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61 1405
晋
城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405/T 073—2024
红小豆种植技术规程
2024 - 12 - 27 发布
2025 - 03 - 27 实施
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405/T 073—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播前准备 ........................................................................... 1
5 播种 ............................................................................... 2
6 田间管理 ........................................................................... 2
7 收获 ............................................................................... 3
8 病虫害防治 ......................................................................... 3
9 生产档案记录 ....................................................................... 4
附录 A(资料性) 红小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 5
I
DB 1405/T 07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晋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晋城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晋城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伟、张东平、吴晓燕、李杰、赵雅燕、张梦影、王婧、张渊、李燕永、王志
忠、王谦、孙海江、郎晋廷、王进、赵丹、李二鹏。
II
DB 1405/T 073—2024
红小豆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小豆种植的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病虫害防治和生产记录档案管
理。
本文件适用于晋城市辖区范围内红小豆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播前准备
4.1 选地
选择土层深度大于50 cm以上的地块。
4.2 茬口
红小豆忌连作,须实行轮作,以间隔3年~4年轮1年为宜,前茬作物以谷类或薯类为主。
4.3 整地施肥
4.3.1 整地
4.3.1.1 春播
头年进行秋深耕,耕后多耙细耙,合口过冬,早春顶凌耙耱,播前浅耕整地。
4.3.1.2 复播
前茬作物施足有机肥与磷肥,有水浇条件的地块,收获前7 d~10 d浇串茬水,收获后立即整地、
播种。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前茬收获后,清理根茬、杂草,如墒情好可硬茬播种,如墒情不好遇雨后
硬茬播种。
1
DB 1405/T 073—2024
4.3.2 施肥
4.3.2.1 春播
肥料的选择与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结合整地,每667 ㎡均匀撒入有机肥2500 kg,碳酸氢
铵30 kg,过磷酸钙50 kg。
4.3.2.2 复播
肥料的选择与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播种时每667 ㎡用2 kg尿素或磷酸二铵作种肥。
4.4 选种及种子处理
4.4.1 品种选择
选择商品性好,产量高的红小豆品种。品种选择应符合GB 4404.2的规定。
4.4.2 种子处理
播种时每667 ㎡用150 g本族根瘤菌,或用钼酸铵1.5 g,溶于40 ml~50 ml的50℃温水中,再用喷
雾器喷在种子上,边喷边搅拌。
5 播种
5.1 播期
春播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复播6月上旬至中下旬。
5.2 播量
每667 ㎡用种2 kg~5 kg。春播2 kg~3 kg,复播3 kg~5 kg。
5.3 播深
播深3 cm~5 cm。播后镇压,踏实土壤,提高出苗率。
5.4 密度
每667 ㎡留苗密度高肥水地6500株~8000株,中肥水地和肥旱地8000株~10000株,一般旱地10000
株以上。行距40 cm,株距16 cm~25 cm。春播留苗密度宜稀,复播留苗密度宜稠,复播留苗不低于10000
株。
6 田间管理
6.1 苗期管理
6.1.1 查苗补苗
当田间出苗达80%左右时,进行查苗,如发现缺苗断垄现象要及时补苗,补苗应用同样的种子催芽
后进行补种。
6.1.2 间苗、定苗
2
DB 1405/T 073—2024
幼苗出齐,两片真叶展开及时间苗;2片~3片复叶时定苗。结合间苗、定苗拔掉病株弱株,带到田
外处理,或焚烧,或深埋。
6.1.3 中耕锄草
苗期中耕2次~3次,第一次结合间苗、定苗浅中耕4 cm~6 cm;分枝期深中耕第二次;封垄前(开
花前期)进行第三次浅中耕培土。
6.2 开花、结荚期管理
6.2.1 浇水
开花初期,有水浇条件的要适当灌水。
6.2.2 追肥
开花初期每667 ㎡用钼酸铵20 g~25 g、磷酸二氢钾150 g,兑水50 kg,叶面喷施。结荚中期及时
追肥,水地结合追肥浇水,旱地要趁雨,每667 ㎡追10 kg尿素。
6.2.3 除草
花荚期拔除田间杂草,促进生长。
6.2.4 控旺
初花期、盛花期如遇徒长,可分别喷洒100 mg/kg、200 mg/kg的三碘苯甲酸,抑制徒长,防止倒伏。
6.3 灌浆成熟期
拔出田间杂草。
7 收获
豆荚皮变干的豆荚数占全株50%~60%时进行收获。
8 病虫害防治
8.1 种类
8.1.1 主要病害种类
病毒病、叶斑病、锈病等。
8.1.2 主要虫害种类
豆荚螟、造桥虫、蚜虫、地下害虫等。
8.2 防治方法
8.2.1 农业防治
8.2.1.1 轮作倒茬。3 年~4 年一轮作,避免与豆科作物连作或邻作。
3
DB 1405/T 073—2024
8.2.1.2 选用早熟高产、商品性好、结荚期短且集中、豆荚无毛或毛少的品种。
8.2.1.3 收获后立即翻耕,消灭土中潜伏的结茧幼虫。
8.3 物理防治
利用豆荚螟、造桥虫的成虫对黑光灯的趋向性,每2 hm
2左右设置黑光灯一座,进行诱测和诱杀。
8.4 生物防治
收获期,豆荚螟老熟幼虫入土前,田间湿度高时,可施白僵虫粉剂。产卵始盛期放赤眼蜂。
8.5 化学防治
药剂的选择与使用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具体病虫草害的防治可参考附录A。
9 生产档案记录
建立红小豆种植记录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个环节所采取的
具体措施,同时加强关于投入品的使用情况记录。生产档案至少保存3年。
4
DB 1405/T 073—2024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红小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红小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见表A.1。
表A.1 红小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名称 防治方法
病毒病 防治病毒病需及时防治刺吸类害虫,阻断其传播病毒,可结合喷施氨基寡糖素等植物诱抗剂 进行预防。
锈病 发病初期喷施唑醚·氟环唑、丙环·嘧菌酯等开展防治。
蚜虫、红蜘蛛 选用吡虫啉、高氯·吡虫啉、噻虫·高氯氟等化学药剂,或苦参碱、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喷 雾防治。
造桥虫 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开展防治。
豆荚螟 选用苏云金杆菌、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开展防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