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409/T 56-2024 旱地谷子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DB1409/T 56-2024 旱地谷子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77.3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4 17:39:51



相关搜索: 规程 生产技术 谷子 优质 旱地 优质 旱地 生产技术

内容简介

DB1409/T 56-2024 旱地谷子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1409
CCS B05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409/T 56—2024
旱地谷子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2024 - 11 - 22 发布
2025 - 02 - 22 实施
忻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409/T 56—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生产技术 ............................................................................ 1
6
病虫害防治 .......................................................................... 2
7
适时收获 ............................................................................ 3
8
生产档案 ............................................................................ 3
I
DB 1409/T 56—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由忻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忻州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XZS/TC0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忻州市忻府区有机旱作露水谷子种植农场、忻州市杂粮产业协会、忻州市农业
产业发展中心、忻府区农业产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宝军、刘汉宇、郭福贵、白晓平、李海英、侯莉、邢传浩、王素芬、董丑
芳、魏录珍、蒲秀兰。
II
DB 1409/T 56—2024
旱地谷子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旱地谷子优质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 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生产档案等程
序,规定了各阶段的操作指示。
本文件适用于忻州市旱地区的谷子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893 绿色食品 粟黍稷及制品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
4.1 环境条件
生产区域应远离工矿区及工业“三废”污染源,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要求。
4.2
土壤条件
宜选择在土地较为平整、土质较为疏松、耕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光照充足的地块上种植。前
茬作物以豆类、马铃薯为好,玉米、高粱次之。
5 生产技术
5.1 整地施肥
5.1.1 秋后深翻
深耕20cm以上,尽量实现秸秆还田,有条件可随秋深耕进行秋施肥。
5.1.2
播前旋耕
1
DB 1409/T 56—2024
早春解冻后尽早进行旋耕施肥。
5.1.3
施足底肥
应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亩施有机肥1000kg以上、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kg左右。 肥
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NY/T 525的要求。
5.2
选用良种
暖温旱地区应选用生育期较长、优质、高产、抗倒、耐旱的品种;冷凉旱地区应选用生育期较短、
密植、耐旱、高产的品种。
5.3
种子处理
播前3d晒种,去除秕粒和杂质。若非包衣种子,可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剂加硼肥拌种。农药使用
应符合GB/T 8321、NY/T 393的要求。
5.4
适期播种
一般在5月上中旬,地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播种。若采用地膜覆盖,可提早到4月中下旬播种。
5.5
播种方式
暖温旱地区,露地可采用小籽粒播种机或传统木耧条播,行距33cm左右,播深5cm左右,播后镇压。
地膜覆盖可采用铺膜打孔穴播一体机播种,每一米一膜、一膜两行,平均行距50cm,穴距30cm,一穴5~
7粒,每亩用种量0.4kg。也可采用膜侧播种机条播,每一米一膜、膜侧各一行,平均行距50cm,每亩用
种量0.5kg。冷凉旱地区宜采取地膜覆盖种植。
5.6
合理密植
暖温旱地区采取传统木耧、小籽粒播种机条播的定苗株距8cm~10cm,亩留苗2~2.5万株。膜侧播
种田定苗株距5cm~7cm,亩留苗2~2.5万株。膜上穴种田每穴留苗5~7株,亩留苗2.5~3万株。
5.7
田间管理
5.7.1
除草
定苗后及时中耕除草一次,拔节至孕穗期进行二次中耕除草。
5.7.2
追肥
若苗弱可在二次中耕时追肥,亩追尿素15kg~20kg,亦可采取叶面喷施,每百公斤水兑尿素0.5kg、
磷酸二氢钾0.5kg。
6 病虫害防治
6.1 防治原则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与绿色防控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措施,配合使
用化学防治措施。化学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NY/T 393的要求。
6.2
农业防治
2
DB 1409/T 56—2024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清除田间秸秆及地埂杂草,拔掉田间病株。
6.3
物理防治
有条件可在田间布设频振式杀虫灯或粘虫板。
6.4
化学防治
若有谷瘟病、谷锈病等将发生,可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按说明书喷施。
7
适时收获
谷穗变黄、籽粒完熟期及时收获。有条件可采用机械收获。收获脱粒后及时晾晒,防止霉变。产品
质量应达到NY/T 893的要求。
8
生产档案
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物质投入、栽培措施、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各个时段的实施情况及操作
方法,建立有可追溯的生产档案。
3
上一章:DB14/T 688-2024 舍饲绒山羊增绒技术规程 下一章:DB1409/T 55-2024 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1409/T 1-2020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1409/T 26-2022 海红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14/T 904-2014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1309/T 186-2016 谷子旱地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62/T 4584-2022 绿色食品 旱地谷子生产技术规程 DB13/T 2095-2014 旱地谷子适期播种保苗技术规程 DB62/T 2872-2018 旱地谷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DB1410/T 132-2023 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沟穴播生产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