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01
CCS B 10 3208
淮
安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08/T 224—2024
淮安市主要农作物化肥定额制施用规范
Rating specification for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for major
crops in Huai'an city
2024 - 10 - 28 发布
2024 - 11 - 28 实施
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208/T 22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淮安市耕地质量保护站提出。
本文件由淮安市农业农村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淮安市耕地质量保护站、淮安市洪泽区耕地质量保护站、淮安市淮安区农业技术
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用钊、刘倍伶、唐松涛、管亚之、唐传勇、丁竞、戴莉、洪雨婕。
I
DB 3208/T 224—2024
淮安市主要农作物化肥定额制施用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主要农作物化肥定额制施用的化肥定额指标和化肥减量措施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淮安市主要农作物(稻、麦)生产中农田氮磷钾化肥定额制施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11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NY/T 29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NY/T 3888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作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化肥定额制 fertilizer quota system
根据耕地地力、作物需肥规律、目标产量、产品品质、生态环境等因素,实施主要作物化肥投入控
制在最高用量标准之内的制度,以实现减少不合理化肥用量,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和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施肥限量 fertilizer application quota
在保证作物产量、效益的同时,为降低化肥过量施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隐患和肥料浪费,根据作物
目标产量及养分吸收规律,综合采取测土配方、地力培肥、合理替代、精准施肥等措施,结合当地农业
生产水平,制定作物化肥氮磷钾的最高使用量。
4 化肥定额指标
主要农作物施肥限量值
不同区域田块主要农作物目标产量下的氮磷钾施用限量值(折纯,下同)见表1。
1
DB 3208/T 224—2024
表1 主要农作物肥料亩均施用限量值
作物 适用区域 目标产量 (kg/667 m 2) 有机肥 (kg/667 m 2) 氮 (kg/667 m 2) 磷肥 (kg/667 m 2) 钾肥 (kg/667 m 2) 化肥总用 量(kg/667 m 2)
单季杂交稻 灌溉总渠以南 650~750 200~300 13~14 4 5 22~23
单季粳稻 灌溉总渠以南 650~750 200~300 18~20 4 5 27~29
灌溉总渠以北 600~650 250~350 16~18 5 6 27~29
小麦 灌溉总渠以南 500~600 200~300 15~17 3 5 23~25
灌溉总渠以北 600~650 250~350 16~18 4 6 26~28
施肥时间和方法
根据当季种植作物目标产量、作物需肥规律及土壤肥力状况,以斯坦福公式计算氮肥用量(参见附
录 A),以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计算磷肥用量,按照 NY/T 2911 的要求执行。基追肥用量比例、氮磷
钾施用配比、不同生育期肥料运筹及施用方法等按照 NY/T 2911 的要求执行。土壤肥力分级参考附录
B。
5 化肥减量措施
测土配方施肥
合理施用化肥,减少化学氮肥用量。化学肥料用量,按NY/T 1118方法,测土配方施肥确定;化学
肥料施用方法,应按NY/T 496要求,合理施用。本措施与5.2、5.3措施中一种或几种同时使用,效果更
好。
秸秆还田
5.2.1 秸秆撒施腐熟剂直接还田
采用麦秸全量机械化灭茬还田应用腐熟剂技术模式。小麦机械化收割时,加载秸秆粉碎装置,将小
麦秸秆切成8 cm~10 cm长,并均匀平铺于田面、撒施腐熟剂(2 kg/667m
2兑细土撒施,可以与肥料混
合施用)、施肥,然后用旋耕机旋耕。
浅水旋耕,在机械旋耕过程中要使80%以上的麦秸埋入土壤中。补施氮肥,每667m
2还田300 kg秸秆
时,基肥需施尿素10 kg左右,5 d~7 d后施苗肥尿素15 kg左右。水稻田水浆管理采用干湿交替的模式
调水控气,浅水勤灌,湿润露田,泡水1 d~2 d,通气2 d~3 d,应该及时脱水通气,促进根系生长。
5.2.2 秸秆留高茬机械还田
秸秆留高茬粉碎还田。留茬12 cm~15 cm,秸秆还田整地机械化作业,碎土、深埋、覆盖一次性完
成。腐解过程中,补施一定量的氮,全量还田时,补充3 kg~4 kg纯氮,以速效肥料为主。
增施有机肥
5.3.1 农家肥
2
DB 3208/T 224—2024
应充分腐熟,拌匀、撒施、深施或穴施,施肥深度10 cm~20 cm,每667m
2施1000 kg~2000 kg,
连续施用3年以上。自制腐熟的农家肥所含有毒有害物质应符合NY/T 525中4.2.3的要求。
5.3.2 商品有机肥
潮土、黄棕壤每667m
2施用量200 kg~300 kg,水稻土每667m
2施用量250 kg~350 kg,拌匀、深施,
连续施用3年以上。
生物有机肥配合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施用,大田作物每667m
2施用生物有机肥40 kg~120 kg,在夏、
秋整地时和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一起施入。
应对商品有机肥用量进行等当量化肥换算,补施化肥时,亩均总施用量减去等当量商品有机肥施用
量,即为化肥补施量。
酸化土壤治理
5.4.1 施用石灰
因地制宜选择碳酸盐类、氧化物等石灰类土壤调理剂。土壤养分含量不高,具有养分调节需要的,
应选择碳酸盐类调理剂;用于强酸性土壤调理的,应选择氧化物类调理剂,快速中和土壤酸性,但不宜
长期适用,以免土壤板结。
5.4.2 施用用量
根据酸性土壤中和目标,土壤质地,改良20 cm耕层土壤施用石灰参考量见表2。
表2 石灰调理剂施用量(kg/667m
2)
pH 砂土 砂壤土 壤土 粘壤土 粘土
4.5 增至 5.5 45 80 120 180 220
5.5 增至 6.5 65 110 150 210 280
5.4.3 施用时间
在作物收获后与栽种前施用,应尽早施用,在播种或栽插前半个月施用。由于石灰改土效果可维持
3年左右,所以隔年再测试土壤pH,以决定是否需再补充。
5.4.4 施用方式
与土壤混匀、深施,宜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机械深施
5.5.1 小麦种肥同播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选择处理,要求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达95%以上。
选用带镇压器的机械整地作业,表层土壤松碎,旋深15cm以上,耙实后播种。适期适量播种,选择
旋耕施肥播种机作业,播种深度3 cm~5 cm,墒情不足时加深至5 cm~6 cm,施肥深度8 cm~10 cm,
推荐宽幅免耕播种,播幅为12 cm,肥料与种子上下间隔距离大于5 cm,播后镇压,墒情不足时补水。
肥料应选择颗粒状的复合肥、复混肥或缓控释肥。施用小麦专用缓控释肥一般不需要进行追肥,但
可根据情况适当施用少量尿素。施用复合肥或复混肥,基肥种肥同播,越冬期和拔节期追肥使用尿素,
一般氮肥按60%基肥,20%越冬肥,20%拔节肥或者按50%基肥,30%越冬肥,20%拔节肥进行分配。
3
DB 3208/T 224—2024
5.5.2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
按NY/T 3888规范执行。
4
DB 3208/T 224—2024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斯坦福公式
斯坦福公式:
氮肥施用量=(作物所需养分吸氮量-土壤养分供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
式中:
氮肥施用量,kg/667m
2;
作物所需养分吸氮量=目标产量×施氮区百公斤籽粒吸氮量,kg;
土壤养分供氮量=无氮区产量×无氮区百公斤籽粒吸氮量,kg;
氮肥当季利用率,%。
5
DB 3208/T 224—2024
附 B B B
录
(资料性)
土壤肥力分级表
表B.1规定了土壤肥力分级内容。
表B.1 土壤肥力分级表
分级 区域 全氮(g/kg) 有效磷(mg/kg) 速效钾(mg/kg)
高 灌溉总渠以南 >2.13 >20.91 >164
灌溉总渠以北 >2.3 >21.62 >165
较高 灌溉总渠以南 1.64-2.13 11.69-20.91 115-164
灌溉总渠以北 1.71-2.3 12.23-21.62 117-165
中 灌溉总渠以南 1.27-1.64 6.54-11.69 81-115
灌溉总渠以北 1.27-1.71 6.92-12.23 82-117
较低 灌溉总渠以南 0.98-1.27 3.66-6.54 57-81
灌溉总渠以北 0.94-1.27 3.92-6.92 58-82
低 灌溉总渠以南 <0.98 <3.66 <57
灌溉总渠以北 <0.94 <3.92 <5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