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100
CCS B13 1310
廊
坊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10/T 356—2024
微生物菌剂和水肥管理协同应用防治
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技术规程
2024 - 11 - 20 发布
2024 - 12 - 20 实施
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10/T 35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廊坊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中保绿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寿光市人民
政府古城街道办事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荣君、李世东、陈昶、马超、徐军、赵宜君、徐靓、王守明、霍金领、杨洋。
I
DB 1310/T 356—2024
微生物菌剂和水肥管理协同应用防治
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微生物菌剂和水肥管理协同应用防治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策略、防治方法、操
作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微生物菌剂和水肥管理协同应用防治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 20287 微生物菌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884 生物有机肥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624-201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蔬菜根结线虫病
由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spp.侵染蔬菜根系所引起的蔬菜病害。主要症状为:根部形成瘤状物,
以侧根和须根较多,初为白色,表面光滑,后期变褐,粗糙。剖开根结,可见乳白色线虫。受害植株地
上部生长缓慢,植株矮小,黄化,似缺水或枯萎病症状。发生特点见附录A。
水肥菌一体化管理
根据作物生长时期和长势,采用滴灌系统适时适量浇水、施肥和施用微生物菌剂,保证作物对水分
和养分的需求、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4 防治策略
新地或发病很轻地块,底肥使用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生长期追施微生物菌剂,或与生物杀
线剂/化学杀线剂交替使用,也可以通过追施微生物菌剂并结合水肥管理控制根结线虫病的严重发生。
2
DB 1310/T 356—2024
多年连作且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地块,首先采用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对土
壤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补施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生长期参照新发地块防治策略。
5 防治方法
基施底肥和微生物菌剂
重病地于土壤消毒后、移栽前,新地或轻病地于移栽前基施底肥和微生物菌剂。有机肥用量为300
kg/亩~400 kg/亩,复合肥40 kg/亩~50 kg/亩,微生物菌剂用量40 kg/亩~80 kg/亩。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和NY 884的规定。
微生物菌剂育苗
在育苗基质中加入微生物菌剂,使基质中粉红粘帚霉的浓度达到1×10
5 CFU/g~1×10
6 CFU/g基质、
枯草芽孢杆菌浓度达到1×10
6 CFU/g~1×10
7 CFU/g基质。
移栽时微生物菌剂应用
移栽时,穴施5 亿孢子/g淡紫拟青霉粉剂,1 kg/亩;或浇灌5×10
5 孢子/mL的淡紫拟青霉液体菌剂,
每株150 mL~200 mL。
生长期水肥菌一体化应用
根据不同蔬菜对水肥的需求,采用滴灌系统或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浇灌,同时施用微生物菌剂。
水肥一体化操作应符合NY/T 2624-2014的规定。10 亿孢子/g~20 亿孢子/g的淡紫拟青霉菌剂用量为1
L/亩~2 L/亩,每隔1个~2个月施用1次。淡紫拟青霉菌剂也可与生物杀线剂、水溶肥或具防病促生功
能的微生物菌剂等交替使用,推荐用微生物菌剂和杀线剂见附录B。淡紫拟青霉与生物杀线剂的间隔使
用时间为1个月,与水溶肥的间隔时间为15 d~20 d,与防病促生微生物菌剂的间隔时间为25 d~30 d。
具体流程见附录C。
微生物菌剂应符合 GB 20287 标准的规定,与同类化学杀菌剂使用间隔期应在 20 d 以上。
6 操作规范
土壤熏蒸时,施药人员应遵守GB 12475和NY/T 1276的规定。
3
DB 1310/T 356—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蔬菜根结线虫病及发生特点
A.1 病原及侵染循环
南方根结线虫为保护地蔬菜田优势种群。线虫以成虫或卵在病组织内随病根残体或以幼虫在土壤
中越冬。春季平均地温在10 ℃以上时,越冬卵开始陆续孵化;当平均低温为13 ℃~15 ℃时,开始以吻
针穿刺侵入根内,此后在寄主植物上可发现根结。随着根结增多,根部受害严重,地上叶片萎黄,生长
缓慢甚至停止生长。6月中旬至7月下旬是线虫大量侵染的危害盛期。
A.2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植株地下部,以侧根和须根最易受害,被害植株根部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瘤状物,
即根瘤或根结,其大小因寄主和根结线虫的种类不同而异,最小的根结肉眼可见,呈微肿状,较大的如
蚕豆大小有的甚至更大,有时数个根瘤成串珠状,初期根结颜色与健根相同,表面光滑,发病中、后期,
大型根结表面粗糙,最后变褐色,易腐烂,剖视根结,可见许多柠檬形的雌虫,有时可见蠕虫形的雄虫。
受害植株地上部通常表现为营养不良,植株矮小,生长衰弱,叶片褪绿黄化,结果少且小,品质变劣,
严重时整个植株逐渐萎蔫死亡。
A.3 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
蔬菜根结线虫生活最适温度为25 ℃~30 ℃,高温55 ℃以上可致死。田间土壤湿度是影响孵化和繁
殖的重要条件。适宜土壤pH值4~8,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适宜线虫活动,有利于发病。根结线虫自行
迁移传播能力有限,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主要借助灌溉水、病水(株)苗或繁殖用带
线虫的块根及块茎,病株残根沤肥等进行传播。病原线虫寄主范围广。以瓜类(尤其是黄瓜、西葫芦)、
茄果类等受害较重。蔬菜根结线虫多分布于作物根系所在区域,大多数幼虫在3 cm~10 cm的表土层活
动。
4
DB 1310/T 356—2024
附 录 B
(资料性)
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微生物菌剂和杀线剂
B.1 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微生物菌剂
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微生物菌剂见表B.1。
表B.1 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微生物菌剂
种类 有效成分 剂型 使用时期 使用方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生物有机肥 有效活菌≥0.2 亿孢子/g, 有机质≥45%枯草芽孢杆菌、 淡紫拟青霉 颗粒剂 种植前 基施或沟施,单独使用600 kg/亩~800 kg/亩;与复 合肥一起使用时,300 kg/亩~400 kg/亩,复合肥30 kg/亩~40 kg/亩。
粉剂
微生物菌剂 有效活菌≥2.0 亿孢子/g, 淡紫拟青霉 颗粒剂 种植前 基施或沟施,可与有机肥和化肥一起使用,用量40 kg/亩~80 kg/亩。
有效活菌≥10 亿孢子/g, 枯草芽孢杆菌、粉红粘帚霉 粉剂 育苗 100 g菌剂与100 kg基质混和。避免与杀菌剂混用。
有效活菌≥5 亿孢子/g, 淡紫拟青霉 颗粒剂 移栽时 沟施、穴施,1 kg/亩。可配合其他防控措施使用, 但避免与杀真菌剂混用。
有效活菌≥2 亿孢子/g, 淡紫拟青霉 粉剂 沟施、穴施、灌根、冲施,1 kg/亩~2 kg/亩。可与 其他防控措施配合使用,但避免与杀真菌剂混用。
有效活菌≥20 亿孢子/mL,淡紫 紫孢菌(异名:淡紫拟青霉) 液剂 移栽时、 生长期 浇灌或滴灌,1 L/亩。可配合其他防控措施使用, 但避免与杀菌剂混用。
有效活菌≥20 亿孢子/mL, 淡紫拟青霉 液剂 生长期 浇灌或滴灌,2 L/亩。可配合其他防控措施使用, 但避免与杀菌剂混用。
有效活菌≥50 亿孢子/mL, 解淀粉芽孢杆菌 液剂 灌根、冲施、滴灌,1 L/亩~2 L/亩。可配合其他防 控措施使用,但避免与杀细菌剂混用。
有效活菌≥50 亿孢子/mL, 枯草芽孢杆菌 液剂 灌根、冲施、滴灌,1 L/亩~2 L/亩。可配合其他防 控措施使用,但避免与杀细菌剂混用。
有效活菌≥10 亿孢子/g, 枯草芽孢杆菌、粉红粘帚霉 粉剂 灌根、冲施、滴灌,5 kg/亩~10 kg/亩。可配合其 他防控措施使用,但避免与杀菌剂混用。
5
DB 1310/T 356—2024
B.2 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的杀线剂
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的杀线剂见表B.2。
表B.2 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的杀线剂
种类 有效成分 剂型 使用时期 使用方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生物杀线剂 0.5%阿维菌素 颗粒剂 种植前 4 kg/亩~5 kg/亩,与50 kg土混匀, 翻入土壤25 cm
1.8%阿维菌素 乳油 发病初期 1500倍~2000倍,250 mL/株~ 500 mL/株,7 d~10 d浇灌1次
0.3%苦参碱 水剂 生长期 冲施,500 mL/亩
化学杀线剂 41.7%氟吡菌酰胺 悬浮剂 移栽时、生长期 灌根,0.024 mL/株~0.03 mL/株
40%氟烯线砜 乳油 种植前 种植前7 d土壤喷雾,500 mL/亩~ 600 mL/亩
1%阿维菌素+20%噻唑膦 水乳剂 移栽时 灌根,500 mL/亩
6
DB 1310/T 356—2024
附 录 C
(资料性)
水肥菌一体化应用流程图
水肥菌一体化应用流程见图C.1。
图C.1 水肥菌一体化应用流程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