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2301/T 188-2024 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有机培肥技术规程

DB2301/T 188-2024 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有机培肥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6.6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14:41:41



相关搜索: 农田 技术规程 有机 旱作 瘠薄

内容简介

DB2301/T 188-2024 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有机培肥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2301
CCS B 05
黑 龙 江 省 哈 尔 滨 市 地 方 标 准
DB2301/T 188—2024
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有机培肥技术规程
2024 - 11 - 19 发布
2024 - 12 - 20 实施
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301/T 188—2024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哈尔滨市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焦晓光、隋跃宇、陈一民、王国栋、吴珂、王耀、于贺、马亮乾、李丽、张泽
宇。
I
DB2301/T 188—2024
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有机培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有机培肥的程序,规定了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区域选择、玉米收
获、秸秆粉碎还田、有机肥培肥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生产档案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连作玉米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的有机培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36393
土壤质量
自然、近自然及耕作土壤调查程序指南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645
玉米收获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DB23/T 207.4
旱田耕整地机械作业技术规程
DB23/T 470
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瘠薄暗棕壤
有机质含量在 20 g/kg~35 g/kg 之间,耕作层不大于 30 cm,砾砂底暗棕壤区域的土壤。
3.2
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有机培肥
利用机械将有机物料添加到瘠薄暗棕壤耕作层,改良暗棕壤耕作层的技术。
注:有机物料包含玉米秸秆及腐熟的农家肥。
4
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有机培肥程序
瘠薄暗棕壤旱作耕地有机培肥程序包括 4 个阶段,分别是:确定瘠薄暗棕壤旱作耕地区域、玉米收
获、秸秆粉碎还田、有机肥培肥。
5
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区域选择
1
DB2301/T 188—2024
耕作层小于 30 cm,坡度小于 6°,砾砂质暗棕壤旱田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6
玉米收获
秋季玉米成熟后,用带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收获质量应符合 NY/T 645 的规定。
7
秸秆粉碎还田
秋季玉米成熟后,用带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收获质量应符合 NY/T 645 的规定。
使用拖拉机牵引秸秆粉碎机进一步将玉米秸秆和根茬进行粉碎作业,玉米秸秆留茬高度低于 10 cm~15
cm,秸秆粉碎后长度小于 5 cm~10 cm,质量应符合 NY/T 500 的规定。
8 瘠薄暗棕壤旱作农田有机肥培肥
8.1 有机培肥时间
玉米秋季收获之后,土壤冻结之间进行。
8.2
有机培肥物料
有机物料包含玉米秸秆及腐熟的农家肥,腐熟有机肥限制性指标应符合 NY/T 525 的规定。
8.3 有机培肥量 2~22 500 kg/hm 2,每年施用一次,每年施用
腐熟的有机肥均匀抛撒田面上,施用量为 15 000 kg/hm
量一致,三年一个周期。
8.4
有机培肥方式
秋翻,将玉米秸秆与腐熟的有机肥一起翻埋到 0 cm~30 cm 土层中,不宜扰动 30 cm 以下土壤砾砂
质层。作业机具选择 147KW 以上拖拉机,配液压翻转犁。作业机械应符合 DB23/T 207.4 的规定。
8.5
化肥施用量
第一年化肥施用量为当地常规化肥施用量,第二年据玉米秸秆分解转化程度,分解转化程度约
30 %~60 %,化肥施用量可减少 3 %~5 %。第三年根据玉米秸秆分解转化程度 90 %以上,化肥施用量可
再减少 3 %~5 %。
8.6
整地
第一年秋翻,保证翻深一致,耙地后地表平整,土壤细碎,耙层表土疏松,土壤翻地深度各项指标
应符合 DB23/T 470 的规定。起垄越冬,达到待播状态。第二年耙地深松,深松的深度达到 25cm~30cm,
不能扰动土壤砾砂质层。第三年与第二年的秋整地方式一致。
9
生产档案
2
DB2301/T 188—2024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瘠薄暗棕壤旱作耕地区域、玉米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有机培肥时间、
有机培肥量、有机培肥方式、化肥施用量、整地等。
3
上一章:DB2301/T 189-2024 大豆覆秸垄台垄沟错时深松技术规程 下一章:DB2301/T 187-2024 薄层黑土玉米秸秆还田一次性施肥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23/T 2977-2021 暗棕壤肥沃耕层培育技术规程 DB14/T 2608-2022 旱作农田有机肥料施用技术规程 DB15/T 2609-2022 旱作区马铃薯间作豆科绿肥翻压培肥地力技术规程 DB43/T 2720-2023 红壤区贫瘠农田土壤快速培肥技术规程 DB23/T 3159-2022 黑土区农田土壤障碍层消减与培肥技术规程 DB15/T 1352-2018 风沙区农田土壤培肥深松留茬技术规程 DB15/T 493-2011 旱作农田马铃薯与燕麦带状留茬间作技术规程 DB15/T 493-2019 旱作农田马铃薯与燕麦带状留茬间作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