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710/T 235-2024 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测核查技术规范

DB3710/T 235-2024 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测核查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01.7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14:37:35



相关搜索: 监测 核查 技术规范 海域

内容简介

DB3710/T 235-2024 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测核查技术规范 ICS 07.060 3710
CCS A 45

海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710/T 235—2024
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测核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verification of
suspicious areasin sea area use
2024 - 12 - 03 发布
2025 - 01 - 03 实施
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10/T 235—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威海市海洋发展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和评估。
本文件起草单位:威海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威海市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天
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威
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青岛港怡之航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缵延、王秋萍、邹添、邵化斌、牛余泽、张尊良、姜来想、唐敏、石明、宋
博、于晓明、陈籽言、周冲、蔡德泉、张亢、王春楠、荀春燕、王泓霖、赵祖龙、姜屹倩、初慧、刘智
丽、邓基伟、王义婷、吴双、刘天昊、李洁琳、王俊军。
I
DB3710/T 235—2024
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测核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测核查的总体要求、工作流程和资料归档。
本文件适用于管辖海域内的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测核查和成果提交工作,临时用海疑点疑区监测核
查工作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968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CH/T 2009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HY/T 070 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
HY/T 123 海域使用分类
HY/T 124 海籍调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域使用 sea area use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
[来源:HY/T 123-2009,2.1]
3.2
临时用海 temporary sea use
需通过技术手段监测核实的疑似违法违规用海区域。
注1:未批先用是在监测时段结束时,用海者未申报用海,或已申报用海但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未予受理,或申
报用海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即开始填海、围海或构筑物用海的。
注2:超范围围填是在监测时段结束时,用海区域已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但部分填海、围海或构筑物用海区
域超出审批范围的。
注3:擅自改变用途是在监测时段结束时,用海区域已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但已批用海方式与实际用海方式
不符的。
1
DB 3710/T 235—2024
4 总体要求
4.1 测绘基础
4.1.1 坐标系:采用 CGCS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4.1.2 高程基准: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4.1.3 深度基准:采用理论最低潮面(理论深度基准面)。
4.1.4 地图投影:一般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以与宗海中心相近的 0.5°整数倍经线为中央经线。
4.1.5 坐标计量单位:采用度分秒格式,秒值保留 3 位小数。
4.1.6 长度计量单位:采用米(m),保留 2 位小数。
面积计量单位:采用平方米(m
2)或公顷(ha)。单位为 m
位小数。
4.2
精度要求
4.2.1
测点对象选取误差或解译误差(+采用的标准)
2,结果取整数;单位为 ha,保留 4
4.1.7
按照HY/T 070有关要求,对于海面以上测点对象,边角清晰的,选取误差不超过±0.02 m,通过遥
感手段测量时,解译误差不超过±0.10 m;边角不清晰的,选取误差不超过±0.50 m,通过遥感手段测
量时,解译误差不超过±0.50m。
4.2.2 测量误差(+采用的标准)
4.2.2.1 平面控制点误差
4.2.2.1.1 按照 HY/T 070 有关要求,国家大地网点及各等级的海控点、GPS 网点、导线点均可作为测
量的平面控制基础。
4.2.2.1.2
平面控制点的定位中误差近岸区域应不超过±0.05 m,远海区域应不超过±0.10 m。
4.2.2.2
点对象测量误差
按照HY/T 070有关要求,直接利用高精度定位设备测量的,其测量中误差近岸区域应不超过±0.10
m,远海区域应不超过±0.20 m;通过遥感手段测量时,影响空间定位误差近岸区域应不超过±0.10 m,
远海区域应不超过±0.20 m。
4.3
技术要求
4.3.1
监测核查单位
开展疑点疑区监测核查任务的单位应取得测绘资质证书,专业类别包含海洋测绘、界线与不动产测
绘。
4.3.2
监测核查人员
监测核查人员应取得测绘职业技能证书,操控小型及以上无人机的监测核查人员应取得相应民用无
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
4.3.3
监测核查设备
现场监测核查主要采用GPS接收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无人机等设备。
a)
卫星遥感影像分辨率不低于 0.10 m,校正精度不超过 1 个像元。
2
DB3710/T 235—2024
b) 无人机遥感影像要求分辨率不低于 0.05 m,定位精度不低于 0.10 m。
5 工作流程
5.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5.1.1 卫星影像数据
卫星影像数据应符合GB/T 15968遥感影像平面图相关要求,前后两期对比影像分辨率应一致,并完
成融合、增强、匀色及正射处理。
5.1.2
其他数据
其他数据主要包括海域使用权属数据、国土空间规划数据、专项规划数据、海域管理岸线数据、海
洋保护地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所有数据均应转换为统一的矢量数据格式。
5.2
遥感变化图斑提取
应用前后两个时相的遥感影像,结合海域管理岸线,根据影像特征,采用人工解译和自动变化检测
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提取监测时段监测区内新增用海存在变化的图斑,并建立属性数据表,添加坐标、
面积、所属行政区划、周边用海项目等属性信息。
5.3
海域使用疑点疑区图斑筛选
将新发现的遥感变化图斑与海域使用权属数据叠加对比,从用海界址、用海面积、用海类型、用海
方式等多个方面判断新增遥感变化图斑是否属于疑点疑区,提取尚未批复、擅自改变用海方式以及超面
积、超界址等情况的海域使用疑点疑区图斑,并计算图斑面积,制作疑点疑区核查目录。
5.4
疑点疑区核查
5.4.1
核查方式
对可以直接进入现场进行核查的海域,参照CH/T 2009相关要求,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核查;对面积
较大或不适宜进入现场进行核查等情况,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取高精度、大范围的影像和现场视频,辅助
开展核查。
5.4.2
核查内容
包括以下方面:
a)
根据 HY/T 124 相关规定,测量疑点疑区图斑的精确范围与坐标;
b)
调查基本情况,拍摄实地照片,根据 HY/T 123 相关规定,核实判定实际用海方式,面积计算
方法参照 HY/T 124 的规定;
c)
核查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
d)
核查是否已确权,核实疑点疑区是否属于临时性用海等;
e)
根据实际用海和周边用海情况,填写疑点疑区现场核查记录表(见附录 A)。
5.5
成果制作
3
DB 3710/T 235—2024
整理、制作疑点疑区监测核查成果,提交疑点疑区现场核查记录表、疑点疑区核查表(见附录B),
并将各疑点疑区所在位置、用海现状、用海面积、周边用海信息及用海变化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制作
疑点疑区核查图(见附录C)、疑点疑区核查报告(见附录D)。
6
资料归档
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对相关资料进行归档,资料目录包括:
a)
疑点疑区核查报告;
b)
疑点疑区现场核查记录表;
c)
疑点疑区核查表;
d)
疑点疑区核查图;
e)
现场测量界址点平面位置检查表;
f)
其他。
4
DB3710/T 235—2024
附 A A A

(规范性)
疑点疑区现场核查记录
表A.1规定了疑点疑区现场核查记录的内容。
表 A.1 疑点疑区现场核查记录表
现场核查示意图
疑点疑区编号
疑点疑区编号 测量单元 实测点编号 用海设施/构筑物
测量单元 1 实测点编号 1: 纬度(°′″) ,经度(°′″)
2: 纬度(°′″) ,经度(°′″)
3: 纬度(°′″) ,经度(°′″)
4: 纬度(°′″) ,经度(°′″)
用海设施/构筑物
2
3
测量单位 坐标系 CGCS2000
测量仪器 编号 名称 型号 测量日期 CGCS2000



周边用海情况
(可附页)
测绘人: 校对人: 审核人:
填表说明:测量单元,是指宗海内部单位划分(填海、围海、非透水构筑物、透水构筑物、港池等)。实测点编号是指界
址点的实测坐标数据编号。
5
DB 3710/T 235—2024
附 B C B

(规范性)
疑点疑区核查表
表B.1规定了疑点疑区核查的内容。
表 B.1
疑点疑区核查表
疑点疑区编号 所在区市
是否属于疑点疑区 疑似违规类型
实际用途 疑点疑区位置
是否立案处罚 处罚单位
实际用海人信息 单位/个人名称
联系人 电话
现场核查面积 (公顷) 占用岸线 (米)
用海方式(二级类) 用海类型(二级类)
相邻用海 界 址权属确认 东 西 南 北

现场资料说明 (包括照片、录像数量和序号等)
记 事 海域使用进展及实际用途记事: 核查人(签名) 日期
核查结果审核意见: 审核人(签名) 日期
备 注 注:项目实际开发利用状况;其他需要记录、说明的情况等。
填表人: 校对人: 审核人:
6
DB3710/T 235—2024
附 C D C

(资料性)
疑点疑区核查图
图C.1给出了疑点疑区核查图的样式。
制图说明:
1.制图表头中应包括该疑点疑区所在市县及疑点疑区编号(编号以大写威海首字母依次编写)。
2.遥感监测图中应包括位置概略图和疑点疑区详图两部分。详图以卫星影像为底图,在遥感监测单宗
图的基础上,添加现场实测数据。
3.新增用海说明应包括现场实测及核实的该疑点疑区面积、违规类型、所属海洋功能区、周边用海情
况等信息,并标注疑点疑区四至坐标。
4. 疑点疑区图集应包括监测区域疑点疑区整体分布图和单个疑点疑区详图。整体分布图中应包含
各疑点疑区所在位置,并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区域用海规划数据和海域使用权属数据
等,以清晰明了的表明疑点疑区分布。单个疑点疑区图应包括疑点疑区所在行政区域、位置概略图、各
拐点坐标、面积及周边用海现状数据等。
图 C.1 疑点疑区核查图
7
DB 3710/T 235—2024
附 D E D

(资料性)
疑点疑区核查报告大纲
下面给出了疑点疑区核查报告大纲的示例。
示例:
1
前言
1.1
任务由来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依据
1.2.2 技术依据
1.2.3 相关资料
2
疑点疑区整体概况
3
疑点疑区统计分析
4
疑点疑区图集
5
结论
5.1 遥感监测与现场核查符合性分析
5.2 疑点疑区占用岸线和海域状况
5.3 疑点疑区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6
其他
8
DB3710/T 235—2024
参 考 文 献
[1]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自然资办发〔2020〕
51号
[2]高宁,杜新远,许鹏,等.围填海疑点疑区监测技术方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6(02):14-16
[3]付弘涛,张昊睿,秦平,等.基于遥感和OpenCV的海域使用疑点疑区自动提取与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J].海洋技术学报,2022,41(03):10-16
[4]国务院,中央军委第761号令,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5]DB3710/T 173 养殖海筏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规范
9
上一章:DB3710/T 236-2024 牙鲆耐高温专门化品系选育技术规范 下一章:DB3710/T 234-2024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

相关文章

DB3710/T 112-2020 威海苹果投入品使用规范 DB3710/T 172-2022 西洋参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规范 DB37∕T 4326-2021 海域使用权交易服务规范 DB3710/T 173-2022 养殖海筏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规范 DB44/T 2501-2024 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测算技术规范 DB3716/T 47-2023 近岸海域灾害水母监测调查技术规程 DB37-T 4217-2020 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动态监视监测技术规范 DB36/T 1478-2021 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核查处置工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