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4/T 875-2025 春播棉栽培技术规程

DB14/T 875-2025 春播棉栽培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2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09:28:47



相关搜索: 栽培 技术规程 春播

内容简介

DB14/T 875-2025 春播棉栽培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05 14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875—2025
代替 DB14/T 875-2014
春播棉栽培技术规程
2025 - 04 - 18 发布
2025 - 07 - 18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875—2025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播前准备 ........................................................................... 1
6 播种 ............................................................................... 2
7 田间管理 ........................................................................... 2
8 病虫害防治 ......................................................................... 3
9 收获 ............................................................................... 4
10 生产档案 .......................................................................... 4
附录 A(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5
附录 B(资料性) 春播棉生产档案格式 ................................................... 6
I
DB14/T 875—2025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 875—2014《杂交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与DB14/T 875—2014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产地环境”的内容(见第4章);
——更改了“播前准备”的内容(见第5章);
——更改了“播种”的内容(见6.1、6.3、6.4);
——更改了“田间管理”的内容(见7.1.2、7.3、7.4);
——增加了“病虫害防治”的内容(见第8章);
——更改了“收获”的内容(见9.1、9.2);
——更改了“生产档案”的内容(见第10章)。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文件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凯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朋波、潘转霞、杨六六、曹彩荣、兰刚、史俊东、吴翠翠、夏芝、吕贝贝、
丁霄、王开成、李金龙。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年首次发布为DB14/T 875—201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4/T 875—2025
春播棉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春播棉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收获及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南部春播棉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7.1 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5414 棉花种植用地膜厚度限值及测定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387 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技术规程
NY/T 1782 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范
NY/T 3659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春播棉
适宜春播种植的、生育期较长的棉花类型。一般4月中旬播种,生育期120 d 左右。
赘芽
在主茎叶或果枝叶腋里产生的腋芽。
4 产地环境
无霜期≥200 d,日平均气温≥10 ℃持续195 d以上,活动积温4 000 ℃~4 600 ℃,开花结铃期
平均气温24 ℃~27 ℃;年降雨量400 mm~700 mm,全年日照时数2 200 h~2 900 h,年均日照率43 %~
68 %。土壤pH值6.5~8.0。
5 播前准备
1
DB14/T 875—2025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灌水条件便利的地块。
施基肥
越冬前每666.7 m
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 m
3~3 m
3,均匀撒施在地表,及时深翻。播种前每666.7 m
2施
纯氮(N)5 kg~6 kg、磷(P2O5 )7 kg~8 kg、钾(K2O)5 kg~7 kg,混合撒施,旋耕入土。
浇底墒水
播种前5 d~8 d灌底墒水,每666.7 m
2灌水50 m
3~60 m
3。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
整地
播种前当0 cm~20 cm 耕作层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 %左右,随即进行旋耕,做到土层细实平
整。土壤水分含量测定按照NY/T 1782的要求执行。
封闭除草
旋耕整地前每666.7 m
2用48 %氟乐灵乳油75 mL~100 mL,兑水30 kg,均匀喷洒地表,结合整地旋
耕入土。或在旋耕整地后播种前用50 %乙草胺乳油120 mL~160 mL,兑水30 kg,均匀喷洒地表。
6 播种
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国家或山西省审定的适宜于本生态区种植的春播棉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7.1的要
求。
播种量
每666.7 m
2使用棉花脱绒包衣种子1.5 kg~2.0 kg。
播种时间
土壤5 cm耕作层温度稳定通过12 ℃时开始播种。
播种方式
地膜覆盖播种,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棉花穴播机播种,每穴2粒~3粒,播种深度2 cm~3 cm,等行距
种植,行距75 cm~78 cm,穴距18 cm~20 cm。地膜质量符合GB/T 25414的要求。
7 田间管理
放苗定苗
7.1.1 放苗
按穴放苗,放苗时期符合NY/T 3659要求。棉花3片真叶,开始定苗,每穴留一株健壮苗。
7.1.2 定苗
2
DB14/T 875—2025
根据土壤地力状况确定留苗密度,高肥力棉田每666.7 m
2留苗4 300株、中等肥力棉田每666.7 m
2留
苗4 800株。
整枝打顶
7.2.1 整枝
棉花现蕾后,及时去除果枝下营养枝与赘芽。参照NY/T 1387的要求。
7.2.2 打顶
春播棉打顶时间为7月15日至20日,果枝数控制在14个~16个。
肥水管理
7.3.1 追肥
花铃肥分两次追施:初花期每666.7 m
2追施纯氮(N)5 kg~6 kg;盛花期每666.7 m
2追施纯氮(N)
6 kg~7 kg。打顶后20 d内,根据棉花长势长相,如有脱肥或叶片发黄,及时喷施叶面肥,使用0.5 %~
0.8 %的尿素、0.2 %的磷酸二氢钾喷施。按照NY/T 496原则施用肥料。
7.3.2 灌水
初花期,土壤水分小于田间持水量的60 %时灌水,每666.7 m
2灌水40 m
3~50 m
3;盛花期及盛铃期,
土壤水分小于田间持水量的65 %时灌水,每666.7 m
2灌水50 m
3~60 m
3。土壤水分含量测定按照NY/T 1782
的要求进行。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
化学调控
用98 %甲哌鎓粉剂进行株型调控。现蕾期,每666.7 m
2用量0.8 g~1.2 g,兑水15 kg喷施;花铃
期,每666.7 m
2用量1.5 g~2.0 g,兑水30 kg喷施;打顶后,每666.7 m
2用量3.0 g~4.0 g,兑水60
kg喷施。
8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
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猝倒病、枯萎病和黄萎病。
主要虫害
地下害虫、蚜虫、棉叶螨、棉铃虫、棉盲蝽、烟粉虱。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轮作,秋耕冬灌,压低病虫越冬基数。棉田周围种植诱集作物如绿豆、苜蓿、
油菜、玉米、苘麻等。
物理防治
3
DB14/T 875—2025
利用性诱剂、食诱剂配套干式飞蛾诱捕器,诱杀绿盲蝽、棉铃虫等成虫,色板诱杀烟粉虱、蚜虫。
生物防治
采用七星瓢虫、食蚜蝇、蚜茧蜂、赤眼蜂等自然天敌防治,利用生物源农药如核型多角体病毒、藜
芦碱、枯草芽孢杆菌等防治病虫害。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施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9 收获
脱叶催熟
当棉花上部铃期达到40 d以上,自然吐絮率达40 %以上,平均气温连续5 d~7 d在16 ℃以上,进
行脱叶催熟作业。晴天中午施药,每666.7 m
2施用50 %噻苯隆可湿性粉剂30 g~40 g和40 %乙烯利水剂
100 mL~150 mL,兑水60 kg喷雾。
采收
棉花脱叶率、落叶率和吐絮率均达到95 %以上时,进行机械采收或人工集中采摘。
残膜处理
棉杆拔除后将残膜回收,集中处理。
10 生产档案
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种植品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建
立春播棉生产档案,保存两年以上。春播棉生产档案格式参见附录B。
4
DB14/T 875—2025
附 A A A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春播棉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种类 为害时期 防治指标 防治方法
地下害虫 苗期 (4 月~5 月) 定苗前被害株率 10 %~ 12 %,定苗后被害株率 3 %~5 % 90 %敌百虫原药 50 g 炒香麦麸 2.5 kg 制成毒饵撒到棉苗 根茎周围诱杀;或将新鲜草或菜切碎,用 50 %敌百·辛硫 磷 100 mL 兑水 2 kg,喷在 100 kg 草上,于傍晚分成小堆 放置田间,诱杀地下害虫。
棉花苗病 苗期 (4 月~5 月) 间苗前发病率 10 %以上 在苗病发生前用 50 %多菌灵 600 倍液、70 %甲基硫菌灵 800 倍~1 000 倍或 50 %代森锰锌 800 倍液喷雾防治。
棉蚜 苗期到花铃期 (4 月~8 月) 棉苗 3 叶期前卷叶株率达 到 5 %以上,或 3 叶期后 卷叶株率 10 %以上 使用 25 %吡蚜酮 1 000 倍~1 500 倍液或 20 %啶虫脒 2 000 倍~2 500 倍液均匀喷施到棉花顶尖和叶背面。
棉盲蝽类 苗期、花蕾期、花 铃期 (4 月~8 月) 百株盲蝽成、若虫 10 头~ 15 头 ; 或 为 害 株 率 达 3 %~5 % 使用 10 %吡虫啉 1 500 倍液棉花顶尖喷雾。
棉叶螨 棉花整个生长期 (4 月~9 月) 螨害红叶株率 5 %~8 % 用 1.8 %阿维菌素 400 倍~600 倍或 25 %三唑锡 1 500 倍~ 2 000 倍液叶背面喷雾。
棉铃虫 花蕾期、花铃期、 吐絮期 (6 月~9 月) 百株幼虫量 15 头~20 头 2.5 %氯氟氰菊酯 1 500 倍~2 000 倍液、5 %甲氨基阿维菌 素苯甲酸盐 2 000 倍~3 000 倍或 25 %灭幼脲悬浮剂 600 倍液等药剂防治。
烟粉虱 花铃期、吐絮期 (7 月~10 月) 百叶虫量 10 头~15 头 2.5 %氯氟氰菊酯 2 000 倍~3 000 倍液、50 %吡蚜酮 2 000 倍~3 000 倍液叶背喷施。
5
DB14/T 875—2025
附 B B B

(资料性)
春播棉生产档案格式
B.1 基本情况
春播棉种植基本情况见表B.1。
表B.1 基本情况
种植户姓名 种植地点 乡(镇) 村 组
春播棉品种 种植面积
土壤类型 土壤酸碱度
整地时间 月 日至 月 日 整地方式
除草剂名称 除草剂用量 mL/666.7 m 2
播种时间 月 日至 月 日 播种方式
播种量 kg 放苗时间 月 日至 月 日
定苗时间 月 日至 月 日 留苗密度 株/666.7 m 2
第一次整枝 月 日至 月 日 第二次整枝 月 日至 月 日
打顶时间 月 日至 月 日 催熟剂种类
催熟剂用量 mL/666.7 m 2 催熟时间 月 日至 月 日
B.2 施肥记录
施肥记录格式见表B.2。
表B.2 施肥记录
施肥时间 施肥种类 每 666.7 m2 用量(kg) 施肥方式






6
DB14/T 875—2025
B.3 灌水记录
灌水记录格式见表B.3。
表B.3 灌水记录
春播棉生育期 浇水时间 每 666.7 m 2浇水量(m 3) 浇灌方式
月 日至 月 日
月 日至 月 日
月 日至 月 日
B.4 化控记录
化控记录格式见表B.4。
表B.4 化控记录
春播棉生育期 化控时间 每 666.7 m 2用量(g) 使用方法
月 日至 月 日
月 日至 月 日
月 日至 月 日
B.5 病虫害防治记录
病虫害防治记录格式见表B.5。
表B.5 病虫害防治记录
防治对象 用药时间 药剂名称(剂型、规格) 药剂用量 施药方式
月 日至 月 日
月 日至 月 日
月 日至 月 日
月 日至 月 日
B.6 采收记录
采收记录格式见表B.6。
表B.6 采收记录
采收 时间 面积(ha) 产量(kg)
第一次采收 月 日至 月 日
第二次采收 月 日至 月 日
7
上一章:DB14/T 876-2025 甘蓝型杂交油菜栽培技术规程 下一章:DB14/T 872-2025 冬小麦复播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14/T 2085-2020 春播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DB14/T 1607-2018 春播谷子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DB14/T 1607-2024 春播谷子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DB14/T 1118-2025 春播早熟区谷子栽培技术规程 DB14/T 2429-2022 春播玉米无覆膜旱作技术规程 DB14/T 936-2014 春播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14/T 1181-2016 春播中晚熟杂交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DB14/T 1118-2015 春播早熟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