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
CCS B 38 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1512—2024
代替 DB14/T 1512-2017
药蒲公英生产技术规程
2024 - 11 - 15 发布
2025 - 02 - 15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1512—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环境条件 ........................................................................... 1
5 选地与整地 ......................................................................... 2
6 种子选择 ........................................................................... 2
7 播种 ............................................................................... 2
8 田间管理 ........................................................................... 2
9 病虫害防治 ......................................................................... 3
10 采收 .............................................................................. 3
11 生产档案 .......................................................................... 3
附录 A(资料性)药蒲公英生产记录表 .................................................... 5
I
DB14/T 151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 1512-2017《药蒲公英生产技术规程》,与DB14/T 1512-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环境条件”的内容(见4,2017版4);
——更改了“整地”的内容(见5.2,2017版5.2);
——更改了“播种时间”的内容(见7.1,2017版7.1);
——更改了“播种方法”的内容(见7.3,2017版7.4);
——更改了“采收”的内容(见10,2017版的10);
——增加了“生产档案”的内容(见11)。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芸、乔永刚、赵晓明、薛毅、潘剑。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7年首次发布为DB14/T 1512-2017;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4/T 1512—2024
药蒲公英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药蒲公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选地与整地,种子选择,播种,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药蒲公英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DB14/T 2349 蒲公英采收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药蒲公英
菊科植物药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 F.H.Wigg.]。多年生草本。根颈部密被黑褐色残存叶基。叶
狭倒卵形、长椭圆形,稀少倒披针形。花葶多数,长于叶,顶端被丰富的蛛丝状毛,基部常显红紫色。
头状花序,总苞宽钟状,总苞片绿色。舌状花亮黄色,花冠喉部及舌片下部的背面密生短柔毛。瘦果浅
黄褐色,中部以上有大量小尖刺,其余部分具小瘤状突起,顶端突然缢缩为喙基,喙纤细,冠毛白色。
花果期6-8月。
4 环境条件
环境空气
符合GB 3095的要求。
水分条件
年平均降水量300 mm~1 800 mm,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
土壤环境
1
DB14/T 1512—2024
土壤质量符合GB 15618的要求。
温度条件
年平均气温8.0 ℃~25 ℃,≥10 ℃积温800 ℃~4 000 ℃。
日照时数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500 h~2 800 h。
5 选地与整地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向阳、地势平坦的砂质壤土。前茬作物以禾本科植物与蔬菜
为宜。
整地
播前整地施肥,深翻25 cm~30 cm,耙耱保墒,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有机肥应符合NY/T
525相关要求。
6 种子选择
使用自然条件下贮存不超过1年,活力高、饱满度好的药蒲公英合格种子。
7 播种
播种时间
春季至秋季均可播种。春播,要求5 cm地温稳定在5 ℃以上。夏播可遮阴或覆盖降低地温促进出苗。
秋播应在早霜前40 d 完成。
播种量
每667 m2土地播种量0.5 kg ~1 kg。
播种方法
条播,按行距25 cm~ 30 cm,开1cm浅沟,覆土厚度0.2 cm~0.5 cm,耙平地面,轻镇压。
8 田间管理
间苗与定苗
长出第4片真叶时,按株距5 cm ~8 cm间苗,长出第6片真叶时按株距8 cm ~10 cm定苗。遇缺苗时及
时移栽补苗。田间密度约为25 000株/667 m2。
中耕除草
2
DB14/T 1512—2024
出苗当年结合间苗与定苗中耕除草2次,封垄后及时拔除大草。出苗后第2年起,药蒲公英返青后及
时除草,封垄后不再中耕,及时拔除田间大草。
施肥
出苗当年营养生长旺盛期,每667 m2追尿素10 kg。出苗后第2年起,在春季开花结实之后,每667 m2
追施尿素10 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相关要求。
水分管理
出苗当年,定苗后每月浇水1次。雨涝时注意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出苗后第2年起,药蒲公英
封垄后每月浇水1次。
9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病虫害防治原则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生物防治与理化防治,采用化
学防治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并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以降低农药残留。不使用禁限用
农药。
防治对象
主要病害有叶斑病、斑枯病等;主要虫害为地老虎等。
防治方法
9.3.1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增施磷钾肥;清沟排水;及明清除田间杂草与病残枯叶,集中烧毁;选用抗病虫品种。
9.3.2 物理防治
用糖醋液和灯光诱虫,集中捕杀。
9.3.3 化学防治
叶斑病发病初期喷洒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斑枯病发病初期可喷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隔10 d ~15 d喷1次,老龄植株或转入生殖生长时隔7-10 d喷1
次,视病情防治3~5次。地老虎发生期间可将豆饼或麦麸5 kg炒香,或用秕谷5 kg煮熟晾至半干,再用90%
晶体敌百虫150 g兑水将毒饵拌潮诱杀。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10 采收
药蒲公英采收执行DB14/T 2349的要求。
11 生产档案
3
DB14/T 1512—2024
建立药蒲公英生产档案。记录药蒲公英种子来源、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内容,药蒲公英生产记
录表格式见附录A,生产档案保存期2年以上。
4
DB14/T 1512—2024
附 A A A
录
(资料性)
药蒲公英生产记录表
药蒲公英生产记录表见表A.1。
表A.1 药蒲公英生产记录表
地块位置 地块面积 基肥种类
基肥用量 种子来源 播种量
播种时间 出苗时间 田间密度
采收时间 采收方法 产量
田 间 管 理 记 录
日期 操作内容 操作人
生产单位: 记录人: 生产负责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