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14/T 3108-2024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规程

DB14/T 3108-2024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7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19 14:47:04



相关搜索: 耕地 数据库 规程 质量 建设

内容简介

DB14/T 3108-2024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规程 ICS 07.040
CCS P 76 14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3108—2024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规程
Databas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of classification results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quality
2024 - 09 - 19 发布
2024 - 12 - 19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4/T 3108—2024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 2
5 数据库结构定义 ..................................................................... 4
6 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 18
7 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 20
8 元数据 ............................................................................ 20
参考文献 ............................................................................. 21
I
DB 14/T 3108—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2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和生态修复中心,山西大地控股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薄江宏、卫丹妮、庞晓婷、白建军、韩小英、庞胜喜、刘琪、杨沛、刘瑾、李
达、张中帆、王慧斌、陈文杰。
II
DB 14/T 3108—2024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西省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的内容、要素分类编码、数据库结构定义、数据交换
文件命名规则、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及元数据等。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建设与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TD/T 1016 国土资源信息元数据
TD/T 1057-2020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
DB14/T 3107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要素 feature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
要素属性 feature attribute
要素的性质。
类 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层 layer
具有相同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实体及其属性的集合。
标识码 identification code
1
DB 14/T 3108—2024
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矢量数据 vector data
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总称。
栅格数据 raster data
将地理空间划分成按行、列规则排列的单元,且各单元带有不同“值”的数据集。
图形数据 graphic data
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
属性数据 attribute data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拓扑 topology
对相连或相邻的点、线、面、体之间关系的科学阐述;特指那种在连续映射变换下保持不变的对象
性质。
拓扑关系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
描述两个要素之间边界拓扑和点集拓扑的要素关系。
元数据 metadata
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描述性数据。
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数据库内容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分类单元、分类因素、调查或核实样点以及分类辅助
要素等。
要素分类与编码
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以下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依次按大类、小类、
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划分,分类代码采用十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XX XX XX XX X X
大 小 一 二 三 四
类 类 级 级 级 级
码 码 类 类 类 类
要 要 要 要
素 素 素 素
码 码 码 码
2
DB 14/T 3108—2024
其中:
a) 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基础地理专业码为 10;土地信息专业码为 20;
其他信息专业码为 30。
b) 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 0 补齐,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的业务代码为 07。
c) 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空位以 0 补齐,其中:一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二级类码为
二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四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
d) 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类码、二级类码、三级类码和四级类码引用 GB/T 13923 中的基础地理
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
e) 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各类要素的代码见表 1。
表1 耕地资源分类要素分类与代码表
要素代码 层代码 要素名称 说明
1000000000 1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GB/T 13923的扩展与TD/T 1057一致
1000600000 1200 境界与政区
1000600100 1210 行政区
1000600200 1220 行政区界线
1000609000 1230 行政区注记
2000000000 2000 土地信息要素
2007010000 2100 分类单元要素
2007010100 2110 分类单元
2007010200 2120 分类单元注记
2007010300 2130 扩充分类单元
2007010400 2140 扩充分类单元注记
2007020000 2200 分类因素
2007020100 2210 自然地理格局
2007020110 2211 自然区
2007020120 2212 自然区注记
2007020200 2220 地形条件
2007020210 2221 坡度
2007020220 2222 坡度注记
2007020300 2230 土壤条件
2007020310 2231 有效土层厚度
2007020320 2232 有效土层厚度注记
2007020330 2233 土壤质地
2007020340 2234 土壤质地注记
2007020350 2235 土壤有机质含量
2007020360 2236 土壤有机质含量注记
2007020370 2237 土壤pH值
2007020380 2238 土壤pH值注记
2007020400 2240 生态环境条件
2007020410 2241 生物多样性
3
DB 14/T 3108—2024
表1 耕地资源分类要素分类与代码表(续)
要素代码 层代码 要素名称 说明
2007020420 2242 生物多样性注记
2007020430 2243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图斑
2007020440 2244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样点
2007020450 2245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注记
2007020500 2250 熟制
2007020520 2251 熟制注记
2007020600 2260 耕地利用现状
2007020610 2261 耕地二级地类
2007020620 2262 耕地二级地类注记
2007030000 2300 耕地质量等级
2007030100 2310 二调耕地质量等级
2007030200 2320 三调耕地质量等级
2007040000 2400 调查样点要素
2007040100 2410 生物多样性调查样点
2007040200 2420 生物多样性调查样点注记
2007040300 2430 土壤调查样点
2007040400 2440 土壤调查样点注记
2007050000 2500 分类辅助要素
2007050100 2510 辅助图斑
2007050200 2520 辅助图斑注记
标识码编制规则
按照每个要素的标识码应具有唯一代码的基本要求,依据GB/T 7027 规定的信息分类原则和方法,
要素标识码采用三层18位层次码结构,由县级行政区划代码、要素层代码、要素标识码顺序号构成。具
体如下:
a) 第一层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采用 GB/T 2260 中规定的数字代码 6 位数字码。
b) 第二层为层代码,采用本标准表 1 规定的 4 位数字码;
c) 第三层为要素标识码顺序号,采用 8 位数字码,码值:00000001~99999999;要素标识码代
码结构如图 1 所示:
XXXXXX XXXX XXXXXXXX
顺序号
层代码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
5 数据库结构定义
4
DB 14/T 3108—2024
空间要素划分
空间要素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要素类名称及各类要素见表2。
表2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空间要素类的定义
序号 层名 层要素 几何特征 属性表名 约束条件 说明
1 境界与政 区 行政区 Polygon XZQ M
行政区界线 Line XZQJX M
行政区注记 Annotation XZQZJ O 属性结构见表19
2 分类单元 分类单元 Polygon FLDY M 本表注3
分类单元注记 Annotation FLDYZJ O 属性结构见表19
扩充分类单元 Polygon KCFLDY O 本表注4
扩充分类单元注记 Annotation KCFLDYZJ O 属性结构见表19
3 分类因素 有效土层厚度样点 Point TCHDYD O
有效土层厚度注记 Annotation TCHDZJ O 属性结构见表19
土壤质地样点 Point TRZDYD O
土壤质地注记 Annotation TRZDZJ O 属性结构见表19
土壤有机质含量样点 Point TRYJZHLYD O
土壤有机质含量注记 Annotation TRYJZHLZJ O 属性结构见表19
土壤pH值样点 Point TRPHZYD O
土壤pH值注记 Annotation TRPHZZJ O 属性结构见表19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图斑 Polygon TRZJSWRTB C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样点 Point TRZJSWRYD C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注记 Annotation TRZJSWRZJ O 属性结构见表19
熟制 Polygon SZ C 本表注5
熟制注记 Annotation SZZJ C 属性结构见表19
4 耕地质量 等级 二调耕地质量等级 Polygon EDGDZLDJ M 本表注6
二调耕地质量等级注记 Annotation EDGDZLDJZJ O 属性结构见表19
三调耕地质量等级 Polygon SDGDZLDJ O 本表注7
三调耕地质量等级注记 Annotation SDGDZLDJZJ O 属性结构见表19
5 调查样点 要素 生物多样性调查样点 Point SWDYXYD M
生物多样性调查样点注记 Annotation SWDYXYDZJ O 属性结构见表19
土壤调查样点 Point TRYD M
土壤调查样点注记 Annotation TRYDZJ O 属性结构见表19
6 分类辅助 要素 辅助图斑 Polygon FZTB O 本表注8
辅助图斑注记 Annotation FZTBZJ O 属性结构见表19
注1: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C(条件必选),以下相同; 注2:空间图层数学基础需与国土调查数据库一致,图斑应与原始数据一致; 注3:提取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中的耕地地类图斑作为分类单元; 注4:提取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中种植属性为“即可恢复”和“工程恢复”的地类图斑作为扩充分类单元; 注5:若在国家熟制基础上调整了县级熟制分区,则应提供要素图层;
5
DB 14/T 3108—2024
表2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空间要素类的定义(续)
序号 层名 层要素 几何特征 属性表名 约束条件 说明
注6:农业农村部门提供的更新后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单元图层,其属性包含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 质含量、土壤pH值和耕地质量等级。若无此成果,则利用其他途径获取的数据形成该图层; 注7: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图斑形成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单元图层,其属性包含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 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和耕地质量等级; 注8:图层用于存储国土调查数据库中的除分类单元和扩充分类单元外的地类代码为00、02、03、04、10、11、12 的地类图斑。
空间要素属性表结构
5.2.1 行政区层属性表
行政区层属性结构表见表3,行政区界线属性结构见表4。
表3 行政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ZQ)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3 行政区代码 XZQDM Char 9 见GB/T2260 M 本表注1
4 行政区名称 XZQMC Char 100 见GB/T2260 M
5 调查面积 DCMJ Float 15 >0 M 单位:㎡ 本表注 2
6 计算面积 JSMJ Float 15 2 >0 C 单位:㎡ 本表注 3
7 描述说明 MSSM Char 2 M 本表注4
8 海岛名称 HDMC Char 100 C
9 备注 BZ Char 200 O
注1:行政区代码在现有行政区划代码的基础上详细到乡(镇、街道),即:县及县级以上行政 区划代码+乡(镇、 街道)代码,县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采用GB/T2260中的6位数字码,乡(镇、街道)代码为3位数字码。 以下行政区代码同。 注2:行政区范围未发生变化,该行政区调查面积保持不变;县级行政区划内,所有乡级行政区调查面积之和应等 于该县级行政区调查面积。 注3:指行政区界线坐标计算的椭球面积。本标准中所有面积字段如无特别说明,均指椭球面积。 注4:海岛区域填写代码01,非海岛区域填写00。
表4 行政区界线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ZQJ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3 界线类型 JXLX Char 6 M
4 界线性质 JXXZ Char 6 M
5 界线说明 JXSM Char 100 O
6 备注 BZ Char 200 O
6
DB 14/T 3108—2024
5.2.2 分类单元层属性表
分类单元层属性表结构见表5、表6。
表5 分类单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名称:FLDY)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3 单元编号 DYBH Char 19 本表注1 M
4 图斑编号 TBBH Char 8 M
5 地类编码 DLBM Char 5 M
6 地类名称 DLMC Char 60 M
7 权属性质 QSXZ Char 2 M
8 权属单位代码 QSDWDM Char 19 M
9 权属单位名称 QSDWMC Char 255 M
10 坐落单位代码 ZLDWDM Char 19 M
11 坐落单位名称 ZLDWMC Char 255 非空 M
12 图斑面积 TBMJ Float 15 2 >0 M 单位:m 2
13 扣除地类编码 KCDLBM Char 5 C
14 扣除地类系数 KCXS Float 6 4 [0,1) C
15 扣除地类面积 KCMJ Float 15 2 ≥0 C 单位:m 2
16 图斑地类面积 TBDLMJ Float 15 2 >0 M 单位:m 2
17 耕地类型 GDLX Char 2 C
18 线状地物宽度 XZDWKD Float 5 1 >0 C 单位:m
19 图斑细化代码 TBXHDM Char 6 C
20 图斑细化名称 TBXHMC Char 20 C
21 种植属性代码 ZZSXDM Char 6 C
22 种植属性名称 ZZSXMC Char 20 C
23 飞入地标识 FRDBS Char 1 C
24 城镇村属性码 CZCSXM Char 4 C
25 自然区代码 ZRQDM Char 2 表20代码 M
26 自然区名称 ZRQMC Char 40 表20自然区名称 M
27 坡度 PD Char 12 表21坡度 M
28 坡度级别 PDJB Char 1 表21级别代码 M
29 有效土层厚度 TCHD Int 3 >0 M 单位:cm
30 有效土层厚度级别 TCHDJB Char 1 表22级别代码 M
31 有效土层厚度数据 来源 TCHDSJLY Char 1 表30代码 M
32 原始土壤质地分类 标准 YSZDFLBZ Char 1 本表注3 M
33 原始土壤质地 YSTRZD Char 12 本表注4 M
34 土壤质地 TRZD Char 6 表23土壤质地类型 M
7
DB 14/T 3108—2024
表5 分类单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名称:FLDY)(续)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35 土壤质地级别 TRZDJB Char 1 表23级别代码 M
36 土壤质地数据来源 TRZDSJLY Char 1 表30代码 M
37 土壤有机质含量 TRYJZHL Float 5 2 >0 M 单位:g/kg
38 土壤有机质含量级 别 TRYJZHLJB Char 1 表24级别代码 M
39 土壤有机质数据来 源 TRYJZSJLY Char 1 表30代码 M
40 土壤pH值 TRPHZ Float 5 2 >0 M
41 土壤pH值级别 TRPHZJB Char 2 表25级别代码 M
42 土壤 pH 值数据来 源 TRPHZSJLY Char 1 表30代码 M
43 生物多样性 SWDYX Char 6 表26生物多样性类型 M
44 生物多样性级别 SWDYXJB Char 1 表26级别代码 M
45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 况 TRZJSWRZK Char 6 表27土壤重金属污染状 况类型 M
46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 况级别 TRZJSWRJB Char 1 表27级别代码 M
47 熟制 SZ Char 8 表28熟制类型 M
48 熟制级别 SZJB Char 1 表28级别代码 M
49 耕地二级地类 GDEJDL Char 8 表29耕地二级地类 M
50 耕地二级地类级别 GDEJDLJB Char 1 表29级别代码 M
51 质量分类代码 ZLFLDM Char 12 本表注5 M
52 备注 BZ Char 200 O
注1:采用19位定长编码,1-12为分类单元坐落单位代码,其中1-6位为GB/T2260中的县级行政区划代码,7-9为乡 级行政代码(3位),10-12为村级行政代码(3位),13-19位为0000001开始的单元流水编号。若按乡级行政 区统一编制分类单元流水号,则村级代码填写“000”。 注2:序号4-24和序号27-28的字段取自“国土调查数据库”,应与TD/T1057-2020保持一致。 注3:取自表23中的分类标准,其中a-质量分类,b-农用地质量分等,c-卡庆斯基制,d-美国农业部制,e-国际制。 注4:取自表23中各分类标准的具体土壤质地值。 注5: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结果用12位代码来表达,其中1-2位是耕地所在的自然区代码,取自表20;第3-12位分别是 耕地的坡度级别、有效土层厚度级别、土壤质地级别、土壤有机质含量级别、土壤pH值级别、生物多样性级 别、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级别、熟制级别和耕地二级地类代码,分别取自表21-表29中的代码。
8
DB 14/T 3108—2024
表6 扩充分类单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KCFLDY)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3 单元编号 DYBH Char 19 本表注1 M
4 图斑编号 TBBH Char 8 M
5 地类编码 DLBM Char 5 M
6 地类名称 DLMC Char 60 M
7 权属性质 QSXZ Char 2 M
8 权属单位代码 QSDWDM Char 19 M
9 权属单位名称 QSDWMC Char 255 M
10 坐落单位代码 ZLDWDM Char 19 M
11 坐落单位名称 ZLDWMC Char 255 非空 M
12 图斑面积 TBMJ Float 15 2 >0 M 单位:㎡
13 扣除地类编码 KCDLBM Char 5 C
14 扣除地类系数 KCXS Float 6 4 [0,1) C
15 扣除地类面积 KCMJ Float 15 2 ≥0 C 单位:㎡
16 图斑地类面积 TBDLMJ Float 15 2 >0 M 单位:㎡
17 耕地类型 GDLX Char 2 C
18 线状地物宽度 XZDWKD Float 5 1 >0 C 单位:m
19 图斑细化代码 TBXHDM Char 6 C
20 图斑细化名称 TBXHMC Char 20 C
21 种植属性代码 ZZSXDM Char 6 C
22 种植属性名称 ZZSXMC Char 20 C
23 飞入地标识 FRDBS Char 1 C
24 城镇村属性码 CZCSXM Char 4 C
25 自然区代码 ZRQDM Char 2 表20代码 M
26 自然区名称 ZRQMC Char 40 表20自然区名称 M
27 坡度 PD Char 12 表21坡度 M
28 坡度级别 PDJB Char 1 表21级别代码 M
29 有效土层厚度 TCHD Int 3 >0 M 单位:cm
30 有效土层厚度级别 TCHDJB Char 1 表22级别代码 M
31 有效土层厚度数据来源 TCHDSJLY Char 1 表30代码 M
32 原始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YSZDFLBZ Char 1 本表注3 M
33 原始土壤质地 YSTRZD Char 12 本表注4 M
34 土壤质地 TRZD Char 6 表23土壤质地类型 M
35 土壤质地级别 TRZDJB Char 1 表23级别代码 M
36 土壤质地数据来源 TRZDSJLY Char 1 表30代码 M
37 土壤有机质含量 TRYJZHL Float 5 2 >0 M 单位: g/kg
38 土壤有机质含量级别 TRYJZHLJB Char 1 表24级别代码 M
9
DB 14/T 3108—2024
表6 扩充分类单元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KCFLDY)(续)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39 土壤有机质数据来源 TRYJZSJLY Char 1 表30代码 M
40 土壤pH值 TRPHZ Float 5 2 >0 M
41 土壤pH值级别 TRPHZJB Char 2 表25级别代码 M
42 土壤 pH 值数据来源 TRPHZSJLY Char 1 表30代码 M
43 生物多样性 SWDYX Char 6 表26生物多样性类 型 M
44 生物多样性级别 SWDYXJB Char 1 表26级别代码 M
45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TRZJSWRZK Char 6 表27土壤重金属污 染状况类型 M
46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级 别 TRZJSWRJB Char 1 表27级别代码 M
47 熟制 SZ Char 8 表28熟制类型 M
48 熟制级别 SZJB Char 1 表28级别代码 M
49 耕地二级地类 GDEJDL Char 8 本表注5 M
50 耕地二级地类级别 GDEJDLJB Char 1 表29级别代码 M
51 质量分类代码 ZLFLDM Char 12 本表注6 M
52 备注 BZ Char 200 O
注1:采用19位定长编码,1-12为分类单元坐落单位代码,其中1-6位为GB/T2260中的县级行政区划代码,7-9为乡 级行政代码(3位),10-12为村级行政代码(3位),13-19位接分类单元最大流水号续编。若按乡级行政区 统一编制分类单元流水号,则村级代码填写“000”。 注2:序号4-24的字段取自“国土调查数据库”,应与TD/T1057-2020保持一致。 注3:取自表23中的分类标准,其中a-质量分类,b-农用地质量分等,c-卡庆斯基制,d-美国农业部制,e-国际制。 注4:取自表23中各分类标准的具体土壤质地值。 注5:种植属性为“即可恢复”的耕地二级地类填写“即可恢复”,种植属性为“工程恢复”的耕地二级地类填写 “工程恢复”,级别代码分别选填表29中的对应代码。 注6: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结果用12位代码来表达,其中1-2位是耕地所在的自然区代码,取自表20;第3-12位分别是 耕地的坡度级别、有效土层厚度级别、土壤质地级别、土壤有机质含量级别、土壤pH值级别、生物多样性级 别、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级别、熟制级别和耕地二级地类代码,分别取自表21-表29中的代码。
5.2.3 分类因素层属性表
分类因素层属性表结构见表7-表13。
表7 有效土层厚度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CHDYD)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3 有效土层厚度 TCHD Int 3 M 单位:cm
4 备注 BZ Char 200 O
注: 应尽可能保持原始数据的空间图层,属性结构应按此结构设置。
10
DB 14/T 3108—2024
表8 土壤质地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ZDYD)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3 土壤质地 TRZD Char 6 表23土壤质地类型 M
4 原始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YSZDFLBZ Char 1 本表注2 M
5 原始土壤质地 YSTRZD Char 12 本表注3 M
6 备注 BZ Char 200 O
注1:应尽可能保持原始数据的空间图层,属性结构应按此结构设置; 注2:取自表23中的分类标准,其中a-质量分类b-卡庆斯基制c-美国农业部制d-国际制; 注3:取自表23中各分类标准的具体土壤质地值。
表9 土壤有机质含量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YJZHLYD)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3 土壤有机质含量 TRYJZHL Float 5 2 M 单位:g/kg
5 备注 BZ Char 200 O
注: 应尽可能保持原始数据的空间图层,属性结构应按此结构设置。
表10 土壤 pH 值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PHZYD)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3 土壤pH值 TRPHZ Float 5 2 M
4 备注 BZ Char 200 O
注: 应尽可能保持原始数据的空间图层,属性结构应按此结构设置。
表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ZJSWRTB)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3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TRZJSWRZK Char 1 表27级别代码 M
4 备注 BZ Char 200 O
表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ZJSWRYD)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3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TRZJSWRZK Char 1 表27级别代码 M
4 备注 BZ Char 200 O
11
DB 14/T 3108—2024
表13 熟制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Z)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3 熟制 SZ Char 1 表28级别代码 M
4 备注 BZ Char 200 O
5.2.4 耕地质量等级层属性表
耕地质量等级层属性结构见表14-表15。
表14 二调耕地质量等级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EDGDZLDJ)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3 有效土层厚度 TCHD Int 3 >30 M 单位:cm
4 土壤质地 TRZD Char 6 表23土壤质地类型 M
5 土壤有机质含量 TRYJZHL Float 5 2 >0 M 单位:g/kg
6 土壤pH值 TRPHZ Float 5 2 (0,14] M
7 耕地质量等级 GDZLDJ Int 2 [1,10] O
8 备注 BZ Char 200 O
注: 数据来源于农业部门的,按农业部门原始数据填写;来源于其他部门的,按数据来源填写原始数据。
表15 三调耕地质量等级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DGDZLDJ)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3 有效土层厚度 TCHD Int 3 >30 M 单位:cm
4 土壤质地 TRZD Char 6 表23土壤质地类型 M
5 土壤有机质含量 TRYJZHL Float 5 2 >0 M 单位:g/kg
6 土壤pH值 TRPHZ Float 5 2 (0.14] M
7 耕地质量等级 GDZLDJ Int 2 [1,10] O
8 备注 BZ Char 200 O
注: 空间图层同分类单元,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H值属性值与分类单元保持一致。
5.2.5 调查样点层属性表
调查样点层属性结构见表16、表17。
表16 生物多样性调查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WDYXYD)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12
DB 14/T 3108—2024
表16 生物多样性调查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SWDYXYD)(续)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3 分类单元编号 DYBH Char 19 同表5分类单元编号 M
4 样点编号 YDBH Char 8 本表注1 M
5 县级行政区代码 XJXZQDM Char 6 M
6 县级行政区名称 XJXZQMC Char 100 M
7 坐落位置 ZLWZ Char 100 M
8 所在自然区 ZRQ Char 2 表20代码 M
9 经度 JD Float 10 6 M 单位:°
10 纬度 WD Float 10 6 M 单位:°
11 熟制 SZ Char 1 表28级别代码 M
12 地貌类型 DMLX Char 1 本表注2 M
13 海拔 HB Int 4 (-160,8850) M 单位:m
14 坡度 PD Char 1 表21级别代码 M 单位:°
15 耕地二级地类 GDEJDL Char 2 本表注3 M
16 种植模式 ZZMS Char 50 本表注4 M
17 灌溉方式 GGFS Char 1 本表注5 M
18 当天天气 DTTQ Char 50 M
19 采集时点气温 CJSDQW Float 3 1 M 单位:℃
20 Ace指数 Ace_ZS Float 8 2 O
21 Chao1指数 Chao1_ZS Float 8 2 O
22 Shannon指数 Shannon_ZS Float 8 2 O
23 Simpson指数 Simpson_ZS Float 8 2 O
24 检测结果 JCJG Char 1 表26级别代码 M
25 采集时间 CJSJ Date M
26 调查单位 DCDW Char 60 M
27 调查人员 DCRY Char 20 M
28 化验单位 HYDW Char 60 M
29 化验人 HYR Char 20 M
30 化验日期 HYRQ Date M
注1:县级行政代码+2位样点序号; 注2:按 1-山地 2-高原 3-盆地 4-丘陵 5-平原 1位数字码填写; 注3:按10-水田 2a-水浇地(粮田)2b-水浇地(菜地)30-旱地 2位混合码填写; 注4:包括主要作物、耕作制度等内容; 注5:按1-地面灌溉 2-普通喷灌 3-微灌 4-无灌溉 1位数字码填写。
表17 土壤调查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YD)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Char 18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表1要素代码 M
3 分类单元编号 DYBH Char 19 同表5 M
13
DB 14/T 3108—2024
表17 土壤调查样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RYD)(续)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4 样点编号 YDBH Char 8 本表注1 M
5 县级行政区代码 XJXZQDM Char 6 M
6 县级行政区名称 XJXZQMC Char 100 M
7 坐落位置 ZLWZ Char 100 M
8 所在自然区 ZRQ Char 2 表20代码 M
9 经度 JD Float 10 6 M 单位:°
10 纬度 WD Float 10 6 M 单位:°
上一章:DB51/T 3183-2024 医用供体猪 病原微生物监测技术规范 下一章:DB65/T 4833-2024 葡萄花期高温灾害风险等级

相关文章

DB14/T 3107-2024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技术规范 DB14/T 3109-2024 耕地资源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DB14/T 2605-2022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DB54/T 0364-2024 耕地安全利用台账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 DB52/T 1776.2-2023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 第2部分:数据库要求 DB14/T 2223-2020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报批稿) DB14/T 2223-2024 山西省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DB14/T 882-2014 盐碱耕地燕麦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