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5/T 3770-2024 农村牧区固定观察点社会经济调查技术规范

DB15/T 3770-2024 农村牧区固定观察点社会经济调查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91.1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10:22:00



相关搜索: 观察 固定 技术规范 社会经济 牧区

内容简介

DB15/T 3770-2024 农村牧区固定观察点社会经济调查技术规范 ICS 03.020
CCS A 10 15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3770—2024
农村牧区固定观察点社会经济调查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ocio-economic survey of fixed
observation points in rural and pastoral areas
2024-12-18 发布
2025-01-18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3770—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调查分类 ........................................................................... 2
调查区域分类 ................................................................... 2
调查户分类 ..................................................................... 2
5 调查制度 ........................................................................... 2
农户调查制度 ................................................................... 2
牧户调查制度 ................................................................... 2
农村调查制度 ................................................................... 2
牧村调查制度 ................................................................... 2
6 数据采集录入、审核 ................................................................. 3
数据采集录入流程 ............................................................... 3
数据审核流程 ................................................................... 3
7 调查管理 ........................................................................... 3
调查人员管理 ................................................................... 3
调查资料管理 ................................................................... 3
调查数据管理 ................................................................... 3
I
DB15/T 3770—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内蒙古财经大学、内
蒙古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经纬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洋、王威宇、卜范玉、梁勇峰、王生富、李佳富、张彦、王超逸、纪安、贾
蓉洁、吕明举、阿乐达日喜、杨雅丽、马越、娜荷芽、刘成、赵春霖、王靖(女)、郭锐、王利平、王
靖(男)、智燕凤、麻博君、张建、王明星。
II
DB15/T 3770—2024
农村牧区固定观察点社会经济调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村牧区固定观察点统计调查的相关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农村牧区固定观察点统计调查区域全部农牧业生产单位和非农牧行业单位附属的生
产经营活动,但不包括农牧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的农牧业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6315 市场、民意和社会调查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26315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农户 farmers
家庭劳动力中既有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也有从事非农产业劳动,但以农业生产劳动为主,农业生产劳
动收入占家庭纯收入80%以上(含80%)的农户。
牧户 pastoralists
家庭劳动力中既有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也有从事非农产业劳动,但以牧业生产劳动为主,牧业生产劳
动收入占家庭纯收入80%以上(含80%)的牧户。
农业兼业户 agricultural part-time households
家庭劳动力中既有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也有从事非农产业劳动,但以农业生产劳动为主,农业生产劳
动收入占家庭纯收入50%~80%(含50%和80%)的农户。
牧业兼业户 pastoralist part-time households
家庭劳动力中既有从事牧业生产劳动也有从事非牧产业劳动,但以牧业生产劳动为主,牧业生产劳
动占家庭纯收入50%~80%(含50%和80%)的牧户。
1
DB15/T 3770—2024
调查 research
基于特定目的,按照一定规范收录、整理信息,进行分析和呈现的过程。
[来源:GB/T 26315-2010,3.1]
4 调查分类
调查区域分类
农区村、牧区村。
调查户分类
农户、牧户、农业兼业户、牧业兼业户。
5 调查制度
农户调查制度
5.1.1 统计对象和调查范围: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户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
5.1.2 主要指标内容: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土地情况、生产性固定资产情况、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情况、
出售农产品情况、购买生产资料情况、家庭全年收支情况、主要耐用物品年末拥有量及居住情况。
5.1.3 时间要求和调查频率:本报表年度调查 1 次,数据于次年 1 月底前上报 1 次。
牧户调查制度
5.2.1 统计对象和调查范围: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固定观察点调查户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
5.2.2 主要指标内容:牧户家庭基本情况、土地和草场经营情况、生产性性固定资产情况、牧户家庭
生产经营情况、出售农畜产品情况、购买畜牧业生产资料情况、家庭全年收支情况、主要耐用物品年末
拥有量及居住情况。
5.2.3 时间要求和调查频率:本报表年度调查 1 次,数据于次年 1 月底前上报 1 次。
农村调查制度
5.3.1 统计对象和调查范围: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固定观察点样本村的全部农业生产单位和非农行业单位
附属的生产经营活动,但不包括农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
5.3.2 主要指标内容:农村经济基本情况、人口劳动力情况、农村各类经营主体情况、土地经营情况、
产业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情况、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及资产负债情况、人居环境
情况、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基层组织和乡村治理情况。
5.3.3 时间要求和调查频率:本报表年度调查 1 次,数据于次年 1 月底前上报 1 次。
牧村调查制度
5.4.1 统计对象和调查范围: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固定观察点样本村的全部农牧业生产单位和非农牧行
业单位附属的生产经营活动,但不包括农牧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的农牧业生产活动。
5.4.2 主要指标内容:牧区村经济基本情况、人口劳动力情况、农村各类经营主体情况、土地经营情
况、产业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情况、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及资产负债情况、人居
2
DB15/T 3770—2024
环境情况、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基层组织和乡村治理情况。
5.4.3 时间要求和调查频率:本本报表年度调查 1 次,数据于次年 1 月底前上报 1 次。
6 数据采集录入、审核
数据采集录入流程
6.1.1 向农牧户发放记账本→农牧户记账→记账中督导→填写过录表→汇总时纠错→填写农牧户调查
表→调查数据录入和传输。
6.1.2 向农牧村发放报表→填写过录表→汇总时纠错→填写农牧村调查表→调查数据录入和传输。
数据审核流程
6.2.1 填写农牧户(村)调查表
汇总过录表→审核异常值→审核逻辑平衡式。
6.2.2 调查数据审查
辅助调查员审核农牧户提交记账本→旗县调查员抽查《农(牧)户调查制度》→盟市调查员审核《农
(牧)户调查制度》→自治区级主管单位复核《农(牧)户调查制度》。
6.2.3 调查数据上报
辅助调查员录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固定观察点信息管理系统→旗县调查员审核→盟市调查员审
核并上报。
7 调查管理
调查人员管理
制定盟市、旗县(区)、嘎查村三级调查管理制度体系,加强调查管理工作,设立盟市级调查员、旗
县级调查员、嘎查村级辅助调查员。
调查资料管理
保存的台账资料包括:调查通知、记账本、汇总表、经营主体目录、工作方案、经费使用记录、数
据来源记录、上报的典型案例以及新情况、新问题材料等。台账保存期限为五年以上。超过期限的台账
资料,由各级固定观察点主管部门决定留存。无需留存的台账资料,统一销毁。
调查数据管理
7.3.1 因工作需要与外单位或个人进行合作研究,提供原始数据应报自治区级主管单位批准。
7.3.2 调查数据由专人负责保管和使用。
7.3.3 各盟市、旗县(市、区)调回本地区的历史数据应报自治区级主管单位批准。
7.3.4 不应公开发布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和原始数据。
3
上一章:DB15/T 3771-2024 农村牧区社会经济调查数据采集及计算规范 下一章:DB15/T 3769-2024 草地固碳速率监测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15/T 3771-2024 农村牧区社会经济调查数据采集及计算规范 DB1506/T 46-2023 农村牧区流动餐馆管理规范 DB63/T 1174-2012 散装水泥农村牧区配送站建设技术规范 DB13/T 2246-2015 半农半牧区草原沙化状况调查技术规程 DB13/T 5872-2023 半农半牧区草原沙化状况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DB15/T 832-2021 牧区半舍饲肉羊疾病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DB15/T 832-2015 牧区半舍饲肉羊疾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农村青年调查 [贺雪峰著]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