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64/T 1211-2024 枸杞实蝇监测及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DB64/T 1211-2024 枸杞实蝇监测及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01.5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4 15:07:05



相关搜索: 技术规程 监测 防控 综合 枸杞 枸杞 综合

内容简介

DB64/T 1211-2024 枸杞实蝇监测及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16 64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64/T 1211—2024
代替 DB 64/T 1211-2016
枸杞实蝇监测及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onitoring , integr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eoceratitis asiatica(Becker)
2024 - 11 - 19 发布
2025 - 02 - 18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 64/T 1211—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64/T 1211-2016《枸杞实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与DB64/T 1211-2016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文件的适用范围(见第 1 章);
b) 增加了“监测”、“诱剂”对枸杞实蝇防控过程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规范(见 3.2、3.4);
c) 增加了“监测方法”一章,作为本文件第 4 章内容(见第 4 章);
d) 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更改合并后纳入“综合防控”(见第 5 章),
并增加了“化学防治”(见 5.4)。其中,“5.1 农业防控”中增加了“5.1.4 修剪措施”;并
将原文件中生物防治的“性诱剂诱捕”改为“诱剂诱捕”,并归类于本文件中的物理防控,且
增加了“枸杞实蝇专用诱剂板诱捕”(见 5.2.4)、“诱集卡诱捕”(见 5.2.3);本文件中
的“5.3 生物防控”将原文件中生物防治的“植物源药剂”按时间进行了细化,对“微生物源
药剂”按虫态进行了细化。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晓丽、李锋、王彦、董婕、马利奋、耿秀娟、禹瑞丽、姚远、李艳、张铃雅、
李硕枫、孙甜、冶红燕、李晓龙、马建国、张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本文件于2016年12月首次发布,2024年03月第一次修
订。
I
DB 64/T 1211—2024
枸杞实蝇监测及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枸杞实蝇监测及综合防控的方法、措施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枸杞产区枸杞实蝇的监测及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6828 实蝇诱剂监测方法
LY/T 2606 枣实蝇防治技术规程
NY/T 2056 地中海实蝇监测规范
DB64/T 554 枸杞红瘿蚊地膜覆盖防治操作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枸杞实蝇 Neoceratitis asiatica (Becker)
属双翅目实蝇科(Trypetidae),专以枸杞果实为食,其幼虫俗称白蛆,被害果称虫果或蛆果。
监测 monitoring
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一定区域内目标生物开展长期、固定、连读的调查工作,摸清其发生区域、
发生时期、发育阶段及发生数量。
越冬代蛹 overwintering pupa
一年多代的全变态类昆虫,以蛹越冬时的虫态。
诱剂 attractant
引诱目标昆虫向该物质源做趋向运动的化学物质。
4 监测方法
蛹监测
4.1.1 监测地点
在监测区域内确定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选择3株样树,并将每株枸杞树冠垂直投影区作为土壤监
测范围。
1
DB 64/T 1211—2024
4.1.2 监测时间
每年根系活动期、老眼枝果熟期、秋梢生长期。
4.1.3 监测方法
样方大小为20 cm×20 cm×10 cm,取地表10 cm深度范围内的土样,做好标签,取土倒入孔径为
100目的标准筛筛盘内,用水冲洗并不断晃动,至筛盘内所有的土全部冲去,将残留物收集放置到白纸
上,捡出枸杞实蝇蛹,区分活蛹与死蛹。活蛹虫体饱满、份量重,深黄色至棕黄色,死蛹虫体份量轻干
瘪、深褐色至黑色。根据活蛹的数量,换算成667㎡的虫口数。
成虫监测
4.2.1 监测地点
在监测区域内,自北向南,确定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挂3张诱集板,每个板间距50 m以上。
4.2.2 监测时间
每年七寸枝显蕾、老眼枝开花期、老眼枝果熟期、秋梢现蕾期。
4.2.3 监测方法
利用实蝇诱集卡进行监测。将诱集卡悬挂于枸杞树冠中,将四角固定,一般悬挂于树冠的2/3高度
处,且不要受树叶直接遮蔽或太阳直接暴晒。每1 d调查板上有无枸杞实蝇成虫,当发现有第1头枸杞实
蝇成虫时便开始进行全园防控,每7 d~10 d换1次诱集卡。
5 综合防控
农业防控
5.1.1 翻耕灭虫
冬灌前或早春,翻耕土壤5 cm~15 cm,将越冬蛹翻至地表,晒死或冻死。
5.1.2 灌水控虫
芽鳞开裂吐绿期、果熟期、秋梢现蕾期、休眠期(枸杞实蝇4个蛹态高峰期),田间大水漫灌,使
土壤含水量大于150g/kg,有效降低枸杞实蝇蛹的羽化率。
5.1.3 地膜覆盖
4月上旬覆膜,5月下旬撤膜,其他按照DB64/T 554执行。
5.1.4 修剪措施
于冬春季节,在枸杞停止生长阶段,实施修剪措施,并及时清理修剪下的枝条、残果和杂草,力求
达到降低害虫越冬基数的目的。
于5月初、9月初对枸杞实蝇危害重的枝条进行夏季保健性修剪,并及时集中销毁修剪下的枝条。
物理防控
5.2.1 人工摘除
2
DB 64/T 1211—2024
采果期,结合采果作业,摘取蛆果,及时集中销毁。
5.2.2 性诱剂诱捕
5.2.2.1 悬挂材料
枸杞实蝇性诱剂(具粘性,可将引诱到的枸杞实蝇成虫粘捕于诱集塑料瓶外壁),具体使用方法按
照附录A执行。
5.2.2.2 悬挂防治始期
5月初,悬挂喷有枸杞实蝇性诱剂的塑料瓶,并每天检查,当发现有第1头枸杞实蝇成虫时,开始大
面积悬挂进行全园诱捕防控。
5.2.2.3 悬挂密度
一般以15个/667 m
2~20个/667 m
2为宜。
5.2.2.4 悬挂高度
将其悬挂于树冠2/3高处,阳光透射率60%处为佳。
5.2.2.5 悬挂瓶颜色
深绿色为宜。
5.2.3 诱集卡诱捕
5.2.3.1 悬挂材料
枸杞实蝇诱集卡(可降解),使用方法按照附录B执行。
5.2.3.2 悬挂防治始期
同上5.2.3.2。
5.2.3.3 悬挂密度
依据各枸杞产区的种植密度而定,以5个/667 m
2~10个/667 m
2为宜。
5.2.3.4 悬挂方位
面南北向悬挂。
5.2.3.5 悬挂高度
悬挂于树冠高2/3处或与树冠等高处。
5.2.4 枸杞实蝇专用诱剂板诱捕
枸杞生长期,田间悬挂枸杞实蝇专用诱剂板(基板的表面涂有一层粘性胶类物质,其中加有一定比
例的诱蝇蛋白,这种胶具有很强的粘性,能够粘住被诱蝇蛋白引诱来的枸杞实蝇成虫),色板大小25cm
×20cm,5板/667 m
2,防治枸杞实蝇的同时兼防枸杞木虱、蚜虫等其他枸杞主要害虫,见附录B图B.4。
生物防控
3
DB 64/T 1211—2024
5.3.1 植物源药剂
5.3.1.1 施药时期
5月初、7月初、9月初,于枸杞实蝇成虫羽化出土初期、盛期集中防控。
5.3.1.2 施药时间
08:00之前施药。
5.3.1.3 施药方法
施用椰子油2500倍液、1.5%除虫菊素水乳剂500倍+5% d-柠檬烯可溶液剂5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
500倍~600倍液+1.5%除虫菊素水乳剂500倍~700倍液进行全园树冠喷雾。全年共喷药5次。
5.3.2 微生物制剂
5.3.2.1 幼虫期
9月底,于老熟幼虫入土后,选择傍晚或相对湿度高的气候环境下,用2×10
9个孢子/g台湾黑僵菌
100倍液向枸杞园土表、土壤喷施或结合滴管施药,每667 m
2用量6 kg左右。
5.3.2.2 蛹期
4月中旬至下旬,于枸杞实蝇越冬蛹羽化出土前,向翻耕后的枸杞园撒施白僵菌粉(浓度1:10掺和
细土),每667 m
2用量5 kg~6 kg,混合拌匀,撒于枸杞园内土面。树冠下及周围较高田面要多撒些,
然后浅耙,使药土混合,以表土覆盖。若早春拌药不彻底,成虫发生较多,于6月底,结合铲园作业,
补做土壤拌药1次。
化学防治
5月初、7月初、9月初,于枸杞实蝇成虫羽化出土初期、盛期集中防控。在08:00之前施药,效果最
佳。选用吡虫啉乳油2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1500倍液喷施于枸杞植株;毒死蜱1500倍~2000
倍液喷施于枸杞园地面、枸杞植株。
4
DB 64/T 1211—2024
附 录 A
(规范性)
枸杞实蝇诱剂使用方法
将枸杞实蝇诱剂均匀喷洒于撕去产品信息贴膜的废旧裸塑料瓶外壁(以下均简称塑料瓶)(见图
A.1)。为使喷洒均匀,喷洒时诱剂瓶罐需距塑料瓶体约30 cm以上的距离(见图A.2),用绳子的一端
将塑料瓶口绑牢,绳子的另一端悬挂于枸杞植株中较强壮枝条上(见图A.3)。悬挂时,尽量悬挂于枸
杞树树冠中间部位(枝繁叶茂处),避免喷有诱剂的塑料瓶暴露于日光之下(见图A.3)。
图 A.1 枸杞实蝇诱剂喷洒方法 图 A.2 枸杞实蝇诱剂喷洒方法
图 A.3 枸杞实蝇诱剂瓶悬挂方法
5
DB 64/T 1211—2024
附 录 B
(规范性)
枸杞实蝇诱集卡田间悬挂方法
图 B.1 枸杞实蝇诱集卡田间悬挂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上一章:DB64/T 2085-2024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生产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 下一章:DB53/T 1328-2024 竹叶花椒带枝采收与烘干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4415/T 36-2024 桔小实蝇监测及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DB64/T 737-2011 有机枸杞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DB64/T 851-2013 枸杞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DB64/T 1800-2021 稻水象甲检疫及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DB43/T 1953-2020 瓜实蝇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DB3201/T 1171-2023 柑橘小实蝇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DB64/T 852-2013 枸杞病虫害监测预报技术规程 DB64/T 852-2023 枸杞病虫害监测预报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