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2310/T 162-2024 玉木耳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DB2310/T 162-2024 玉木耳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54.7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4 11:47:17



相关搜索: 规程 塑料大棚 栽培技术 木耳

内容简介

DB2310/T 162-2024 玉木耳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39 2310
黑 龙 江 省 牡 丹 江 市 地 方 标 准
DB 2310/T 162—2024
玉木耳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2024 - 12 - 19 发布
2025 - 01 - 18 实施
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2310/T 162—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宁市食用菌协会、东宁市食用菌研发中心、黑龙江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雯、高营营、曾伟民、王宇璇、李艺、徐连堂、孙浩天、刘志栋、于洋、郭
妍。
I
DB 2310/T 162—2024
玉木耳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塑料大棚栽培玉木耳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大棚建设要求、栽培季节、栽培工
艺流程、栽培管理、采收晾晒、转潮管理、病虫害防治、储存、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玉木耳塑料大棚栽培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4455 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JB/T 10594-2006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QB/T 2000 塑料经编遮阳网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玉木耳
由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的白色变异菌株选育而成的胶质真菌。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土壤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水质符合 GB 5749 的规定。
5 大棚建设要求
5.1
场地
应选择远离工业污染源及距公路主干路以及河道 300 m 以上的地块,靠近优良水源,地势平坦,
不积水。
1
DB 2310/T 162—2024
5.2
大棚建设要求
大棚长、宽、高按照生产规模要求设计,大棚骨架符合 JB/T 10594-2006 中 8.6 的规定。塑料棚膜
符合 GB/T 4455 的规定,塑料棚膜外部覆盖遮阳网,遮阳网符合 QB/T 2000 的规定。
6 栽培季节
玉木耳大棚栽培分为春季栽培和秋季栽培。春季栽培在每年 1 月~3 月制作菌包,4 月~5 月菌包进
入大棚出耳管理;秋季栽培菌包制作从 5 月初至 6 月下旬,7 月~8 月菌包进入大棚出耳管理。
7 栽培工艺流程
菌包进棚→菌丝复壮→割口→菌丝恢复→吊袋→原基形成→耳片生长→采收晾晒→转潮管理
8 栽培管理
8.1
菌包进棚
8.1.1 挑选菌包
挑选无破损、无杂菌菌包入棚。
8.1.2 春季
春季最低温度≧8℃入棚,码放在防寒材料上,4 层~5 层高。
8.1.3 秋季
秋季 7 月~8 月入棚,菌包直接散放在防尘地布上即可,保持通风,入棚后需一直覆盖遮阳网。
8.2
菌丝复壮
8.2.1 春季
菌包入棚后放置 7 d~10 d,期间上下倒垛 1 次~2 次,菌包温度控制在 15℃~28℃。
8.2.2 秋季
菌包入棚后放置 3 d~5 d,菌包温度不高于 28℃。
8.3
割口
待菌包按压有弹性,袋料充分贴合,菌丝复壮变白后进行。用割口机进行割口,口形状有“O”或
“/”型等。口径在 0.4 cm~0.6 cm 之间,口间距 2 cm~3 cm,成“品”字型分布,每包割口 180±20 个。
割口深度以 0.8 cm 为宜。
8.4
菌丝恢复
8.4.1 春季
将刺好孔的菌包重新按 8.1.2 的规定码好垛,菌包上加盖塑料和草帘,增湿保温,湿度控制在 80%
2
DB 2310/T 162—2024
~85%,菌包温度控制在 15℃~28℃,每天通风 1 次~2 次,每次 30 min,4 d~5 d 倒垛一次,待割口处
菌丝封口即可吊袋。
8.4.2 秋季
刺好孔的菌包散放在防尘布上,控制菌包温度在 28℃以下。温度高时,大棚要覆盖 2 层遮阳网,
保持通风,待割口处菌丝封口即可吊袋。
8.5
吊袋
在棚内横杆上每隔 20 cm~25 cm 系吊袋绳,挂绳底端打结,从下向上,菌包口向下,每挂一包放置
一个塑料脚扣,每串 7 个~8 个,最底部菌包应距地面 30 cm 以上。
8.6
原基形成
吊袋后,春季栽培一般 4 d~5 d 不浇水,秋季栽培 2 d~3 d 不浇水,待菌丝恢复,菌包变白,袋料
充分贴合后即可浇水。此阶段以保湿为主,菌包温度在 20℃~2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85%左右,每
天通微风,直至形成原基。春季原基形成后覆盖遮阳网。
8.7
耳片生长
浇水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保持空气清新,菌包温度控制在 20℃~2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90%~95%。
9 采收晾晒
9.1
采收
当耳片舒展,直径 3 cm~4 cm,即可采收。采收前应停水 1 d~2 d。采摘时地面、工具保持洁净,
工作人员穿戴手套和鞋套。
9.2
晾晒
网架晾晒,晾晒架上覆盖遮阳网。保持暗光或散射光条件下晾晒,晾晒时玉木耳堆积厚度在 3 cm~4
cm,期间防止雨淋,耳片干透后及时收储。
10 转潮管理
采摘后的菌包停 1 d~2 d 后,按照 8.7 的规定进行管理。
11 病虫害防治
防治病虫害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用药品种和用药量应符合NY/T393的要求。
12 储存
储存应选择避光、清洁、阴凉、干燥、无异味的环境,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和易于传播霉菌、
3
DB 2310/T 162—2024
虫害的物品混合存放。
13 生产档案
建立玉木耳生产档案,包括栽培场地环境、栽培管理、采收晾晒、储存等生产过程的记录,记录保
存 2 年。
4
上一章:DB2311/T 085-2024 黑河马核心群组建与选育技术规范 下一章:DB2112/T 0016-2024 花生秸秆饲料加工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3207/T 1012-2021 玉木耳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DB22/T 2604-2016 玉木耳大棚挂袋出耳管理技术规程 DB2310/T 127-2024 塑料大棚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DB15/T 3231-2025 塑料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DB2310/T 077-2022 富硒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DB2310/T 007-2019 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DB21/T 3688-2023 玉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DB2310/T 075-2022 黑木耳轻简露地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