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
CCS B 16 DB6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1874—2024
绞股蓝根结线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prevention and integrated control of root-knot nematode on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
2024 - 09 - 24 发布
2024 - 10 - 24 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1/T 1874—2024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与定义.....................................................................................................................................................1
4 防控原则.........................................................................................................................................................1
5 根结线虫检测.................................................................................................................................................1
6 防控措施.........................................................................................................................................................2
7 防控档案.........................................................................................................................................................3
附录 A (资料性) 绞股蓝根结线虫形态特征........................................................................................... 4
附录 B (资料性) 防控档案记录表............................................................................................................6
I
DB61/T 187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陕西省园艺技术工作站、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平利县神
草园茶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潘嵩、魏佩瑶、王莉、杨少雄、常青、李英梅、殷刚、刘晨、陈志杰、山敏。
本文件由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
电话:029-82291059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中路125号
邮编:710043
II
DB61/T 1874—2024
绞股蓝根结线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绞股蓝根结线虫综合防控原则,描述了根结线虫检测方法,规定了防控措施及防控档
案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绞股蓝根结线虫的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明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NY/T 2671 甘味绞股蓝生产技术规程
DB61/T 931.3 绞股蓝栽培技术规范
DB61/T 1745 猕猴桃根结线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绞股蓝根结线虫root-knot nematode of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绞股蓝根结线虫包括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根结线虫形态特征见附录A。
3.2
作厢opening box
将田块开沟分割成长方形厢块。
4
防控原则
以培育无根结线虫种苗为基础,以阻断传播途径为核心,做好土壤洁净处理,科学施用化学农药,
达到控制危害的目的。
5
根结线虫检测
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检测的取样、分离、计数方法按照DB61/T 1745进行。
1
DB61/T 1874—2024
6 防控措施
6.1 培育无根结线虫种苗
6.1.1 种苗繁育圃选择
应符合DB61/T 931.3的规定,且根结线虫检出数量为0。
6.1.2
基质处理
50℃~55℃处理10 h~12 h。
6.1.3
繁殖材料采集
应选择带2个~3个茎节的中部藤蔓或带蔓叶片用于扦插,或土壤中未检出根结线虫的地块采集的根
用于繁育。
6.1.4
作厢
应符合DB61/T 931.3规定,厢四周做成底宽25 cm~30 cm,高20 cm~25 cm的挡水埂。
6.1.5
种苗繁殖
按照NY/T 2671规定的要求执行。
6.2 农业防治
6.2.1 合理轮作
每100 mL土壤中根结线虫检出数量大于100头时,实行绞股蓝与小麦、油葵、大豆、万寿菊等作物
轮作1年~2年。不宜与玉米、瓜类等作物轮作。
6.2.2
清除杂草
绞股蓝生长期勤除杂草,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6.2.3
农机具清洁
所用农机具应清理其上附着的植物残体和土壤,并用80℃以上清水冲洗2 min~3 min,或在阳光下
晾晒3 d~5 d。
6.2.4
粪肥处理
施用的有机肥或农家肥,应经过50℃以上10 h~12 h堆肥处理。
6.3
药剂防治
生产田每100 mL土壤根结线虫检出数量大于10头小于等于100头时,应采取以下方式对土壤进行处
理:
a)
在土壤含水量60%~70%时,用10%噻唑膦颗粒剂3.0 kg/667 m2~3.5 kg/667 m2与 2 mm~3 mm
孔径过筛的细干土 15 kg~20 kg 混匀撒施,20 cm~25 cm 旋耕两次;
b)
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 100 mL 加水稀释 200 倍,均匀喷施于地表,20 cm~25 cm 旋耕两次,
或随滴水灌溉施入土壤中。
2
DB61/T 1874—2024
7
防控档案
建立绞股蓝根结线虫病防控档案,应记录前茬作物,土壤线虫密度检测,基质处理,繁殖材料,农
机具清洁,杂草清除,粪肥处理,农药施用等情况。档案记录见附录B。
3
DB61/T 1874—2024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绞股蓝根结线虫形态特征
A.1 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形态特征
A.1.1 成虫
A.1.1.1 雌成虫:体长 487.6 μm~897.8 μm,体宽 343.7 μm~551.6 μm,口针长度 13.2 μm~16.6 μm,
背食道腺开口与口针基部球的距离 3.2 μm~3.9 μm,排泄孔位于口针基球对应处,口针针锥向背面弯曲,
基部球圆,缢缩。会阴花纹背弓相对较高,没有侧线。
A.1.1.2 雄成虫:体长 998.4 μm~1336.5 μm,体宽 30.2 μm~36.5 μm,口针长度 20.1 μm~26.4 μm, 背
食道腺开口与口针基部球的距离 2.7 μm~3.4 μm。交合刺长 24.0 μm~28.3 μm。头部不缢缩,头帽的唇
盘不高,通常无侧唇。头区通常有不完整的环纹。基部球呈圆至卵圆形,缢缩。
A.1.2幼虫
二龄幼虫:体长398.3 μm~481.3 μm,体宽13.9 μm~16.7 μm,口针长度11.0 μm~14.6 μm,背食道
腺开口与口针基部球的距离1.2 μm~3.1 μm。尾细,尾长48.9 μm~71.3 μm,透明尾长11.4 μm~22.5 μm,
前端有明显环纹,尾端圆。
图 A.1 南方根结线虫雌虫会阴花纹
A.2 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hapla 形态特征
A 2.1 成虫
A.2.1.1 雌成虫:体长 503.4 μm~632.5 μm,体宽 378.3 μm~452.5 μm,口针长度 10.1 μm~12.3 μm,
背食道腺开口与口针基部球的距离 3.8 μm~5.3 μm。基部球相对较小,圆,缢缩。会阴花纹圆,背弓低,
纹细,有侧线,肛门上通常有小刻点。
A.2.1.2 雄成虫:体长 962.8 μm~1193.9 μm,体宽 26.6 μm~29.8 μm,口针长度 16.6 μm~19.3 μm,背
食道腺开口与口针基部球的距离 3.8 μm~5.7 μm,交合刺长 21.3 μm~26.7 μm。头部明显缢缩,头帽圆,
有侧唇。口针基球相对较小,圆且缢缩。
4
DB61/T 1874—2024
A 2.2 幼虫
二龄幼虫:体长354.4 μm~423.1 μm,体宽12.9 μm~15.3 μm,口针长度11.0 μm~12.6 μm,背食道
腺开口与口针基部球的距离3.1 μm~4.6 μm。尾长47.0 μm~67.0 μm,透明尾长12.0 μm~16.5 μm,形状
常常不规则,前部的环纹不清晰,尾端细圆。
图A.2 北方根结线虫雌虫会阴花纹
5
DB61/T 1874—2024
附 B B B
录
(资料性)
防控档案记录表
表 B.1 绞股蓝根结线虫病防控档案记录表
种植地基本情况
前茬作物: 繁殖材料:
田间管理情况
日期 天气 管理事项 操作人员 备注
注1:该表应记录前茬作物、基质处理方法、所采用繁殖材料以及农机具清洁、杂草清除、粪肥处理、农药施用等田 间管理事项情况,记录田间管理事项应注意以下要求: 注2:进行基质处理、农机具清洁、粪肥处理,应明确记录方法和温度、时长; 注3:施用农药,应记录施药前后根结线虫密度、土壤湿度、农药种类及喷施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