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5/T 3777-2024 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和披碱草混播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B15/T 3777-2024 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和披碱草混播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76.1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10:09:58



相关搜索: 节水 苜蓿 丰产 栽培技术 干旱

内容简介

DB15/T 3777-2024 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和披碱草混播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ICS 65.020.01
CCS B 05 15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3777—2024
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和披碱草混播节水丰产
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ater-saving and increase-yield
cultivation of alfalfa and elymus dahuricus mixed sowing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2024-12-18 发布
2025-01-18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3777—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选地整地 ........................................................................... 1
5 种子准备 ........................................................................... 2
6 播种 ............................................................................... 2
7 水肥管理 ........................................................................... 2
8 病虫草害防治 ....................................................................... 3
9 收获 ............................................................................... 3
I
DB15/T 3777—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呼和浩特水文水
资源分中心、呼和浩特市水资源与河湖保护中心、科尔沁右翼前旗农牧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内蒙古机
电职业技术学院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系、包头市九原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鄂尔多斯鄂托克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管委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健、刘虎、王志军、周慧、张涛、温雅琴、郭志玲、辛海霞、田秀民、于海
云、杨旭、贺宇、张敏、苏婷、苗恒录、葛楠、程波、席伟东、李红芳、王奇、董雷、唐国栋、阿比亚
斯、高磊。
II
DB15/T 3777—2024
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和披碱草混播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苜蓿和披碱草混播节水丰产栽培的选地整地、种子准
备、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间行混播 Inter-line mixed sowing
同期在同一地块上,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牧草,保持各自的播种深度和行距进行分种间行相邻条播。
秋眠性 fall dormancy
苜蓿的一种生长特性,即秋季在北纬地区由于光照减少和气温下降,导致苜蓿形态类型和生产能力
发生的变化。
4 选地整地
选地
田地应选择一般耕地、退耕还草地和人工草地,土层厚度不小于50 cm。
整地
4.2.1 净地
清除地表杂物(如石块、塑料等),根除杂草,对根茎型多年生杂草采用灭生性传导型除草剂根除。
1
DB15/T 3777—2024
4.2.2 耕翻
播种前应深耕20 cm~30 cm,精细重耙2~3遍并清除杂草。
5 种子准备
品种选择
苜蓿应选择高产、抗寒、抗旱、抗病虫、耐盐碱、再生力强,秋眠指数为2~4级的品种。披碱草应
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虫、抗倒伏的品种。
种子要求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6141、GB 6142规定的三级标准及以上。
6 播种
种植时间
春、夏播种均可,应选择5月下旬至7月初进行播种,优先选择5月下旬至6月初。
播种方式
应采用播种机间行混播,行距25 cm~35 cm,播种深度苜蓿1.5 cm,披碱草2 cm~3 cm。混播群落
中苜蓿与披碱草呈条状间隔排列。
播种量
混播种子用量为52 kg/hm
2,其中紫花苜蓿22 kg/hm
2,披碱草30 kg/hm
2。
7 水肥管理
灌溉方式
灌溉方式应采用浅埋滴灌,滴灌带铺设以机械铺设为主,埋设深度3 cm,平地最大铺设长度60 m。
灌溉制度
每年灌溉4~6次,灌溉定额1575 m
3/hm
2~2310 m
3/hm
2。播种前、苗期(返青期)、收割后和越冬前
可视土壤墒情灌水。
施肥
7.3.1 基肥
结合整地施入基肥,施用磷酸二铵150 kg/hm
2~200 kg/hm
2。
7.3.2 追肥
苗期(返青期)到凋萎期,结合灌水追肥4~5次,每次追施磷酸二铵15 kg/hm
2~30 kg/hm
2、硫酸
钾30 kg/hm
2。
2
DB15/T 3777—2024
8 病虫草害防治
杂草防治
播种前7 d~10 d,采用48%氟乐灵乳油,防除一年生靠种子繁殖的禾本科杂草,如小粒种子的阔叶
草以及马唐、牛筋草等。
病虫害防治
8.2.1 病害防治
苜蓿与披碱草常见病害有锈病和白粉病,其中锈病可用代森锰锌防治、白粉病可用粉锈灵防治,其
药剂使用量、方法等均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执行。如规模发生可及时刈割或放牧。
8.2.2 虫害防治
苜蓿与披碱草常见虫害有蓟马、蚜虫、蝼蛄、地老虎等,其中蓟马、蚜虫用1.5%乐果粉剂22.5
kg/hm
2~30 kg/hm
2喷洒可有效防治;蝼蛄、地老虎可用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的方法防治。药剂防治应符
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9 收获
刈割
选用人工或割草机进行刈割,每年在苜蓿初花期和初霜前1个月分别刈割。
留茬
留茬高度不低于5 cm,年内最后一次刈割留茬8 cm~10 cm。
打捆
刈割后晾晒2 d~3 d,当含水率小于20%时,用捡拾打捆机打捆,草捆密度应达到550 kg/m
3以上,
打捆时间应选傍晚或早晨。
3
上一章:DB15/T 3778-2024 干旱半干旱区通体粘盐碱地暗管排水控盐培肥技术规程 下一章:DB15/T 3775-2024 鄂尔多斯细羊毛碳足迹评价指南

相关文章

DB15/T 1280-2017 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小麦高效节水丰产技术规程 DB15/T 1783-2019 半干旱区侵蚀耕地增碳节水与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B13/T 2902-2018 半干旱区棉花节水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DB15/T 1090-2017 干旱半干旱区苜蓿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 DB1502/T 014-2022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景观林自动化节水灌溉 技术规程 DB15/T 3370-2024 干旱半干旱沙地油莎豆栽培技术规程 DB15/T 858-2015 干旱区苜蓿间种玉米草地建植技术规程 DB15/T 2259-2021 干旱与半干旱区严重沙化草地 治理与再利用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