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DBJ/T 13-459-2024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检测标准

DBJ/T 13-459-2024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检测标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56.3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5-02 09:23:46



相关搜索: 脚手架 标准 检测 升降 附着 附着

内容简介

DBJ/T 13-459-2024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检测标准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DBJ/T 13-459-2024
: J 1 7 7 5 0 - 2 0 2 4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检测标准
Standard for safety testing of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ing
2024-09-13
发布 2025-01-01 实施
福 建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发 布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检测标准
Standard for safety testing of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ing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DBJ/T 13-459-2024
: J 1 7 7 5 0 - 2 0 2 4
主编单位:
厦 门 市 建 筑 材 料 行 业 协 会
中 建 四 局 建 设 发 展 有 限 公 司
厦 门 顺 达 安 特 种 设 备 检 测 有 限 公 司
批准部门:
福 建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实施日期:
2 0 2 5 年 1 月 1 日
2024 年 福州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全省住房和城乡建
设行业 2020 年第一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
(闽建办科〔2020〕
3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
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
4.资料审查;5.现场检测项目与要求;附录。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厦门市建筑
材料行业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
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
州市北大路 242 号,邮编:350001)和厦门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禾祥西路 12 号 701 单元,邮编:361001),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
厦门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
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厦门顺达安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湛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厦门宏业有
限公司
中建海峡(福建)智能装备科技有
限公司
厦门宝航机械有限公司
3
厦门融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厦门市沃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吴志纯
陈业伟 邱宏科 罗永圳
吴素平
王蕊华 罗 炜 郑 守
张建永
徐洪广 陈 昆 陈景镇
叶雅君
李载红 李军心 李金辉
宋建全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 王建国
郭炜锋
苏世灼 邓亮华 林海明
巫庆明 赵 鑫
4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基本规定........................................................................................4
3.1 一般要求.............................................................................4
3.2 现场条件.............................................................................5
3.3 检测项目、结论和判定标准.............................................5
3.4 原始记录和报告.................................................................6
3.5 其他要求.............................................................................7
4 资料审查........................................................................................9
5 现场检测项目与要求..................................................................10
5. 1 架体结构..........................................................................10
5. 2 竖向主框架......................................................................11
5. 3 水平支承结构..................................................................11
5. 4 附着和升降支承结构......................................................12
5. 5 停层装置..........................................................................13
5. 6 安全装置..........................................................................13
5. 7 架体防护..........................................................................14
5. 8 升降设备..........................................................................15
5. 9 电气系统..........................................................................16
附录 A 检测必备仪器设备............................................................17
附录 B 检测报告内容和格式........................................................18
本标准用词说明................................................................................26
引用标准名录....................................................................................27
附:条 文 说 明..............................................................................28
5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 and Symbols........................................................................2
3 Basic Requirements....................................................................... 4
3.1 General Requirements........................................................ 4
3.2 Site Conditions....................................................................5
3.3 Test Items、Conclusion and Judgment Criteria.................5
3.4 Original Notes and Report..................................................6
3.5 Other Requirements............................................................7
4 Data check items............................................................................9
5 Item and Requirement of testing in site.......................................10
5.1 Structure of the Scaffold...................................................10
5.2 Vertical Main Frame......................................................... 11
5.3 Horizontal Supporting Structure.......................................11
5.4 Attached and Lif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12
5.5 Stopping Device................................................................13
5.6 Safety Device....................................................................13
5.7 Lifting Mechanism............................................................14
5.8 Protective of the Scaffold................................................. 15
5.9 Electrical System.............................................................. 16
Appendix A Testing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17
Appendix B Content and Form of Testing Report..........................18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26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7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8
6
1


1.0.1
为加强我省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管理,规范附着式升降
脚手架检测行为,确保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全使用,制定本标
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装、使用安全检
测。
1.0.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安装、使用安全检测除应符合本标准
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0.1 附着支承结构 2 术 语
attached support structure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与建筑物相连接的构件,承受并将脚手架
上的荷载传递至建筑结构,对防倾、防坠、停层功能起支承作用,
由附着支座、支座延长件、锚固螺栓等构件构成。
2.0.2 升降支承结构 lifting support structure
与建筑结构相连接,悬挂升降设备,承受并将架体升降荷载
传递至建筑结构,由升降支座、支座延长件、锚固螺栓等构件构
成。
2.0.3 附着支座 attach support
附着并固定在建筑结构或支座延长件上,装设有防倾覆装置、
防坠落装置和停层卸荷装置的构件。
2.0.4 升降支座 lifting supports
附着并固定在建筑结构或支座延长件上,与升降设备连接(用
于固定提升设备),承受并传递升降载荷的构件。
2.0.5 支座延长件
support extension
附着支承结构或升降支承结构内部,在附着支座或升降支座
与建筑结构之间增设的延长连接件,由悬臂梁、刚性拉杆、刚性
撑杆、锚固螺栓等构成。
2.0.6
竖向主框架 vertical main frame
垂直于建筑结构外立面,并与导轨连接,主要承受和传递脚
手架的竖向和水平荷载的竖向框架式结构件,分为平面桁架、空
间桁架和刚架三种结构形式。
2.0.7
水平支承结构 horizontal supporting structure
2
设置在竖向主框架底部,与建筑结构外立面平行,与竖向主
框架相连接,主要承受脚手架竖向荷载,并将竖向荷载传递至竖
向主框架的水平支承构件,通常为空间桁架结构或型钢梁结构。
2.0.8 机位 independent structure
由竖向主框架、附着支承结构、升降支承结构、升降机构和
升降控制系统组成,能够独立承受架体荷载,实现防倾、防坠、
升降功能的基本架体单元。
2.0.9 中间防护层 intermediate protecting floor
为满足垂直交叉作业安全防护需要,在架体中部脚手板与主
体结构外立面间设置的全封闭隔离防护层。
2.0.10 专项设计 construction design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原设计的技术性能不能满足施工项目安装
和使用需要时,所必须采取的专项设计。
3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要求
3.1.1
受检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
2
具有与型式检验报告相符的防倾、防坠和同步控制装置;
3
有完整的安装、调试和使用过程记录,且经安装单位自检
验收合格。
3.1.2
检测委托单位应提供检测所需的相关资料,并对其真实性、
有效性负责。
3.1.3
检测时,检测委托单位应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到现场配合,
并提供相应的试验载荷。
3.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在资质认定的范围内从事相应的检测工作,
并对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
3.1.5
检测人员应经相关单位培训考核合格。现场检测应有不少
于 2 名具有相应资格的检测人员实施检测工作。
3.1.6
检测人员应遵守检测委托单位的安全作业制度,配备和穿
戴检测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设置安全警戒区域和警示标识,确
保检测工作安全。
3.1.7
检验检测机构配备的检测仪器、设备和工具及其精度应满
足本标准附录 A 的要求,检验检测仪器应当经计量检定(校准)
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1.8
检测人员在检测现场发现不具备检测条件时或继续检测可
能对检测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有损害的,应立即向检验检测机构负
4
责人报告,同时中止(终止)检测,并书面告知委托单位。
3.1.9
对检测结果有争议的,应委托争议双方共同认可的,具备
相应资质的机构重新检测。
3.2
现场条件
3.2.1
已按本标准附录 B 的要求提供齐全的技术资料和见证材料。
3.2.2
受检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具有防倾、防坠和同步控制装置,
已装备所设计的全部安全装置及附件。
3.2.3
检测现场环境温度为-15℃~+40℃。
3.2.4
检测时无雨雪、大雾,现场风速不大于 8.3m/s(5 级风)。
3.2.5
检测现场电网供电电压满足被检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电
压波动允许偏差为±5%。
3.2.6
与检测无关的人员、设备和物品已清理。
3.3
检测项目、结论和判定标准
3.3.1
根据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和使用安全的影响程度,检
测项目分为保证项目和一般项目,保证项目为本标准附录 B 表格
中加*号项,其余为一般项目。
3.3.2
检测项目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不适用”、
“复检合格”、“复检不合格”5 种。检测报告结论分为:“合
格”、“不合格”、“复检合格”、“复检不合格”4 种。
3.3.3
检测报告结论判定标准如下:
1
资料审查和现场检测项目结论,保证项目与一般项目全部
合格的,判定为“合格”;
2
资料审查和现场检测项目结论,保证项目有不合格的或一
般项目不合格项达 4 项及以上的,判定为“不合格”;
3
资料审查和现场检测项目结论,保证项目全部合格,一般
项目不合格项不超过 3 项的,检测委托单位应完成整改,并在约
5
定期限内向检验检测机构提供整改资料,经检验检测机构复检,
所有项目全部合格的,判定为“复检合格”;
4
未在约定期限内向检验检测机构提供整改资料或经检验
机构复检,所有项目未全部合格的,判定为“复检不合格”。
3.4
原始记录和报告
3.4.1
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及时记录检测数据,并应符合下列
要求:
1
定量项目,应当记录实际测量数据;
2
定性项目,应当用文字描述检测结果;
3
不适用项目也应当详细予以记录;
4
必要时可以另列表格和附图。
3.4.2
检测原始记录的内容不应少于本标准中规定的项目和内容。
3.4.3
检测原始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留存必要的见证材料。
3.4.4
检验检测机构应在形成检测结论后 5 个工作日内出具检测
报告,检测报告内容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3.4.5
检测报告格式应符合如下要求:
1
检测报告应当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者用钢笔、签字笔填
写,字迹要工整,不得涂改;
2
检测报告的结论应明确,在“检测结论”一栏中应填写“合
格”、“不合格”、“复检合格”或“复检不合格”结论,不得
填写其他结论;
3
资料审查和现场检测项目表的“结论”一栏中应填写“合
格”、“不合格”、“不适用”、“复检合格”或“复检不合格”
结论,不得填写其他结论;
4
对有需要说明或特殊情况的项目,可在“备注”、“检查
情况”、“检测结果”一栏中简要说明。
3.4.6
检测报告无检测、审核和批准人签署,加盖检验检测专用
6
章(或者公章)及骑缝章无效。
3.4.7
检测工作完成后,检验检测机构应将下列资料汇总存档,
保存时间不应少于 6 年:
1
检测原始记录;
2
检测报告;
3
型式检验报告;
4
升降设备和安全装置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5
与检测有关的其他资料。
3.5
其他要求
3.5.1
受检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存在下列情形,影响安全使用的,
应进行专项设计,其专项设计资料应经制造厂家确认,或经安装
单位和总承包单位共同审核,监理单位审查后组织专家论证:
1
增设有支座延长件;
2
型式检验报告无折线或曲线布置机位跨度技术参数的,且
折线或曲线布置的两相邻两竖向主框架支撑点外侧距离大于型式
检验报告直线布置机位跨度 75%;
3
架体机位跨度与架体高度乘积大于型式检验报告的,采取
加强构造措施的;
4
架体在塔机附着装置、施工升降机、物料平台安装处等断
开处,水平支承结构无法连续设置,采取构造加强措施的;
5
架体局部宽度超过型式检验报告参数,采取构造加强措施
的。
3.5.2
受检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增设其他装置或系统时,应独立设
置,且不应改变原主要受力结构件和安全装置。
3.5.3
在满足本标准附录 A 有关要求的前提,检验检测机构可结
合实际情况,采用智能化、数字化的检验检测仪器以提高现场检
测的精度、效率和安全性。
7
3.5.4
提升高度 150m 及以上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提供满足《住
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
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 号)的证明资
料。
8
4
资料审查
4.0.1
受检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具有下列资料:
1
安装单位资质;
2
专业分包合同及安全协议;
3
型式检验报告、产品使用说明书;
4
附着支座、升降支座、升降设备和同步控制装置质量合格
证明文件;
5
专项施工方案;
6
本标准第 3.5.1 条要求的专项设计资料;
7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专家论证报告;
8
安装、调试、自检验收记录。
4.0.2
检测人员应按本标准要求对技术资料是否包含防风、防雷
设计和附着处建筑结构承载力确认内容进行审查。
9
5
现场检测项目与要求
5.1
架体结构
5.1.1
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结构和立杆等架体主要受力结构件
应无明显塑性变形、裂纹、严重锈蚀,焊缝应裂纹和无明显可见
缺陷,各构件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紧固连接件应齐全、安
装正确、充分紧固和可靠锁定。
5.1.2
架体支承跨度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和型式检验报告实验参
数要求,且直线布置的支承跨度不应大于 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
相邻两竖向主框架支撑点外侧距离不应大于 5.4m。
5.1.3
架体机位跨度与架体高度乘积不应大于 110m2。属于本标
准第 3.5.1 条所列情形的,其加强构造措施尚应符合专项设计要求。
5.1.4
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应大于 2m,且不应超过相邻跨度的
1/2。采用单跨式结构的,其水平悬挑长度不应大于 1m 或其支承
跨度的 1/4。
5.1.5
在使用工况下,架体悬臂高度不应大于架体高度的 2/5,且
不大于 6m。
5.1.6
架体与塔机附着装置、施工升降机等外部设备设施的安全
距离不应小于 0.25m。
5.1.7
架体总高度不应大于所附建筑物的 5 倍楼层高。
5.1.8
架体宽度不应大于 1.2m,属于本标准第 3.5.1 条所列情形
的,其加强构造措施尚应符合专项设计要求。
5.1.9
架体在分片连接处、升降设备断开处、物料平台装设处和
平面转角处的加强构造措施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10
5.1.10
立杆采用非刚性连接方式的,相邻立杆连接接头不应在同
一平面上,且不得搭接,底部采用套接或插接的除外。
5.1.11
架体外立面剪刀撑设置应符合《建筑施工用附着式升降作
业安全防护平台》JG/T 546 的相关规定。转角处、断开处等特殊
部位的剪刀撑、斜拉杆和横向斜撑杆设置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
求。
5.1.12
架体悬挑斜拉杆设置应符合《建筑施工用附着式升降作业
安全防护平台》JG/T 546 的相关规定。悬挑端尾部未与立杆有效
连接的,应成对设置刚性斜拉杆,且斜拉杆与水平面夹角不应小
于 45°。
5.1.13
物料平台不应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各部件相连接或干涉,
物料平台荷载应直接传递给建筑工程结构。
5.1.14
架体内明显位置应有操作规程牌和机位标识,内容清晰。
5.1.15
架体增设的防台风加固措施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且
不应改变原主要受力结构件和安全装置。
5.2
竖向主框架
5.2.1
竖向主框架的结构形式、构件规格和材料应符合型式检验
报告要求,竖向主框架高度应与架体高度相等。
5.2.2
竖向主框架、防倾导轨的拼接应平齐、固定可靠,升降过
程防倾导轨与防倾导向件间隙应均匀,无卡阻现象。
5.2.3
防倾导轨高度应满足架体提升与防倾覆工作要求,且不低
于架体上部第二步脚手板位置。
5.2.4
竖向主框架和防倾导轨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 5‰,且应小
于 60mm。
5.2.5
相邻竖向主框架的底部高差不应大于 20mm。
5.3
水平支承结构
11
5.3.1
水平支承结构的结构形式、构件规格、材料和安装位置应
符合型式检验报告要求。
5.3.2
水平支承结构应多机位连续设置,其在平面转角、塔机附
着装置、施工升降机安装位置等特殊部位采取的构造加强措施应
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其结构强度、刚度不应低于原结构,属
于本标准第 3.5.1 条所列情形的,尚应符合专项设计要求。
5.4
附着和升降支承结构
5.4.1
附着和升降支座的结构形式、构件规格和材料应符合型式
检验报告要求,主要受力构件应无明显塑性变形、裂纹、严重锈蚀,
焊缝应无明显可见缺陷。
5.4.2
附着和升降支承结构的支座延长件应满足专项设计要求,支
座延长件与附着或升降支座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采用螺栓连接
的,螺栓数量不应少于 2 个。
5.4.3
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已建楼层处均应设置一道附着支
承结构,每个附着支承结构均应设置防倾、防坠和停层装置,各
装置应独立发挥作用。在建楼层不具备安装条件的,其防倾覆拉
结措施的结构形式、安装装置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5.4.4
在升降和使用工况下,同一机位处的附着支承结构数不应
少于 2 个。
5.4.5
附着和升降支承结构与建筑结构表面应贴合紧密,塞垫材
料坚实可靠、固定牢靠,严禁采用木方、钢筋模板等现场周转材
料进行塞垫。采用螺栓锚固的,其预留孔应垂直建筑结构外表面,
螺栓中心距与建筑结构边缘不应小于 150mm。锚固螺栓应充分紧
固、可靠锁定、防松措施齐全,螺杆超出螺母顶平面不少于 3 倍
螺距且不小于 10mm。锚固螺栓与建筑结构接触面的垫板规格不
应小于 100mm×100mm×10mm。
5.4.6
附着支承结构与建筑结构采用锚固螺栓连接的,每道锚固
12
螺栓数量不应少于 2 根。
5.4.7
附着和升降支承结构设置处的建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要求,
无开裂等现象,设置于悬挑板等建筑特殊结构处,其建筑结构承
载力或加强措施应经结构设计单位确认。
5.4.8
附着和升降支承结构应独立设置,严禁利用附着支承结构
悬挂升降设备。
5.5
上一章:DB11/T 2324-2024 脚手架钢板立网防护应用技术规程 下一章:SJG 177-2024 隔离式防雷接地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DBJ/T13-366-2021 建筑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用技术标准 DBJ/T15-233-2021 建筑施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DBJ41/T 271-2022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住建厅版) T/CECS 1148-202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服务标准 DBJ33/T 1292-2023 装配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DB62/T 25-3122-2016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DB42/T 2234-2024 装配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DB/T 29-303-2022 天津市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