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65.020.01
CCS B 40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872—2024
代替 DB23/T 872—2004
天然草地改良技术规程
2024-12-3 发布
2025-1-2 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3/T 87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代替 DB23/T 872-2004《天然草地改良技术规程》 ,与 DB23/T 872-2004 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的内容(见第 2 章);
——增加了“术语与定义 ”的内容,包括“振动深松 ”、“切根 ”、“免耕补播 ”和“松土补播 ”
(见第 3 章的 3.1、3.2、3.3、3.4);
——删除了“振动深松 ”的“地段选择 ”、“技术路线 ”、“震动深松后草地的管理 ”(见 2004
版的 2.1.2、2.1.3、2.1.4、2.1.5);
——更改了“振动深松 ”的“应用对象”为“适用对象”,更改“作业季节的选择”为“作业时间”,
增加了“作业要求 ”的内容(见 4.1.1、4.1.2、4.1.3,见 2004 版的 2.1.1、2.1.3);
——增加了“切根 ”的内容(见 4.2);
——删除了“浅翻轻耙 ”的内容(见 2004 版的 2.2);
——增加了“免耕补播 ”的内容(见 4.3);
——删除了“松土补播 ”的“地段的选择 ”、“种子的准备 ”、“作业季节的选择 ”、“播床的准
备 ”、“播种方法 ”、“播量 ”、“播深 ”、“播后镇压 ”、“松土补播草地的管理及利用 ”(见 2004
版的 2.3.2、2.3.4、2.3.7、2.3.6、2.3.7、2.3.8、2.3.9、2.3.10、2.3.11);
——更改了“松土补播 ”的“应用对象”为“适用对象”,更改“草种的选择”为“补播草种选择”,
更改了“耙地 ”的内容,增加了“播种”和“施肥”的内容(见 4.4.1、4.4.2、4.4.3、4.4.4、4.4.5、,
见 2004 版的 2.3.1、2.3.3);
——增加了“人工种草 ”的内容(见 4.5);
——增加了“管理利用 ”的内容(见第 5 章);
——增加了“生产档案 ”的内容(见第 6 章);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草原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
划设计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黑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宾西示范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赛思、潘多锋、罗宁、贾鹏博、项继红、刘昭明、程力、赵浩男、王赵海、
宋雷、刘俊峰。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发布版本情况为:
——2004 年首次发布为 DB23/T 872-2004。
——本次为第一次修改。
Ⅰ
DB23/T 872—2024
天然草地改良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然草地改良技术、管理利用和生产档案建设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天然草地改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19377 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
GB/T21439 草原健康状况评价
GB/T25421 牧草免耕播种机
GB/T37067 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
LY/T3323 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884 生物有机肥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振动深松
采用专用振动深松设备通过一定频率的振动,在不扰乱土层顺序的情况下对深层土壤进行疏松。
3.2
切根
采用专用切根机械切断根茎型禾草的部分主根和侧根,促进植物的无性繁殖能力。
3.3
免耕补播
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生植被的前提下,采用免耕补播机,播种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的优良牧草。
3.4
松土补播
在少破坏原生植被的前提下,采用圆盘耙轻耙草地后补播适宜草种,以提高草地质量、生产力和植
物多样性。
4 天然草地改良技术
4.1 振动深松
4.1.1 适用对象
适用于土壤板结严重、土壤通透性差的退化或盐碱化的天然草地。
1
DB23/T872—2024
4.1.2 作业时间
秋季未上冻前或春季土层解冻达到相应深度时进行。
4.1.3 作业要求
采用振动深松机,沿等高线的方向进行振动深松,深松深度 40cm 以上,行距为40cm~50cm。
4.2 切根
4.2.1 适用对象
适用于以多年生根茎型禾草为优势种的轻度退化或轻度盐碱化草地。草地退化或盐碱化等级判定应
符合GB/T19377的规定。
4.2.2 作业时间
5月上旬,禾草进入分蘖-拔节期进行,宜选择雨天前2d~3d内进行。
4.2.3 切根机械
采用专业的草地切根机进行切根作业。
4.2.4 切根深度
切根深度15cm~18cm。
4.2.5 施肥
2 。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与切根作业时间同步,撒施复合肥225kg/hm
4.3 免耕补播
4.3.1 适用对象
适用中度退化、沙化及盐碱化的草地。草地退化、沙化、盐碱化等级判定应符合GB/T19377的规定。
4.3.2 免耕机械选择
免耕补播机械应选择应符合GB/T25421的规定。
4.3.3 补播草种选择
应选择适宜乡土草种,或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征的优良牧草。豆科草种质量分级应符合GB/T
6141的规定,禾本科草种质量分级应符合GB/T6142的规定。
4.3.4 播种
播种时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在原生植被高度低于20cm时进行。
播种方法:采用牧草免耕播种机播种,条播,行距15cm~30cm,深度1cm~1.5cm。开沟、播种、
覆土、镇压一次性完成。 2~22.5kg/hm 2 ,混播播量
2 、豆科牧草为15kg/hm 播种量:禾本科牧草的播量为30kg/hm 2~45kg/hm
为单播时各品种播量的50%~60%。
4.3.5 施肥
在播种的同时施肥,施复合肥225kg/hm
4.4 松土补播
4.4.1 适用对象
2 。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适用于中重度退化和中度盐碱化草地。草地退化、盐碱化等级判定应符合GB/T19377的规定。
4.4.2 耙地
在10cm~15cm土层解冻后,采用圆盘耙轻耙草地,耙深不超过10cm。
2
DB23/T 872—2024
4.4.3 补播草种选择
应符合本文件4.3.3的规定。
4.4.4 播种
播种时间为5月上中旬,在原生植被高度低于20 cm进行。播种方法和播种量应符合本文件4.3.4的
规定。
4.4.5 施肥
应符合本文件4.3.5的规定。
4.5 人工种草
4.5.1适用对象
适用于重度沙化、退化和盐碱化草地。草地退化、沙化、盐碱化等级判定应符合GB/T19377的规定。
4.5.2 振动深松
秋季未上冻前或春季土层解冻达到相应深度时,采用振动深松机进行深松,松土深度40cm以上,
行距40cm~50cm。
4.5.3 播前整地
播前平整灭茬。耕翻深度根据土壤类型、质地、土层厚度确定,深度易在15 cm~18cm,耕翻结束
后,采用圆盘耙45 °交叉耙地两遍,捞平达到播种状态。
4.5.4 施肥
2 ,碱斑地块可增加用量到30000kg/hm 采用抛肥机抛洒有机肥,用量为15000kg/hm 2~22500kg/hm 2。 有机肥的使用符合NY/T884的规定。在播种的同时施复合肥,用量为225 kg/hm 2。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4.5.5 播种
草种选择:宜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多年生草种。豆科草种质量分级应符合GB/T 6141的规定,
禾本科草种质量分级应符合GB/T6142的规定。 2~22.5kg/hm 2 ,混播播量
2 、豆科牧草为15kg/hm 播种量:禾本科牧草的播量为30kg/hm 2~45kg/hm
为单播时各品种播量的50%~60%。
播种方法:机械条播,单播或混播。行距15cm~30cm,播种深度1cm~1.5cm。播种后及时用镇压
器镇压。
播种时间:春夏季均可播种,最晚不得超过7月上旬。
5 管理利用
天然草地改良后应加强后期管护,具体要求应符合GB/T37067的规定。草地改良后,待植被恢复到
GB/T21439规定的中等以上要求后,管理利用应符合LY/T3323的规定。
6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草原退化程度诊断、草地改良技术、后期管护、草原改良恢复后的利
用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