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6108/T 94-2024 仁用杏栽培技术规范

DB6108/T 94-2024 仁用杏栽培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16.3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4 09:19:48



相关搜索: 规范 栽培技术 仁用杏

内容简介

DB6108/T 94-2024 仁用杏栽培技术规范 ICS 65.020.01 CCS B 64 DB6108

林 市 地 方 标 准
DB6108/T 94—2024
仁用杏栽培技术规范
2024 - 12 - 18 发布
2025 - 01 - 18 实施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108/T 94—2024
DB6108/T 9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和种苗工作站、榆林市林业工作站、榆林市林业产业开发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玉宝、朱建军、李美林、米军梅、高占英、赵国康、刘建文、张红梅、郑升
艳、李蕊、马志伟、李焕蓉、罗竹梅、刘王叶、韦清梅、贾智楠、常海军、贾东波。
本文件由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和种苗工作站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和种苗工作站
电话:0912-3283405
地址:榆林市上郡北路 161 号
邮编:719000
I
DB6108/T 94—2024
仁用杏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仁用杏的建园、品种选择及授粉树配置、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
采收和初加工。
本文件适用于仁用杏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时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标准 通则
DB6108/T 93 仁用杏育苗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仁用杏 Prunus armeniaca L
蔷薇科杏属植物,以杏仁为主要产品的杏属果树。
4 建园
4.1 园地选择与规划
4.1.1 园地选择
园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背风向阳、集中连片且小于 25°的丘陵山地。
4.1.2 园地规划
4.1.2.1 道路系统
由主道、支道、作业道组成,主道宽 4m~6m;支道用于园地分区,宽 3m~4m;作业道设在支道内,
每 10 行留 1 横向作业道,宽 1m~2m。
4.1.2.2
排灌系统
按需配置集雨窖、排水沟等排灌设施。
1
DB6108/T 94—2024
4.2
整地
4.2.1
整地时间
春季或秋季。
4.2.2
整地方法
坡度小于15°的,采用等高线反坡条带整地,带宽1.0 m~1.5 m,带间距4 m~6 m。坡度大于15°
且小于25°的,采用鱼鳞坑整地,在与山坡水流垂直方向环山挖鱼鳞坑,坑长1.2 m~1.5 m,宽0.8 m~
1 m,埂高0.3 m~0.4 m,埂宽0.2 m~0.3 m,品字形配置。
5 品种选择与授粉树配置
5.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优质、高产、抗晚霜危害的品种。
5.2
授粉树配置
授粉树的花期应与栽植品种的花期一致,采用行间或行内配置,栽植品种与授粉树按 10:(1~2)
的比例配置。
6 栽植
6.1 栽植时期
秋季栽植在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栽植后应埋土防寒;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冻至苗木萌芽前
进行。
6.2
栽植密度
初植密度为33株/667 ㎡~55株/667 ㎡,株行距为(3 m~4 m)×(4 m~5 m)。
6.3
苗木准备
苗木应符合DB/T 6108 93的规定。栽植前将苗木根系在水中浸泡6 h~12 h,然后用0.1%高锰酸钾
浸泡0.5 h,最后用保水剂或生根剂与粘土混合泥浆蘸根处理。
6.4
栽植方法
栽植前,挖 0.6 m×0.6 m×0.6 m 的定植穴,每穴施入 5 kg~10 kg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将苗木垂
直放入栽植坑内,舒展根系,边埋土边轻提苗,填土至大半穴时,轻踩使苗木固定灌足水,待水渗下后
填土至满穴,踏实,苗木基部埋成约 0.2m 高的土堆。
6.5
定干
栽植后应及时定干。定干高度0.6 m~0.8 m,留6个~7个饱满芽,剪口处涂漆或抹蜡。
6.6
覆膜
灌水封培后,用1 m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在栽植坑表面,周围用土压实。
2
DB6108/T 94—2024
6.7
补植
定植后第二年春季四月上中旬进行补植。补植用的苗木应符合DB/T 6108 93的规定。
7 土肥水管理
7.1 土壤管理
7.1.1 行间耕作
树盘以外行间的土地,在定植后的 3 年~5 年内,间种豆类、谷类等矮秆浅根农作物。
7.1.2
深翻
在树盘周边或行间深翻 15 cm~20 cm。
7.2
施肥
果实采收后30日内施基肥,采用环状或放射状沟施法,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年生以下杏树施
基肥5 kg/株~10 kg/株,4年生以上杏树施基肥20 kg/株~30 kg/株。花芽萌动期、硬核期、果实膨大
期进行追肥,每667 ㎡追施三元复合肥30 kg~50 kg。果实膨大期、硬核期各喷1次0.2%~0.4%尿素或
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7.3
灌水
一年灌水4次,第1次灌水在花芽萌动期进行,第2次灌水在幼果膨大期进行,第3次灌水在果实膨大
期和新梢生长期进行,第4次灌水在秋后至入冬前进行。
8 整形修剪
8.1 树形选择
宜选择自然开心形。
8.2
修剪时期
8.2.1
冬季修剪在落叶后至翌年花芽萌动前进行。
8.2.2
夏季修剪在果实膨大期至果实采收期进行。
8.3
修剪方法
8.3.1
冬季修剪采用短截、疏枝、回缩、缓放的方法,夏季修剪采用抹芽、摘心、拉枝的方法。
8.3.2
幼树修剪。幼树以整形为主,加速扩大树冠,冬季对主枝延长枝留外芽短截,对侧枝开张角度
缓放,对竞争枝和过密枝疏枝;夏季在侧枝上通过摘心培养结果枝组。
8.3.3
盛果期树修剪。修剪程度应适当加重,以回缩为主,短截为辅。对过密枝、直立枝、重叠枝、
徒长枝、交叉枝进行适当回缩或疏枝;对树冠外围和上层的强壮枝,疏密留稀,去强留弱;对延长枝中
度短截,继续扩大树冠和维持树势。
8.3.4
衰老树修剪。重点是更新复壮,去除冠内多余的、分布不合理的、有病虫害的枝条,回缩衰弱
多年生枝,剪锯口应削平并涂上伤口修复剂。
3
DB6108/T 94—2024
9
病虫害防治
仁用杏主要病害有杏疔病、杏树流胶病、杏疮痂病;主要虫害有杏球坚蚧壳虫、东方金龟子、天幕
毛虫、桃粉蚜、卷叶蛾等,防治方法见附录A。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仁用杏树常见病虫
害及防治方法见表A。
10 采收和初加工
10.1 杏果采收
10.1.1 采收时间
杏果皮变黄,果肉自然裂口前。
10.1.2
采收方法
采收方法如下:
a) 直接采摘;
b) 轻摇树枝,震落杏果;
c) 用长竿轻敲果枝,使其掉落。
10.2
初加工
果实采收后,将果肉与杏核分离,晾干贮藏。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破核。破核后分级包装。
4
DB6108/T 94—2024
A
附 录 A
(资料性)
仁用杏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A.1 仁用杏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仁用杏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A.1。
表 A.1 仁用杏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 危 害 对 象 防 治 方 法
杏疔病 主要危害新梢、叶片,也可危害花 和果实。 杏树发芽前喷 29%石硫合剂 40 倍液 1 次。从杏树展叶期开始,每 10 d~14 d 喷一次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或 50%多 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
杏树流胶病 主要危害主干和主枝的桠杈处。 使用刀具将发病部位的干胶以及烂皮、翘皮刮掉,刮掉的烂皮集中焚毁,清理干净后每间隔 3 d~5 d 涂抹一次 70%甲基硫菌灵可 湿性粉剂 30 倍液或 1.8 %的辛菌胺醋酸盐。
杏疮痂病 主要危害果实和新梢,幼果发病快 而重,染病果多在肩部产生淡褐色 圆形斑点。 ①人工防治。合理修剪,改善园内光照条件,冬季清理病果落叶,集中烧毁,消灭病源。 ②药剂防治。杏树芽萌动前,喷 80 %波尔多液 100 倍液,杏落花后喷 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以后每 10 d~14 d 喷 一次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杏球坚蚧壳虫 以雌成虫或若虫群集固定在枝干 上吸食汁液危害。 ①在成虫蚧壳已形成,虫卵未孵之前,刮除雌虫。 ②若虫孵化期喷 25 %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22.4 %的螺虫乙酯 2000 倍液。
东方金龟子 成虫是重要的食叶害虫,主要危害 杏树的芽苞、嫩叶。 ①根部施药法:5% 噻虫胺(颗粒剂)撒在树盘周围与土拌匀。 ②喷洒农药:在成虫盛发期,直接向被害苗木部位喷洒 5%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1500 倍~2000 倍液,7 d 喷 1 次,连续喷洒 3 次。
天幕毛虫 主要以幼虫取食嫩芽、新叶,大量 发生时,能将全树叶片吃光,影响 花芽分化和翌年坐果。 ①结合冬剪,剪去卵块烧掉。 ②叶面喷洒 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1500 倍~2000 倍液、1.8% 阿维菌素乳油 1000 倍液或 25% 灭幼脲悬浮剂 2000-3000 倍液。
桃粉蚜 主要危害梢、叶及幼果。 树体喷施 12.5% 的阿维·啶虫脒微乳剂 2500 倍~3000 倍液防治,严重时 7d~10d 后需再喷药 1 次。
1
DB6108/T 94—2024
表 A.1(续)
病虫害 危 害 对 象 防 治 方 法
卷叶蛾 幼虫咬食新芽、嫩叶和花蕾,仅留 表皮呈网孔状,并使叶片纵卷,潜 藏叶内连续危害植株。 在幼虫发生期可用 25%灭幼脲悬浮剂 2000 倍~3000 倍或 5%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1500 倍~2000 倍液、1.8% 阿维菌素乳油 1000 倍液均匀喷雾。
2
上一章:DB6108/T 95-2024 规模肉羊场建设技术规范 下一章:DB6108/T 93-2024 仁用杏育苗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DB6108/T 93-2024 仁用杏育苗技术规范 DB5104/T 94-2024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暨人民调解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 DB14/T 1560-2018 仁用杏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 DB1504/T 1043-2024 仁用杏绿色高效施肥防控栽培技术规范 DB1305/T 94-2024 邢麦26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DB4101/T 94-2024 萝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5117/T 94-2024 大球盖菇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DB5132/T 94-2024 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防风林带营建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