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T / T 1523—2024
目 次 Ⅱ 1 1 1 1 2 7 7 9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总体要求 5 功能要求 6 性能要求 ………………………………………………………………………………………………… ………………………………………………………………………………………………… …………………………………………………………………………………………………
7 安全要求 …………………………………………………………………………………………………
参考文献 ………………………………………………………………………………………………………
Ⅰ
JT / T 152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 /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交信有限责任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盛威
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西藏自治区交通厅通信信息中心、车巴达(苏
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倍施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新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悦途科技
有限公司、上海极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榕、李军、解晓玲、沈兵、胡兴华、扎西桑珠、田士海、祝昭、张鹏、邓英、郭祥、
夏远志、陈明、王杰、曹欢、殷焕焕、范维克、崔震苍、李鹤、胡征、李天翔。
Ⅱ
JT / T 1523—2024
定制客运网络平台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定制客运网络平台的总体要求以及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定制客运网络平台的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及运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 T 8226 道路运输术语
GB / 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 / T 35273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JT/ T 979. 2 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 第 2 部分:信息数据元
JT/ T 1306 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系统技术规范
JT/ T 1522 交通运输数据安全分级和保护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 1 GB / T 822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定制客运 customized passenger transport
班车客运定制服务
已经取得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的经营者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布道路客运班线起讫地等信息,开
展线上售票,按照旅客需求灵活确定发车时间、上下旅客地点并提供运输服务的班车客运运营方式。
3. 2
定制客运经营者 operator of customized passenger transport
依法取得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并完成定制客运备案的班车客运经营者。
3. 3
定制客运网络平台 network platform of customized passenger transport
提供定制客运管理和网络信息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
[来源:JT/ T 1470—2023,3. 4,有修改]
4 总体要求
4. 1 定制客运网络平台(以下简称“平台”) 应面向定制客运经营者、旅客、行业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功
能,具体包括:
a) 面向定制客运经营者的信息服务功能,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档案管理、调度管理、票务管理、定
1
JT / T 1523—2024
制客运驾驶员(以下简称“驾驶员”)服务、查询与统计、系统管理;
b) 面向旅客的信息服务功能,包括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出行预约、购票服务、订单信息推送、凭
证获取、车载购检票、服务评价;
c) 面向行业管理的信息服务功能,包括通过数据接口提供定制客运经营者基础信息、动态运营
信息等。
4. 2 平台宜支持多语言设置。
5 功能要求
5. 1 面向定制客运经营者的信息服务
5. 1. 1 基础信息管理
5. 1. 1. 1 上下旅客地点管理
平台应提供上下旅客地点管理功能。 上下旅客地点管理功能应具体包括:
a) 支持登记并维护客运企业构成线路资源的上下旅客地点信息,包括所在区域、上下旅客地点
编码、上下旅客地点名称、上下旅客地点坐标等,编码符合 JT/ T 979. 2 的规定;
b) 支持对上下旅客地点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导出、打印等。
5. 1. 1. 2 线路管理
平台应提供线路管理功能。 线路管理功能具体包括:
a) 应支持登记并维护客运企业线路资源,包括经营许可证编号、起讫地、途经地、线路里程、运行
时间、定制范围规划等;
b) 应支持在起讫地、中途停靠地所在的城市市区、县城城区范围内灵活设置上下旅客地点;
c) 宜支持自定义电子围栏。
5. 1. 2 档案管理
5. 1. 2. 1 定制客运经营者信息管理
平台应提供定制客运经营者信息管理功能。 定制客运经营者信息管理功能应具体包括:
a) 支持登记并维护定制客运经营者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及定制客运备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单
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联系人、联系方式、单位类型、所属区域等;
b) 支持对定制客运经营者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导出、打印等。
5. 1. 2. 2 驾驶员信息管理
平台应提供驾驶员信息管理功能。 驾驶员信息管理功能应具体包括: a) 支持登记并维护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及合法聘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年龄、公民身份号 码、联系方式等; b) 支持对驾驶员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导出、打印等。
5. 1. 2. 3 定制客运车辆信息管理
2 平台应提供定制客运车辆信息管理功能。 定制客运车辆信息管理功能应具体包括: a) 支持登记并维护车辆道路运输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牌号、核定载客人数、厂牌型号等; b) 支持对车辆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导出、打印等。
JT / T 1523—2024
5. 1. 2. 4 预约旅客信息管理
平台应提供预约旅客信息管理功能。 预约旅客信息管理功能应具体包括:
a) 支持自动存储旅客预约信息,建立联系方式与旅客的关联信息,记录旅客的档案信息,包括旅
客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常用上下旅客地点等;
b) 支持自动记录旅客的历史预约出行。
5. 1. 3 调度管理
5. 1. 3. 1 基本要求
平台提供的调度管理功能应支持运营部门和人员通过固定或移动终端登录,并完成班次排班、班次
调度、驾驶员调度等。
5. 1. 3. 2 运行计划生成
5. 1. 3. 2. 1 固定运行计划
平台应提供固定运行计划生成功能。 固定运行计划生成功能应支持编制生成固定的班次、发车时
刻、配客地点、线路等计划。
5. 1. 3. 2. 2 预约运行计划
平台应提供预约运行计划生成功能。 预约运行计划生成功能应支持基于旅客预约出行需求,灵活
编制车辆所需的运行停靠地点、线路、时刻表等计划。
5. 1. 3. 3 运营调度
平台应提供运营调度功能。 运营调度功能应至少支持下列一种调度方式:
a) 计划调度:以固定或预约运行计划为主,支持调度人员完成固定班次的开班、停班、开售、停
售、加班、变更车辆、变更驾驶员等操作;
b) 人工调度:以当日调度资源及现场发车情况为依据,结合不同调度策略调整发车。
5. 1. 4 票务管理
5. 1. 4. 1 票价定价方式
平台应提供票价定价方式管理功能。 票价定价方式管理功能应至少支持对下列一种票价定价方式
进行设定:
a) 基于运营班次座位定价;
b) 基于服务水平和等级定价;
c) 基于票种定价;
d) 基于车型定价;
e) 基于时段定价。
5. 1. 4. 2 交易规则
平台应提供交易规则管理功能。 交易规则管理功能应支持对下列交易规则进行设定: a) 预售规则; b) 退票规则; 3
JT / T 1523—2024
c) 改签规则;
d) 检票规则。
5. 1. 4. 3 订单
平台应提供订单管理功能。 订单管理功能应支持查询并处理网络销售订单,如退订、改签、异常处
理等。
5. 1. 4. 4 营销
平台宜提供营销管理功能。 营销管理功能宜支持对下列内容进行设置或管理:
a) 营销页面配置;
b) 会员积分与等级设置;
c) 优惠券活动设置;
d) 会员信息查询与管理。
5. 1. 5 驾驶员服务
平台应提供驾驶员服务功能。 驾驶员服务功能应具体包括:
a) 支持驾驶员通过移动端完成报班、发车、检票、行程状态上报、售票、补票等辅助运营工作;
b) 支持驾驶员接受任务指派、取消任务指派以及推送订单信息、旅客退订或变更行程信息等;
c) 支持驾驶员查看订单详情、上下旅客地点、旅客实时位置以及进行接送线路规划和导航、联系
旅客等。
5. 1. 6 查询与统计
平台应提供查询与统计功能。 查询与统计功能应具体包括:
a) 支持对系统基础数据以及售票、票据、业务、财务营收、车辆运行情况等生产数据的查询;
b) 支持对生产数据、营运数据、财务数据的统计分析;
c) 支持根据交易数据,查询并导出报表用于对账结算等业务;
d) 支持按照固定条件以及自定义条件进行查询。
5. 1. 7 系统管理
平台应提供系统管理功能。 系统管理功能具体包括:
a) 应支持管理平台中的用户、角色、权限等;
b) 应支持提供系统操作日志查询等;
c) 应支持对平台基础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导出、打印等;
d) 宜支持建立企业组织结构。
5. 2 面向旅客的信息服务
5. 2. 1 信息发布
4 平台应提供信息发布功能。 信息发布功能应具体包括: a) 支持向旅客提供互联网应用程序、小程序、公众号等至少一种入口方式; b) 支持向旅客发布定制客运班线起讫地、发车时间、停靠地点、车辆类型等级、车辆品牌型号、票 价、短途驳载服务、定制客运经营者等信息; c) 支持制定并发布旅客服务承诺,包括合规经营、保证线上发布信息与线下实际运营一致性、落
JT / T 1523—2024
实安全生产责任、投诉处理机制等内容;
d) 支持定制客运经营者制定或者调整客票价格,并支持客票价格提前发布时间的设定;
e) 支持在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段,对旅客出行有特殊要求的相关信息
的发布。
5. 2. 2 信息查询
5. 2. 2. 1 班次及票价查询
平台应提供班次及票价查询功能。 班次及票价查询功能应支持对线路、班次、票价等信息的查询,
其中班次信息至少包含起讫地、途经地、可定制出行范围、出发时间、明确的价格信息、驾驶员信息、车辆
信息等。
5. 2. 2. 2 上下旅客地点查询
平台应提供上下旅客地点查询功能。 上下旅客地点查询功能应支持按不同条件查询旅客乘车、下
车地点,宜提供地图查询和交通换乘信息查询。
5. 2. 2. 3 出行信息查询
平台应提供出行信息查询功能。 出行信息查询功能宜支持道路客运班线起讫地班次的临时增减及
开、停情况信息查询,以及道路客运班线起讫地所属城市的天气信息查询。
5. 2. 2. 4 车辆位置查询
平台应提供车辆位置查询功能。 车辆位置查询功能应支持在车辆发车后,旅客能基于电子地图查
询车辆实时位置。
5. 2. 3 出行预约
平台应提供出行预约功能。 出行预约功能具体包括:
a) 应支持固定线路、班次、上下旅客地点的选择;
b) 应支持旅客按照实名制购票线路要求填写姓名、有效证件信息、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后完成
在线预订;
c) 宜支持旅客自主选择路线、出发时间、上下旅客地点。
5. 2. 4 购票服务
5. 2. 4. 1 购票订单生成
平台应提供购票订单生成功能。 购票订单生成功能应支持根据购票旅客选择的班次和票数以及姓
名、有效身份证件类型与号码、联系方式等信息生成订单和电子客票。 电子客票的生成和使用应符合
JT/ T 1306 的规定。
5. 2. 4. 2 票款支付
平台应提供票款支付功能。 票款支付功能应具体包括: a) 支持旅客采用至少一种线上渠道完成票款电子支付; b) 支持定制客运经营者设置超时订单自动失效的支付时间阈值; c) 支持基于银行或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合规化结算,能面向定制客运经营者实现实时清分。 5
JT / T 1523—2024
5. 2. 4. 3 退订
平台应提供未完成服务网络订单的退订功能。 退订功能应具体包括:
a) 支持旅客自助进行退订操作;
b) 支持退订票款按原渠道退回至付款账户。
5. 2. 4. 4 改签
平台应提供网络订单的改签功能。 网络订单的改签功能应支持旅客自助进行改签操作。
5. 2. 5 订单信息推送
平台应提供订单信息推送功能。 订单信息推送功能应具体包括:
a) 在获取车辆和驾驶员安排后,向旅客推送订单信息,包括:定制客运班线起讫地、驾驶员联系
方式、车辆号牌及颜色、车辆类型等级、车辆品牌型号、乘车时间及地点;
b) 在向旅客推送订单信息后,定制客运经营者如需变更驾驶员、车辆、班次时间安排的,通过平
台提前告知旅客。
5. 2. 6 凭证获取
5. 2. 6. 1 乘车凭证获取
平台应提供乘车凭证获取功能。 乘车凭证获取功能应支持旅客通过短信、应用程序等方式获取电
子乘车凭证。
5. 2. 6. 2 报销凭证开具
平台应提供报销凭证开具功能。 报销凭证开具功能应支持旅客申请开具电子发票形式的报销
凭证。
5. 2. 7 车载购检票
平台应提供车载购检票功能。 车载购检票功能具体包括:
a) 应支持通过扫支付码、乘车码等方式完成旅客车上自助实名制购票;
b) 应支持通过扫乘车凭证完成旅客自助检票;
c) 运营车辆宜安装车载购检票设备作为平台的交易终端。
5. 2. 8 服务评价
平台应提供服务评价功能。 服务评价功能应具体包括:
a) 应支持通过服务界面、监督电话等方式受理旅客投诉建议,并及时推送给定制客运经营者;
b) 应支持旅客在订单完成后对出行体验进行总体评价,以及对定制客运经营者、平台经营者、驾
驶员和车辆进行服务评价;
c) 应支持对旅客服务评价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和统计。
5. 3 面向行业管理的信息服务
6 平台应提供面向行业管理的信息服务功能。 面向行业管理的信息服务功能应具体包括: a) 预留符合行业管理部门要求的具有可扩展性和开放性的数据接口; b) 支持与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等信息系统实现互联;
JT / T 1523—2024
c) 支持面向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定制客运经营者基础信息和定制客运动态信息,包括定制客运经
营者、定制客运网络平台经营者、驾驶员、车辆、定制客运线路、上下旅客地点、班次和订单明
细等数据。
6 性能要求
6. 1 基本要求
平台的性能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a) 支持 7 × 24 h 不间断运行;
b) 支持负载均衡;
c) 支持不少于 500 个并发访问处理能力;
d) 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不小于 180 d,平均故障处理时间不大于 30 min。
6. 2 平台响应时间
平台的响应时间应满足单页面/ 单接口响应时间不大于 3 s。
6. 3 数据存储
平台的数据存储满足下列要求:
a) 平台采集的旅客个人信息、生成的业务数据,保存期限应不少于 3 年;
b) 数据库设计时宜区分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避免因历史数据累积造成的系统性能瓶颈。
6. 4 可扩展性
平台的可扩展性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支持分布式、集中式或集中分布式等部署方式;
b) 系统性能达到最大设计值时,能进行动态扩容,保证平台的整体性能。
6. 5 电子地图
平台应使用经国家测绘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电子地图。
7 安全要求
7. 1 基本要求
7. 1. 1 平台系统安全应不低于 GB / T 22239—2019 规定的等级保护第三级要求。
7. 1. 2 平台应具备网络系统故障等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
7. 2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应符合 GB / T 35273、JT/ T 1522 的规定,并满足下列要求:
a) 采用数据定时备份机制,保证平台数据可恢复、可追溯、不丢失;
b) 加密存储用户名、密码、联系方式、公民身份号码等旅客信息以及订单明细等关键数据;
c) 提供完善的运行监控功能,记录系统运行的日志,跟踪记录用户操作,确保数据完整性,以及
对用户行为可控、违规可究,系统日志至少存储 180 d;
d) 采用加密、签名等安全措施,提供用户管理、权限管理、鉴权验证等安全防护功能。
7
JT / T 1523—2024
7. 3 网络传输安全
网络传输安全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平台采用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TTPS)进行加密传输;
b) 订单明细数据等敏感内容进行加密或脱敏处理,加密算法及密钥采用国产商用密码。
8
JT / T 1523—2024
参 考 文 献
[1]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2] GB / T 29108—2012 道路交通信息服务 术语
[3] GB / T 39786—2021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
[4] JT/ T 310 汽车客运站售票管理信息系统规范
[5] JT/ T 697. 7—2014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 7 部分:道路运输信息基础数据元
[6] JT/ T 905. 1—2014 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第 1 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7] JT/ T 1098—2016 城市公共汽电车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技术要求
[8] JT/ T 1257. 2—2019 营运货车能耗在线监测 第 2 部分:平台技术要求
[9] JT/ T 1470—2023 道路客运定制服务规范
[10] 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 2013 年 第 24 号)
[11]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 公安部 应急管理部令 2022 年 第 10 号)
[12]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 2023 年 第 18 号)
[13] 公路水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 2023 年 第 4 号)
[14] 班车客运定制服务操作指南(交办运函〔2022〕1205 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