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01
CCS B 60 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22/T 3677—2024
红松人工林经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Korean Pine plantation
2024 - 12 - 31 发布
2025 - 02 - 10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22/T 3677—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培育目标选择 ....................................................................... 1
5 立地选择 ........................................................................... 2
6 良种选择 ........................................................................... 2
7 苗木培育 ........................................................................... 2
8 造林 ............................................................................... 2
8.1 苗木选择 ....................................................................... 2
8.2 整地 ........................................................................... 2
8.3 初植密度 ....................................................................... 2
8.4 造林 ........................................................................... 2
9 目标树管理 ......................................................................... 2
9.1 选择时间 ....................................................................... 2
9.2 选择标准 ....................................................................... 2
9.3 标记 ........................................................................... 2
9.4 修枝 ........................................................................... 3
10 阶段经营 .......................................................................... 3
10.1 生长阶段划分 .................................................................. 3
10.2 森林建群阶段 .................................................................. 3
10.3 竞争生长阶段 .................................................................. 3
10.4 质量选择阶段 .................................................................. 3
10.5 近自然经营阶段 ................................................................ 4
10.6 恒续林阶段 .................................................................... 4
11 档案 .............................................................................. 4
附录 A(规范性) 红松人工林立地类型 ................................................... 5
A.1 立地因子分级 ................................................................... 5
A.2 立地类型评价 ................................................................... 5
附录 B(规范性) 红松人工林经营适宜密度管理 ........................................... 6
I
DB22/T 367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林木种苗管理站、露水河林业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雨春、何怀江、陆志民、王芳、王君、罗也、孙越、刘丽娜、于海洋、王东
娜、王井源、张忠辉、张玉东、吴培莉、吴琳、徐贵友、王太坤。
II
DB22/T 3677—2024
红松人工林经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松人工林经营中的培育目标选择、立地选择、良种选择、苗木培育、造林、目标树
管理、阶段经营及档案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红松用材林中的大径材和果材兼用林经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
LY/T 1646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 2118—2013 大径级用材林培育导则
LY/T 2482.3 东北、内蒙古林区森林抚育技术要求 第 3 部分:长白山林区
DB22/T 823 红松植苗造林技术
DB22/T 2861—2018 母树林营建技术规程
DB22/T 3157 红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果材兼用林 fruit and wood dual-used forests
兼顾收获球果和优质大径级材为目标的红松林分。
3.2
近自然林经营 close-to-nature forest management
基于森林从建群后到稳定顶级群落的完整森林发育演替过程,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永续利用与森
林相关的各种自然力,不断优化森林经营过程,使受人为干扰的森林逐步恢复到近自然状态的一种森林
经营模式。
[来源:LY/T 2957—2018,3.2,有修改]
3.3
目标树 target tree
在目的树种中,对林分稳定性和生产力发挥重要作用的长势好、质量优、寿命长、价值高、结实量
大,需要长期保留直到达到目标直径方可采伐利用的林木。
[来源:GB/T 15781—2015,3.2]
4 培育目标选择
1
DB22/T 3677—2024
按培育目标划分为:
a) 大径级材按 LY/T 2118—2013 中 3.1 的要求执行;
b) 不显著降低木材收益的同时兼顾球果收益的果材兼用林。
5 立地选择
按照附录 A 选择立地类型。
6 良种选择
国家或吉林省审(认)定的种源、家系、无性系及种子园、母树林的种子。
7 苗木培育
按 DB22/T 3157 规定执行。
8 造林
8.1 苗木选择
选用红松 S 2―2 Ⅰ 级良种苗。
8.2 整地
穴状整地,规格为 60 cm×60 cm×30 cm,将穴内的草皮、土块打碎,拣出石块、残根。
8.3 初植密度
1667 株/公顷~2500 株/公顷。
8.4 造林
按 DB22/T 823 执行。
9 目标树管理
9.1 选择时间
林分经过充分竞争产生明显分化时选择目标树。
9.2 选择标准
选择遗传品质好、树干通直、冠形圆满、生长状态良好、无损伤和病虫害的林木,同时满足 GB/T
15781—2015 中的 Ⅰ 级木或 Ⅱ 级木要求。
9.3 标记
在胸高处作标记并编号。
2
DB22/T 3677—2024
9.4 修枝
修枝要求:
a) 时间:宜在秋季林木停止生长后至次年早春林木休眠期结束前进行;
b) 方法:采用上端贴树皮,下端留 1 cm~2 cm 的斜切法;
c) 高度:根据活枝下高和树冠高度情况进行修枝;
d) 次数:2 次~3 次。
10 阶段经营
10.1 生长阶段划分
按照生长阶段可划分为森林建群阶段、竞争生长阶段、质量选择阶段、近自然经营阶段和恒续林阶
段,主要开展目标树确定及管理。
10.2 森林建群阶段
10.2.1 特征
从植苗造林更新后到林冠郁闭的森林生长发育阶段。
10.2.2 经营措施
按 DB22/T 823 抚育管理执行。
10.3 竞争生长阶段
10.3.1 特征
从郁闭后林木之间出现竞争生长到林分开始出现自然稀疏,林木开始分化之前的生长发育阶段。
10.3.2 经营措施
按 GB/T 15781 幼林抚育执行。红松保留密度按表 B.1 确定。
10.4 质量选择阶段
10.4.1 特征
林分开始分化,林内出现生活力弱、生长显著滞后的林木个体,林下开始出现天然更新幼苗和幼树
的发育阶段。
10.4.2 经营措施
采取以下经营措施:
a) 开始选择目标树,数量控制在 110 株/公顷~220 株/公顷,考虑空间位置均匀性;
b) 视目标树承受的竞争压力情况,伐除目标树周围 1 株~3 株干扰树,果材兼用林干扰树的伐
除数量为 2 株~5 株,为目标树提高营养和生长空间,但伐后不能形成超过 25 m
2 的林窗。
为了调整林分密度及空间分布,可适当伐除部分一般树,林分保留密度见表 B.1,采伐作业
按 LY/T 2482.3 规定执行;
3
DB22/T 3677—2024
c) 注重培育更新幼树,当天然更新不良时,林下幼苗幼树高≥130 cm 的少于 300 株/公顷,或
高<130 cm 的少于 500 株/公顷时,应进行人工冠下更新,更新树种选择胡桃楸、水曲柳、
紫椴、黄菠萝等珍贵阔叶树种。
10.5 近自然经营阶段
10.5.1 特征
主林层林木分化格局基本形成,亚林层发育良好,灌木层、草本层明显的森林发育阶段。
10.5.2 经营措施
采取以下经营措施:
a) 逐步淘汰不符合条件的目标树,最终数量控制在 50 株/公顷~75 株/公顷;
b) 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可进行生长伐 1 次~3 次,密度控制见表 B.1,采伐作业按 LY/T 2482.3
规定执行;
c) 从亚林层中按第 9 章选择、培育二代目标树,数量 90 株/公顷~130 株/公顷;
d) 伐除影响二代目标树生长的干扰树。
10.6 恒续林阶段
10.6.1 特征
林分形成稳定的异龄、复层、混交林结构,针阔株数比例 1:3 左右,天然更新良好,珍贵阔叶树
种进入主林层,林分趋近于典型的阔叶红松林特征。
10.6.2 经营措施
采取以下经营措施:
a) 对于达到目标直径的目标树采用单株择伐方式采伐利用,每次采伐的蓄积强度<20%,采伐作
业按 LY/T 2482.3 规定执行;
b) 对更新不良的林分进行人工辅助天然更新或人工更新;
c) 逐步淘汰二代目标树。
11 档案
11.1 以林业三类调查设计小班为基本单元建档,对林分及边界进行精准定位,主要档案材料包括:
a) 生产档案包括:
1) 施工作业设计文件、图表、合同、营造、管护、抚育等经营过程技术档案及相关图片影
像资料;
2) 生长量、结实量调查资料;
3) 生产用工量及投资情况;
4) 科学研究数据等。
b) 财务档案包括经济投入与支出、收益等资料。
11.2 经营单位应有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应建立登记和统计制度,对档案的收进、移除、
保管和利用情况进行登记、统计,做到可追溯。
4
DB22/T 3677—2024
附 A A A
录
(规范性)
红松人工林立地类型
A.1 立地因子分级
A.1.1 坡度
平缓坡:0°~15°;斜坡:16°~25°;陡坡:26°~35°。
A.1.2 坡向
阳坡(南坡):136°~225°;半阳坡(西南坡、东坡、东南坡):226°~270°、91°~135°;
半阴坡(西坡、西北坡、东北坡):271°~315°、46°~90°;阴坡(北坡):316°~45°。
A.1.3 土层厚度
薄层:<30 cm;中层:30 cm~60 cm;厚层:>60 cm。
A.2 立地类型评价
红松人工林立地类型按照表 A.1 划分,大径材地位指数应≥19,果材兼用林地位指数应≥21。
表A.1 红松人工林立地类型表
坡度类型 坡向、土壤厚度类型 地位指数
陡坡 半阴半阳坡薄土层 16
半阴半阳坡中土层 18
阳坡中土层 17
阳坡厚土层 19
阴坡中土层 21
阴坡厚土层 21
斜坡 半阴半阳坡中土层 21
半阴半阳坡厚土层 22
阳坡中土层 22
阳坡厚土层 23
阴坡中土层 24
阴坡厚土层 25
平缓坡 半阴半阳坡中土层 19
半阴半阳坡厚土层 19
阳坡中土层 17
阳坡厚土层 18
阴坡厚土层 20
阴坡中土层 20
5
DB22/T 3677—2024
附 B B B
录
(规范性)
红松人工林经营适宜密度管理
按照表 B.1 规定的适宜密度进行红松人工林经营管理。
表B.1 红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
林龄(a) 大径级材(株/公顷) 果材兼用林(株/公顷)
20 930~1100 450~550
25 875~930 430~500
30 825~875 420~480
35 640~825 410~450
40 560~640 400~430
45 490~560 360~410
50 430~490 325~370
55 375~430 295~335
60 330~375 270~310
65 280~330 245~280
70 260~300 230~260
75 245~280 215~245
80 230~270 200~230
85 220~265 190~220
90 210~260 185~210
95 200~260 175~200
100 190~260 170~190
105 180~260 160~180
110 175~260 155~175
115 170~260 150~170
120 165~260 140~16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