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CSC11100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1233—2024
代替 YY/T1233—2014
心肌肌钙蛋白测定试剂盒
(标记免疫分析法)
Cardiactroponindetectionreagentkit ( labellingimmunoassay)
2024-09-29发布
2025-10-15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 布
YY/T123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YY/T1233—2014《心肌肌钙蛋白-I定量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 YY/T1233—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外观要求(见4. 1,2014年版的4. 1); ———更改了溯源性要求(见4. 2,2014年版的4. 2); ———更改了准确度要求(见4. 3,2014年版的4. 3); ———删除了空白限要求(见2014年版的4. 4); ———增加了检出限要求(见4. 4); ———更改了线性区间要求(见4. 5,2014年版的4. 5); ———更改了重复性要求(见4. 6,2014年版的4. 6); ———删除了批间差要求,增加了批间精密度要求(见4. 7,2014年版的4. 7); ———更改了分析特异性要求(见4. 8,2014年版的4. 8); ———更改了稳定性要求(见4. 9,2014年版的4. 9); ———更改了试验方法(见第5章,2014年版的第5章); ———更改了标识、标签和使用说明(见第6章,2014年版的第6章); ———更改了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7章,2014年版的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北京市医用生物防护装备检验研究中心)、江苏省医 疗器械检验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星童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瑞霞、张小燕、于婷、蔺亚晖、吴衡、刘君君、吴晓军、彭絮。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年首次发布为 YY/T1233—201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
YY/T1233—2024
心肌肌钙蛋白测定试剂盒
(标记免疫分析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心肌肌钙蛋白测定试剂盒(标记免疫分析法)的要求,标识、标签和使用说明以及包
装、运输和贮存,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全血中的心肌肌钙蛋白I(以下简称cTnI)和心肌肌钙
蛋白 T(以下简称cTnT)的试剂盒。方法学包括酶联免疫法、酶促及非酶促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
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等。
本文件不适用于:
———用胶体金或其他方法标记的定性或半定量试剂(如试纸条、生物芯片等);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各类放射免疫或免疫放射试剂盒;
———拟用于单独销售的cTnI或cTnT 校准品、质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1415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 GB/T29791. 1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标示) 第 1 部分:术语、定义和通用 要求 GB/T29791. 2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标示) 第2部分:专业用体外诊断试剂
3 术语和定义
GB/T29791. 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测定 high-sensitivitycardiactroponinsdetection;hs-cTn 在超过50%健康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人群外周血中均能够稳定地检测到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且测量结果大于或等于检出限,同时在健康人群的第99百分位值(99 thURL)下,测量 结果的变异系数(CV)小于或等于10%的测量方法。 注1:99 thURL,指将表观健康人的cTn浓度值从小至大排列,处于第99位(具体为第99位与第100位的均值)的 cTn浓度值称为表观健康人第99百分位值。 注2:99 thURL是心肌损伤的公认切点,同时也是心肌梗死的必要切点值(cut-off)。 注3:hs-cTn与常规的cTn检测方法(以下简称con-cTn)检测的目标物均为cTn,差异在于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而 不是被测物质。 1
YY/T1233—2024
4 要求
4.
1 外观
制造商应制定产品的外观要求,外观要求包括:
a) 试剂盒应组分齐全,无液体渗漏,内、外包装均应完整,标签、标识清晰;
b) 适用时,液体试剂应为均匀溶液,无沉淀和絮状物;
c) 适用时,冻干品复溶后应为均匀溶液,无沉淀和絮状物等。
4. 2 溯源性 制造商应根据 GB/T21415及有关规定提供所用cTnI和/或cTnT 校准品的来源、溯源的赋值过 程和相应要求以及不确定度等内容。 4. 3 准确度 准确度应符合以下要求之一。 a) 相对偏差:对有证参考物质(CRM)或其他公认的参考物质进行检测,其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 符合cTn测定的可接受标准;或对制造商提供的具有互换性的正确度控制物进行检测,其测 量结果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不可采用待评价试剂的产品校准品,以及待评价试剂检测 系统定值的质控品进行准确度评价。 b) 回收率:在[85. 0%,115. 0%]范围内。 c) 比对试验:以制造商指定的具有溯源性的分析系统作比对,相关系数(r)不小于0. 975,斜率应 在[0. 9,1. 1]内。 注:如适用,优先选择4. 3a)中有证参考物质(CRM)或其他公认的参考物质。 4. 4 检出限 制造商应规定产品的检出限,制造商宣称的检出限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常规cTnI测定试剂盒(以下简称con-cTnI)检出限不高于0. 05ng/mL。 b) 常规cTnT 测定试剂盒(以下简称con-cTnT)检出限不高于0. 05ng/mL。 c) 高敏cTnI测定试剂盒(以下简称hs-cTnI)检出限不高于5. 0ng/L。 d) 高敏cTnT 测定试剂盒(以下简称hs-cTnT)检出限不高于8. 0ng/L。 注:浓度单位换算公式:1pg/mL=1ng/L=0. 001ng/mL=0. 001μg/L。 4. 5 线性 制造商应规定产品的线性区间,制造商宣称的线性区间应符合以下要求。 a) con-cTnI线性区间上限不低于50ng/mL,线性区间下限不高于制造商宣称定量限,在制造商 规定的线性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 r)≥0. 990。 b) con-cTnT 线性区间上限不低于10ng/mL,线性区间下限不高于制造商宣称定量限,在制造商 规定的线性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 r)≥0. 990。 c) hs-cTnI线性区间上限不低于10000ng/L,线性区间下限不高于制造商宣称定量限,在制造 商规定的线性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 r)≥0. 990。 d) hs-cTnT 线性区间上限不低于8000ng/L,线性区间下限不高于制造商宣称定量限,在制造商 规定的线性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 r)≥0. 990。 2
YY/T1233—2024
4. 6 重复性 在制造商宣称的线性区间内,hs-cTn试剂盒选择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样品,con-cTn试剂盒至 少选择2个浓度水平的样品,每个浓度的样品重复检测至少10次,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 10%。应包含健康人99 thURL浓度水平附近的样品,例如:99 thURL±20%。 4. 7 批间精密度
在制造商宣称的线性区间内,hs-cTn试剂盒选择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样品,con-cTn试剂盒至
少选择2个浓度水平的样品,用3个批号试剂盒分别检测同一份样品,3个批号试剂盒之间的批间变异
系数(CV)应不大于15%。
4.
8 分析特异性
制造商应根据被分析物的特性,分析可能存在的、对产品性能有影响的干扰物。以下物质可能被认
为是干扰物,但不局限于以下物质:
———临床样品中常见的异常水平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胆红素;
———患者服用的药物、食物或其代谢物;
———样本添加物及在样本采集与处理过程可能接触样本的物质,如抗凝剂、防腐剂;
———与分析物存在交叉反应的物质。
cTnI测定试剂 盒 的 分 析 特 异 性 评 价 宜 包 含 但 不 限 于:心 肌 肌 钙 蛋 白 C(CardiacTroponinC,
cTnC)、心肌肌钙蛋白 T(CardiacTroponinT,cTnT)、骨骼肌肌钙蛋白(SkeletalTroponin,sTn),浓度
1000ng/mL,其交叉反应率应小于制造商宣称的值。
cTnT 测定试剂 盒 的 分 析 特 异 性 评 价 宜 包 含 但 不 限 于:心 肌 肌 钙 蛋 白 C(CardiacTroponinC,
cTnC)、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骨骼肌肌钙蛋白(SkeletalTroponin,sTn),浓度
1000ng/mL,其交叉反应率应小于制造商宣称的值。
4. 9 稳定性 可选用以下方法进行验证。 a) 效期稳定性:制造商应规定产品的有效期。取到效期后一定时间内的试剂盒检测准确度、检出 限、线性、重复性,应符合4. 3~4. 6的要求。 b) 热稳定性试验:在制造商规定的热稳定性条件下,检测准确度、检出限、线性、重复性,应符合 4. 3~4. 6的要求。 注1:热稳定性不能用于推导产品有效期,除非是采用基于大量的稳定性研究数据建立的推导公式。 注2:根据产品特性选择4. 9a)、4. 9b)方法的任意组合,所选用方法需能验证产品的稳定性,以保证在效期内产品性 能符合标准要求。 注3:一般地,效期为1年时选择过效期后不超过1个月的产品,效期为半年时选择过效期后不超过半个月的产 品,以此类推。但如超过规定时间,产品符合要求时也可以接受。
5 试验方法
5.
1 外观
在自然光下目视检查,判断结果是否符合4.
1的要求。
5.
2 溯源性
查阅制造商提供的资料,制造商根据 GB/T21415及有关规定提供所用cTnI和/或cTnT 校准品
3
YY/T1233—2024
的来源、溯源的赋值过程和相应要求以及不确定度等内容。
5.
3 准确度
5.
1 总则
可采用相对偏差、回收率、比对试验验证试剂盒的准确度;如适用,优先采用相对偏差的方法。
5.
2 相对偏差
选择可用于评价常规方法的有证参考物质(CRM)、其他公认的参考物质或由制造商提供的具有互 换性的正确度控制物,重复检测3次,测试结果记为(Xi),按公式(1)分别计算相对偏差(Bi),如果3次 结果都符合4. 3a)要求,即判为合格。如果大于或等于2次的结果不符合,即判为不合格。如果有1次 结果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连续检测20次,并分别按照公式(1)计算相对偏差,如果大于或等于19次测试 的结果符合4. 3a)的要求,则准确度符合4. 3a)的要求。 Bi =Xi -T T ×100% …………………………(1) 式中: Bi ———相对偏差; Xi ———测量浓度; T ———参考物质标定浓度。 5. 3. 3 回收率 将已知浓度的高值cTnI/cTnT 样品 A 加入低 浓度的样品 B(血清或其 他体液成分)中,所加入 cTnI/cTnT 高值样品 A 与样品B(血清或其他体液成分)之间的体积比例小于或等于1∶9,各重复检测 3次,取平均值,根据公式(2)计算回收率,判断结果是否符合4. 3b)要求。 R回收 =C × (V0 +V)-C0 ×V0 ×100% …………………………(2) V ×CS 式中: R回收 ———回收率; C ———在样品 B中加入样品 A 后的检测浓度; V0 ———低浓度的样品 B(血清或其他体液成分)的体积; V ———加入的高值cTnI/cTnT 样品 A 的体积; C0 ———样品 B的检测浓度; CS ———样品 A 的浓度。
5.
4 比对试验
用不少于40个覆盖检测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的人源样品,与制造商指定的具有溯源性的分析系统 进行比对试验。每份样品按待测试剂盒及选定分析系统的要求分别进行检测,每份样品检测1次,用线 性回归方法对2组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和斜率,判断结果是否符合 4. 3c)的要求。 5. 4 检出限 对5份浓度近似检出限的低值样品进行检测,每份样品重复检测5次,对检测结果按大小进行排 序,符合低于制造商提供的空白限数值的检测结果的数量小于或等于3个,即可认为制造商提供的空白 限和检出限的设置合理。 4
YY/T1233—2024
5. 5 线性 将接近线性区间上限的高值样品按一定比例稀释为至少5种浓度,推荐各浓度点均匀覆盖线性区 间,低值浓度的样品接近线性区间的下限。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将每一浓度的样品重复 检测 2次,计算平均值,将结果平均值和稀释比例或理论浓度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并计算线性相关 系数( r),判断结果是否符合4. 5的要求。 5. 6 重复性 在制造商宣称的线性区间内,hs-cTn试剂盒选择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样品,con-cTn试剂盒至 少选择2个浓度水平的样品,每份样品重复检测至少10次,计算每份样品测量值的平均值(x)和标准 差( s)。按公式(3)计算变异系数(CV),判断结果是否符合4. 6的要求。 CV=s x ×100% …………………………(3) 式中: CV ———变异系数; s ———标准差; x ———测量值的平均值。 5. 7 批间精密度 在制造商宣称的线性区间内,hs-cTn试剂盒选择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样品,con-cTn试剂盒至 少选择2个浓度水平的样品,用3个批号试剂盒分别检测同一份样品,每个批号检测10次,计算每份样 品30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x)和标准差( s)。按公式(3)计算变异系数(CV),判断结果是否符合4. 7的 要求。 5. 8 分析特异性 查阅制造商提供的资料,在试剂盒的产品说明书等公开可及的资料中,制造商根据被分析物的特 性,分析可能存在的、对产品性能有影响的干扰物或交叉反应物,并给出相关验证的结果和/或结论。 在含有一定量待测物(cTnI或cTnT)的样品中添加干扰物质,可单次或重复检测,取平均值,按照 公式(4)或制造商规定的其他计算方式,计算每组检测结果的交叉反应率,与制造商规定的要求进行比 较判定。 R交叉 =X -T 对照 C干扰 ×100% …………………………(4) 式中: R交叉 ———交叉反应率; X ———添加后的测量均值; T 对照 ———对照样品的测量均值; C干扰 ———添加的干扰物浓度。 注:分析物的浓度单位与干扰物浓度单位一致,若无法统一,需考虑不同单位计算出的交叉反应率不一致的问题。 5. 9 稳定性
5.
1 效期稳定性
取到效期后的试剂盒按照5.
3~5.
6方法进行检测,判断结果是否符合4.
9a)的要求。
5
YY/T1233—2024
5.
2 热稳定性试验
取有效期内试剂盒根据制造商声称的热稳定性条件,按照5. 3~5. 6方法进行检测,判断结果是否 符合4. 9b)的要求。
6 标识、标签和使用说明
应符合 GB/T29791.
2的规定。
7 包装、运输和贮存
7.
1 包装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191的规定。包装容器应保证密封性良好、完整,无泄漏,无破损。
7.
2 运输
试剂盒应按制造商的要求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潮、防止重物堆压,避免阳光直射和雨雪浸
淋,防止与酸碱物质接触,防止内外包装破损。
7.
3 贮存
试剂盒应在制造商规定条件下贮存。
6
YY/T1233—2024
参 考 文 献
[1] GB/T3358. 1—2009 统计学词汇与符号 第1部分:一般统计术语与用于概率的术语 [2] GB/T26124—2011 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 [3] GB/T42062—2022 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4] YY/T1789. 1—2021 体外诊断系统 性能评价方法 第1部分:精密度 [5] YY/T1789. 2—2021 体外诊断系统 性能评价方法 第2部分:正确度 [6] YY/T1789. 3—2022 体外诊断系统 性能评价方法 第3部分:检出限与定量限 [7] YY/T1789. 4—2022 体外诊断系统 性能评价方法 第4部分:线性区间和可报告区间 [8] YY/T1789. 5—2023 体外诊断系统 性能评价方法 第5部分:分析特异性 [9] 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0] CLSIEP05-A3EvaluationofPrecisionofQuantitativeMeasurementProcedures;Approved Guideline-ThirdEdition. [11] WuA,ChristensonRH,GreeneDN,etal.Clinicallaboratorypracticerecommendations fortheuseofcardiactroponininacutecoronarysyndrome:expertopinionfromtheacademyofthe Americanassociationforclinicalchemistryandthetaskforceonclinicalapplicationsofcardiac bio-markersofthe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clinicalchemistryandlaboratorymedicine[J].Clinical Chemistry,2018,64(4):645-655. [12]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心血管专家委员会.心肌肌钙蛋白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应用中国 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37):2947-2961. [1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检测心肌肌 钙蛋白的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16):1212-121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