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31/T 1521-2024 农产品品牌评价通则

DB31/T 1521-2024 农产品品牌评价通则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61.6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15:51:22



相关搜索: 品牌 农产品 评价 通则

内容简介

DB31/T 1521-2024 农产品品牌评价通则 ICS 65.020.01
CCS B01

海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1/T 1521—2024
农产品品牌评价通则
Assessment genera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brand
2024-11-29 发布 2025-03-01 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1/T 152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维谊、刘东亮、杨琳、李瑞红、陈艳芬、刘洋、范源、郭薇薇、童金蓉、董
永华。
I
DB31/T 1521—2024
农产品品牌评价通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产品品牌评价的评价内容和评价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地产初级和初加工农产品品牌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现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9185 品牌 术语
GB/T 31045 品牌价值评价 农产品
GB/T 39654 品牌评价 原则与基础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185、GB/T 31045、GB/T 39654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评价内容
4.1 概述
农产品品牌评价实行千分制,包括基础保障能力 200 分,质量管理能力 300 分、技术创新能力 250
分、品牌运用能力 250 分四个方面。
4.2 评价指标体系
4.2.1 基础保障能力
基础保障能力包括:
a) 商标注册:商标登记注册年限情况;
b) 品牌发展规划:品牌文化、品牌部门、品牌发展战略、培育计划等情况;
c) 扶持政策:获得品牌扶持政策情况;
d) 责任意识:培育就业、带动农户、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情况;
e) 市场占有能力:产量、产值在本市同行业地位情况、逐年增长情况。
4.2.2 质量管理能力
质量管理能力包括:
a) 标准化水平:参与农业标准化项目情况,获得标准化荣誉情况;
b)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体系认证、信息化管理、生产管理体系运行、品牌危机管理情况;
c) 产品认证:获得产品认证、产品登记、品牌授权情况;
1
DB31/T 1521—2024
d) 产品质量:选用优质特色品种、分等分级、安全和品质情况。
4.2.3 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包括:
a) 关键核心技术能力:组织机构、研究与开发设施设备、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关键生产技术情况;
新技术开发投入情况;
b) 技术合作: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技术合作等情况;
c) 新产品开发:新品种、新产品开发使用、获得产品专利、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情况。
4.2.4 品牌运用能力
品牌运用能力包括:
a) 品牌营销:广告宣传、品牌包装、标识、广告语、展览馆、体验馆情况;
b) 品牌知名度:在全国及本市范围内知名度情况,品牌产品销售范围情况;
c) 品牌满意度:用户满意度调查测评、售后服务、质量投诉情况;
d) 品牌忠诚度:销售渠道、消费群体、品牌忠诚度调查情况;
e) 品牌美誉度:参加展示展销、评优品鉴、获得荣誉情况。
5 评价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遵循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
5.1.2发生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或其他对农产品品牌有重大负面影响事件的,不应参与评价。
5.2 评价纪律
5.2.1 评价人员及相关人员应遵守评审纪律,保守评价对象的商业秘密。
5.2.2 评价人员与评价对象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客观公正评价的情形的,不应参与评价。
5.3 评价人员
应了解本市农产品品牌相关情况,评价人员人数应不少于 5 人,且为单数。
5.4 评价形式
评价对象提供佐证材料,评价人员应按照附录A的规定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打分,若对附录A中指标
项有异议,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核查。
5.5 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对象得分排序情况形成评价结果。
5.6 评价记录
评价对象材料、评价过程相关数据记录及评价结果,应保存三年。
2
DB31/T 1521—2024
附 录 A
(规范性)
农产品品牌评价指标
表 A.1 规定了农产品品牌评价指标的要求。
表 A.1 农产品品牌评价指标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内容 分值 备注
1 基础保障 能力 (200 分) 商标注册 (20 分) 注册年限不低于 10 年(含 10 年) 20 —
2 注册年限 5 年(含 5 年)至 10 年(不含 10 年) 10 —
3 注册年限 1 年(含 1 年)至 5 年 5 —
4 品牌发展 规划 (30 分) 有品牌文化,品牌文化符合追求卓越、营养健康、绿色生态、 可持续发展等理念 15 —
5 有专门的部门开展品牌工作 10 —
6 有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培育计划 5 —
7 扶持政策 (30 分) 获得国家、部级品牌扶持政策支持 15 —
8 获得本市市级品牌扶持政策支持 10 —
9 获得本市区级品牌扶持政策支持 5 —
10 责任意识 (40 分) 雇佣务工人员不少于 20 人 10 —
11 带动周边农户不低于 40 户 10 —
12 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或资源化利用,对生产环境不造成 污染 10 —
13 参与资助灾区、社会福利、文化教育等社会公益活动 10 —
14 市场占有 能力 (80 分) 产量处于全市同行业领先地位 30 —
15 产值处于全市同行业领先地位 30 —
16 产量逐年有增长 10 —
17 产值逐年有增长 10 —
3
DB31/T 1521—2024
表 A.1 农产品品牌评价指标(续)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内容 分值 备注
18 质量管理 能力 (300 分) 标准化水平 (70 分) 参与国家级农业标准化项目 20 —
19 参与上海市级农业标准化项目 15 —
20 参与区级农业标准化项目 10 —
21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标准化荣誉 15 —
22 获得地市级标准化荣誉 10 —
23 质量管理 体系 (70 分) 获得 ISO9001、ISO22000、GAP、HACCP 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证书之一(20 分);获得以上两种证书及以上(10 分) 30 本项累 计得分
24 使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生产全过程管理 10 —
25 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信息传递 10 —
26 建立文件化的质量体系,有质量手册和生产操作规程文件, 有运行记录 10 —
27 建立品牌危机管理办法 5 —
28 建立商标授权使用与维权管理办法 5 —
29 产品认证 (80 分) 获得授权使用地理标志保护标志 20 —
30 通过上海市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验收 20 —
31 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许可 10 —
32 获得有机产品认证 10 —
33 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品证书 10 —
34 获得其他区级公共品牌授权 10 —
35 产品质量 (80 分) 使用优质特色品种 20 —
36 产品按品质实施分等分级上市 30 —
37 每年进行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且合格 20 —
38 每年进行产品品质测评 10 —
4
DB31/T 1521—2024
表 A.1 农产品品牌评价指标(续)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内容 分值 备注
39 技术创新 能力 (250 分) 关键核心 技术能力 (100 分) 建立技术研究与开发部门 10 —
40 有配套的研究与开发设备、设施 10 —
41 聘有副高级技术职称及以上研究与开发负责人 10 —
42 研究与开发团队不少于 3 人 10 —
43 开发掌握关键生产技术 20 —
44 开发或使用智能化设施装备:如植物工厂、现代智能温室、 工厂化养殖等设施设备等 20 —
45 参与新技术开发 10 —
46 投入新技术开发资金占当年利润不少于 10% 10 —
47 技术合作 (50 分) 与农业发达国家或地区有科学研究或技术推广等合作项目 20 —
48 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研究与开发团队有技术合 作 10 —
49 承担科研项目 10 —
50 聘请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正高级技术职称研究与 开发人员担任技术顾问 10 —
51 新产品开发 (100 分) 自主开发并使用新品种、新产品 20 —
52 合作开发并使用新品种、新产品 10 —
53 获得新品种证书或产品发明专利 20 —
54 购买了科学技术成果 10 —
55 进行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20 —
56 获得软件著作权或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 10 —
57 投入资金占当年利润不少于 10% 10 —
58 品牌运用 能力 (250 分) 品牌营销 (50 分) 通过省、市级以上媒体投放农产品品牌广告 20 —
59 有农产品品牌相关展览馆、体验馆等 20 —
60 农产品品牌有包装、标识、广告语 10 —
3
DB31/T 1521—2024
表 A.1 品牌农产品评价指标(续)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内容 分值 备注
61 品牌运用 能力 (250 分) 品牌知名度 (50 分) 全国性电视台、报刊、网站、杂志等进行过品牌介绍的 20 —
62 省市级电视台、报刊、网站、杂志等进行过品牌推广的 10 —
63 产品出口境外销售的 10 —
64 产品在本市范围广泛销售的 10 —
65 品牌满意度 (50 分) 每两年开展用户满意度测评或调查的 20 —
66 有售后服务体系 20 —
67 近三年品牌产品无质量投诉 10 —
68 品牌忠诚度 (50 分) 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20 —
69 有持续增长的消费群体 20 —
70 每两年开展品牌忠诚度相关调查 10 —
71 品牌美誉度 (50 分) 参加全国性展览等相关活动(10 分); 获荣誉称号(10 分) 20 本项累 计得分
72 参加省市级展览等相关活动(5 分); 获荣誉称号(5 分) 10 本项累 计得分
73 参加品质鉴评或评优等相关活动(10 分); 获相关荣誉称号(10 分) 20 本项累 计得分
4
上一章:DB31/T 362.1-2024 水务信息管理 第1部分:分类与编码 下一章:DB31/T 1524-2024 基于隐私计算技术的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管理规范

相关文章

T/CNFPIA 4003-2017 木质林产品品牌价值评价通则 T/CATCM 001.1-2019 中药品牌评价第1部分:通则 T/CATCM 001.1-2019 中药品牌评价 第1部分:通则 DB37/T 3075-2017 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评价 GB/T 29186.1-2021 品牌价值要素评价第1部分:通则 GB/T 29186.1-2021 品牌价值要素评价 第1部分:通则 DB37/T 3076-2017 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价 T/CNLIC 0103-2023 轻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