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J/T 13-460-2024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技术标准

DBJ/T 13-460-2024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技术标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71.9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17:15:02



相关搜索: 电梯 工程技术 既有 多层 增设 多层

内容简介

DBJ/T 13-460-2024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技术标准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DBJ/T 13-460-2024
: J 1 7 7 8 5 - 2 0 2 4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dding elevators to existing
multi-storey residential buildings
2024-10-12
发布 2025-02-01 实施
福 建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发 布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dding elevators to existing multi-storey
residential buildings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DBJ/T 13-460 -2024
: J 1 7 7 8 5 - 2 0 2 4
主编单位: 福 建 省 工 业 设 备 安 装 有 限 公 司
福 建 永 宏 建 设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永 富 建 工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批准部门:
福 建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实施日期:
2 0 2 5 年 2 月 1 日
2024 年 福州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全省住房和
城乡建设行业 2020 年第一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办
科〔2020〕3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结合我
省当前实际情况,总结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现行相
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章节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设计;5.施工;6.质量验收;附录。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省工业
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
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
址:福州市北大路 242 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工业设备安
装有限公司(地址:福州市鼓楼区福新路 297 号,邮编:350011),
以供今后修订。
本 标 准 主 编 单 位 :
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福建永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永富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本 标 准 参 编 单 位 :
福建力森建设有限公司
厦门广胜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
聿华工程设计(厦门)有限公司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省鼎荣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福建一步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3
福建建工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有限公

中建富林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范志忠 苏亚森 赵令锋 陈宗旭
陈景和 刘敏宝 唐 琳 陈杨柳
魏绍鹏
李寒姣 陈福仁 池碧连

伟 魏建彪 杜宏锟 林夏雨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
肖合顺 范贵杰 彭 涛 陈 鹏
吴平春 陈墩祥 袁 征 姜绍飞

迟 林经康 陈仪育
4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基本规定........................................................................................4
4 设 计........................................................................................6
4. 1 总平面设计........................................................................6
4. 2 建筑设计............................................................................6
4. 3 结构设计..........................................................................10
4. 4 机电设计..........................................................................12
4. 5 平层停靠设计..................................................................13
5 施 工......................................................................................14
5. 1 一般规定..........................................................................14
5. 2 施工..................................................................................15
5. 3 安全、消防和文明施工..................................................16
6 质量验收......................................................................................18
附录 A 电梯停靠入户平面示意图................................................20
附录 B 增设电梯竣工验收记录表................................................22
附录 C 设备进场验收记录表........................................................23
本标准用词说明................................................................................24
引用标准名录....................................................................................25
附:条 文 说 明..............................................................................27
5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2
3
Basic Requirements........................................................................ 4
4
Design............................................................................................. 6
4. 1
General Plan........................................................................6
4. 2
Architecture.........................................................................6
4. 3
Structure............................................................................10
4. 4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12
4. 5
Leveling Stop....................................................................13
5
Construction..................................................................................14
5. 1
General Requirements...................................................... 14
5. 2
Construction......................................................................15
5. 3
Safety Fire Fighting and Civilized Construction............. 16
6
Quality Acceptance.......................................................................18
Appendix A: Plan Diagram of Elevator Parking and Entering
Households..........................................................................................20
Appendix B: Addition of Elevator Completion Acceptance Record
Form....................................................................................................22
Appendix C: Equipment Entry Acceptance Record Form................. 23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24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5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7
6
1


1. 0. 1
为规范福建省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建设,保障
增设电梯工程质量及安全,制定本标准。
1. 0. 2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的
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
1. 0. 3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应遵循安全、适用的原
则,同时兼顾经济、绿色、美观的要求。
1. 0. 4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
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福建省有关标准规定。
1
2 术 语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
buildings
Existing multi-storey residential
2. 0. 1
已经建成并通过竣工验收或质量验收,实现或部分实现使用
功能的多层住宅建筑。
2.0. 2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适老化改造 Elderly-oriented
transformation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以满足老年人安全、便利、舒适、健康等要求为目的,对已
经建成使用的住宅进行的改造。
2. 0. 3 电梯井道 Elevator shaft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新增的由结构构件和外围护体系
构成、供电梯在其内部沿竖向行走的封闭空间。
2. 0. 4 平层停靠 Leveling stop
增设电梯的停靠层站与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各楼层楼面标高一
致,从各电梯停靠层站无需上(或下)楼梯踏步即可无障碍进入
户内的增设电梯停靠方式。
2. 0. 5 半层停靠 Half-leveling stop
增设电梯的停靠层站与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各楼层间的楼梯休
息平台标高一致,从各电梯停靠层站需上(或下)一定数量楼梯
踏步才能进入户内的增设电梯停靠方式。
2. 0. 6 入户连廊 Entrance gallery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选择平层或半层停靠方式时,从
各电梯停靠站层候梯厅(或平台)进入户内的走廊,可以是全部
新建,也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利用既有多层住宅建筑现有阳台。
2
2. 0. 7 无障碍设施 Barrier-free facilities
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和使
用便利,在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
3
3
基本规定
3. 0. 1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设计前,应根据既有多层
住宅建筑的原始设计和施工资料,并结合对楼栋本体、现有的机
电设施设备和周边环境以及地下管线等现场实地勘查,对增设电
梯进行可行性评估。
3. 0. 2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可行性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增设电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建筑间距、消防通道、
普通道路、绿化、停车位等;
2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结构现状、增设电梯对既有多层住宅建
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是否存在影响增设电梯的结构构件;
3
增设电梯与室外现状各类管线的影响;
4
增设电梯对本楼及本单元的影响,包括采光通风、噪声、
震动、交通流线、消防疏散和机电设施设备等;
5
现状供电条件是否满足增设电梯的需求。
3. 0. 3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应根据既有多层住宅建筑的
地面交通条件、小区环境、建筑条件、结构类型、使用状况、居
民需求,制定适宜的增设电梯方案。
3. 0. 4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应有可靠
的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3. 0. 5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宜采用对居民生活影响小的
安全、文明、绿色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
相关法规和标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粉尘、废弃物、噪声等
对居住生活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4
3. 0. 6
采用单电源供电电梯,应有断电自动平层功能,确保电梯
停电时停靠安全区域。
3. 0. 7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施工完成后,建设单位应
组织相关方验收。
5
4


4. 1
总平面设计
4. 1. 1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后,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不应
突出用地红线,并应满足规划及相关要求。
4. 1. 2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应合理规划,减少对城市景
观、周边建筑、居住环境、附属道路、公共设施、设备管线及其
配套附属物、住户通风、消防疏散、原楼梯间通风排烟、排气(油
烟)口影响,并应落实受影响的相关设施迁移的可行性。
4. 1. 3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宜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 1. 4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后应保证消防疏散要求。
4. 1. 5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后,与周边建(构)筑物应满
足防火消防间距要求,并保障各项功能正常使用。
4. 1. 6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建筑布置方案应合理避让地
下管线,当无法避让时,应制订综合管线改造方案,保证地下管
线正常使用。
4. 2
建筑设计
4. 2. 1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应根据现状,选择适宜的电梯
及出入口位置,可选择与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公共楼梯间、外窗、
阳台等部位进行连接。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平面布置应紧
凑经济,并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梯井道平面外轮廓尺寸宜满足电梯设备要求;
2
加建部分高度不宜超过建筑高度 2m。
6
4. 2. 2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时,单元首层出入口应满足以
下要求:
1
底层单元出入口、公共部位通道、门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 55019、《无障碍设计
规范》GB 50763 和现行地方标准《福建省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DBJ/T 13-423 等的有关规定。
2
首层候梯厅高于室外地面的高差不宜小于 0.15m;当高差
小于 0.10m 或采用开敞式候梯厅时,应采取可靠的阻水和排水措
施。
4. 2. 3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井道应避免紧邻车行道,当紧
邻车行道时,应设置防撞措施。
4. 2. 4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的电梯井道、候梯厅及连廊等
应符合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的要求。变形缝内的填充材料和变形
缝的构造基层应采用不燃材料。
4. 2. 5 增设电梯新增的门窗、连廊、阳台等部位,其安全防护、
防水、保温隔热等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 的有关规定。
4. 2. 6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后,每层楼梯间或候梯厅外窗
与两侧住宅房间墙体上的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
于 1.00m。当既有多层住宅建筑现状情况不满足上述要求,增设
电梯后不应再减少相应标准。
4. 2. 7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候梯厅宜封闭设置,并具备自
然通风和采光条件;当增设电梯位于既有多层住宅建筑楼梯间外
侧时,应满足原楼梯间的最低自然通风排烟条件。
4. 2. 8
电梯井道内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各类管道或线缆。电梯
井道壁上除设置电梯门、安全门、检修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应设
置其他开口。
4. 2. 9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后应保证整个建筑物内的救
援通道通畅,应保证乘梯人员从各层候梯厅(或连廊)不需要穿
7
过住户私有空间即可直接疏散至室外公共区域,且应符合电梯检
验监督部门的其他要求,相关安全疏散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
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等的有关规定。新增的疏散走道和首层疏散外门的净宽不应小于
1.10m。若既有多层住宅建筑现状情况不满足上述要求,增设电梯
后不应再减少相应标准。
4. 2. 10
增设电梯不应减小既有多层住宅建筑的疏散楼梯和疏散
走道的安全疏散宽度。
4. 2. 11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的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
1.50m,且不宜小于电梯轿厢深度;当候梯厅和楼梯共用平台时,
此平台净深度不应小于 1.50m,且侯梯厅宽度应与电梯井道同宽。
电梯门洞的净宽度应大于电梯轿门开启后的净宽 100mm 以上。通
向楼梯的洞口净宽应不小于 0.9m。候梯厅及轿厢三面壁宜设置扶
手。
4. 2. 12
连廊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20m,净高度不应小于 2.10m。
4. 2. 13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的井道不应紧邻卧室布置。
当受条件限制,电梯井道不得不紧邻兼起居的卧室布置时,应采
取隔声、减振的构造措施。
4. 2. 14
当利用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单元内天井空间增设电梯时,
增设电梯后周边房间的通风条件应满足相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要
求。
4. 2. 15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的井道尺寸应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 1 部分: I、
II、III、VI 类电梯》GB/T 7025. 1 中第 II 类电梯的有关规定,并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 1 部分:乘客
电梯和载货电梯》GB/T 7588.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 2
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GB/T 7588.2 等的有关
规定。
4. 2. 16
候梯厅、电梯井道、连廊等外墙部位及电梯基坑应有防
8
水措施。
4. 2. 17
同一居住区内增设电梯时建筑风格宜保持一致,并与原
有建筑风格和居住区环境相协调。
4. 2. 18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不得采用玻璃幕墙,如选用
其他形式的幕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石材与金属幕墙规范》JGJ 133、《人造板材幕墙工程
技术规范》JGJ 336 等的有关规定。
4. 2. 19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应减少对住户及公共通道的
采光、视线干扰等方面的影响。
4. 2. 20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的井道应采取有效的通风降
温措施。
4. 2. 21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选择无机房电梯,电梯的载重量不宜小于 450kg;
2
轿厢内宜采用语音报站;
3
普通电梯轿厢门净宽度不应小于 0.80m,可容纳担架的电
梯轿厢门净宽度不应小于 0.90m;
4
轿厢壁应至少在一侧距轿厢地面 0.80m~0.9m 高度处设
扶手;
5
轿厢壁在 1.10m 以下应为不透明材料;
6
轿厢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颜色应与候梯厅地面有明显的
差别;
7
轿厢内应设置紧急报警和应急呼叫设备,并宜配置视频监
控设施;
8
适当加大轿厢通风孔面积,当考虑电梯轿厢内的温度舒适
度时,宜设置空调。
4. 2. 22
增设电梯运行速度不宜大于 1.5m/s,电梯门应采用缓慢
关闭程序设定或加装感应装置,且应满足现行地方标准《福建省
住宅适老化设计标准要求》DBJ/T 13-281 电梯要求。
4. 2. 23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围护结构的建筑外窗应采用
9
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 0.30 的夹层玻璃、均质钢化玻璃等安全玻璃,
不宜采用有色玻璃,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门窗》GB/T
8478、《建筑用塑料窗》GB/T 28887 和现行地方标准《福建省民
用建筑外窗工程技术规范》DBJ 13-255 等的有关规定。
4. 3
结构设计
4. 3. 1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应先进行结构安全性评估,
当评估的楼栋满足结构安全时,再实施增设电梯工程。
4. 3. 2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应避免或减少对既有多层住
宅建筑结构的影响。
4. 3. 3
增设电梯工程可采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宜优
先选用钢框架或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等钢结构形式,可采用井道
一体式安装。增设电梯结构的基础与上部结构的设计应满足国家、
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要求。
4. 3. 4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的结构方案应首选与既有多
层住宅建筑脱开,作为独立的结构单元,能独立承担其水平和竖
向荷载。增设电梯与既有多层住宅建筑之间的结构缝宽应满足国
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要求。
4. 3. 5
增设电梯结构与既有建筑相连时,连接方式宜采用弱连
接,连接形式可根据两者沉降差异采用不同形式。
4. 3. 6
增设电梯结构与既有建筑之间的连接设计应符合下列要
求:
1 连接节点的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的构件;
2 埋件的锚固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件;
3 锚固件、连接件、连接螺栓、连接焊缝均应满足重力荷载、
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承载力要求;
4 连接螺栓连接于原柱时,螺栓宜为 6 根;连接螺栓连接于
原梁时,宜为 4 根穿梁螺栓;采用植筋螺栓时,应要求节点不后
10
焊接或有可靠措施防止焊接高温损及植筋胶。
4. 3. 7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的荷载取值、相关结构构件的
设计计算与 构造措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GB 500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GB 50011、《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等的有关
规定。
4. 3. 8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地基基础设计时,可采用本住
宅楼原有的地质勘察资料,并由勘察单位确认;当该资料缺失时,
应补充相关资料,并查明既有建筑基础形式、埋深、尺寸、土层
分布和沉降以及室外管线情况。
4. 3. 9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结构的基础应采用整体性较
好的筏基、桩基等形式;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不应低于乙级,并应
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地基基础沉降变形验算;基础埋深应满足地基
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并应考虑对既有建筑基础的影响。
4. 3. 10
增设电梯涉及既有多层住宅建筑结构局部改造时,应根
据改造对既有多层住宅建筑结构的影响,采取适宜的处理措施。
如经验算既有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
下列方法对原结构构件进行加固:
1 当原结构邻近新增电梯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原框架
梁或柱对新增电梯井道提供侧向支撑时,可对原梁或柱采用增大
截面、外粘型钢等加固法进行处理;
2 当原结构邻近新增电梯侧为砌体结构,需要原砌体结构对
新增电梯井道提供侧向支撑时,可对原砌体结构采用增设钢筋混
凝土壁柱、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等加固法进行
处理;
3 当原结构邻近新增电梯侧为钢结构,需要原钢结构对新增
电梯井道提供侧向支撑时,可对原钢结构局部增设钢支撑,或对
原钢梁、钢柱采用加大构件截面等加固法进行处理;
4 当原结构邻近新增电梯侧为砌体结构,承重墙体有原裂缝
11
或新旧连接处砼强度低于要求时,应对原结构进行验算,并采用
增设钢筋混凝土壁柱、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等
加固法进行处理。
4. 3. 11
当利用既有多层住宅建筑的悬挑阳台或外廊等入户时,
应复核悬挑结构的安全性,并根据复核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4. 4
机电设计
4. 4. 1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前应复核小区供电容量;增设
电梯的用电负荷级别确定、供配电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供
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 等的有关规定。
4. 4. 2
应对增设电梯后的电梯厅、电梯井道、电梯机房、连廊等
附属设施进行照明、防雷与接地、消防等设计。
4. 4. 3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防雷等级不应低于原建筑物,
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的有
关规定。
4. 4. 4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的电气设备接地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所有电气设备导管、线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可靠接地;
2
接地支线应分别直接接在接地干线接线柱上,不应互相连
接后再接地。
4. 4. 5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基坑宜设集水坑、排水泵等排
水措施,集水坑应设在电梯近邻处,但不应直接设置在井道内。
12
4. 5
平层停靠设计
4. 5. 1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应采用平层停靠入户(附录 A
图 A.1、图 A.2),确有困难时,可采用半层停靠入户(附录 A
图 A.3)。
4. 5. 2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平层停靠应按“安全可靠、操
作便捷、经济实用”的原则设置救援通道(如爬梯等)并确保畅
通。
4. 5. 3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平层停靠应综合考虑场地条
件、结构安全、救援通道、消防通道等因素,尽量减少对相邻业
主在通风、采光、日照、通行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13
5

上一章:T/SXCAS 014-2023 铝合金模板工程技术标准 下一章:DBJ/T 13-212-2024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相关文章

DBJ43/T 344-2019 湖南省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技术规程 DBJ50/T-358-2020 既有建筑增设电梯技术标准 DB34/T 4249-2022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技术标准 DBJ51/T 033-2020 四川省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技术标准 DB31/T 1298-2021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安全技术要求 2018甬DX-14 宁波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技术指南 DBJ51/T 033-2014 四川省既有建筑电梯增设及改造技术规程 DB61/T 5102-2024 既有住宅建筑加装电梯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