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05 DB 5307
丽
江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7/T 64—2024
"'丽玉'岩白菜"品种分株繁育技术规程
2024 - 10 - 14 发布
2024 - 12 - 30 实施
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5307/T 6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丽江市草原工作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丽江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丽江市草原工作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市资源管理站、宁蒗县畜
牧工作指导站、丽江市营林工作站、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省草原监督管理
站、丽江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分院、丽江市碳汇管理站、丽江市种苗管理
站、丽江市林火监测中心、丽江市森林工业管理站、丽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宁蒗县草原工作站、永胜
县草原工作站、华坪县草原工作站、玉龙县草原工作站、宁蒗县永宁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丽春、黄华、李娟、赵庭辉、华秀春、年晓强、李永进、刘洋、王黎萍、黄
丽春、蒋韶华、赵宗桓、陈东红、曹汝涛、王明锋、和习文、和振琼、李金、史加香、陈宇、吴鹏、舒
江、李彦秋、黄庭发、张映兰、张建鸿、周天强、鲁丽梅、和丽红、余子哈、和国顺、李妍、金德安、
李佳、杨丽花、范中玉、陈小灵、杨开业、朱文浩、和志勋、和凌峰、和柏鸥、严雅丽、杨妙琴、杨文
勇。
I
DB 5307/T 64—2024
"'丽玉'岩白菜"品种分株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丽玉’岩白菜”分株繁殖的苗圃地准备、母株选择、分株、移栽、苗床管理、病虫
害防治、苗木档案及出圃标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丽玉’岩白菜”品种分株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丽玉’岩白菜” Bergenia purpurascens ‘Liyu’
“‘丽玉’岩白菜”是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野生驯化品种,属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岩白菜属(Bergenia)厚页岩白菜,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被鳞片;叶均基生;叶片革质,倒
卵形、狭倒卵形至近椭圆形,稀阔倒卵形至近长圆形;花葶疏生腺毛;聚伞花序圆锥状;萼片革质,近
狭卵形;花瓣紫红色,阔卵形;子房卵球形;花果期5月~10月。
4 苗圃地准备
地块选择
选择海拔2 400 m~3 200 m,空旷通风、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整地
在3月~5月,采用机耕或者人工对地块进行翻耕,深度20 cm~30 cm,同时清除石块、杂草,做到
耙碎土块,地面平整。
做苗床
做高床,苗床高20 cm~25 cm,苗床宽100 cm~120 cm,苗床间距30 cm~40 cm。
土壤消毒
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拌土。
1
DB 5307/T 64—2024
基肥
结合整地,施腐熟有机肥100 g/m
2~150 g/m
2和复合肥(15:15:15)40 g/m
2~50 g/m
2,与土壤混合
均匀。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5 母株选择
品种选择
选择“‘丽玉’岩白菜”为分株繁殖的品种。
母株选择
选择≥2 a生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壮茎粗且顶芽个数≥3个的植株作母株。
6 分株
分株时间
每年6月~8月进行分株。
分株方法
6.2.1 母株出土
用铲子挖出母株,在挖的过程中保持植株完整性,保证芽和根系不受损。
6.2.2 母株分割
抖掉根部土壤,用刀将母株根茎分割成带有1个~2个顶芽的株丛,分割过程中保证芽不受损,须根
长度保留3 cm~6 cm。
6.2.3 母株消毒
切面蘸满硫磺粉用于伤口消毒。
7 移栽
移栽时间
移栽在早、晚或阴天进行。
移栽方法
在床上挖穴,株行距为20 cm×20 cm,穴深度15 cm,穴中灌满水,水完全渗透后晾3 h~5 h进行移
栽;将根茎的顶芽向上摆正放到穴中,填土,使芽微露出地面,压实,浇透水。
8 苗床管理
遮阴
2
DB 5307/T 64—2024
移栽后适当遮阴,用遮光度50%~70%遮阳网。
浇水
移栽初期,视土壤墒情适时浇水,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
除草
及时除草、松土。
9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
学药剂,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的规定。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9.2.1 立枯病
用30%甲霜恶霉灵1 200~1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交替喷施使用。
9.2.2 褐斑病
用65%代森锌600倍~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600倍液交替喷施使用。
9.2.3 蚜虫
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 ml/666.7m
2~50 ml/666.7m
2,兑30kg水进行喷施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
15 ml/666.7m
2~20 ml/666.7m
2,兑30 kg水进行喷施。
10 出圃标准
当植株分化出≥3个芽时达到出圃标准。
11 育苗档案
建立育苗档案,内容包括圃地准备、母株选择、分株、移栽、苗床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