一次性施足底肥。每667 ㎡增施1 kg矿源黄腐酸钾、腐殖酸等,可以减少10%~20%化肥用量。
选择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应符合GB/T 35795或GB 13735的规定。宜选用宽度90 cm打孔薄膜,优先使用生
物降解地膜,垄面选择应按以下操作进行:
a) W 型垄面选择中间分布的双行打孔地膜,孔径 3 cm~6 cm,打孔设计规格与种植规格一致;
b) U 型垄面选择中间均匀分布的打孔地膜,孔径 3 cm~6 cm,孔间距 25 cm~40 cm。
5 耕整地
土壤深松耕整地应符合NY/T 3483的规定。
6 调试机具
选择动力机械
宜选用36.75 kW以上轮式拖拉机,轮距90 cm~120 cm。
调试播种密度
4
DB 5303/T 19—2024
根据地力条件、气候特点、栽培品种进行播种密度调试。宜小行行距25 cm~35 cm,播种深度8 cm~
12 cm,株距25 cm~35 cm,梅花形错穴种植。
调试化肥施肥量
根据不同肥料类型调试单位面积的施肥量。
调试刮板
调试W型或U型刮板装置:
a) “W”型垄面开沟器间距 30 cm,垄面开沟深度 3 cm~5 cm;
b) “U”型垄面开沟深度 5 cm~8 cm,宽 10 cm~15 cm。
调试覆膜
调试覆膜机,使薄膜张紧度适宜。
7 机械化种植
播种深度密度
根据品种,播幅宜调试至110 cm~130 cm,每667 ㎡种植密度控制在3200株~3400株。播种时,应
有2名辅助人员完成种薯补漏、查重工作。
防治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防控应符合NY/T 2383的规定,颗粒药剂可与化肥混合随播种机施肥施药。主要害虫防控
应附录A的规定。
8 膜上覆土
播种后10 d~15 d,进行膜上覆土作业,在膜上覆满5 cm~8 cm厚的细土。
9 中耕管理
中耕培土
大部分植株高度达15 cm~20 cm时,使用中耕机进行培土,增加垄高,避免薯块漏出。
药剂除草
当杂草生长至3~5叶期、或者杂草生长至1 cm~3 cm时期,在阴天使用23.2%砜喹嗪草酮可分散油
悬浮剂进行大田茎叶喷雾。
主要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控参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防控。
10 收获
5
DB 5303/T 19—2024
收获时期
春作马铃薯宜在8月初至10月中旬收获,根据市场、天气、仓储能力等综合情况进行收获。
机械杀秧
收获前进行杀秧。将杀秧机提升至锤爪离地面20 cm~25 cm高度,避免打土,在垄上作业。
机收
作业应符合NY/T 2462的规定,选用中小型振动筛式马铃薯挖掘铺放机械,机械作业宽幅90 cm~
110 cm均可。
残膜捡拾
收获马铃薯块茎后,立即组织工人或机械捡拾残膜,出售给专业回收机构。本作业方式残留田间的
农膜,均呈大块形状,易于人工或机械捡拾。
11 安全要求
人工辅助作业需要与机械保持安全距离,确保人身安全;
机械若出现异常,必须熄火停机方可处置,排除故障后方可作业;
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应符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宜在无风或
者风力较小情况下作业,避免药液田间漂移。
6
DB 5303/T 19—2024
附 A A A
录
(规范性)
主要病虫害防控
主要病虫害防控见表A.1。
表A.1 主要病虫害防控
序号 病害名称 病害田间症状 药剂选择
1 马铃薯根 结线虫病 由根结线虫属的多个种引起,主要为害根部和地下块茎。病株在根部存在大小 和形状不同的根结或虫瘿,侵染块茎后表面具有瘤状突起,严重影响品质。植 株多数表现为缺水、缺肥等不良生长,严重时植株死亡、绝收。 阿维菌素、噻唑膦、氟吡菌酰 胺、淡紫拟青霉等
2 马铃薯晚 疫病 叶片感病时,先在叶尖、叶缘产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有黄色至黄绿 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叶片背面比正面 多;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茎部或叶柄感病时,产生 褐色条斑。 丙森锌、代森锰锌、氟啶胺、 嘧菌酯、氰霜唑、烯酰吗啉、 氟菌·霜霉威、氟噻唑吡乙酮 等。
3 马铃薯早 疫病 叶片感病时产生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且具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 产生黑色霉层。块茎感病时产生暗褐色稍凹陷的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 明,皮下出现浅褐色海绵状干腐。 丙森锌、代森锰锌、嘧菌酯、 阿米西达、氟菌·肟菌酯、肟 菌·戊唑醇、烯酰·吡唑酯 等。
4 马铃薯炭 蛆病 叶片上形成近圆形或不定型的赤褐色至褐色坏死斑,后转变为灰褐色,边缘明 显,相互汇合形成大的坏死斑。危害严重时也可侵染块茎,引起植株萎蔫和块 茎腐烂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烯 酰·吡唑酯、肟菌·戊唑醇、 吡唑醚菌酯等。
5 马铃薯黑 胫病 主要侵染茎和茎块。幼苗染病,病株矮小,节间短缩,叶片上卷,褪绿黄化, 腹部变黑,萎蔫而死。横切茎,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茎块染病始于脐部,呈 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呈黑褐色。 灌根:辛菌胺醋酸盐、枯草芽 孢杆菌、波尔多液等;茎叶喷 雾:喹菌酮、农用链霉素等。
6 蚜虫 一种常见的虫害,主要通过吸取马铃薯叶片的营养成分和汁液为主,夺取马铃 薯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导致马铃薯在生长中出现营养不足的情况, 进而造成产量下降。蚜虫在温度20℃左右的天气中最容易繁殖,并且繁殖数量 较快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 灭蚜松、吡虫啉、高效氯氟氰 菊酯、噻虫嗪、噻虫胺等。
7 蛴螬 蛴螬为金龟子的幼虫,俗称“土蚕”。幼虫在地下为害马铃薯的根和块茎。可 把马铃薯的根部咬食成乱麻状,把幼嫩块茎吃掉大半,在老块茎上咬食成孔 洞,严重时造成田间死苗和毁灭性的灾害。 阿维菌素、噻唑膦、敌杀死、 辛硫磷等。
8 马铃薯枯 萎病 发病初期地上部出现萎蔫。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 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苯甲·丙环唑、苯酰菌胺、恶 菌灵、恶霉灵等。
9 块茎蛾 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块茎蛾的体长一般在半厘米左右,呈黑色或者深褐色, 对光线有特殊要求,趋光性较强。块茎蛾幼虫会啃食马铃薯块茎,并在块茎处 留下大小不规则的孔洞,导致马铃薯在短时间内迅速腐烂,导致马铃薯刚发出 的嫩芽枯死。 高效氯氟菊酯、甲维盐、噻虫 胺、噻虫嗪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