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43/T 3110-2024 楠竹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DB43/T 3110-2024 楠竹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72.9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08:45:24



相关搜索: 规范 生产技术 机械化 楠竹 生产技术

内容简介

DB43/T 3110-2024 楠竹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ICS 65.060.99
CCS B91 43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3/T 3110—2024
楠竹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bamboo
2024 - 11 - 13 发布
2025 - 02 - 13 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3/T 3110—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选址整地 ........................................................................... 2
5 栽种 ............................................................................... 2
6 幼林管护 ........................................................................... 3
7 成林抚育 ........................................................................... 3
8 病虫害防控 ......................................................................... 4
9 采伐及预处理 ....................................................................... 4
10 操作安全 .......................................................................... 4
I
DB 43/T 3110—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新宁县农机事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毅新、何蓉华、蒋蘋、胡文武、罗亚辉、孙超然、高崇风、刘天宇、谭宇旋、
彭艳辉。
II
DB 43/T 3110—2024
楠竹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楠竹机械化生产的选址整地、栽种、幼林管护、成林抚育、病虫害防控、采伐及预处
理、操作安全。
本文件适用于楠竹机械化生产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材用林 bamboo forest for timber
以经营竹林为主产品的毛竹林。
笋用林 forest for bamboo shoots
竹材和竹笋同时作为主产品的毛竹林。
立竹株数 number of standing bamboo plants
单位面积上活竹的株数。
鞭笋 bamboo shoots
竹鞭幼嫩的稍部。
退笋 return bamboo shoots
因营养不良不能生成幼竹的竹笋。
劈山 split the mountain
劈倒竹林内杂灌木(草),平铺于林地的作业。
竹腔施肥 bamboo cavity fertilization
用钻、锥等钻孔器在竹杆基部引洞至竹腔,然后将肥料注入竹腔并封口的作业。
1
DB 43/T 3110—2024
全面整地 overall soil preparation
对造林地土壤进行全部翻垦的整地方法
带状整地 strip soil preparation
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并在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不垦带。
4 选址整地
竹林地宜选择海拔 500 米以下的山丘区的山腰下、背风、阴坡和半阴坡宜林地。土壤为非石灰质
母岩发育的 pH 4.5~7.0 的酸性或中性红壤、黄壤。土层厚度不小于 40 cm,肥沃疏松、水气通透性良
好。
根据地形、地貌、投入等具体情况,分全面、带状、块状等三种形式进行整地。坡度 15°以下的
缓坡地应全面整地,坡度为 15°~25°的山地可采用带状整地,带宽 3 m~4 m。造林后 1~2 年内将未
垦带全部垦完。
采取全面整地和条件较好的带状整地方式的,可使用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整地,深松深度不小于
30 cm、旋耕深度不小于 15 cm。采取块状整地和条件较差的带状整地方式的,可使用小型挖掘机进行
整地作业,耕深应不小于 30 cm。
整地宜在夏季进行。适机整地完成后,可使用已有的开沟施肥覆土一体机进行撩壕埋施底肥作业。
5 栽种
育苗
5.1.1 采种及种子处理。楠竹种子 8~9 月成熟,果实成熟后容易散落,应及时从伐倒竹剪下果枝,晒
干后打落果实,用风选机除去空粒和杂物,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7908 的规定。贮藏种子应确保其发芽
率。
5.1.2 苗圃地选择。选择在坡度平缓、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新开垦的生荒地,土壤 pH 为 5.5~
6.5。
5.1.3 苗床准备。在播前 2~3 个月,将杂灌砍倒晒干烧尽,深挖翻土,拣尽树草根,风化约 1 个月,
于播种前使用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进行深挖翻土 1~2 次,然后用旋耕机进行碎土作床。用钙镁磷肥同
士杂肥混合堆肥后施足基肥。每 100 m
2可施火烧土或土杂肥 500 kg~750 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 25
kg~30 kg。
5.1.4 播种季节。以秋播为主,随采随播,春播最迟不超过 3 月份。
5.1.5 浸种催芽。播种前先用淸水洗去拌种药粉,再用 0.3%的高锰酸钾浸种消毒 2 h~4 h,即可播
种。把经浸种的种子,湿沙拌种,经常翻动洒水,待种子开始露白时,筛去沙子后播种。
5.1.6 播种。采用条播或穴播方式播种。穴播株行距约为 30 cm×30 cm。条播行距约为 30 cm。每穴
均匀点播 4 粒~5 粒种子。用火烧细土覆种约 0.5 cm,然后盖一层稻草,淋透水,注意防鼠、防鸟。宜
使用穴盘播种机作业。按照每穴播种 4 粒~5 粒,底土厚度 2 cm~3 cm,覆土厚度约 0.5 cm,水洒透。
要求进行铺土、播种、覆土、淋水复合作业的推荐使用秧盘播种成套设备。
5.1.7 苗期管理。播种后气温 20℃~25℃时,15 d~20 d 即陆续发芽出土。播种穴见苗时揭去二分之
一稻草,再过一周左右全部揭除。春播时,对向阳坡地的育苗地应遮荫,秋季时除去遮荫物。利用阴雨
天将过密的竹苗带土间出,移栽到缺苗的穴中,确保每穴 1 株~2 株。适时除草、松土、追肥,适量浇
2
DB 43/T 3110—2024
水灌溉等日常性护理。
母竹培育
5.2.1 1 年生实生苗应移植培育大苗,按株行间距 60 cm 起苗,每丛保留 2~3 株,成丛挖起,合理分
丛不伤根,采用挖穴机及钵苗移栽机按株距、行距均为 60 cm 的要求栽植。留下实生苗在本床育苗。培
育 2~3 年。
起苗移栽
5.3.1 按 GB/T 6001 规定进行苗木分级,选用 I 级、II 级苗上山造林,苗高 40 cm 以上,每丛 3 株~
5 株起苗,做到随起随运,避免伤根与伤笋芽。
5.3.2 栽植前用黄泥浆根,适当深栽,以根颈部低于造林地平面 2 cm 左右为宜,宜舒根正栽或随山斜
栽,鞭根、笋芽一律朝外或位于左右两侧,分层回土、压实。
5.3.3 栽植季节为 12 月至次年 3 月中旬,栽植密度为每公顷 750 丛~1500 丛。
6 幼林管护
新造幼林未成林前,每年夏秋两季应采用拖拉机配套中耕作业机具进行除草、松土各 1 次,抚育
时培蔸,除草应把攀援或缠绕植物根除,松土深 15 cm~20 cm。
竹苗恢复生长后,应及时施肥,每公顷施含有效氮 12%、磷 9%、钾 4%复合肥料 60 kg,半年后施
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堆肥等。
新造幼林内严禁放牧,防止鼠类等啮齿动物危害,加强病虫害防治。新造林 3 年内,禁止盲目采
笋,应除去病弱笋和退笋。
7 成林抚育
护笋养竹。对于材用林,禁止挖鞭笋,控制挖冬笋,保护春笋,及时挖退笋。
劈山松土。每年夏秋季,采用割灌机除去杂草、灌木,并将其枝叶均匀铺于林地,腐烂为肥料。
采用微耕机等机具每隔 2 年松土 1 次,松土深度 5 cm~10 cm。采用耕翻机具,每隔 4 年于冬季深翻林
地 1 次,深度 20 cm~25 cm。同时,挖去树兜、老竹蔸和老竹鞭,清除大石块。坡度 35°以上陡坡地
只劈山,不削山松土。
施肥
7.3.1 每年每公顷施厩肥、堆肥、塘泥、绿肥、嫩草等 4000 kg~5000kg,或饼肥 2000 kg~3000 kg。
施肥以氮肥为主,磷肥、钾肥为辅。每公顷施复合肥 750 kg,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按 1.5:1:1 养
分含量比例混合或按每公顷施毛竹专用肥 1500 kg。
7.3.2 撒施肥料宜采用撒施机,在自然降水前将肥料撒施于林地中。沟施采用开沟机,开沟深度 20
cm~25 cm,宽约 20 cm,施入沟中并覆土。株穴施采用挖穴机在立竹基部约 30 cm 处的坡上部开直径
约 20 cm 深、约 25 cm 的孔,施入肥料并覆土。
7.3.3 可在 5 月~6 月进行竹腔施肥,用电动钻孔机钻孔,用连续注射器每株注入专用液肥 5 ml~8
ml,用黄泥封针口。9 月底结合砍竹,进行竹桩施肥,用电动钻孔机打通节隔,每竹桩施入尿素或碳铵
0.1 kg~0.15 kg,用土覆盖。
林地垦复。每隔 6~8 年垦复一次,深度 20 cm 以上。在新竹抽枝展叶后进行,一般采用耕翻机具
作业。
3
DB 43/T 3110—2024
采笋。对于笋用林,应及时用挖笋机挖去退笋、细笋、弱笋、过密笋与虫蛀笋,同时应根据春笋
的成熟时期及时采挖,每公顷一般只保留 300 颗强笋并尽量均匀分布。
钩梢或摇梢。雪压、冰挂、风倒等危害较严重的竹林,可采用剪枝机,于秋分至小雪时节对新竹
进行钩梢,或在竹笋刚成竹时,及时采取摇竹的方式,摇去竹梢,留枝 18 盘以上。
8 病虫害防控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依法治理,科学防控,促进健康。加强种苗检疫,做好预测预报;以营林
为基础,加强抚育管理。
生物防治。对竹斑蛾及其它鳞翅目害虫,可于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在竹林内施放白僵药粉苞,根
据害虫发生量,发生区每公顷施放白僵菌 7.5 kg,对未达到发生标准的毛竹林每公顷施放 3.75 kg 白
僵菌进行预防。
物理防治。结合冬子竹林垦复,挖除竹蝗卵块;人工捕捉害虫;灯光诱杀鳞翅目成虫;在 5~6 月
对发病竹进行摇梢,再钩去病枯梢,11~12 月砍除病竹内杂潲,截除病死株,集中烧毁。
化学防治。当竹子的竹蝗、竹螟、竹毒蛾等虫害和竹水枯病、竹枯梢病等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时,
宜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烟雾机、弥雾机、无人飞行植保机进行防治作业。
9 采伐及预处理
采伐原则。伐密不伐稀、伐劣不伐优、伐老不伐嫩、伐内不伐缘、伐冬不伐春。采伐作业宜使用
油锯或电锯等采伐机械进行作业。留茬高度应不大于 5 cm。采伐量依据伐后应保留的合理株数而定,
一般竹林应保留每公顷约 1800 株立竹。
对于可用于制作工艺品的竹蔸,可使用挖蔸铲将其挖出;对于无用竹蔸,可使用打孔粉碎机将其
粉碎。
已砍伐竹木林场内运输应根据竹林地理条件而定,推荐使用轨道运输机。对于坡地下运,可采取
建设简易滑道的方式,下滑前,应使用油锯将竹子去枝、去尖、还可切段。不宜采取下滑方式的,可开
辟拖拽道并使用移动式拖拽机进行搬运。
已伐竹子的预处理包括去枝、去尖、锯段等工序,可使用油锯或电锯等机械作业。锯段段长由用
材需要确定。剖篾可采用剖篾机按照用材所需篾宽篾厚的要求进行作业。
废弃物包括竹枝、竹尖、剖篾残余物等,可使用粉碎机按后续用途对碎后大小、长短的要求进行
粉碎。
10 操作安全
驾驶员、操作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取得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可驾驶或操作楠竹机械化作业机械。
严禁酒后或疲劳驾驶及操作机具等违法行为。
驾驶人员或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保证人员操作安全。
机具的安全防护罩和安全标志应齐全,安全标志脱落或失效时应补齐。
起步时应注意机具周围情况,或先鸣喇叭提示,确认安全后再起步。
作业时禁止无关人员靠近机具。
工作异常时,应迅速切断动力、熄灭发动机,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发动机工作时不得检查或排
除故障。
陷机时不应人力拉抬机具,以免发生人员伤害事故。
4
上一章:DB43/T 3111-2024 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技术导则 下一章:DB13/T 5992-2024 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南

相关文章

DB43/T 2910-2024 油茶机械化施肥技术规范 DB43/T 742.2-2013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2部分:插秧 DB43/T 742.1-2013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规范 第1部分:育秧 DB43/T 759-2024 钢结构农业机械库棚建设技术规范 DB51/T 1463-2012 楠竹(毛竹)商品材生产规程 DB42/T 1196-2016 毛竹(楠竹)母竹造林技术规程 DB52/T 888-2014 毛竹(楠竹)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 DB51/T 1463-2012 楠竹(毛竹)商品材生产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