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05 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1676—2024
代替DB14/T 1676-2018
黄粉虫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2024-11-15 发布
2025-02-15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1676—2024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防治原则 .............................................................................3
5 病害防治 .............................................................................3
6 虫害防治 .............................................................................3
7 档案记录 .............................................................................4
附录 A(资料性) 黄粉虫主要病害症状 .....................................................5
附录 B(资料性) 黄粉虫主要害虫形态特征 .................................................6
附录 C(资料性) 黄粉虫病虫害防治用药记录表 .............................................7
I
DB14/T 167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14/T 1676-2018《黄粉虫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与DB14/T 1676-2018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黄粉虫干枯病和软腐病(2018版的3.1和3.2);
——删除了环境控制(2018版的5);
——增加黄粉虫主要病害症状描述附录(见附录A);
——增加黄粉虫主要害虫形态特征描述附录(见附录B);
——增加黄粉虫病虫害防治用药记录表附录(见附录C);
——更改了场地消毒的内容(见7.1.1, 2018版的8.1);
——更改了药物防治的内容(见7.2.3, 2018版的9.3)。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新绛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海霞,张仙红,王军,王欣,孙青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8首次发布为DB14/T 1676-201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4/T 1676—2024
黄粉虫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粉虫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病害防治、虫害防治及档案记
录。
本文件适用于室内人工饲养的黄粉虫病虫害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严格控制饲养环境的温湿度条件,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定期对养虫室、养虫
盒进行杀菌消毒。以提高黄粉虫虫体自身抗病力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适时辅以化学防治。
5 病害防治
5.1 预防
5.1.1 夏季温度高于 30 ℃,相对湿度小于 55%,应开窗通风,或地面洒水降温、增湿,并补充维生
素和青饲料。发现有黄粉虫干枯病时,及时捡出感病虫体。黄粉虫干枯病症状见附录 A。
5.1.2 温度低于 20 ℃,相对湿度大于 75%的多雨季节,应开窗通风排潮或升温驱潮,并减少或停喂
青饲料。发现有黄粉虫软腐病时,及时捡出感病虫体,并清理病虫粪便,筛虫粪时用力幅度不要过大以
免造成虫体损伤。黄粉虫软腐病症状见附录 A。
5.2 治疗
黄粉虫感染软腐病,每个养虫盒加入0.25 g土霉素或氯霉素与麦麸充分混匀,病情好转后再改为麦
麸拌青料饲养。
6 虫害防治
3
DB14/T 1676—2024
6.1 粉螨防治
6.1.1 场地消毒
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养虫室、养虫盒进行喷洒消毒,也可用杀虫气雾剂喷洒饲养室地面、墙
角和墙壁等,喷施后关闭门窗,立即离开房间,20 min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后即可进入。农药使用应
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要求。
6.1.2 饲料处理
发现饲料出现粉螨,将饲料平摊为1.5 cm厚,在太阳下暴晒2 h~3 h。粉螨的形态特征见附录B。
6.1.3 诱杀粉螨
将油炸过的食品放入养虫盒,每隔4 h~8 h将诱集到粉螨的油炸食品取出深埋。
6.2 蚂蚁防治
6.2.1 驱避
在养虫架四周撒施20 cm~30 cm宽的生石灰环形带,以驱避蚂蚁侵入。蚂蚁的形态特征见附录B。
6.2.2 食物诱杀
硼砂、白糖和水以1:80:160充分溶解后分装在小器皿内,放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
6.2.3 药物防治
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撒施0.3%杀虫粉剂或0.1%杀蚁饵剂,每月施药2-3次;也可使用杀虫气雾剂
喷施于其活动场所和栖息处,喷施后关闭门窗,立即离开房间,20 min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后即可进
入。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要求。
7 档案记录
黄粉虫饲养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应建立农药使用档案,重点记录使用药剂的有效成分、规格、施药日
期、地点、方法等信息,并妥善保存,保存期不少于2年。农药使用档案记录参照附录C。
A
A
4
DB14/T 1676—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黄粉虫主要病害症状
A.1 干枯病
感病虫体先从头尾部发生干枯,后发展到整体干枯僵硬而死。幼虫与蛹患干枯病后出现“黄枯”与
“黑枯”两种表现。“黄枯”是死虫未变质的枯死,“黑枯”是死虫已经变质的枯死。
A.2 软腐病
感病初期叶脉及叶脉的分叉处出现褐色小点,扩展以后,病斑多呈四方形或多角形,严重时病斑连
片扩大,病斑外围生水渍状晕圈,后期少数穿孔或全叶枯焦脱落。
5
DB14/T 1676—2024
附 录 B
(资料性)
黄粉虫主要害虫形态特征
B.1 粉螨
体呈长椭圆形,通常呈白色粉末状,体表有很多长毛,螨体柔软,角皮薄,半透明,背前部有一盾
板,具鬃毛,背后体之间有一明显的凹陷。
B.2 蚂蚁
体躯光滑,或有柔毛、刺、条纹、网纹和瘤突等外长物,体色多为黑色或褐色。头部较大,具有一
对复眼和膝状弯曲的长触角。3对足,少数类型有2对翅,胸腹间有明显的细腰节,腹部呈卵形。
6
DB14/T 1676—2024
附 录 C
(资料性)
黄粉虫病虫害防治用药记录表
黄粉虫病虫害防治用药记录表见表 C.1。
表 C.1 黄粉虫病虫害防治用药记录表
施药 日期 施药 地点 农药信息 农药使用
商品 名称 有效成分 及含量 登记 证号 规格 采购 数量 防治 对象 施用 浓度 施用 方法 施药 人员 技术 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