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45/T 302-2024 笋用丛生竹栽培技术规程

DB45/T 302-2024 笋用丛生竹栽培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25.4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09:05:01



相关搜索: 规程 栽培技术 丛生

内容简介

DB45/T 302-2024 笋用丛生竹栽培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66 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45/T 302—2024
代替 DB45/T 302—2005
笋用丛生竹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ion of Shoot-oriented
Sympodial Bamboo Stands
2024 - 09 - 30 发布
2024 - 12 - 01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5/T 302—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品种选择 ........................................................................... 1
5 造林技术 ........................................................................... 1
林地选择 ....................................................................... 1
林地整理 ....................................................................... 1
造林时间 ....................................................................... 1
造林密度 ....................................................................... 2
造林方法 ....................................................................... 2
6 幼林管理 ........................................................................... 3
补植 ........................................................................... 3
林地间种 ....................................................................... 3
松土除草 ....................................................................... 3
施肥 ........................................................................... 3
疏笋养竹 ....................................................................... 3
7 成林管理 ........................................................................... 3
扒土晒目 ....................................................................... 3
覆土培笋 ....................................................................... 3
水分管理 ....................................................................... 4
施肥 ........................................................................... 4
采笋 ........................................................................... 4
留养母竹 ....................................................................... 4
8 病虫害防治 ......................................................................... 4
I
DB45/T 302—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替代DB45/T 302—2005《甜竹笋生产技术规程》,与DB45/T 302—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删除“产地环境”“冬季管理”(见 2005 年版第 3 章、第 4 章);
b) 增加了“笋用竹品种”“造林密度”“幼林管理”“成林管理”(见第 4 章、第 5 章、第 6 章、
第 7 章);
c) 更改了“林地整理”“造林时间”“造林方法”“采笋”“留养母竹”“病虫害防治方法”等
部分内容(见第 4 章、第 5 章、第 6 章、第 7 章、第 8 章)。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柳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柳州市柳南区龙汉岭
林场、广西好望角农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振国、梁绍煜、梁晓静、韦余成、朱秀芬、黄柳芝、钟恒、韦世栋、潘金勇、
欧晨阳、覃海丁、蒙建貌、韦正远、陆舒捷、韦文龙、黄丽花、徐有文、覃异党、韦耐松、韦柳翠、朱
球。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05 年首次发布为 DB45/T 302—2005;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45/T 302—2024
笋用丛生竹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笋用丛生竹的品种选择、造林技术、幼林管理、成林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笋用丛生竹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 2624 笋用丛生竹培育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品种选择
宜选择适合广西地区以培育竹笋为主要林产品的栽培竹种。大型丛生竹如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 (Munro) Kurz)等;中型从生竹如绿竹(Bambusa
oldhamii)、甘之饴(Dendrocalamus sapidus)、吊丝球竹(Bambusa beecheyana)等。
5 造林技术
林地选择
按照LY/T 2624的要求执行。
林地整理
坡度15°以下的造林地,实施全面整地,深度20 cm~30 cm;坡度15°~25°的造林地,采用水平带
状整地,带宽3 m~4 m,深度20 cm~30 cm;坡度较大(25°以上)的造林地,实施块状整地,块状长宽
一般为3 m~4 m,深度20 cm~30 cm。
造林时间
宜选择2月至4月,桂南地区3月中旬完成种植,桂北地区4月中上旬完成种植,以阴雨天种植为宜。
1
DB45/T 302—2024
造林密度
大型丛生竹株行距为4 m×5 m或5 m×5 m,每667 m
2种植27~33株;中型从生竹株行距为4 m×4 m或4
m×3 m,每667 m
2种植42~55株。
造林方法
5.5.1 扦插苗造林
选用1 a~2 a、生长健壮、地径不小于1.0 cm的竹苗。起苗时在离地6 cm~70 cm处断梢,不应损伤宿
笋,并进行浆根处理。种植时,竹苗垂直放入,深度以竹蔸离土面15 cm~20 cm为宜,回填松土并压实,
淋足定根水。
5.5.2 母竹苗造林
5.5.2.1 母竹选择
从长势优良、无病虫害的竹丛中选取分枝较低,胸径3 cm~5 cm,基部芽眼饱满的1 a~2 a生竹株作
为母竹。春季挖掘,竹蔸带须根,从秆柄与母竹的连接处截取,或连同母竹根系一同挖取,笋目和秆柄
无撕裂损伤;竹秆保持具2~3个饱满枝芽的竹节,上部截顶,切口与竹蔸走向平行,呈马耳形,且平整
不开裂,离节隔10 cm~15 cm。
5.5.2.2 母竹处理
竹苗挖起后,注意通风、保湿、防日晒,长距离运输应包装,按照10株一捆,蔸部用稻草包扎保湿,
套编织袋。母竹应随挖、随运、随栽。如不能栽完,应放在阴凉避风的沙土中保湿或将蔸部泡于流动的
清水中。
5.5.2.3 定植
种植时竹蔸放平,竹秆顺向倾斜,使两列笋目倾向水平位置分列两侧,马耳形切口向上,种植深度
宜20 cm~30 cm。母竹入土时要分层填土,边填边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浇透水一次,再覆松土
成龟背状,覆土要比母竹原入土高10 cm,马耳形筒内灌满水或覆盖薄膜。
5.5.3 笋蔸苗造林
5.5.3.1 笋蔸选择
选择1 a~2 a生、笋目饱满新鲜、笋蔸上着生活枝的健壮笋蔸苗。于休眠期在笋头活枝蔸向上1~2
节上1 cm处斜向截断,挖开泥土,露出笋头,在竹蔸秆柄与母竹连接处用利刀砍断,挖出。
5.5.3.2 定植
种植时,深度以埋入笋蔸并在上面覆土3 cm~5 cm为宜。在种植穴中垂直或斜向放入笋蔸,芽眼分
列两侧,填土踏实,并浇透一次水。
2
DB45/T 302—2024
6 幼林管理
补植
造林后3个月内,应及时补植。
林地间种
新造竹林第1年和第2年可间种豆类、绿肥等矮秆作物,以耕代抚。不宜间种芝麻、玉米、藤本等作
物。间种时不应损伤周边竹笋。
松土除草
第1年的6~7月、10~11月开展林地除草作业,不应损伤新发竹笋,并将杂草覆盖于竹株四周。第
2年、第3年宜在3月和10月进行松土扩穴,引导竹丛向外扩展。
施肥
新种幼竹第1年、第2年采取轻施、勤施的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在距离竹丛20 cm左右
环状开沟,沟深10 cm~20 cm,将肥料施入沟内后覆土。第1年施肥3次,造林后见有2片竹叶时进行第1
次施肥,每株施有机肥8 kg~10 kg,加尿素40 g~60 g;第2次在6月底,每株施有机肥10 kg~12 kg,加尿
素60 g~80 g或碳铵80 g~100 g;第3次在9月底,每株施有机肥10 kg~12 kg,加尿素100 g~120 g或碳
铵120 g~150 g。第2年应施肥4次,且加大2月份第一次产笋肥的施用量。第3年按照成林管理方式施肥。
疏笋养竹
6.5.1 及时疏去弱笋、小笋及退笋,留优去劣,直至成林。
6.5.2 幼竹第 1 年即可长出新笋,开始长出的笋较小,应暂时保留。至 7~9 月长出的新竹,选择生长
健壮、位置合适的地方留 1~2 株做母竹;11 月前后清理时,每丛保留原竹苗及 1~2 株母竹,清理时
注意不能在竹丛旁边深挖(开竹脚)。
6.5.3 第 2 年以养竹为主,以采笋利用为辅。在 8~9 月,于适当位置留 1~2 株母竹,每丛保留母竹
2~3 株,宜保留“品”字形,其余竹笋及时采挖利用;11~12 月清理,每丛保留原竹苗及母竹 3~4 株,
其余清除。
6.5.4 第 3 年每丛保留 2~3 株的健壮母竹,进入成林管理。
7 成林管理
扒土晒目
清明前,将竹丛根际土壤挖开,暴露所有笋目,并清除缠绕在笋目上的须根,曝晒20 d~30 d。
覆土培笋
扒土晒目后,结合施春肥进行培土,重新覆盖笋目。将周围土壤向竹丛中央聚拢,覆土呈龟背状,
以高出原竹蔸10 cm~15 cm为宜。
3
DB45/T 302—2024
水分管理
连续干旱时,每3 d~5 d逐丛淋透水1次。
施肥
按照LY/T 2624的要求执行。
采笋
7.5.1 采笋时间
食用鲜笋宜在早晨土壤龟裂、湿润,竹笋即将出土前采收;麻竹等大型丛生竹笋可延迟至竹笋出土
30 cm~40 cm,高度≤70 cm。作为加工罐头笋及笋干的采收时间,在竹笋出土后露1个青节时采割为宜。
7.5.2 采笋方式
发酵笋和笋干类,用笋刀将笋齐地面割断取出即可;鲜食用笋和清水笋,扒开笋周围土壤露出笋体,
用笋刀沿笋蔸上部割下竹笋,保留笋蔸上2~3个饱满笋目,并及时回土。
留养母竹
7.6.1 留养时间
7月下旬至8月中旬。
7.6.2 留养对象
以选择健壮的“二茬笋”留养母竹为宜,同时采割尾目等高位芽萌动的竹笋,使丛内竹株分布均匀。
7.6.3 留养数量
大型笋用丛生竹每丛宜留养母竹2~3株,中型笋用丛生竹每丛宜留养母竹4~5株。
7.6.4 清除老竹
冬季或早春,将部分2 a生母竹及3 a生以上母竹全部清除,每丛保留3~6株成竹。
8 病虫害防治
按照LY/T 2624的要求执行。
4
上一章:DB5206/T 177-2024 林下经济管理规范 下一章:DB45/T 2921-2024 管道型取水计量监测站运行维护规程

相关文章

LY/T 2624-2016 笋用丛生竹培育技术规程 DB44/T 2238-2020 丛生竹造林技术规程 LY/T 2625-2016 纸浆用丛生竹培育技术规程 DB45/T 2389-2021 撑篙竹栽培技术规程 DB6109/T 302-2024 富硒含硒魔芋豆腐加工技术规程 DB1309/T 302-2024 冬小麦-夏玉米减排增效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B45/T 1977-2019 银星竹鼠饲养技术规范 DB45/T 2790-2023 壮医药物竹罐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