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11.220
CCS B 41 64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64/T 2066—2024
犊牛腹泻病中兽医防治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rrheal diseases in calves
2024 - 10 - 12 发布
2025 - 01 - 12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 64/T 206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银川
海关技术中心、北方民族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固原市职业技术学校、平罗县农业农村局、宁
夏农垦贺兰山奶业有限公司、吴忠市利通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黎玉琼、高海慧、王川、赵正伟、张成莲、时发亿、郭澍强、黄美州、李红兵、
牛晓昊、张琇、文汇玉、梁小军、额尔和花、黄亮、文亮、张俊丽、张久盘、高旭红。
I
DB 64/T 2066—2024
犊牛腹泻病中兽医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犊牛腹泻病中兽医防治中母子一体化预防、分型诊断、辩证施治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奶(肉)牛场犊牛腹泻母子一体化护理保健、中兽医防治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犊牛腹泻 calf diarrhea
中医称犊牛泄泻,指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内含凝乳块、血丝、
血块和气泡,腥臭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胃肠感冒 gastrointestinal cold
1月龄内犊牛腹泻为胃肠型感冒病理特点,胃肠型感冒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兼挟湿邪所致,常合并
病毒、寄生虫或细菌感染,临床表现除了感冒常见的打喷嚏、流鼻涕、头痛等,以腹泻、恶寒或恶风、
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4 母子一体化预防
母牛保健
应做好干奶期和围产期母体保健,保健方案见表1。
表1 母牛保健方案
保健时机 保健重点 预防药物及用量
干奶前7 d~10 d 预防由母体酒精阳性乳或隐性乳防炎引起的乳源性 新生犊牛腹泻。 牛群体拌料口服万乳康,100 g/次,1 次/d,6 d/ 疗程,用药三天,停三天,再用三天,与TMR日粮 混匀给药。
产前7 d~14 d 预防母体垂直传播血液原虫。 群体拌料口服青蒿常山颗粒100 g/次,2次/d,连 用3 d,与TMR日粮混匀给药。
极端天气情况下 预防由母体维生素缺乏引起的新生犊牛营养不良性 腹泻。 添加抗菌肽或类胡萝卜素制剂100 g/吨,连用三 个月,与TMR日粮混匀给药。
1
DB 64/T 2066—2024
表1 母牛保健方案(续)
保健时机 保健重点 预防药物及用量
围产后期牛 遇群体牛奶体细胞高于15万时,预防酒精阳性乳、隐 性乳防炎和抗生素奶引起的乳源性新生犊牛腹泻。 群体拌料口服姆服仔泻康散330 g/次/头,夏秋季 合用青蒿常山酮颗粒剂100 g/次/头,连用3 d, 与TMR日粮混匀给药。
犊牛保健
应做好0日龄~7日龄、15日龄~21日龄、45日龄~55日龄、2.5日龄~3月龄、4.5日龄~6月龄不同
阶段犊牛护理,犊牛腹泻保健方案见表2,犊牛护理流程见附录A。
表2 犊牛保健方案
保健时机 保健重点 预防药物及用量
1 月 龄 内 0日龄~7日龄 预防1月龄内由外感风寒或风热兼挟湿邪,常合 并轮状、冠状病毒和隐孢子虫、付红细胞体等 原虫感染所致的胃肠型感冒,兼顾母体引起的 营养不良性腹泻。 春季:出生第0 d~3 d,乳中加肝胆颗粒10 g/次/ 头+青蒿常山酮颗粒10 ml/次/头+鱼肝油10 ml/次/ 头口服,1次/d。每周常乳加藿香正气水30 ml/次/ 头+五味健脾合剂5 ml~10 ml/次/头,口服一次。
冬季:出生第0 d~3 d,乳中加肝胆颗粒10 g/次/ 头+荆防败毒散10 g/次/头+鱼肝油10 ml/次/头口 服,1次/d。每周常乳加藿香正气水30 ml/次/头+ 五味健脾合剂5 ml~10 ml/次/头,口服一次。
15日龄~21日龄 在出生7 d~21 d加奶饲喂时,预防伤乳泄泻, 此时若混群饲喂,同时预防食积和球虫感染, 每年5月~9月兼顾预防血液原虫感染。 粪便不成型比例达 10%以上,常乳中加五味健脾颗 粒驱球止痢合剂 10 g/头,1 次/d,连用 3 d。
30日 龄~ 断奶 45日龄~55日龄 每年5月~9月,应监测附红细胞体和焦虫感染 情况,并综合评估犊牛粪便评分、被毛情况, 群体预防食积和血液原虫感染。 颗粒料中每头牛加大胃王颗粒剂,上下午各5 g或 常乳中加大胃王散剂上下午各5 g。
2.5月龄~3月龄 1月龄~6月龄犊牛是球虫感染高危期,尤其是 混群和转群后一周,按流程群体防制球虫病, 每年5月~9月兼顾预防血液原虫感染。 球特威颗粒或散剂80 g/头/次,大胃王颗粒或散剂 30 g/头/次,混合犊牛颗粒料或TMR日粮,每日一 次,混合连用3 d为一疗程。
4.5月龄~6月龄 球特威颗粒或散剂120 g/头/次~130 g/头/次,大 胃王颗粒或散剂40 g/头/次~50 g/头/次,混合犊 牛颗粒料或TMR日粮,每天一次,混合连用3 d为一 疗程。
5 犊牛腹泻诊断
风寒泻诊断
发病前常有受凉史;b)症见泄泻清稀多泡,粪色淡黄,腹痛肠鸣;c)常兼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
嗽喷嚏,舌苔白腻;d)脉象浮紧,若发热较高则脉浮数而紧。
2
DB 64/T 2066—2024
寒湿泻诊断
多由风寒泻表邪入里,或寒邪直犯脾胃,或由饮食生冷所伤;b)症见泄泻清稀多泡,粪色淡黄,
腹痛肠鸣,小便不利,唇舌淡白,舌苔白腻。
暑湿泻(湿热泻)诊断
因感受暑湿(湿热)所致,多见于夏秋季节,起病急骤;b)泄泻急迫,粪质稀薄如水,量多次频,
或粪质粘稠色黄,夹杂粘液或血丝或潜血,气味秽臭难闻,肛门灼红;c)发热烦躁,口渴喜饮,肚腹胀
膨,尿黄短少,舌红苔黄腻。
伤乳或伤食泻诊断
发病前有伤乳或伤食史;b)症见泻下或急或缓,泻物多为不消化食物残渣,伤于乳者可见粪便中
夹杂奶瓣,伤于食者可见所伤之食物残渣,粪便多泡沫;c)气味酸臭或秽臭(酸溲者为伤食尚未化热,
秽臭或臭如败卵者为食滞化热;d)脘腹胀痛明显,甚则拒按,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多兼嗳气酸馒,呕
吐酸腐,不思乳食,舌苔腻厚。
脾虚泻诊断
可由风寒、寒湿泄泻演变而成,由实转虚;b)可因体脾虚,他病伤脾而发病;c)症见泄泻迁延,
日久不愈,粪质多清稀或塘薄,可夹杂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腹胀腹泻,口色白,肌肉松软,食欲不振,
精神倦怠,睡卧露睛,或四肢欠温,舌淡苔白;d)应注意脾气虚弱的轻重,若脾虚气陷,腹泻日久不止,
甚则滑利脱肛;若脾气虚损及脾阳,出现脾胃虚寒泄泻,则泻下青绿色,形寒肢冷,口鼻气凉,脉象沉
迟。
脾肾阳虚泻诊断
多由脾虚泻日久不愈发展而成,也有先天不足、脾肾阳虚而致泻;b)症见泄泻日久不愈,泻物清
冷,完谷不化,甚或滑利脱肛;鼻唇镜色主白,精神疲惫萎靡,形寒肢冷;c)瘦小虚弱,口鼻气冷;d)
反应低下,不思饮食,唇舌淡白,舌苔薄白,脉象沉细而弱;e)此证与脾虚泻的区别在于肾阳不足、
虚寒内盛之证更为显著,如泻物清冷、完谷不化、精神萎靡、反应低下、口鼻气冷、形寒肢冷,也有部
分患牛生长发育迟缓。
6 犊牛腹泻施治
风寒泻施治
哺乳期犊牛:荆防败毒散50 g/次/头+大胃王散2 g/次/头~3 g/次/头,藿香正气口服液20 ml/次~
30 ml/次+大胃王散2 g/次/头~3 g/次/头, 2 次/d,连用3 d。断奶犊牛:荆防败毒散150 g/次~200 g/
次+大胃王散2 g/次/头~3 g/次/头,藿香正气口服液40 ml/次~120 ml/次+大胃王散40 g/次/头~80 g/
次/头, 1 次/d,连用1 d~3 d。或推荐荆防败毒散或藿香正气口服液配伍大胃王散。
寒湿泻施治
哺乳期犊牛:开水浸烫调和产泻康散25 g/次~50 g/次,候温加菌乐康10 ml/次~30 ml/次,2 次
/d,连用1 d~3 d,灌服。断奶犊牛:开水浸烫调和产泻康散150 g/次~200 g/次,候温加菌乐康10 ml/
次~30 ml/次,2次/d,连用1 d~3 d,灌服。或推荐参苓白术散配伍益生菌。
3
DB 64/T 2066—2024
暑湿泻(湿热泻)施治
哺乳期犊牛:乳犊康口服液10 ml/次~30 ml/次,菌乐康10 ml/次~30 ml/次,2 次/d,连用1 d~
3 d,灌服或加常乳中顿饭。夏秋季,合用藿香正气口服液20 ml/次~30 ml/次。断奶犊牛: 25 ℃以
下温水调和球特威50 g/次~150 g/次+大胃王30 g/次~50 g/次,一次灌服,2 次/d,连用1 d~3 d。
夏秋季,合用藿香正气口服液40 ml/次~120 ml/次。或推荐葛根黄芩黄连汤配伍益生菌或大胃王散。
伤乳或伤食泻施治
1月龄内犊牛:大胃王散剂2 g/次~3 g/次,2 次/d,连用1 d~3 d,加常乳中顿服或灌服;1月龄
至断奶犊牛:大胃王散剂或颗粒剂4 g/次~5 g/次,2 次/d,连用1 d~3 d,加常乳中或颗粒料中顿饭
或灌服。断奶犊牛:大胃王颗粒或散剂25 g/次~50 g/次,2 次/d,连用1 d~3 d,加常乳中顿服或灌
服。或推荐保和丸或大胃王散随证加减。
脾虚泻施治
哺乳期犊牛:开水浸烫调和腹泻康散25 g/次~50 g/次,候温加菌乐康10 ml/次~30 ml/次,2 次
/d,连用1 d~3 d,灌服。断奶犊牛:开水浸烫调和产泻康散150 g/次~200 g/次,候温加菌乐康10 ml/
次~30 ml/次,2 次/d,连用1 d~3 d,灌服。或推荐五味健脾颗粒+参苓白术散随证加减。
脾肾阳虚泻施治
哺乳期犊牛:开水浸烫调和产泻康散25 g/次~50 g/次,四逆汤10 ml/次~30 ml/次,2 次/d,连
用1 d~3 d,灌服。断奶犊牛:开水浸烫调和产泻康散150 g/次~200 g/次,四逆汤40 ml/次~80ml/
次,2次/d,连用1 d~3 d,灌服。或推荐附子理中汤或四逆汤配伍参苓白术散或产泻康散。
7 药物组成及方药出处
药物的组成及主治见附录B。
4
DB 64/T 2066—2024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犊牛护理流程
犊牛护理流程见表A.1。
表A.1 犊牛护理流程
护理期 护理要求
新生犊牛 护理 a)犊牛出生后立即处理鼻腔、口腔粘液; b)检查新生犊牛性别和健康状况,留养犊牛必须当天打耳牌,并录入系统;耳号书写要规范完整(包括牧场 名称、日期、编码)打耳牌位置正确,操作前耳牌钳消毒; c)新生犊牛及时转移到干毛房或犊牛岛,接产员运输新生犊牛过程中要轻拿轻放,禁止野蛮操作,拉运工具 要干净,舒适。 d)犊牛出生后立即使用盛满7%~10%碘酊的药浴杯消毒脐带; e)脐带部每天消毒一次,直至脐带脱落。
初乳灌服 a)犊牛出生后1h内按照出生重的10%灌服初乳,6 h后再灌服2 L,初乳饲喂温度控制在39 ℃~40 ℃; b)初乳饲喂过程中严禁野蛮操作; c)初乳灌服器必须清洁干净; d)冷冻初乳应使用50 ℃~60 ℃水浴解冻,解冻后及时饲喂,不得再次冷冻。
初乳管理 a)挤初乳的挤奶设备必须清洁干净; b)乳房炎、血乳、感官不合格的初乳不收集; c)使用比重计或者折光仪检测初乳质量,质量合格(免疫球蛋白50 mg/ml以上或百利糖度22%以上)方可饲 喂或保存。 d)为保证后期使用方便,初乳收集时分4 L或2 L收集装袋; e)存放初乳的冰箱保持干净、卫生; f)初乳贴标签储存;标签注明母牛耳号、制作日期、质量、收集量及制作人等信息; g)初乳使用原则为“先进先出”。
饲养管理 a)常乳饲喂量: ①出生后第2 d~3 d天为4 L,第4 d为5 L,第5 d为6 L,第6 d为7 L,第7 d~断奶前7 d最少8 L; ②断奶前6 d为7 L,前5 d为6 L,前4 d为5 L,前3 d为4 L,前2 d为2 L,前1 d为1 L; b)常乳饲喂温度:39 ℃~40 ℃; c)饲喂器具:水桶每日清洗倒置晾干,奶桶使用后及时清洗倒置晾干,每日清洗维护巴杀机。 d)犊牛舍和饲养区域要通风、干燥、干净、排水通畅; e)犊牛舍夏季做好通风,饲养区域要有遮荫设施,冬季犊牛舍先确保通风和光照,同时兼顾保暖; f)犊牛出生后使用去角膏或在出生后18 d~24 d使用电烙铁去角,去副乳头。 g)每日饲养员及时添加饮水,确保不空槽(桶),冬季无法自由饮水时,在喂奶后1 h添加温水; h)每日及时添加颗粒料并清理料底碎沫,确保不空槽(桶);禁止饲喂潮湿、发霉、或变质的颗粒料; i)断奶标准:①精料蛋白≧22%,连续3 d采食≧1.5kg/d;②精料蛋白<22%,连续3 d采食≧2.0kg/d。体弱 牛可以适当延迟断奶。
疾病诊疗 a)犊牛饲养员每天巡圈3次以上; b)病牛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填写记录并录入系统; c)春季应以防风热和燥火为主; d)夏季应以防暑湿为主; e)秋季应以防燥湿为主; f)冬季应以防风寒湿为主。
5
DB 64/T 2066—2024
表A.1 犊牛护理流程(续)
护理期 护理要求
分群过渡 a)哺乳期犊牛分群:哺乳期犊牛采取单栏饲养模式时,一牛一栏/岛(特殊情况下一栏/岛最多2头),哺乳 期犊牛散栏群养模式时,8头/栏~12头/栏,每头犊牛面积不小于3 m 2~4 m 2; b)断奶过渡期犊牛分群:哺乳期犊牛达到断奶标准时断奶,断奶后在原群饲养5 d~7 d后分群,避免断奶分 群同时进行,以降低断奶应激。犊牛分群后转入事先彻底清理、清洁、消毒、更换垫料的断奶过渡舍小群饲 养管理,10头/群~16头/群,每头犊牛面积不小于6 m 2~8 m 2; c)断奶过渡后分群:按照月龄分为3月龄、4月龄、5月龄、转育成过渡(165日龄-180日龄)群四个群,断奶 后4月龄以前的犊牛在断奶犊牛舍每栏15头~20头饲喂,4月龄以上的犊牛各牧场根据圈舍情况每群分为30 头~50头饲喂,每头6 m 2~8 m 2; d)断奶犊牛根据体高、体况、健康状况微调,保证每群牛只均匀一致; e)病牛单独隔离集中饲养管理,严禁病牛与健康牛只混群饲养; f)每周分群1次。
6
DB 64/T 2066—2024
附 B B B
录
(资料性)
药物的组成及主治
药物的组成及主治见表B.1。
表B.1 药物的组成及主治
推荐方药 方药组成 主治
参苓白术散 党参、茯苓、白术、 山药、甘草、炒扁豆、莲子、薏苡仁、 砂仁、桔梗、陈皮 脾胃虚弱、肺气不足
五味健脾颗粒 白术(炒)、党参、六神曲、山药、炙甘草 健脾益气、开胃消食、修复溃疡。
肝胆颗粒 板蓝根、茵陈、猪苓、茯苓等 清热解毒、保肝利胆
理中散 党参、干姜、甘草、白术 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七清败毒颗粒 黄芩、虎杖、白头翁、苦参、板蓝根等 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双黄败毒颗粒 黄连、黄芪、黄芩 、茯苓、茵陈等 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神昏、咳喘、 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口服液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 、茯苓、大腹皮、生半夏、 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胃 肠型感冒
荆防败毒散 荆芥 、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桔梗、 川芎、甘草 风寒感冒、流感
理中散 党参、干姜、甘草、白术 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柴葛解肌颗粒 柴胡、葛根、甘草、黄芩和羌活等 解肌清热、主治感冒发热
乳犊康 乌梅、柿蒂、姜黄、诃子、(煨)葛根、黄连、车前子、地肤 子、生蒲黄、云苓、木通 清热解毒、涩肠止泻
犊牛保 金银花、马齿苋等饲用天然植物 预防病毒性犊牛腹泻
青蒿常山颗粒 青蒿、常山、白头翁、黄芪 主治原虫病、球虫病
驱球止痢合剂 常山、地锦草、白头翁、仙鹤草、马齿苋、仙鹤草 主治球虫病
球特威 苦参、甜菜碱、维生素K3 畜禽球虫
大胃王 蛋氨酸、山楂、莱菔子、青皮、大麦芽、木香、木聚糖酶 伤食积滞、消化不良、宿草不转
母福仔泻康散 白芍、甘草、青皮、知母、当归、荷叶 治疗奶牛酒精阳性乳、隐性乳腺炎
回阳救逆汤(四逆汤) 淡附片、干姜、炙甘草 强心、重症急救
腹泻康散 党参、黄芪、白术、厚朴、泽泻、藿香、益智仁、山楂、香附、 生姜、木香、陈皮 虚寒湿泄泻
荆防败毒散 荆芥 、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桔梗、 川芎、甘草。 风寒感冒、流感
藿香正气口服液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 、茯苓、大腹皮、生半夏、 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胃 肠型感冒
菌乐康 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 消化不良
万乳康 黄芪、淫羊藿、盐酸左旋咪唑 治疗奶牛隐性乳腺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