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05
4405
汕 头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5/T 275—2024
代替DB 440500/T 275—2017
花生汕油辐 1 号栽培技术规程
2024-12-23 发布 2024-12-25 实施
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05/T 275—2024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产量指标...........................................................................................................................................................1
3.1
产量...........................................................................................................................................................1
3.2
产量构成...................................................................................................................................................1
4
生育进程...........................................................................................................................................................1
4.1
春植...........................................................................................................................................................1
4.2
秋植...........................................................................................................................................................2
5
栽培技术...........................................................................................................................................................2
5.1
土壤条件...................................................................................................................................................2
5.2
用种...........................................................................................................................................................2
5.3
播种...........................................................................................................................................................2
5.4
施肥...........................................................................................................................................................3
5.5
水分管理...................................................................................................................................................3
5.6
中耕...........................................................................................................................................................3
5.7
除草...........................................................................................................................................................3
5.8
病虫鼠害防治...........................................................................................................................................3
5.9
收获...........................................................................................................................................................4
I
DB4405/T 27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代替DB 440500/T 275—2017《花生汕油辐1号栽培技术规程》,与DB 440500/T 275—2017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DB 440500/T 276 花生汕油辐1号
种子”,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NY/T 855 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见2);
——修改了“土壤条件”的内容(见5.1.3);
——修改了“用种”的内容(见5.2.1);
——修改了“播种”的内容(见5.3);
——修改了“施肥”的内容(见5.4.1、5.4.3);
——修改了“除草”的内容(见5.7.2);
——修改了“病虫鼠害防治”的内容(见5.8引言、5.8.1.2、5.8.1.3、5.8.3);
——修改了“收获”的内容(见5.9)。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汕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燕、陈育华、张绍龙、李辉。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7年首次发布为DB 440500/T 275—2017;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4405/T 275—2024
花生汕油辐 1 号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花生品种汕油辐1号的产量指标、生育进程、栽培技术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花生品种汕油辐1号在汕头市辖区的生产管理,亦可供广东省其它地区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855 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产量指标
3.1 产量
春植,每667 m 2干荚果产量240.0 kg~310.0 kg;秋植,每667 m 2干荚果产量220.0 kg~260.0 kg。
3.2 产量构成
每667 m 2春植实收1.7×10 4株~1.9×10 4株,单株干荚果产量14.0 g~18.0 g;秋植实收1.8×10 4
株~2.0×10 4株,单株干荚果产量12.0 g~13.5 g。
4 生育进程
4.1 春植
4.1.1 出苗期
播种到50%的幼苗展开第一片真叶,历时8 d~12 d。
4.1.2
苗期
50%的幼苗展开第一片真叶到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历时31 d~33 d。
4.1.3
花针期
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到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历时25 d~28 d。
4.1.4
结荚期
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50%的植株出现饱果,历时27 d~29 d。
4.1.5
成熟期
50%的植株出现饱果到荚果饱满成熟,历时36 d~38 d。
1
DB4405/T 275—2024
4.1.6
全生育期
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为127 d~130 d。
4.2 秋植
4.2.1 出苗期
播种到50%的幼苗展开第一片真叶,历时6 d~8 d。
4.2.2
苗期
50%的幼苗展开第一片真叶到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历时21 d~24 d。
4.2.3
花针期
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到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历时23 d~25 d。
4.2.4
结荚期
50%的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到50%的植株出现饱果,历时23 d~26 d。
4.2.5
成熟期
50%的植株出现饱果到荚果饱满成熟,历时32 d~34 d。
4.2.6
全生育期
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为105 d~110 d。
5
栽培技术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855的要求。
5.1 土壤条件
5.1.1 轮作
宜采用水旱轮作方式,避免与豆科、茄科等作物连作,3年后应更换轮作地。
5.1.2
土质
选择无青枯病、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的砂壤土。
5.1.3
整地
深翻20 cm~30 cm,两犁三耙使土壤疏松、细碎,平整后整理好三级排灌沟并作畦,畦宽133 cm
(包沟),沟深20 cm。
5.2
用种
5.2.1
种子质量必须符合GB 4407.2的有关规定,每667 m
2用种量如下:
——春植:17 kg~18 kg 干荚果。
——秋植:18 kg~19 kg 干荚果。
5.2.2 春植播种前晒果1 d~2 d,剥壳后选用健康、无损伤、粒大、饱满的种子。 4穴~1.0×10 4穴,
5.3 播种
5.3.1 春植
适宜播种期为3月份上中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 ℃以上;每667 m 2播植0.9×10
每穴播2粒籽仁,穴深4 cm~5 cm,穴距19 cm~20 cm,行距23 cm~24 cm,播后立即覆土压实整平。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保证苗数。
5.3.2
秋植
2
DB4405/T 275—2024
适宜播种期为8月份上旬;每667 m
2播植1.0×10
4穴~1.1×10
4穴,每穴播2粒籽仁,穴深4 cm~5 cm,
穴距18 cm~19 cm,行距22 cm~23 cm,播后立即覆土压实整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保证苗数。
5.4
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
5.4.1
基肥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基肥,播种前结合整地每667 m
2施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10 kg~
15 kg,过磷酸钙(P2O5≥12.0%)15 kg~20 kg,氯化钾(K2O≥60.0%)5 kg。
5.4.2
苗期肥
三叶期每667 m
2追施尿素(N≥46.4%)5 kg~7.5 kg。
5.4.3
花针肥
花针期每667 m
2追施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4 kg~5 kg,氯化钾(K2O≥60.0%)5 kg。
5.4.4
结荚肥
结荚期每667 m
2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50 kg~75 kg喷施叶面1次~2次。
5.5
水分管理
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以“旱灌涝排”为原则。遇旱及时灌水,确保土层湿润;雨后及时排
水防涝,确保田间不积水。土壤适宜的田间持水量:播种期60%~70%,苗期50%~55%,花针期和结荚期
60%~70%,成熟期50%~55%。
5.6
中耕
5.6.1
齐苗后
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通气。
5.6.2
初花期至下针前
及时修沟培土迎针。
5.7
除草
5.7.1
出苗前
春植播种后3 d内,秋植播种后2 d内,每667 m
2用50%丁草胺乳油200 ml兑水100 kg喷湿畦面,土
壤干燥时要先淋湿畦面再喷药防除杂草。
5.7.2
出苗后
结合中耕进行除草;花生开花前,可用5%精喹禾灵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除2~5叶期的一年生禾本科
杂草;花针期以后,宜人工拔除杂草。
5.8
病虫鼠害防治
农药使用按GB/T 8321的规定执行。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防治同一种病虫害
应交替使用不同药剂。
5.8.1 病害防治
5.8.1.1 青枯病
齐苗时可用72%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1000倍液喷施1次,发病初期可采用灌根。
5.8.1.2
叶斑病
发病初期,病叶率达到10%以上即要喷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喷施。
3
DB4405/T 275—2024
5.8.1.3
锈病
发病初期,发病株率达到15%以上即要喷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500
倍液喷施。
5.8.2
虫害防治
5.8.2.1
播种前
重点防治蛴螬、地老虎。整地前每667 m
2撒施15 kg~20 kg茶籽麸或3%辛硫磷颗粒剂6 kg~8 kg。
5.8.2.2
苗期
重点防治蚜虫、蓟马。用5%啶虫脒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施。
5.8.2.3
中后期
重点防治斜纹夜蛾、卷叶虫。用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0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
2000倍液喷施。
5.8.3
鼠害防治
播种前和成熟期间注意灭鼠。在种植区四周定点投放农用敌鼠钠盐毒饵,并设立明显警示标志,以
保人畜安全。
5.9
收获
春植播种后127 d~130 d、秋植播种后105 d~110 d,当植株中下部叶片逐渐枯黄脱落,大多数荚
果果壳韧硬,网纹清晰,籽仁饱满,果皮和种皮基本呈现本品种固有的颜色时收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