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40
CCS C 23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289—2024
代替 DB51/T 2289-2016
岷江柏木育苗技术规程
2024 - 12 - 03 发布
2024 - 12 - 29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T 2289—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育苗 ................................................................................ 1
5 苗木出圃 ............................................................................ 4
6 档案管理 ............................................................................ 4
附录 A (资料性) 岷江柏木主要病害鼠害及防治 ........................................... 5
附录 B (资料性) 岷江柏木苗木质量分级 ................................................. 6
I
DB51/T 228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代替DB51/T 2289-2016《岷江柏木育苗技术规程》,与DB51/T 2289-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高径比(见 3.2);
—— 增加了圃地选择范围(见 4.1.1);
—— 修改了采种母树树龄,球果采收时间(见 4.2.1,2016 年版的 4.4.1.1);
—— 增加了种子质量标准(见 4.2.2);
—— 增加了种子催芽(见 4.3.1.1);
—— 修改了播种量(见 4.3.1.2,2016 版的 4.4.3);
—— 修改了播后管理(见 4.3.1.3,2016 版的 4.6.5.3);
—— 修改了容器育苗方法(见 4.3.2,2016 版的 4.5);
—— 增加了苗期管理的水分管理措施(见 4.4.2);
—— 增加了冬季管理措施(见 4.4.6);
—— 增加了鼠害防治措施(见 4.4.7);
—— 增加了幼苗管理措施(见 4.5);
—— 增加了起苗措施(见 5.1);
—— 修改了苗木分级(见 5.2,2016 版的 5.2);
—— 增加了苗木标签(见 5.4);
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峥静茹、冯秋红、蔡蕾、潘红丽、李旭华、陈淼、刘世荣、刘兴良、李登峰、
杨杰、吴玉丹、史作民、缪宁、徐惠、吴宗兴、张永明、邱先惠、杨素香、胡应红、张可。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史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16 年首次发布为 DB51/T 2289-2016;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51/T 2289—2024
岷江柏木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岷江柏木(Cupressus chengiana S.Y.Hu)术语和定义、育苗、苗木出圃、档案管理
等基本要求和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干旱河谷区岷江柏木的苗木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6619 林木采种技术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管理档案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DB51/T 705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51/T 706 四川省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岷江柏木 Cupressus chengiana
柏科(Cupressaceae)柏木属(Cupressus)常绿慢生乔木,主要产于四川西北部(岷江上游茂县、
汶川、理县、大金、小金)及甘肃南部(舟曲、石门、武都)等地。
高径比 ratio of height and diameter
苗木高度与地径之比,单位cm/cm。
4 育苗
苗圃地建设
4.1.1 圃地建设
在岷江柏木原生区域干旱河谷地区,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交通方便,有水源,排水良好的地
块。地块为土层厚度≥40 cm,pH值在6.5~7.5的砂质壤土。
4.1.2 圃地整理
1
DB51/T 2289—2024
4.1.2.1 整地
育苗前将土壤深翻30 cm~40 cm,耙地、平整、镇压。清除草根、石块等杂物,做到深耕细整、地
平土碎。
4.1.2.2 施基肥
结合整地每667 m
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500 kg~3000 kg,磷肥100 kg(有效磷≥12%)。
4.1.3 土壤消毒
土壤消毒的使用准则按GB/T 8321执行。土壤杀菌选用多菌灵、代森锰锌、高锰酸钾等农药中的一
种,播种时或提前1天使用。土壤杀虫选用辛硫磷、敌百虫等农药中的一种,播种前10天使用。
4.1.4 作床
根据地区采用不同的作床方式:
a) 在气候湿润、多雨地区,或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或地下水位高的苗圃,采用高床。床面
高出步道 10 cm~15 cm,宽 100 cm~120 cm,步道宽 30 cm,床长随地形地貌决定。
b) 在气候干旱、少雨和蒸发量大的地区,采用低床。床面低于步道 10 cm~15 cm,宽 100 cm~
120 cm,步道宽 30 cm,床长随地形地貌决定。
采种与贮藏
4.2.1 球果采收
选择生长健壮、冠形好、结实量大、无病虫害、树龄在20 a以上的岷江柏木为采种母树,球果呈绿
褐色、鳞片微裂时进行采收,采收期为9月中旬~11月。采种技术参照GB/T 16619执行。
4.2.2 种子处理
球果放在阳光下摊晒,适时翻动。果鳞开裂后,轻轻敲打,种子脱出。成熟种子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近卵圆形,直径3 mm~5 mm。种子质量标准符合DB51/T 706规定的Ⅱ级种子标准。
4.2.3 种子临时贮藏
种子晾干后袋装贮藏在通风干燥处。
苗木培育
4.3.1 大田育苗
4.3.1.1 种子催芽
用始温40℃~50℃水温浸种3 d后播种。或用始温40℃~50℃水浸泡一昼夜后混以3倍种子量的湿沙
置于容器中,每天放在室外并保持沙中潮湿,约10%的种粒露白时取出播种。
4.3.1.2 种子播种
采用春播和秋播。春播一般在3月~4月,秋播一般在9月中旬~10月下旬。
采用条播,行距20 cm,播种沟宽5 cm~8 cm,沟深3 cm~5 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厚度
0.5 cm~1.0 cm。每667 m
2播种量15 kg~20 kg。播种后雾状浇水,覆草再加盖塑料薄膜小拱棚,棚高
50 cm~60 cm,两端留通风口。
2
DB51/T 2289—2024
4.3.1.3 播后管理
幼苗出土1/3后,陆续揭除覆草,出土1/2后全部揭除;每天8点~18点,揭开小拱棚通风口通风,
其余时间关闭通风口保温,一个月后揭除小拱棚。保持土壤疏松、湿润。
搭建遮阳棚,高2 m~3 m,遮阳网2层~3层,保证遮阳率≥85 %,用于遮光、挡雨、保湿、保温及
防病虫害传播。第二年春天撤除遮阳棚,进行全光培育。
4.3.2 容器育苗
4.3.2.1 基质配制
按黄心土40%~60%+腐殖土30%~50%+过磷酸钙6%+珍珠岩4%的比例混匀配制,基质pH值6.5~8.0。
4.3.2.2 容器规格
培育2a生容器苗选用直径10 cm~15 cm,高度15 cm~20 cm的无纺布营养袋或塑料营养钵,推荐使
用无纺布可降解材料容器。
4.3.2.3 基质消毒与装填
每1 m
3土壤用100 g硫酸亚铁充分搅拌,覆盖塑料薄膜堆放3 d~5 d,再摊晒1 d~2 d后进行装袋。
4.3.2.4 移栽
采用两段育苗法,即在苗床上按本文件4.3.1节播种,待幼苗长至8 cm~10 cm高时,移栽至容器继
续培育成苗。
采用低床,排苗前在苗床上覆盖1层~2层塑料薄膜,或在板砖上直接排苗,预防窜根。幼苗随起随
栽,移栽前一天浇透水。移栽时将幼苗取出,在容器中央插一个10 cm深的孔,将幼苗根系全部植入孔
中。1个容器移栽1株,装好后整齐排放在床内,相互靠紧,浇透水。
苗期管理
4.4.1 除草
人工松土除草,随见随除,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4.4.2 水分管理
5月~9月,每隔10 d~15 d浇水1次,保证土壤湿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若天气晴朗、温度过
高、土壤干燥、空气湿度低于30%,增加浇水次数,浇水时间在早上8时前或下午18时以后。
10月~11月,每隔20 d~30 d浇水1次,保证土壤湿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浇水时间在天气晴
朗的15点~17点进行。
4.4.3 施肥
5月~7月,追施叶面肥,每667 m
2施800 g~1200 g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2%~0.3%,分2次~3次
施用。
7月~9月,施速效氮肥,每667 m
2施10 kg~15 kg硫酸铵,分3次~4次施用,每隔10 d施1次,施
后立即浇水。
10月~11月,叶面施磷钾肥,每667 m
2施400 g~800 g磷酸二氢钾,施1次~2次,每隔7 d施1次。
4.4.4 间苗
3
DB51/T 2289—2024
幼苗长到5 cm~6 cm时进行间苗,做到“间早、间小留大、间密留稀、间劣留优、间补结合”。间
苗分2次~3次完成,每次间隔15 d~20 d,苗距保持5 cm~10 cm,每667 m
2圃地留苗8万株~10万株。
4.4.5 矮化壮苗
7月~8月高温高湿,幼苗易徒长。新梢长至5 cm~10 cm时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加500倍~700
倍水液,隔7 d喷1次,连喷2次~3次,抑制徒长、促进加粗、提早封顶、增加幼苗木质化程度。
4.4.6 冬季管理
在土壤封冻前浇冬水,来年春季解冻后再浇水。
4.4.7 病害鼠害防治
重点防治岷江柏木猝倒病、根腐病、高山鼠兔等。主要病害鼠害及推荐防治方法见附录A。
幼苗管理
2a播种苗要进行换床移植,株行距10 cm×15 cm,每667 m
2圃地留苗4.4万株。移床在芽萌动前进
行,随起随栽,移栽后苗要摆正、压紧并浇透水。
2a播种苗、2a容器苗均进行全光培育,除草、水分管理、矮化壮苗、冬季管理、病害鼠害防治同苗
期管理。
5 苗木出圃
起苗
起苗时间与造林季节相吻合,在春季苗木萌动前或雨季造林时起苗。播种苗起苗前1天浇透水,起
苗时保持播种苗根系、土球完整,不折断苗干。容器苗起苗前3 d浇透水,起苗时从苗床一角挖开,顺
排取出,不伤顶芽。不能及时栽植的,要放在荫蔽处,保持土球湿润。
苗木分级
起苗后及时分级,分级要求与检测方法参照DB51/T 705执行,Ⅰ级、Ⅱ级苗为合格苗。岷江柏木苗
木质量分级见附录B。
苗木检验检疫
按GB/T 6001、DB51/T 705执行。
苗木标签
按LY/T 2290执行。
苗木包装与运输
按GB/T 6001执行。
6 档案管理
按LY/T 2289执行。
4
DB51/T 2289—2024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岷江柏木主要病害鼠害及防治
岷江柏木主要病害鼠害及防治见表A.1。
表A.1 岷江柏木主要病害鼠害及防治
病害鼠害种类 危害部位及症状 用药时期 防治方法
猝倒病 主要发生在幼苗期的前段。危害幼苗茎 基部,长白色絮状物,几天后成批倒苗 死亡。主要原因是低温、潮湿的土壤不 透气,光照不足。 3月下旬~4月初 1、在播种前对土壤和种子进行消毒杀 菌处理。 2、刚出苗时用72.2%霜霉威水剂600倍 液,或9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喷施。
立枯病 一般发生在幼苗期的中后段。患病幼苗 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苗白 天萎蔫,夜晚恢复;病斑扩大绕茎一周 时,致使病苗茎基部缢缩干枯死亡。 4月中旬 用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 甲基立枯灵乳油800倍液喷施。
根腐病 主要由土壤真菌、细菌及线虫引起的植 物根部病害。通过土壤内水分、地下昆 虫和线虫传播。过度潮湿、光照不足易 引起根部受病菌感染腐烂,根部感染后 由须根向主根慢延,颜色逐渐变为深褐 色导致叶面枯黄,最后整株死亡。 5月~7月 1、发病前,用600倍~800倍4%恶霉灵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杀菌药物 对土壤和种子进行消毒。 2、发病后,用1200倍~1500倍30%甲 霜·恶霉灵灌根。
紫纹羽病 主要危害根系。高温、高湿季节为高发 期,苗木会突然萎蔫、黄化而死亡。表 面形成紫黑色绒状菌丝层,并长出暗色 菌索。 3月中下旬~11月发 病时,6月~9月是发 病盛期 1、避免在老果园、旧林地建立苗圃。 2、病株周围用70%五氯硝苯粉剂,配 成1:50~1:100的药土均匀撒施。 3、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4、已经发病的苗木尽早挖除、烧毁。
高山鼠兔 主要啃食幼苗、幼树树干、嫩枝、嫩叶。 12月~2月 0.005%溴敌隆诱饵,0.5kg/亩/次,防 治作业2次,间隔10 d~15 d。均匀投 放在洞穴、运动路线或幼树根部,投 放1月内严禁放牧,1月后人工收集残 留的诱饵,集中深埋销毁。
5
DB51/T 2289—2024
附 B B B
录
(资料性)
岷江柏木苗木质量分级
岷江柏木苗木质量分级见表B.1。
表B.1 岷江柏木苗木质量分级表
苗木类 型
综合控 苗龄(a) 制指标
Ⅰ级苗
根系
长度
≥5cm长
地径
的Ⅰ级
(cm)
(cm)
侧根数
>
>
≥
1-1
色泽正 常,无机
20
6
0.30
械损伤,
25
8
0.40
1-2
高径比
≤120
1-1
色泽正 常,无机
-
-
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