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5/T 3829-2025 日光温室羊肚菌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DB15/T 3829-2025 日光温室羊肚菌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53.1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14:47:14



相关搜索: 规程 高效 日光温室 栽培技术 一年 一年

内容简介

DB15/T 3829-2025 日光温室羊肚菌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05 15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3829—2025
日光温室羊肚菌一年两茬高效
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efficient cultivation of morchella in solar
greenhouse twice a year
2025-01-03 发布
2025-02-03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3829—2025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
牧业科学院、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赤峰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喀喇沁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克
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喀喇沁旗金鹏种植专业合作社、敖汉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俊秀、刘景秀、郑伟、宋宝香、张晓荣、李延军、张雪莲、尹继伟、王国全、
王旭东、程瑞宝、郇志荣、王海燕、毕玉强、郭玲玲、杨春喜、吴丽艳、李艳丽、肖强、刘伟、苑兴文、
刘长奇、关潇滢、张丽红、杨波、孙大鹏、石雅君、钟建平、王丽艳、那仁图雅、董丹丹、李红梅、孙
鹏、于新会、赵禹凯、潘天遵。
I
DB15/T 3829—2025
日光温室羊肚菌一年两茬高效
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羊肚菌栽培的场地选择、栽培前准备、栽培技术、采收等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日光温室栽培羊肚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羊肚菌 morchella
羊肚菌又名羊肚蘑,子囊菌门、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真菌。
外源营养袋 external nutrition bag
按照一定营养基质配方,经过拌料、装袋、灭菌等环节制备的料袋,为羊肚菌菌丝生长阶段增加营
养,简称营养袋。
4 场地选择
选择水电齐全,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的场地,环境符合GB 3095的要求,水源符合GB 5749的要求。
5 栽培前准备
环境消杀
1
DB15/T 3829—2025
清除棚内外杂草杂物,利用太阳能或其它人工加温方法,使棚内温度达到50 ℃~60 ℃闷棚3 d~
5 d,闷棚期间用食用菌专用熏蒸剂消杀。
土壤处理
播种前10 d左右,将清理干净的土地进行1次大水浇灌,使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待土壤稍干
后,用40%二氯异腈脲酸钠进行土壤消毒,用旋耕机深翻20 cm~25 cm,耙平。
菌种选择
选抗逆性强、性状稳定、高产、优质的羊肚菌品种,菌种标准可按照NY/T 1742的要求。
作畦
采用高畦栽培,畦宽100 cm~120 cm,畦高10 cm~15 cm,畦间距40 cm~50 cm。
6 栽培技术
播种
6.1.1 播种时间
棚内地温10 ℃~15 ℃,气温低于18 ℃均可播种。日光温室第一茬2月初播种,4月底至5月初采
收;5月中下旬种植一茬矮生豆角;第二茬9月中下旬播种,12月下旬开始采收。
6.1.2 菌种准备
栽培前30 d订购栽培种。播前将菌种袋外壁、盛放容器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将菌种掰
成粒径0.5 cm~1.0 cm。
6.1.3 播种方式
将菌种均匀撒播在畦面上,每667 m
2用种量400 kg~450 kg。播种后进行覆土,厚度2 cm~3 cm。
发菌期管理
棚温控制在18 ℃以下,地温控制在10 ℃~15 ℃,保持良好通风,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0%为宜,棚
内侧悬挂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遮阴率95%。
放外源营养袋
6.3.1 营养袋基质配方
麦粒60%、玉米芯40%或麦粒70%、木屑30%。
6.3.2 营养袋制作
麦粒浸泡20 h~24 h无硬芯后,与含水量60~65%的玉米芯或木屑拌匀,装入17 cm~20 cm×28
cm~30 cm 的栽培袋,每袋装干料300 g~350 g,121 ℃~122 ℃(0.11 MPa~0.12 MPa)灭菌2 h或
100 ℃常压灭菌10 h~12 h。
6.3.3 营养袋摆放
2
DB15/T 3829—2025
播种后7 d~15 d,畦面长满菌丝变白时,将营养袋一面划两道10 cm~12 cm长的口子,将划口面
紧贴土壤表面摆放,行间距30 cm~40 cm,袋间距30 cm,每667 m
2摆放营养袋3000~3500袋。
出菇期管理
6.4.1 催蕾管理
发菌60 d后,畦面白色菌丝褪去,光强控制在300 Lx~800 Lx,用微喷浇水至土壤完全湿透且不积
水,昼夜温差控制在8 ℃~10 ℃,地温控制在9 ℃~13 ℃,保持4 d~5 d催蕾管理。
6.4.2 子实体生长管理
催蕾后15 d左右,畦面出现针状原基即进入子实体生长阶段。气温控制在15 ℃~18 ℃,保持土壤
表面湿润,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每天通风换气,保持棚内空气新鲜,采收前1 d~2 d停止浇水。
7 采收
采收标准
子囊菌表面的棱和凹坑明显,及时采摘。
采收方法
采收时一手执刀,一手戴手套轻轻捏住菌柄贴地面切下,放入采收筐。
3
上一章:DB15/T 3830-2025 西瓜双膜覆盖促早栽培技术规程 下一章:DB15/T 3828-2025 机建厚墙体日光温室大樱桃栽培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34/T 3025-2017 高山四季豆一年两茬栽培技术规程 DB1310/T 321-2023 一年两茬鲜食糯玉米栽培技术规范 DB1303/T 297-2021 温室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规程 T/SHZSAQS 00012-2021 日光温室夏黑葡萄一年两熟栽培技术规程 DB15/T 2541-2022 羊肚菌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DB15/T 1685-2019 温室葡萄一年二茬生产技术规程 DB4503/T 0042-2022 金槐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规程 DB13/T 2231-2015 油葵谷子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