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43/T 3150-2024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范

DB43/T 3150-2024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40.7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10:58:15



相关搜索: 农田 规范 建设 高标准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内容简介

DB43/T 3150-2024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范 ICS 07.040
CCS A76 43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3/T 3150—2024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
2024 - 12 - 31 发布
2025 - 03 - 31 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3/T 3150—2024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5 一般规定 ........................................................................... 2
6 规划与设计 ......................................................................... 2
7 工程建设 ........................................................................... 3
8 竣工验收 ........................................................................... 3
9 建后管护与评估 ..................................................................... 4
附录 A(资料性) 指标体系 ............................................................. 5
附录 B(资料性)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受保护的动植物名录 ................................... 6
参考文献 .............................................................................. 9
I
DB 43/T 3150—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林业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中心、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正茂、唐滔、蒋小华、刘孝利、钱湛、安贞煜、刘医璘、刘国民、铁柏清、
刘文胜、危润初、黄浪、雷鸣、杨俊杰、张慧、申曼曼、袁宵、汤海弋、朱志正、李长春、戴振华、刘
晖、王崛、王安平、杨治中、谭志华、蒋锐、魏祥东、杜辉辉、华昇、韩帅、陈浩、凌尚、潘高、张娟、
周海彪、王伟、张振威、彭旖。
II
DB 43/T 3150—2024


为了全面落实《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和《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
2030年)》,基于湖南省的区域特点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周期识别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内容、对象与要
素,结合县市区和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提升湖南省高标准
农田建设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制定本规范。
III
DB 43/T 3150—2024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总则、一般规定、规划与设计、工程建设、竣工验收、
建后管护、后评估等方面的建议,并给出了相关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生态环境保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
GB/T 33469 耕地质量等级
GB/T 42481 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规范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 50433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
GB/T 50600 渠道防渗衬砌工程技术标准
GB/T 50817 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
GB 51018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884 生物有机肥
NY/T 2949 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
NY/T 3823 田沟塘协同防控农田面源污染技术规范
NY/T 3825 生态稻田建设技术规范
NY/T 3826 农田径流排水生态净化技术规范
DB43/T 876.5 高标准农田建设第5部分:灌溉排水
DB43/T 876.6 高标准农田建设第6部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高标准农田建设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为减轻或消除主要限制性因素、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而开展的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
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
肥等提升农田地力活动。
[来源:GB/T30600-2022]
1
DB 43/T 3150—2024
耕地地力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立地条件、自然属性等相关要素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
[来源:GB/T33469-2016,3.2]
耕地质量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
[来源:GB/T30600-2022]
农田生物多样性 farmland biodiversity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多样化的生物种类和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组成的物种
多样生态系统。
生态沟渠 ecological ditch and canal
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水质净化和一定水量调蓄等多重功能的排水通道。
[来源:NY/T3825-2020]
生态田埂 ecological field ridge
结构稳定、经济或景观植物覆盖良好,具有提高生物多样性抑制杂草、减少氮磷流失等功能的田埂。
[来源:NY/T3825-2020]
4 总则
贯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因地制宜布局和构建生态沟渠、生态廊道、前置拦截系统及
塘堰湿地系统,增强农田水资源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源污染拦截等能力,综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设计应增强农田生态防护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建后管护中应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肥力及农田生态碳汇功能提升等。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5 一般规定
灌溉水源要综合考虑供水水源水体的生态用水需求;灌溉水源用水水质应符合 GB 5084 要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中的灌溉与排水设施、田间道路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占地应满足耕地进
出平衡要求。
高标准农田规划及设计阶段方案宜开展生态环境成本和技术经济比选,比选指标宜参考附录 A。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内容应符合相应
阶段设计文件要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纳入监理范围,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施工材料、施工过程、
设施(或措施)质量的符合性进行监督。
6 规划与设计
规划阶段
2
DB 43/T 3150—2024
6.1.1 规划布局时应避让或保护以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列入国家级和省级动植物保护名录中的物种、
土著生物、农作物种质资源及其重要生境;小微湿地或岛状林地、古树名木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各
类保护水域。
6.1.2 规划布局应基于土壤类型图、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等相关图件,现有农田基础设施现状、
耕地质量、湖南典型重金属污染状况等资料,充分考虑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条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规划。
6.1.3 规划布局应开展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应考虑生态廊道与生物通道、害虫天敌栖息地的规
划,保障农田生态系统的动物繁殖交流畅通。
6.1.4 水稻灌区地下水埋深较浅且埋深小于潜水临界蒸发埋深值,要求采取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
灌溉。
6.1.5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应系统分析区域农田水系分布、农业生产用水排灌需求、周边村庄排水现
状和生态功能定位,充分利用现有沟、塘、渠等,建设生态缓冲带、生态沟渠、地表径流积蓄与再利用
设施,建设标准应符合 NY/T 3823、NY/T 3826 和 DB43/T 876.6。
6.1.6 输水渠与排水沟、排水泵站或提水泵站等水工建筑物设计时应符合 GB 50288 和 GB/T 50600 的
要求。对灌溉水源、输水渠系和最终受纳水体作出说明。
6.1.7 鼓励应用绿色材料和工艺,优先选用地缘建筑材料、可再生材料和低碳环保建筑材料。
6.1.8 优先采用农田区常见土著植物种作为生态护坡植物;构建或修复小微湿地时宜优先选用土著湿
地植物。
6.1.9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应符合 GB 51018 的要求。
设计阶段
6.2.1 应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内容。
6.2.2 设计过程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的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6.2.3 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剥离的耕作层土壤应返回原区域;对耕层剥离移出后返回的土壤进行复位
培肥,加强耕层土壤层的动物、微生物多样性保护。
6.2.4 高标准农田建设要设置生态水利设施,如生态闸门、生态泄流孔等,保护沟渠湿地与小微湿地
生境,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
6.2.5 因地制宜建设生态田埂。
6.2.6 应同步考虑建设固体废物暂存间和危险废物(农药包装容器或袋等)暂存间。平原区按 100 亩~
200 亩设置 1 个,山丘区按 20 亩~50 亩设置 1 个。暂存间设立按照 GB 18599 和 GB 18597 执行。
6.2.7 生态环境保护设计预算纳入项目总体投资预算。
7 工程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施工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应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受保护农田动植物物种,参照附录 B。
应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或培训。
施工时段应充分考虑水土保持,优先选择降雨偏少的农闲季节施工。
监理单位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过程,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与效果进行监督,形成环境监理
报告并按要求存档。
8 竣工验收
3
DB 43/T 3150—2024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及措施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范畴。
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内容的验收材料主要包括:所用建筑材料及土壤改良投入品等的环保符
合性检测报告、施工日志、竣工图纸及影像资料等。
9 建后管护与评估
对高标准农田生态田埂、生态沟渠、生态廊道等生境的生物群落进行保护。
鼓励开展绿肥种植和使用生物源农药。
开展高标准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与培训。
适时开展后评估。根据后评估结论,针对性地落实高标准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整改措施。
4
DB 43/T 3150—2024
附 A A A

(资料性)
指标体系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体系见A.1。
表A.1 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描述 指标值 备注
1 工程永久性占用耕地面积占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面积的比例 (%) ≤2 扣除原有水利设施占地,仅 计算本次工程占地。
2 工程临时性占用耕地面积占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面积的比例 (%) ≤3
3 隔离湿地、零星湿地保护率(%) ≥90
4 岛状林地保护率(%) ≥90
5 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池塘或蓄滞洪区保护率(%) ≥90
6 水土流失治理率(%) ≥95
7 水土流失控制率(%) ≥95
8 生物源农药使用面积占比(%) ≥60
9 生态化沟渠占所有沟渠的比例(%) ≥80
10 田间灌溉渠道或排水沟道预留生物通道(处/100米) ≥1
11 渠道防渗采用黏土压实、生物防渗、滤网防渗等措施占所有 防渗渠道的比例(%) ≥90
12 灌溉渠系与排水沟道布置对乡镇村水系格局的扰动程度度 (%)(以河道丰、平、枯流量增减计) ≤40 未充分论证不随意裁弯取直 乡村河道或溪流水系自然形 态。
5
DB 43/T 3150—2024
附 B B B

(资料性)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受保护的动植物名录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受保护农田植物名录B.1,受保护的动物名录B.2,洞庭湖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区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B.3。
B.1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受保护农田植物名录
表B.1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受保护农田植物名录
科名 种名 保护级别
一、蕨类植物 Pteridophyta
1.水韭科 Isoetaceae 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 Palmer 一级
2.莲座蕨科 Angiopteridaceae 福建莲座蕨(福建观音座莲)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on. 二级
3.蚌壳蕨科 Dicksoniaceae 金毛狗 Cibotium barometz (L.) J.Sm. 二级
4.水蕨科 Parkeriaceae 水蕨 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L.) Brongn. 二级
粗梗水蕨 Ceratopteris pteridoides (Hook.) Hieron. 二级
二、被子植物 Angiospermae
5.毛茛科 Ranunculaceae 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var. chinensis 二级
短萼黄连 Coptis chinensis var. brevisepala W. T. Wang & P. K. Hsiao 二级
6.睡莲科 Nymphaeaceae 莼菜 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 一级
莲(荷花)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二级
7.小檗科 Berberidaceae 小八角莲 Dysosma difformis (Hemsl.et.Wils.)T. H.Wang ex Ying 二级
六角莲 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on 二级
八角莲 Dysosma versipellis (Hance) M. Cheng ex Ying 二级
贵州八角莲 Dysosma majoensis (Gagnepain) M. Hiroe 二级
8.蓼科 Polygonaceae 金荞麦 Fagopyrum dibotrys (D. Don)Hara 二级
9.菱科 Trapaceae 细果野菱(野菱) Trapa incisa Sieb. & Zucc. ――T.maximowiczii Korsh. 二级
10.猕猴桃科 Actinidiaceae 软枣猕猴桃 Actinidia arguta (S. et Z.) Planch. ex Miq.var. arguta 二级
尖叶猕猴桃 Actinidia callosa Lindl.var. acuminata C. F. Liang 湖南特有
中华猕猴桃 Actinidia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C. B. Clarke) Ridley 二级
6
DB 43/T 3150—2024
表B.1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受保护农田植物名录(续)
科名 种名 保护级别
金花猕猴桃 Actinidia chrysantha C. F. Liang 二级
条叶猕猴桃(华南猕猴桃) Actinidia fortunatii Finet & Gagn. 二级
无髯猕猴桃 Actinidia melanandra var. glabrescens C. F.Liang 湖南特有
11.芸香科 Rutaceae 宜昌橙 Citrus ichangensis Swingle. 二级
道县野桔 Citrus daoxianensis S. W. He & G. F. Liu 二级
莽山野桔 Citrus mangshanensis S. W. He & G. F. Liu 二级
金豆 Fortumella venosa (Champ.ex Benth.) Huang 二级
竹节参 Panax japonicus (T. Nees) C. A. Mey. var. japonicus 二级
灵香草 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 省级
12.茄科 Solanaceae 钝齿后蕊苣苔 Opithandra obtusidentata W. T.Wang 湖南特有
湖南马铃苣苔 Opithandra nemoralis Chun 湖南特有
衡山报春苣苔 Primulina hengshanensis L. H. Liu & K. M. Liu 湖南特有
湖南报春苣苔 Primulina hunanensis K. M. Liu & X. Z. Cai 湖南特有
13.水鳖科 Hydrocharitaceae 龙舌草(水白菜、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 (L.) Pers. 二级
14.泽泻科 Alismataceae 宽叶泽苔草 Caldesia grandis Sam. 省级
15.百合科 Liliaceae 多星韭(仙人韭菜)Allium wallichii Kunth 省级
荞麦叶大百合 Cardiocrinum cathayanum (Wils.) Stearn 二级
湖北百合 Lilium henryi Baker 省级
南川百合 Lilium rosthornii Diels 省级
药百合 Lilium speciosum var. gloriosoides Baker 省级
野生稻 Oryza rufipogon Griff. 二级
中华结缕草 Zoysia sinica Hance 二级
注: 一级、二级,指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省级,指湖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湖南特有,指湖南省特有
植物
B.2 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受保护的动物名录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鹤(Grus leucogeranus)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
7
DB 43/T 3150—2024
灰鹤(Grus grus)
水獺(Lutra lutra)
白鹭(Egretta garzetta)
B.3 洞庭湖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中文名 学名 备注
鸟纲(AVES)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鹭科 Ardeidae
夜鹭 Nycticorax nycticorax
绿鹭 Butorides striatus
池鹭 Ardeola bacchus
牛背鹭 Bubulcus coromandus
大白鹭 Ardea alba
中白鹭 Egretta intermedia
白鹭 Egretta garzetta
鹤形目 GRUIFORMES
秧鸡科 Rallidae
白胸苦恶鸟 Amaurornis phoenicurus
黑水鸡 Gallinula chloropus
龟鳖目 TESTUDINES
鳖科 Trionychidae
中华鳖 Pelodiscus sinensis 仅限野外种群
蟾蜍科 Bufonidae
中华蟾蜍 Bufo gargarizans
黑眶蟾蜍 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蛙科 Ranidae
黑斑侧褶蛙 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 原名“黑斑蛙”,仅限野外种群
中腹足目 MESOGASTROPODA
田螺科 Viviparidae
中华圆田螺 Cipangopaludind cathayensis
8
DB 43/T 3150—2024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R],农业农村部,2021.8.
[2] 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R],湖南省农业农村厅,2022.7.
[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2023.3.
9
上一章:DB32/T 4953-2024 病险水利工程安全运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下一章:SC/T 8318-2025 国内海洋渔船防止水污染设备配备要求

相关文章

DB43/T 876.6-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6部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DB61/T 991.6-2015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6部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 DB43/T 650-2011 高标准农田 稻田建设技术规范 DB43/T 876.10-2015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10部分:评价规范 DB32/T 4633-2024 高标准农田生态沟渠建设规范 DB43/T 876.11-2017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11部分:耕地地力评定技术规范 DB43/T 876.7-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7部分:农田输配电 DB43/T 876.1-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1部分: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