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CNCA-C11-02:2021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摩托车
2021-06-23 发布
2021-07-01 实施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录
0 引言.........................................................................................................................1
1 适用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1
3 认证依据标准........................................................................................................ 1
4 认证模式.................................................................................................................2
5 认证单元划分........................................................................................................ 2
6 认证委托.................................................................................................................3
6.1 认证委托的提出和受理..................................................................................... 3
6.2 委托资料..............................................................................................................3
6.3 实施安排..............................................................................................................3
7 认证实施.................................................................................................................4
7.1 型式试验..............................................................................................................4
7.2 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初始工厂检查)............................ 6
7.3 认证评价与决定................................................................................................. 7
7.4 认证时限..............................................................................................................7
8 获证后监督.............................................................................................................7
8.1 获证后的跟踪检查............................................................................................. 8
8.2 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8
8.3 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 8
8.4 获证后监督的频次和时间................................................................................. 9
8.5 获证后监督的记录............................................................................................. 9
8.6 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 9
8.7 一致性参数管理................................................................................................. 9
9 认证证书.................................................................................................................9
9.1 认证证书的形式和内容..................................................................................... 9
9.2 认证证书的保持............................................................................................... 10
9.3 认证证书的变更/扩展...................................................................................... 10
9.4 认证证书的注销、暂停和撤销.......................................................................10
9.5 认证证书的使用................................................................................................11
10 认证标志及车辆一致性证书............................................................................ 11
10.1 标志式样..........................................................................................................11
10.2 车辆一致性证书............................................................................................. 11
11 收费.....................................................................................................................11
12 认证责任.............................................................................................................11
13 认证实施细则.................................................................................................... 12
附件 1 认证依据标准及型式试验项目.................................................................13
附件 2 摩托车产品结构及技术参数.....................................................................19
附件 3 生产一致性检查要求................................................................................. 38
附件 3 附录 1 产品结构及技术参数一致性审查.................................................42
附件 4 车辆一致性证书(COC).........................................................................44
附件 4 附录 1 车辆一致性证书参数.....................................................................46
0 引言
本规则基于摩托车的安全风险和认证风险制定,规定了包含对其
适用范围内的所有摩托车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其
目的是保证获证产品持续符合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本规则与认监委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生产企业分
类管理、认证模式选择与确定》、《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生产企
业检测资源及其他认证结果的利用》、《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工
厂检查通用要求》等通用实施规则配套使用。
认证机构应依据通用实施规则和本规则的要求,结合本机构管理
特点,编制认证实施细则,配套通用实施规则和本规则共同实施。
1 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国公路及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摩托车。
具体适用范围以及由于法律法规或相关产品标准、技术、产业政
策等因素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适用范围调整,应以市场监管总局(认监
委)发布的公告为准。
2 术语和定义
摩托车的定义见 GB 7258《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摩托车
的分类见 GB/T 15089《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3 认证依据标准
生产企业应全面执行国家颁布的摩托车安全、环保、节能、防盗
等标准和规定,且符合要求。
本规则认证依据的标准见附件 1《认证依据标准及型式试验项目》。
认证依据的标准原则上应执行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
最新版本。当需增加、减少适用标准或使用标准的其他版本及条款时,
应按照认监委发布的适用相关标准要求的公告执行。
1
认证机构应在认证实施细则中明确所适用标准的年代号(必要时
注明条款号)。
4 认证模式
实施摩托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基本认证模式为:
(1)型式试验+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初始工厂
检查)+获证后监督
摩托车生产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按照生产一致
性检查方式进行。
获证后监督是指获证后的跟踪检查、生产或口岸现场抽取样品检
测或者检查、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三种方式之一或各种组合。
(2)型式试验(单车认证)
每辆摩托车均进行型式试验,相关要求由认证机构在认证实施细
则中明确。
认证委托人可在上述 2 种基本认证模式中选择其一完成认证。认
证机构应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生产企业分类管理、认证
模式选择与确定》的要求对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可结合分类管理
结果在基本认证模式的基础上增加认证要素,以确定认证委托人所能
适用的认证模式。
5 认证单元划分
原则上,摩托车按照认证单元进行认证委托,同一认证委托单元
的摩托车,应符合车辆型式的条件。
车辆型式,既指一辆车,也指一组车辆,其:
(1)属于同一类型(L1、L2、L3、L4、L5);
(2) 由同一生产企业生产或相同生产者、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
相同产品;
(3)具有类似的底盘、车架、副架、底板等主要结构;
(4)具有工作原理相同的动力单元(内燃机型、电动型、混合
2
型等);
(5)具有生产者给定的相同型式名称。
单车认证以车辆型号和具体车辆识别代号(VIN)提出认证委托,
一车一单元。
6 认证委托
6.1 认证委托的提出和受理
认证委托人需以适当的方式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委托。认证机构
应对认证委托进行处理,并按照认证实施细则中的时限要求反馈受理
或不予受理的信息。
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时,认证机构不得受理
相关认证委托。
认证委托人应能够承担召回、“三包”等相关质量及法律责任。
6.2 委托资料
认证机构应根据法律法规、标准及认证实施的需要在认证实施细
则中明确委托认证资料清单(应至少包括认证委托书或合同、认证委
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的注册证明等),其中认证产品信息应满足附件
2《摩托车产品结构及技术参数》的要求。
必要时,对认证实施中免予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的生产企业,认证机构可要求认证委托人提交生产企业有关企业质量
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
认证委托人应按认证实施细则中委托资料清单的要求提供所需
资料。认证机构负责审查、管理、保存、保密有关资料,并将资料审
核结果告知认证委托人。
6.3 实施安排
认证机构应与认证委托人约定双方在认证实施各环节中的相关
责任和安排,并根据生产企业实际和分类管理情况,按照本规则及认
3
证实施细则的要求,确定认证实施的具体方案并告知认证委托人。
7 认证实施
7.1 型式试验
认证机构应在认证实施细则中明确型式试验的具体要求。
7.1.1 型式试验方案
认证机构应在资料审核后制定型式试验方案,并告知认证委托人。
型式试验方案包括型式试验的全部样品(含附件、配件)要求和
数量、检测标准、检测项目、实验室信息等。
型式试验由认监委指定的实验室承担,认证委托人可在认监委指
定的实验室范围中自行选择。
认证机构可以在评估生产者、生产企业及认证产品整体风险的前
提下,在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开始介入并实施产品认证,根据企业的
设计流程、试制和试验能力,制定认证方案,使产品设计与产品认证
过程同时进行。
7.1.2 型式试验样品要求
通常,认证委托人按型式试验方案要求准备样品并送至指定实验
室;必要时,认证机构可按型式试验方案要求采取现场抽样的方式获
得样品。
样品的选取以同一车辆型式为基础,结合相关标准中的试验免除
要求,同一型式的型式试验项目可选取一个样品;不能判定为同一车
辆型式的项目应分别选取样品,综合所有检测项目对应的试验样品,
确定总的样品数量和要求。
认证委托人应保证其提供的样品与实际正常生产的产品一致,单
车认证应保证实车与申报的相关车辆信息一致,认证机构和/或实验
室应对认证委托人提供样品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实验室对样品真实性
有疑义的,应当向认证机构说明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
7.1.3 型式试验项目及要求
认证机构会同实验室依据本规则的规定,结合认证委托人委托认
4
证车辆依据的检测标准、车辆型式、结构及技术参数来确认试验项目,
同一车辆型式下的不同产品需补充差异试验。型式试验项目见附件 1
《认证依据标准及型式试验项目》。
对于因技术进步,整车或相关系统、零部件采用新设计、新工艺
时,生产者和/或生产企业应提供车辆满足相关安全标准的验证结果,
由认证机构进行判定。
7.1.4 型式试验的实施
型式试验应在认证机构确认认证委托人所提交的委托资料符合
要求并制定试验方案后进行。
实验室对样品进行型式试验,应确保检测结论真实、准确,对检
测全过程做出完整记录并归档留存,以保证检测过程和结果的可追溯
性。
对于已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含自我声明)的产品,应核对其有
效后承认其结果。对于承认其他合格评定结果的,由认证机构在认证
实施细则中明确相关要求。
如生产企业具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生产企业检测资源
及其他认证结果的利用》和认证标准要求的检测条件,认证机构可利
用生产企业检测资源实施生产现场抽样检测(或目击检测),并由指
定实验室出具检测报告。认证机构应在认证实施细则中明确具体要求
及程序。
对于同一生产者在不同生产场地生产的同一型号产品,在确保生
产一致性的前提下,可简化型式试验流程,减免相同部分的型式试验
项目。
7.1.5 型式试验报告
认证机构应规定统一的型式试验报告格式。
型式试验结束后,实验室应及时向认证机构、认证委托人出具型
式试验报告。型式试验报告应包含对认证单元内产品与认证相关信息
的描述。认证委托人应确保在获证后监督时能够向认证机构和执法机
构提供完整有效的型式试验报告。
5
7.2 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初始工厂检查)
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初始工厂检查)为认证机
构对确定生产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产品一致性和标准符合性控制能否
符合认证要求而开展的现场检查和评价。
初始工厂检查一般在型式试验合格后进行。根据需要,型式试验
和初始工厂检查也可以同时进行。
7.2.1 基本原则
生产者和生产企业应按附件 3《生产一致性检查要求》建立、实
施并持续保持企业产品一致性和标准符合性控制体系,以确保认证产
品持续满足认证要求。
认证机构应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
要求》及《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工厂检查通用要求》要求在认
证实施细则中明确生产企业工厂检查要求,确保工厂检查要求落实到
位。工厂检查应覆盖认证产品的所有加工场所。必要时,认证机构可
到生产企业以外的场所实施延伸检查。
对于已获认证的生产者/生产企业,认证机构可对企业质量保证
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的时机和内容适当调整简化,并在认证实施细
则中明确。
对于已获认证的生产者/生产企业,在同一生产者内搬迁或新建
生产企业时,如声明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产
品符合标准要求,认证机构可“先发证后审厂”,在发证后三个月内完
成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7.2.2 工厂检查
按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审查+生产一致性工厂现场检查方式进行。
7.2.2.1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审查
生产者或生产企业应按附件 3《生产一致性检查要求》制定生产
一致性控制计划,并提交认证机构进行审查。认证机构应将审查结果
告知认证委托人。
当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能够满足附件 3《生产一致性检查要求》
6
时,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审查通过。如认证机构认为生产一致性控制
计划存在缺陷,生产企业应整改并重新提交。认证机构应将审查结果
告知认证委托人。
生产者或生产企业制定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审查通过后,认证
机构根据其编制生产一致性工厂现场检查方案,方案应包括检查的产
品、场地及范围。
7.2.2.2 生产一致性工厂现场检查
认证机构委派检查组对生产企业进行生产一致性工厂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时,一般情况下,生产企业应有委托认证的产品在生产。
7.2.3 结构及技术参数核对及检查
现场检查时,检查组可参照附件 3 附录 1《产品结构及技术参数
一致性审查》的要求抽取相应数量的认证委托产品,与申报的车辆结
构及技术参数进行一致性核对。
整车各零件、系统或总成上标识的相关内容应与部件的 CCC 证
书(含自我声明)、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或向认证机构备案的结构技
术参数一致。
7.3 认证评价与决定
认证机构对型式试验结论、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结论(适用时)和有关资料/信息进行综合评价,作出认证决定。对
符合认证要求的,按认证单元颁发认证证书;对无法符合认证要求的,
不予批准认证委托,认证终止。
7.4 认证时限
认证机构应对认证各环节的时限在认证实施细则中作出明确规
定,并确保相关工作按时限要求完成。认证委托人须对认证活动予以
积极配合。对符合认证要求的,一般情况下自受理认证委托起 90 天
内向认证委托人出具认证证书。
8 获证后监督
7
获证后监督是指认证机构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实施的监督。
认证机构应结合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和实际情况,在认证实施细则中明
确获证后监督方式选择的具体要求。
8.1 获证后的跟踪检查
认证机构应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实施
有效的跟踪检查,以验证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确保获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并保持与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
获证后的跟踪检查应在生产企业正常生产时,优先选择不预先通
知被检查方的方式进行。对于非连续生产的产品,认证委托人应向认
证机构提交相关生产计划,便于获证后跟踪检查的有效开展。必要时,
认证机构可到生产企业以外的场所实施延伸检查。
认证机构应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
要求》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工厂检查通用要求》、附件 3《生
产一致性检查要求》制定获证后跟踪检查要求的具体内容,并在认证
实施细则中予以明确。
8.2 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采取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方式实施获证后监督的,认
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应予以配合。
认证机构应在认证实施细则中明确生产现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
的内容和要求。
如生产企业具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生产企业检测资源
及其他认证结果的利用》和认证依据标准要求的检测条件,认证机构
可利用生产企业检测资源实施检测,并承认相关结果;如生产企业不
具备上述检测条件,应将样品送指定实验室检测。认证机构应在认证
实施细则中明确利用生产企业检测资源实施检测的具体要求及程序。
8.3 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
采取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方式实施监督的,认证委托人、生产
8
者、生产企业应予以配合并确认市场抽取的样品。
认证机构应在认证实施细则中制定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的内
容和要求。
8.4 获证后监督的频次和时间
认证机构应在生产企业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别的生产企
业采用不同的获证后监督频次,合理确定监督时间,具体原则应在认
证实施细则中明确。
8.5 获证后监督的记录
认证机构应当对获证后监督全过程予以适当记录并归档留存,以
保证认证过程和结果具有可追溯性。
8.6 获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
认证机构对跟踪检查的结论、抽取样品检测或检查的结论和有关
资料/信息进行综合评价。评价通过的,可继续保持认证证书、使用
CCC 标志;评价不通过的,认证机构应当根据相应情形暂停或者撤
销认证证书,并予以公布。
8.7 一致性参数管理
认证机构应对车辆一致性参数进行分类及动态管理,根据参数变
化情况判别产品可能涉及的安全质量风险,并根据需要及时做出追加
工厂检查、增加抽样检测等处理。
9 认证证书
9.1 认证证书的形式和内容
认证证书可为纸质版和/或电子版。电子版认证证书应与纸质版
认证证书内容一致,并具备在线验证功能。认证机构应对颁发电子版
认证证书的关键过程进行记录,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电子版认证证书
系统的信息安全。
9
认证证书除满足《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要求的项目和内容
外,还须随同认证证书出具附件,注明获证产品符合的认证依据标准。
单车认证的认证证书须列明车辆识别代号(VIN),并注明“单
车认证”。
9.2 认证证书的保持
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 5 年。有效期内,认证证书的有效性依赖认
证机构的获证后监督获得保持。
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使用的,认证委托人应当在认证
证书有效期届满前 90 天内提出认证委托。证书有效期内最后一次获
证后监督结果评价通过的,认证机构应在接到认证委托后直接换发新
证书。
单车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 6 个月。
9.3 认证证书的变更/扩展
获证后,当涉及认证证书、产品特性或认证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
发生变更时,或认证委托人需要扩展已经获得的认证证书覆盖的产品
范围时,认证委托人应向认证机构提出变更/扩展委托,变更/扩展经
认证机构批准后方可实施。
认证机构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在认证实施细则中明确变更/
扩展要求,并对变更/扩展内容进行文件审查、检测和/或检查(适用
时),评价通过后方可批准变更/扩展。
认证机构应注明变更/扩展认证证书的版本号。
9.4 认证证书的注销、暂停和撤销
认证证书的注销、暂停和撤销依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和《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注销、暂停、撤销实施规则》及认证机构的
有关规定执行。认证机构应确定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类别和范围,
并采取适当方式对外公告被注销、暂停和撤销的认证证书。
10
9.5 认证证书的使用
认证证书的使用应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的要求。
10 认证标志及车辆一致性证书
10.1 标志式样
按本规则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并获得认证证书的摩托车应在产
品本体的适当位置或产品标牌上加施标准规格 CCC 标志或自行印刷/
模压 CCC 标志。CCC 标志式样如下图:
认证委托人应确保对 CCC 标志的管理与使用符合《强制性产品
认证管理规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加施管理要求》等规定。
10.2 车辆一致性证书
生产者或生产企业应按规则要求将车辆一致性证书(COC)式样
和参数提交认证机构。车辆一致性证书的样式、相关要求及参数内容
见附件 4《车辆一致性证书(COC)》。每一辆获证摩托车须在随车文
件中附带车辆一致性证书(COC),以向消费者或有关部门明示认证
产品信息。
11 收费
认证机构、实验室应制定相关收费标准并公示,按收费标准或合
同约定价格向认证委托人收费。
12 认证责任
11
认证机构应对其作出的认证结论负责。
实验室应对检测结果和检测报告负责。
认证机构及其委派的工厂检查员应对工厂检查结论负责。
认证委托人应对其提交的委托资料及样品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13 认证实施细则
认证机构应依据本规则的原则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
的认证实施细则。认证实施细则应在向认监委备案后对外公布实施。
认证实施细则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认证流程及时限要求;
(2)认证模式的选择及相关要求;
(3)认证单元划分原则;
(4)生产企业分类管理要求;
(5)认证委托资料及相关要求;
(6)型式试验要求;
(7)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控制要求及检查要求;
(8)获证后监督要求;
(9)利用生产企业检测资源实施检测要求及其他合格评定结果
的利用;
(10)认证变更/扩展(含标准换版)要求;
(11)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清单及相关要求;
(12)收费标准及相关要求;
(13)与技术争议、申诉相关的流程及时限要求。
12
附件 1
认证依据标准及型式试验项目
一、认证依据标准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6735 道路车辆
GB 16737 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号(VIN)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
GB/T 18387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34660 道路车辆 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4622 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
GB 18176 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
段)
GB 1574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GB/T 24157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续驶里程及残电指示
试验方法
GB 2007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16169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试方法
GB 4569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定置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536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图
形符号
GB 1735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防盗装置
GB 2007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外部凸出物
GB 20075 摩托车乘员扶手和脚踏
GB 18100.1 摩托车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第1部分:两
轮摩托车
GB 18100.2 摩托车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第2部分:两
轮轻便摩托车
GB 18100.3 摩托车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第 3部分:三
13
轮摩托车
GB 17352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GB 15084 机动车辆
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
GB 15742 机动车用喇叭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24155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
GB 19482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5948 摩托车白炽丝光源前照灯配光性能
GB 19152 发射对称近光和/或远光的机动车前照灯
GB 17510 摩托车光信号装置配光性能
GB 11554 机动车和挂车用后雾灯配光性能
GB 11564 机动车回复反射器
GB 16897 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9656 机动车玻璃安全技术规范
GB 518 摩托车轮胎
GB 9743 轿车轮胎
GB 9744 载重汽车轮胎
GB/T 20076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最大扭矩和最大净功率测量方
法
GB 4599 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
GB 21259 汽车用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
GB 25991 汽车用LED前照灯
GB 4660 机动车用前雾灯配光性能
GB 15235 汽车及挂车倒车灯配光性能
GB 17509 汽车及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
二、型式试验项目及要求
1.车辆识别代号 (VIN):VIN应符合GB 16735及GB 16737的规定。
2.车辆标志:应符合GB 7258中4.1.1、4.1.2、4.1.3、4.1.4。
3.摩托车外廓尺寸:应符合GB 7258中4.2的规定。
14
4.转向轴轴荷比:应符合GB 7258中4.4.1.2的规定。
5.乘坐人数核定:应符合GB 7258中4.4.5、11.6.10的规定。
6.驻车稳定角:应符合GB 7258中4.6.5的规定。
7.车速表指示误差值:应符合GB 7258中4.11的规定。
8.转向装置:应符合GB 7258中6.1、6.2、6.4、6.6、6.7、6.12的
规定。
9.整车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及发光强度:应符合GB 7258中8.5.1、
8.5.2、8.5.3.1、8.5.3.3的规定。
10.安全防护装置:间接视野装置应符合 GB 7258 中 12.2.1、12.2.2、
12.2.4、12.2.5、12.2.7 的规定;前风窗玻璃刮水器应符合 GB 7258 中
12.3 的规定;燃料系统的安全保护应符合 GB 7258 中 12.5.1、12.5.2、
12.5.3、12.5.4、 12.5.6 的规定;发动机排气管口应符合 GB 7258 中
12.15.7 的规定。
11.三轮车辆整车整备质量:应符合GB 7258中3.6的规定。
12.侧倾稳定角:应符合GB 7258中4.6.3的规定。
13.驻车制动性能:应符合GB 7258中7.10.3的规定。
14.车速受限车辆最高车速:应符合GB 7258中10.6的规定。
15. 电磁场发射强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应符合GB/T
18387的2、3、4、5(不选择户外场地进行试验)、6.1、6.2、6.3、
6.4、7、8(道路负荷要求除外)规定;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 34660
的规定。
16.排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 14622、GB 18176的规定。
17.燃油消耗量:应符合GB 15744的规定。
18.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续驶里程、能量消耗率及剩余
电量指示:应符合 GB/T 24157的规定。
19.制动性能:应符合GB 20073的规定。
20.加速噪声:应符合GB 16169的规定。
21.定置噪声:应符合GB 4569的规定。
22.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图形符号:应按GB 15365要求
15
设置并符合其规定。
23.防盗装置:应符合GB 17353的规定。
24.外部凸出物要求:应符合GB 20074的规定。
25.摩托车乘员扶手和脚踏:应符合GB 20075的规定。
26.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应符合GB 18100.1、GB 18100.2、
GB 18100.3的规定。
27.后视镜及其安装要求(间接视野装置安装性能):应符合GB
17352的规定,车身部分或全部封闭驾驶员的车辆应符合GB 15084的
规定。
28.喇叭及其安装要求:应符合GB 7258 中8.6.1 的规定,以及GB
15742中3.1.1、3.1.2、3.1.3、4.1.2的规定。
2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应符合GB 24155的
规定。
30.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应符合GB 19482的规定。
31.前照灯配光性能:应符合GB 5948、GB 19152、GB 4599 、
GB 21259、GB 25991其中一项标准的规定。
32.光信号装置配光性能:前转向灯、后转向灯、前位灯、后位
灯、制动灯、后牌照灯应符合GB17510或GB 17509的规定、前雾灯应
符合GB 4660的规定、后雾灯应符合GB 11554的规定、倒车灯应符合
GB 15235的规定。
33.回复反射器:应符合GB 11564的规定。
34.制动软管:应符合GB 16897的规定。
35.摩托车轮胎:应符合GB 518的规定,装有汽车轮胎的应符合
GB9743、GB9744的规定。
36.风窗玻璃:机动车的风窗玻璃应符合GB 9656的规定。
37.发动机最大扭矩和最大净功率:摩托车发动机最大扭矩和最
大净功率应符合GB/T 20076的规定。
三、型式试验(单车认证)项目及要求
16
1.车辆识别代号(VIN):VIN应符合GB 16735及GB 16737的规定。
2.车辆标志:应符合GB 7258中4.1.1、4.1.2、4.1.3、4.1.4的规定
(仅考核中文、标志、内容)。
3.摩托车外廓尺寸:应符合GB 7258中4.2的规定。
4.转向轴轴荷比:应符合GB 7258中4.4.1.2的规定。
5.乘坐人数核定:应符合GB 7258中4.4.5、11.6.10的规定。
6.驻车稳定角:应符合GB 7258中4.6.5的规定。
7.车速表指示误差值:应符合GB 7258中4.11的规定。
8.转向装置:应符合GB 7258中6.1、6.2、6.4、6.6、6.7、6.12的
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