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2110/T 0017-2024 大鳞副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DB2110/T 0017-2024 大鳞副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4 14:21:49



相关搜索: 规程 养殖技术 池塘 泥鳅 池塘

内容简介

DB2110/T 0017-2024 大鳞副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ICS 65.150 2110
CCS B 52

阳 市 地 方 标 准
DB2110/T 0017—2024
大鳞副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2024 - 11 - 29 发布
2024 - 12 - 29 实施
辽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110/T 0017—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阳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甜、王旭、张明伟、边义、程振远、季森、李鸣、杨兴、冯茵菲。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阳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辽阳市太子河区东宁卫乡农场路60号
0419- 2821008。
文件归口单位通讯地址:辽阳市农业农村局 辽阳市文圣区北翰林路38号0419-2122833。
I
DB2110/T 0017—2024
大鳞副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养殖的环境条件,鱼种培育和食用鱼池塘饲养。
本文件适用于大鳞副泥鳅池塘养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1777
鲢鱼鱼苗、鱼种质量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08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SC/T 1016.1
中国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东北地区食用鱼饲养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条件
4.1 产地要求
养殖场地的环境符合NY/T 5361的规定。
4.2
水源
水源充足,水源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
4.3
水质
养殖水质符合NY 5051的规定。
4.4
池塘条件
1
DB2110/T 0017—2024
长方形,堤埂坚固,池底平坦并向一边略倾斜,不渗漏或微渗漏。鱼种培育池面积为0.2 hm
2~1 hm
2,
池深2.5m~3.0 m,水深2.0 m~2.5 m,底泥厚度不超过10 cm;商品鱼饲养池面积为0.33 hm 2~1 hm 2,池
深2.5 m~3.0 m,水深2.0 m~2.5 m,底泥厚度不超过10 cm。按总功率15 kw/hm 2~18 kw/hm 2配备叶轮增
氧机。
5 鱼种培育
5.1 夏花鱼种培育
5.1.1 池塘准备
按SC/T 1008规定执行。
5.1.2
水花鱼苗来源
从大鳞副泥鳅原(良)种场引进亲鱼繁殖或直接引进水花鱼苗。外购鱼苗应经检验检疫合格。
5.1.3
鱼苗质量
符合GB/T 11776相关要求。
5.1.4
鱼苗放养
同一池塘放养同一批孵化的鱼苗,运送鱼苗水体水温与池塘水温温差不超过2℃,放养密度为375万
2 。
尾/hm
2~450万尾/hm
5.1.5
培育管理
按SC/T 1008规定执行。
5.2
秋片鱼种培育
5.2.1
放养前的准备
池塘准备按SC/T 1008规定执行,清塘3 d后分别加注有一定肥度的池塘水和井水,使水位升高1.5 m,
加水2 d后可放鱼苗。
5.2.2
夏花鱼苗来源
由符合 5.1.2 的鱼苗培育而成,或从大鳞副泥鳅原(良)种场直接引进鱼苗。外购鱼苗应经检验检
疫合格。
5.2.3
夏花鱼苗质量
规格整齐,体形正常,体表光滑,鳍条完整,体质健壮,游动活泼,无伤病,畸形率小于 1%。
5.2.4
夏花鱼苗放养
5 月下旬放养,大鳞副泥鳅夏花放养密度为 180 万尾/hm
5.2.5
饲养管理
5.2.5.1
饲料要求
2 。
2~225 万尾/hm
2
DB2110/T 0017—2024
饲料应符合GB 13078 和NY 5072 的规定。投喂饲料粒径根据鱼种适口而定。
5.2.5.2
投喂管理
放养后次日进行驯食,将鱼驯化成集群上浮水面抢食为止。
投喂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日投饵量为主养鱼总体重的 3%~10%,并根据
水温、天气、鱼摄食情况的不同而适量增减,实际投饵量以 70%鱼吃饱为宜。
5.2.5.3
水质调控
鱼苗下塘后根据池塘水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并适量换水,每 10 d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隔天用微
生态制剂辅助调节水质。
5.2.5.4
防鸟网设置
养殖期间,在池塘上每隔 1 m拉一条反光带,防鸟捕食养殖泥鳅。
5.2.5.5
日常管理
按SC/T 1008 的规定执行。根据池塘情况,适时开动增氧机;6 月~9 月增氧机每天开机时间适当延
长,用于改良水质和增氧。
5.2.6
越冬管理
按SC/T 1016.1 的规定执行。
6 商品鱼池塘饲养
6.1 放养前的准备
池塘准备按SC/T 1008 的规定执行,商品鱼饲养期间不施有机肥。
6.2
鱼种来源
由符合 5.1.2 的鱼苗培育而成,或从大鳞副泥鳅原(良)种场直接引进鱼种。外购鱼种应经检验检
疫合格。
6.3
鱼种质量
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光滑,无伤病,无畸形。
6.4
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时间在 4 月~5 月间进行。放养大鳞副泥鳅鱼种规格尾重 10 g~15 g,放养密度 105 万尾
/hm 2 ~135 万尾/hm 2 ;套养鲢鱼种尾重 100 g~150 g,套养密度 1500 尾/hm 2 ~2100 尾/hm 2 ,鲢鱼种符
合GB/T 11777 的规定。鱼种放养前进行消毒处理。
6.5
饲养管理
6.5.1
饲料
3
DB2110/T 0017—2024
按 5.2.5.1 规定执行。
6.5.2
投喂管理
按 5.2.5.2 规定执行。
投喂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日投饵量为主养鱼总体重的 2%~3%。根据主养
鱼的吃食、水温、天气情况、适量增减,实际投饵量以 70%鱼吃饱为宜。
6.5.3
水质调控
水温在 15℃~20℃时,每 5 d~10 d加注新水一次;水温在 20℃以上时,根据池塘水质情况,每 2 d~
3 d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使水位上升 5 cm~20 cm。水温在 20℃以上时,每 10 d使用底质改良
剂改良底质,隔天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6.5.4
防鸟网设置
按 5.2.5.4 规定执行。
6.5.5
日常管理
按 5.2.5.5 规定执行。
6.6
越冬
按 5.2.6 规定执行。
7
常见病害及防治
7.1
病害预防
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放鱼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
做好鱼种消毒工作,鱼种放养时用 10 ml/L聚维酮碘溶液浸洗鱼体消毒 5 min~10 min。饲养期间经常加
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4 月~5 月及 10 月低温期每 5 d~10 d加注新水,6 月~9 月高温期每天加注新
水,每 10 d用氧化型改底片、隔天用芽孢杆菌调节水质。每 10 d全池泼洒(10%)聚维酮碘 0.37 ml/L~
0.5 ml/L,预防、治疗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所用药物应符合NY 5071 的规定。
7.2 病害防治
7.2.1 寄生虫疾病
7.2.1.1 车轮虫等纤毛虫类疾病
纤毛虫类鱼病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进行治疗。硫酸铜、硫酸亚铁使用浓度分别为 0.5
mg/L、0.2 mg/L。
7.2.1.2
指环虫等单殖吸虫疾病
单殖吸虫类鱼病用精制敌百虫粉 0.5 mg/L,全池泼洒进行治疗。
4
DB2110/T 0017—2024
7.2.2 细菌性疾病
7.2.2.1 赤皮病
全池泼洒聚维酮碘 0.37 ml/L~0.5 ml/L,进行治疗。
7.2.2.2
肠炎病
投喂每公斤饲料加硫酸新霉素 1g~2g的药饵 5 d~6 d,进行治疗。
5
上一章:DB2112/T 0014-2024 昌图出口花生生产管控技术规程 下一章:DB2110/T 0016-2024 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22/T 2895-2018 大鳞副泥鳅成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DB21/T 3201-2019 大鳞副泥鳅成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DB45/T 1745-2018 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DB23/T 3501-2023 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技术规程 DB21/T 3146-2019 大鳞副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DB34/T 3400-2019 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技术规范 DB510100/T 190-2015 大鳞副泥鳅养殖技术规范成鱼 DB510100/T 189-2015 大鳞副泥鳅养殖技术规范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