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01
CCS B22 安 市 地 DB6106
延 方 标 准
DB6106/T 226-2024
延谷 14 号生产技术规程
2024-10-16发布 2024-11-15实施
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106/T 226-2024
目 次
前 言 ................................................................................................................................................................ Ⅱ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品种介绍 ........................................................................................................................................................ 1
4.1 品种来源 ................................................................................................................................................. 1
4.2 特征特性 ................................................................................................................................................. 1
5 产地环境 ........................................................................................................................................................ 1
6 栽培技术 ........................................................................................................................................................ 1
6.1 选地 ......................................................................................................................................................... 1
6.2 整地施肥 ................................................................................................................................................. 2
6.3 种子处理 ................................................................................................................................................. 2
6.4 播种 ......................................................................................................................................................... 2
6.5 田间管理 ................................................................................................................................................. 2
6.6 病虫害防治 ............................................................................................................................................. 2
7 收获 ................................................................................................................................................................ 3
Ⅰ
DB6106/T 22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延安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芳、周雪、袁宏安、牛宏伟、郭玮、苏乐平、李星星、姜雄
本文件由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韩芳
电话:0911-8891679
地址:延安市宝塔区光华路2号
邮编:716000
Ⅱ
DB6106/T 226-2024
延谷 14 号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延谷 14 号谷子品种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要点及收获。
本文件适用于延谷 14 号谷子品种在陕西适宜地区推广中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品种介绍
4.1 品种来源
由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选育而成,母本为长农 39,父本为抗除
草剂材料冀谷 24/冀谷 31 的后代。2023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谷子(2023)
610027。
4.2 特征特性
出苗到成熟平均天数 118 天。幼苗绿色,幼苗猫耳叶尖,叶鞘绿色,植株绿色,植株叶姿半上冲,
单秆,平均株高 142.6 cm。纺锤穗型,松紧度适中,刚毛短,平均穗长 23.3 cm,穗粗 2.72 cm,单穗重
25.8 g,穗粒重 20.9 g,千粒重 3.17 g,产量 5494.5 kg/h ㎡。籽粒圆球形,黄谷黄米,胚乳粳型。高抗
谷锈病,抗白发病、谷瘟病,具有烯禾啶除草剂抗性。
5 产地环境
符合《延安小米 第 1 部分:产地环境》的要求。
6 栽培技术
6.1 选地
宜选择梯田、塬地、沟台地、15°以下缓坡地及能排洪涝的旱坝地。忌重茬,宜与豆类、薯类、玉
米、油菜等作物轮作倒茬。
1
DB6106/T 226-2024
6.2 整地施肥
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深度 25 cm~30 cm,施入底肥,底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一般不低
于 2000 kg/亩。春季土壤解冻后,及时旋耕耙耱,使土壤地面平整,上虚下实。结合播种施入复合肥,
肥料使用按照 NY/T 496 的规定执行。
6.3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晾晒后的种子先用 0.2 %的 50 %辛硫磷乳油闷种 3 h~4 h,再
用 35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 0.2 %拌种。
6.4 播种
6.4.1 播期
地表 5 cm~10 cm 耕层温度稳定达到 10 ℃以上,结合墒情适时播种。
6.4.2 播量
可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每亩播种量 0.2 kg~0.3 kg,播后及时镇压。
6.4.3 播深
播深 3 cm~5 cm。
6.5 田间管理
6.5.1 查苗补苗
幼苗出土后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处及时补种。
6.5.2 中耕除草
一般中耕除草 3 次,分别在谷子幼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拔节期中耕培土。
6.5.3 化学除草
谷子 3 叶~5 叶期,杂草 2 叶~4 叶期,每亩使用 12.5 % 烯禾啶乳油 100 mL,田间均匀喷施进行化
学除草。农药使用标准按 GB/T 8321.10 的规定执行。
6.5.4 追肥
谷子拔节孕穗期,结合降水或灌溉每亩追施尿素 20 kg~25 kg。肥料使用按 NY/T 496 的规定执行。
6.6 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标准按 GB/T 8321.10 的规定执行。
6.6.1 谷瘟病
叶瘟病:发病初期,可用 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40 %克瘟散乳油 500~800 倍液,
或 6 %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或用 75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1500~2000 倍液进行防治。
穗瘟病:在抽穗始期,谷穗漏出旗叶 3 cm~5 cm,用防治叶瘟病药剂和剂量喷雾防治 1 次,1 周后
继续用同样措施再巩固 1 次,用于穗瘟病的预防。
6.6.2 白发病
用 35 %甲霜灵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 0.2 %拌种或者包衣,生育期及时拔除病株。
6.6.3 黏虫
用 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30 mL~40 mL/亩或 20 %氰戊菊酯乳油 10 mL~25 mL/亩进行喷雾。
2
DB6106/T 226-2024
7 收获
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谷穗断青,籽粒变黄变硬时及时收获,延安市谷子一般在 10 月中下旬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